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省略句:1、可以為師矣。 「以」後面省略代詞「之」
2、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首省略動詞「擇」
3、人不知而不慍 動詞「知」後面省略賓語「之」,代「自己」
判斷句: 1、賢哉,回也! 2、是知也。 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樓:甕晗日
1、判斷句判斷句是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係的句子。在現代漢語中常用判斷詞「是」來連線主語和謂語,而在文言文中則極少用「是」來連線。①「……者,……也」是判斷句的基本形式,其中「者」表示停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也」在謂語後面煞尾,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
、省略句在特定的語境中,或者承前或者蒙後省略的一些詞語,我們稱這種句式為省略句。省略的成分或者是主語,或者是謂語、賓語、介詞等等,在翻譯時要根據上下文意補全。①省略主語。
(括號內為省略成分,下同)如,山有小口,(小口)彷彿若有光。(《桃花源記》)②省略謂語。如,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③省略賓語。如,問(之)所從來。(《桃花源記》)④省略介詞。
如,林盡(於)水源。(《桃花源記》)
誰知道《論語十二章》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
3樓:半路遇到狗
《論語》十二章 重點字詞小結
一、通假字
1.不亦說乎
說:同悅,喜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有:同又,放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二、古今異義
1.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為師矣
古:可以 ;憑藉
今:可能、許可
3.飯疏食飲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4.飯疏食飲水
古:冷水
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5.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普通人
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數詞,三
三、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狀語,每日
3.溫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詞--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4.傳不習乎
傳:動詞--名詞,傳授的知識
5.飯疏食飲水
飯:名詞--動詞,吃飯
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名詞--意動。以„„為樂
四、一詞多義
1.為:
可以為師矣 當、做
為人謀而不忠乎 替
2.知:
人不知而不慍 瞭解
溫故而知新 懂得
3.而:
人不知而不慍 錶轉折
溫故而知新 表順承
博學而篤志 表並列
4.其:
仁在其中矣 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人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可以為師矣。「以」後面省略代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動詞「擇」
2.判斷句:
賢哉,回也!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樓:花花姿鍾
通假字有:說通悅 有通又,古今異義:君子:
古義指道德有修養的人,現義;對別人的稱呼, 可以 古義;可以憑藉,現義:可以 。朋,現義志同道合的人,現義朋友 。
匹夫,古義普通人,現義無學知,無智謀的人
5樓:匿名使用者
一、通假字
1.不亦說乎
說:同悅,喜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有:同又,放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二、古今異義
1.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為師矣
古:可以 ;憑藉
今:可能、許可
3.飯疏食飲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4.飯疏食飲水
古:冷水
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5.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普通人
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數詞,三
三、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狀語,每日
3.溫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詞--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4.傳不習乎
傳:動詞--名詞,傳授的知識
5.飯疏食飲水
飯:名詞--動詞,吃飯
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名詞--意動。以„„為樂
四、一詞多義
1.為:
可以為師矣 當、做
為人謀而不忠乎 替
2.知:
人不知而不慍 瞭解
溫故而知新 懂得
3.而:
人不知而不慍 錶轉折
溫故而知新 表順承
博學而篤志 表並列
4.其:
仁在其中矣 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人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可以為師矣。「以」後面省略代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動詞「擇」
2.判斷句:
賢哉,回也!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十二章 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特列句式
6樓:小白家裡小白
一、一詞多義:
1、為:
可以為師矣:當、做
為人謀而不忠乎:替
2、知:
人不知而不慍:瞭解
溫故而知新:懂得
3、而:
人不知而不慍:錶轉折
溫故而知新:表順承
博學而篤志:表並列
4、其:
仁在其中矣: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二、通假字:
1、不亦說乎
說:同悅,喜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有:同又,放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三、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狀語,每日
3、溫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詞--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
4、傳不習乎
傳:動詞--名詞,傳授的知識
5、飯疏食飲水
飯:名詞--動詞,吃飯
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名詞--意動。以..為樂
四、古今異義:
1、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為師矣
古:可以、憑藉
今:可能、許可
3、飯疏食飲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4、飯疏食飲水
古:冷水
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5、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普通人
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數詞
五、特殊句式:
1、 省略句:可以為師矣
2、 判斷句:賢哉,回也!
擴充套件資料:
《論語十二章》(節選)先秦:佚名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裡可以看成三句話,三個層面,第一個是學習,學到的東西能應用到實際中是很好的;第二個是為人處事,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夠大老遠的過來也是很好的。第三個是修身,別人不瞭解你的具體情況,即便不小心做的不對,而你不去計較,這也是君子的美德之一啊。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我每天要思考反省的三件事分別是,是否忠於自己職責;對朋友是否有失信的地方;學到東西有沒有去實踐。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歲專心學習;三十歲有了自己的方向和主張;四十歲可以不受外界因素干擾;五十歲能夠分辨哪些該順天道哪些可以人為改變;六十歲能夠吸收不同觀點的意見;七十歲幹自己喜歡的喜歡的事情還能不觸犯規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多學習幾遍從中能得到新的知識,這就相當於老師啊。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卻不思考,就會帶來困惑,只思考卻不學習新的知識,就不會有進步。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顏回做的好啊,單調而清貧的日子,別人無法忍受,顏回卻能過的很安樂。顏回做的好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知道去做不如喜歡去做,喜歡去做不如把這當做快樂的人。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粗茶淡飯,抱著腦袋睡覺,也很快樂,我才不願用不仁義的手段去獲得富貴。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幾個人當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長處,看到他們缺點我也可以引以為戒。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昨日像那東流水。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 匹夫不可奪志也」。
軍隊的主帥可以被擊敗,人的信仰卻不可被擊敗。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堅定不移多學習,多思考其中的疑惑,自然就能達到仁人的境界。
簡介:《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的言行的書,由若干篇章組成,內容大多是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所選的十二章語錄是孔子及其**關於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個人修養等方面的經典論述,都是蘊含著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另一方面闡述了溫故知新、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對後世的教育理論影響極大。另外,還有關於思想道德修養的問題,教育人為人處世的原則等論述。
7樓:天風海雨樓主
一、通假字
1.不亦說乎
說:同悅,喜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有:同又,放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二、古今異義
1.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為師矣
古:可以 ;憑藉
今:可能、許可
3.飯疏食飲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4.飯疏食飲水
古:冷水
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5.匹夫不可奪志也
古:普通人
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數詞,三
三、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
時:名詞--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詞--狀語,每日
3.溫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詞--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4.傳不習乎
傳:動詞--名詞,傳授的知識
5.飯疏食飲水
飯:名詞--動詞,吃飯
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樂:名詞--意動。以„„為樂
四、一詞多義
1.為:
可以為師矣 當、做
為人謀而不忠乎 替
2.知:
人不知而不慍 瞭解
溫故而知新 懂得
3.而:
人不知而不慍 錶轉折
溫故而知新 表順承
博學而篤志 表並列
4.其:
仁在其中矣 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人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可以為師矣。「以」後面省略代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動詞「擇」
2.判斷句:
賢哉,回也!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8樓:匿名使用者
..........……
置之坐上為什麼是省略句,省略了於字吾屬今為之虜也為什麼是被動句?足下的意思是什麼
謂語省略句 為,是被的意思腳下 吾屬今為之虜矣 是什麼句式?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 屬於什麼句式?鴻門宴中的特殊句式及翻譯 1 sh1.鴻門宴第三四段重要字詞翻譯,變式句,倒裝,省略,都可以 鴻門宴的虛詞解釋 詞類活用 特殊句式 急求 高中人教版語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識點。包括 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論語》的重點句,論語裡有哪些著名的句子
1 填空 論語 是記錄 的一部書,是 家經典著作之一,是由 收集整理而成。孔子,名 字 時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 四書五經 中的 四書 指 五經 指 生活中用來教育人們要謙虛,不要狂妄,不懂裝懂時,我們常引用 論語 十則中孔子的話 2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5分 論語 不慍 三省 罔 殆 3 判斷下列...
《論語》中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句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己抄所不欲,勿施於人襲 這句話現在看來,有 bai其現實意義。其中du包含相互體諒zhi的意思。遇dao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