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詩》雲:
『晝爾於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
苟無恆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是故賢君必恭儉、禮下,取於民有制。陽虎曰:『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孟子·滕文公上》)
【譯文】
滕文公問孟子治理國家的事情。
孟子說:「老百姓不能讓他們懈怠懶惰。《詩經》上說:
『白天割取茅草,晚上絞成繩索,趕緊修繕房屋,到時播種五穀。』人民有一個基本情況:有一定的財產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一定的財產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
假若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就會胡作非為,違法亂紀,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等到他們犯了罪,然後加以懲罰,這等於陷害百姓。哪有仁愛的人坐朝,卻做出陷害百姓的事呢?
所以賢明的君主一定認真辦事、節省費用、有禮貌地對待部下、尤其是徵收賦稅,要有一定的制度。陽虎(即陽貨,魯季氏家臣)曾經說過:『一心要發財致富,便不能仁愛了,要仁愛,便不能聚斂錢財。』」
2樓:匿名使用者
無恆產有恆心的意思:讀書人不必在有長久營生的產業,卻必須有追求學問道德的恆心。
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是什麼意思?
3樓:我是藍空一顆星
有一定的財產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一定的財產收入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
這句話出自於孟子的《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按:
車,古文;輿,今字。車又音居,是故,子輿、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漢族,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
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
孟子梁惠王上,古文。主要表述孟子勸解梁惠王做一個仁君的故事。原文: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
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雲:
『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jí),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yōu)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hé)。
王在靈沼,於(wū)牣(rèn)魚躍。』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湯誓》曰:『時日害(hé)喪?予及女偕亡。
』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
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
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見樑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
『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
』對曰:『將以釁鐘。』王曰: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
『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
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說曰:「《詩》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詩》雲:『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慾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
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
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根據意思寫詞語比喻學習或者做事只要有恆心,堅持不懈,就能夠
比喻學習或者做事只要有恆心,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的詞語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常用來比喻學習或者做事只要有恆心,堅持不懈就能夠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成語是?持之以恆,水滴石穿,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勤學苦練,苦盡甘來 精誠為至,...
「無恆之人,易所不佔。」是什麼意思?以及出處
無恆之人,易所不佔。語出 論語註疏 卷十三 子路第十三.這個原文我就不給你貼了,反正你在網上很容易查到。不過要回答你的問題,僅僅解釋 論語註疏 裡的這句話是不夠的。實際上,這是 論語註疏 對 論語 註釋中的一句話,易 就是指 易經 而與此相對應的 論語 原文是 子曰 南人有言曰 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
「苟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中「苟」是什麼意思
苟 如果,假使。如果你有學習的恆心,何必非要做到三更睡覺五更起床 這麼誇張 最怕的其實是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恆心。三更 古代時間名詞。古代把晚上戌時 晚上7 9點 作為一更,亥時 晚上9 11點 作為二更,子時 晚上11 凌晨1點點 作為三更,丑時 凌晨1 3點 為四更,寅時 凌晨3 5點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