1樓:匿名使用者
自然美,是指各種自然事物呈現的美,它是社會性與自然性的統一。它的社會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於實踐,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屬性和特徵(如色彩、線條、形狀聲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條件。自然美包括日月星雲、山水花鳥、草木魚蟲、園林四野等等,非常廣闊多樣。
自然美作為經驗現象,是人們經常能夠欣賞和感受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覺得這與人的天性有點關係,心理上比較接受自然的,並且那種沒經過人工雕琢就讓你心靈感到震撼的美你不覺得更perfect麼,而且美本來就是一種自然的東西,大家為什麼會認同美的事物,一種天性,
3樓:自定義我是誰
簡單最美嘛!人們一直追求美,其實真正的美就在自然之中,只是缺少那些發現的眼睛!
為什麼說自然美的本質是社會歷史的產物
4樓:知軒知軒
自然美產生的根源是人類社會實踐和社會生活,是自然與社會生活的客觀聯絡。也就是說,自然美是一定社會實踐的產物。因為從自然美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來看,自然美的產生及自然美領域的逐漸擴大是和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程序密切聯絡在一起的。
自然美歸根結底是一定社會實踐或社會生活的產物。
美學中的自然美
5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美學中的自然美?就自然美的存在領域而言,它存在於自然中,憑藉自然而存在,是自然形態。它具有自然的屬性。
這個自然是與社會對稱的自然。花、草、山、水、魚等。什麼是美?
什麼是醜?這個領域中的美有何特點?這個領域的美是完全因為物件本身,還是因其與人構成特殊關係才美,觀點完全不同。
其一,認為美完全是自然的,自然美美在自然本身。月亮美,是因為有獨特的光;杏花美是其獨特的色彩形狀。在人類之外,與人無關的東西可以是美的。
其二,美是因與人構成了某種關係,即美在自然的人化,這是常見的一種觀點。認為人把自身的東西加於自然,自然才成為美的,美不是自然本身原本就有的,是和人構成物件化關係時才有的,是人化的美。
那麼,人能否使一切自然物件均成為美的關係呢?自然美的物件條件是不可忽視的。自有人類始,無人不認為月亮是美的,太陽有時被認為是不美的。
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均不把太陽作為美的物件。而月亮在各民族神話中沒有認為它不美的。如的嫦娥奔月,人在那裡得到一個寧靜、溫馨的處所。
只蘇軾「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除猜度那裡可能溫度略低外,還沒有太多的貶詞。「嫦娥應悔偷靈藥」,是出於寂寞難耐,也只是與人間的歡樂、無煩惱相比較而言。如果在人間已是煩惱不堪,那月亮就是絕好的超脫之所。
月亮其光不強不弱,是非常可人的空間,而且它特別能與人親近,可進入人的心靈的空間。因它總是出現在夜間,是人放下白天的瑣事,清心、閒暇、孤寂之時,從而成為人的一個可以傾訴、渴望的物件。從這個意義上講,物件雖有自身美的條件,但與人沒有分開,它是人的物件,人在其身上發現許多人的東西,或說人將自己的東西加於其上,才能使自然物件的自身的條件顯現為美的條件。
既不能脫離自然條件,也不能完全歸於自然條件。因而將自然美定義為:它是自然物件所具有的底蘊和人對這個自然物件的人化的統一。
完全歸結為人化那就和「移情論」沒有區別了,以為可以完全無視自然物件,只要將情移入,就產生了美。
所以考察自然美,不能脫離物件自身。它是自然美的底蘊,但只有成為人的物件,對人才產生美與不美的問題。沒有人,就無所謂美與不美。
如牛、羊在草原上,對草原上盛開的花並不欣賞。牛、羊不存在對花審美的問題。說人類社會產生之前就產生了美,美就存在在那裡了,這美對誰而言呢?
只是人類產生後,在自然界中尋找到美的條件。不同、不同民族面對同一物件,其美醜關係也不同。如在西方,將貓頭鷹作為審美的物件;在中國,它則是凶訊的象徵,不是審美物件。
這裡所說的人化,還包括人對自然的改造、加工。自然進入人類生活,人對其進行加工、改造後的自然與原本的自然是不同的;與藝術中原本的自然未經實際加工改造、尚未發生性質變化的自然人化不同。對自然進行實際的高度人化的東西,不論過程以至結果,人們除了注重其實用價值外,也都按照美的要求進行加工。
不論人是否意識到是在創造,其結果都是通向美的。因而在人化過程中,雖不都是藝術創造,但都是美的創造。如博覽會,展品都是取自自然的材料做成,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雖然美附於用上,但追求用的同時,也追求著美,使自然空間無不留下美的創造的痕跡。
在藝術創造中,自然成為藝術的審美表現材料,和人的審美情感結合,而創造出審美作品,也是自然人化。自然人化後,在自然美上所體現的是自然美與藝術美的結合,即非單純的自然美,也非單純的藝術美。這就是藝術的自然人化。
這在美學中,既是理論問題,又是複雜的藝術實踐問題,形成了獨有的領域。如風景詩、山水畫,這在中國尤其突出。如魏晉南北朝時,山水詩、畫突出表現出來,同時產生了該領域的美學理論——風景詩、山水畫理論。
發展到明清時代,理論上達到極致的一個表現,就是石濤所講的山、水等自然物件中都有它的精神。「山之神」、「水之韻」在**?怎麼發現?
如從物的本質特點說,黃山、華山勢態不同,更重要的是人對其勢態的把握不同,畫山而運勢,相當大的程度在於人對勢的挖掘和發揮,人將自身 的東西加入其中,這就是自然的人化。這正是自然美創造的核心問題。 在網上找的,希望對你有點幫助,呵呵!
6樓:綠堯
你若喜歡怪人,其實俄很美
美學基本原理:論述為什麼說鮮花是美的?
美學中的自然美有哪些?
7樓:t桃小寶
景物的美,大地的美。美是人的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人的本質的物件化,是真
與善的內容同和諧的形式相統一的,豐富獨特的,能引起人的愉悅心情的生活形象。
美學與其他學科關係:
1、美學與哲學
美學的基本問題就是一個哲學思辨性質的問題。任何理論的形成及其性質取決於它的提問以及提問方式。這種把人的注意力從雜然紛陳的感性現象引向統攝一切的抽象的本質,從變動不居的美的事物引向恆久不變的美本身,顯然是遵循了古希臘形而上的哲學傳統。
2、美學與倫理學
美學與倫理學的關係是由美與善的關係所決定的。真善美是人生所向往的理想境界,其中缺一不可。從歷史上看,凡是美的物件在倫理學意義上亦是善的,這尤其表現在社會美領域裡。
社會美的內容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以美的形式來表現善。
3、美學與心理學
劉勰說:"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英國詩人濟慈說:"美是一種永恆的愉快"。
19世紀以來西方美學對審美體驗和心理功能的強調,各心理學流派對美學研究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美學研究對心理學的依賴。
美學複習題闡述自然美的意蘊
結合美學史上關於美的本質的論述,談談你認為什麼是美?
8樓:風中的紙屑
自古人們就開始研究美,對於美的定義已經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因為美感對於任何一個有意識的人來說都並不陌生,但對於美究竟是什麼,卻似乎總是無法找到一個確切的答案。課上聽了才知道,原來美真的是一個難解之謎,關於美也產生了不少分歧。給美定義的想法似乎比審美過程更具有**力,這就象人類可以見到上帝的願望比信仰上帝更強烈,只是這種願望因為一直無法實現而淡忘。
而美卻並不如此,因為我們都察覺到美的存在,卻不象上帝那樣若有若無、若隱若現,美的感受是如此地真切就象乞力馬扎羅山上的雪。
在談對於美的認識之前,先來看看哲人眼中美的:
先討論古希臘哲學對美的理解,柏拉圖的美學與其哲學一樣是基於理念論的,美的理念(存在)是美的具體事物(感性存在)之所以美的惟一和根本原因。肯定和諧是美的基本特徵,認為不僅藝術,一切合理的完善的和美的事物,都象**一樣達到內部各種傾向、力量的和諧。還有一個希臘修辭學家郎吉弩斯提出了另一個美學範疇——崇高。
《論崇高》「從生命一開始,大自然就向我們人類心靈裡灌注進去一種不可克服的永恆的愛,即對於凡是真正偉大的,比我們自己更神聖的東西的愛。」認為藝術應具有崇高的風格,作者須有「偉大的心靈」,崇高不是別的,正是「偉大心靈的回聲」。 笛卡爾在《第一哲學沉思錄》中提出 「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題,認為「美和愉快的都不過是我們的判斷和物件之間的一種關係」。
休謨認為對於美決定性東西還在於「人性本來的構造」、「習俗」或者「偶然的心情」,審美活動「用心情借來的色彩去渲染一切的自然事物」。盧梭在《論科學和藝術》中認為隨著科學和藝術的興起,人類失去了「那種天生的自由情操」,人類應該回歸自然情感中。鮑姆嘉通提出應建立一門專門研究感性認識的學科,叫做「埃斯特惕卡」,認為美是「感性認識自身的完善」。
黑格爾《美學》中認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觀存在裡與它本身的這種協調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質」。自然美是理念發展到自然階段的產物,藝術美是理念發展到精神階段的產物,藝術美高於自然美。藝術只有通過心靈理念才能變為真正真實的和顯示的,才能具有自由和無限的形式。
不同於那些哲人,普通人從小就對美有著自己的認識。那時候認為美應該是和醜相對立的,覺得不美的就是醜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明白美是因人而異,因情而異,因景而異的。
有些時候,即使表面看似不夠美的人或事也會給人以美的震撼。
個人認為美是從生活開始的。有人說過「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個人覺得美也是如此,它是和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它充斥著大家的物質和精神文化世界。
就像車爾尼雪夫斯基在《藝術與現實的審美關係》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義,堅持美以及藝術都**於現實生活,強調現實美高於藝術美,反對純藝術論。藝術再現生活現實,是生活的代替品。就連哲學家和藝術家們對於美所給的定義都不同,那麼我們這些普通人對於美的理解更是多種多樣了。
從上述的簡單羅列可以瞭解美的定義同樣是兩種傾向,即唯物的和唯心的。個人認為美是意識的產物,美感是意識對於美的感受,而物質更多的只是審美的物件。由於不同意識的觀察美存在著不同的角度,因此對於美的理解是不同的,而覺得這種不同恰恰是美之所以為美的一個重要理由。
總覺得能讓人身心愉悅,積極向上的也可以稱之為美的。前兩天去了上海的宜家家居,很新奇的感覺,溫馨,舒適。一切擺在眼前,既陌生又熟悉,老師課本上講的東西,現在終於可以見到並且伸手還可以觸控的到。
不再是那些空洞蒼白的文字,而是實實在在的物品。那裡的臥室、廚房、客廳都讓人覺得嚮往,我想生活在那種環境裡,人也會變得清爽許多吧。那裡的一切我也想稱之為美的,因為給人的感覺是那麼的舒服,好像可以忘記所有不愉快的事。
我覺得美對於我們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定義,也並不在於發現它的本質,而在於我們對美的理解,在於美在某種意義上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所以只要懷著對美好事物的嚮往之心,就一定可以發現和創造更多的美。
為什么大自然那么漂亮,為什麼大自然那麼漂亮?
陽光 雨露 空氣普灑人間,滋潤了大自然的俊美,也提示了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們要善待大自然的美麗,否則老天爺將要給予懲罰。天地之間也有緊密的陰陽因果關係。因為有花草樹木的存在。因為大自然千奇百怪,無所不有。大自然的生物 物品 風景都很美!生物 包括人類 因生存發展而體現出來的進化之美!物品因人類的欣賞實...
為什麼說藝術美是美學研究的重點和核心
我就簡單說吧,藝術美,它其它指靈魂美。一副好的藝作品,或是歌曲,電影,他之所以取得成功,都是看得出來它們被附予了靈魂。從精神上去感動和感化活生生的生命。為什麼說藝術教育是美育核心並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席勒美育理論 關於美育的內涵,席勒將其界定為 自由 席勒所說的 自由 是一種超越實在 必然與理...
為什麼說鯨魚的死亡是最美的事情
事實上,鯨魚沉入大海是它們對大自然做的最後一件事。當它們沉入海底時,它們的身體將被海底的巨型生物用作食物,如沉睡的鯊魚。這種非常大的鯨魚足以餵養幾十種大型生物,它們可以使用它將近一年。當這些大型生物認為鯨魚已經吃光了,它們就會離開,然後有一些小型生物。當這些小生物吃完後,海洋中的一些細菌和一些小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