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家鄉,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2021-08-17 00:02:54 字數 3606 閱讀 1654

1樓:涼眼看人間

座標潮州。

比較傳統,也比較“迷信”,與豐富的飲食跟精神文化。

清明節我們有哪些傳統習俗呢?

1.吃潮鄉古往今來,歲逢寒食前夕,街頭巷尾,喊賣冷品小食,深受潮人青睞。潮詩《清明糖蔥》有:

“桃花零落山花紅,五日層陰一日風。著意留春無別計,朝朝深巷賣糖蔥。”及“樸葉青青樸粿情”的樸枳粿。

詩中都有描述寒食的情景。

《澄海縣誌》記載:清明節,潮人相沿習俗吃“薄餅”、“樸枳粿”,既有紀念介子推寒食古俗的意義,也是潮州別具風味的時令美食。

糖蔥薄餅:比山東大餅好吃,還健康

薄餅分皮、餡兩部分。皮是用精麵粉拌入適量溫水後,充分攪拌搓捏成團塊狀,置於爐火上面的煎盤(平底鐵鍋),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麵皮,其薄如紙。餡分鹹、甜兩種,由蛋、肉、肝類臘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餡的稱鹹餡;用白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成為“糖蔥”的為甜餡。

食時用薄餅皮卷餡成圓筒狀吃。

採摘樸籽葉和果實(俗稱樸幟)搗爛,與大米一起毒成粉末,過篩出粉精。樸籽樹為落葉喬木,葉子卵形或長橢圓形,果實圓,狀如綠豆大點,味清甜,無毒,有消痰下氣之效。加工製作時將米粉新增白砂糖及發酵粉。

加入適量水份攪拌均勻充分發酵,然後裝入陶製桃形棵印或梅花形棵印。放置於蒸籠裡(炊具)蒸熟。噴噴清香的裸品呈淺綠色,就成為質優味香色美的樸籽棵。

麥粿:潮式煎餅

用小麥碾磨成麥粉,與白糖或紅糖充分攪拌後,可揉成包形(稱麥包),也可揉成片狀,分別用蒸籠蒸熟或在鐵鼎上用花生油加熱煎熟而成。小麥味甘,能止煩渴、咽燥,利小便,止虛汗,養肝氣養心氣。

清明節主要就是這三種粿食,平時的紅粿/鼠殼粿逢年過節也有做。

2.祭祀

潮州多山,此前的人也多為土葬,沒有專門的墓園,而是請“風水先生”看風水,擇地建墓。每逢清明,便是一家老小上山掃墓祭拜祖上的日子,潮汕俗稱“掛紙”。

唐代白居易的《寒食野望》詩云:“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南宋高菊卿的《清明》詩也寫: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由於寒食禁火與清明節令緊相連,潮人在清明有上山掃墓,祭奠祖先之風俗,自古以來,人們常把寒食與清明並稱,掃墓民間泛稱為“過紙”(潮俗有“過春紙”和“過冬紙”之分。)古代潮人清明上山掃墓,由於寒食禁火,故不焚化紙錢而掛在墳墓和墓碑之上,以不讓紙錢漫天飛揚,故謂之“掛紙”。

掃墓要整修墓地,並用銀珠、沙綠(紅、綠色油漆)精工填刷墓碑上的凹刻文字(俗稱“妝墳碑”字)。還要將黃白紙條用“土圪泥”壓緊等等,這些都是古俗遺風。

值得一提的是“禁火”,“掛紙”古俗,與當今大力提倡文明掃墓、森林防火更相一致。

但是,一般都不允許拍照。

3.踏青郊遊

由於是春季,也正是春暖花開時,潮州人也會到公園、山上郊遊踏青。

潮州鳳凰山上的美景美不勝收。

西湖碧空如洗。

清明時節湘子橋。

其實,潮州還有美景、美食,清明節不僅僅是紀念我們的祖先,也是我們努力奮鬥,享受當下生活的日子。潮州清明掃墓“掛紙”,時有山火發生,現在郊遊踏青,送上一束鮮花,越來越替代了以往雞鴨鵝香燭紙錢(冥幣)祭祀的習俗了。

2樓:足球**專家

中國人對於很多事情有自己的認識,跟世界其他國家大不相同,我國老百姓創造很多節日,這些節日有著濃郁的中國文化氣息,這是中國文化得以千年以來長盛不衰的原因。中國文化中清明節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因為清明節的時候,大家要祭奠自己的親人,有各種各樣的形式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

我是山西人,我們這裡對於清明節十分重視,其實李白有一首詩就是描述山西人清明節的事情,這首詩的內容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裡的杏花村就是我們山西汾陽這個地區,所以山西人的清明節是很講究的,而且有很一些習俗,十分古樸。

我們山西人有自己的喜好,對於很多事情我們有自己的認知,山西的酒全國馳名,大家一定知道汾酒,清明節去祭奠我們逝去的親人,大家必須準備兩瓶酒。這一瓶酒要先給逝去的親人敬酒,第二瓶酒要繞著墓周圍,開始撒酒,這裡面是有講究的,我們撒酒的時候要繞一圈,但是西面要留出一個小口。

西面留一個小口的意思是讓逝去的人可以從西邊回來,是一個接引的意思。然後我們要擺放四色點心,表示對逝去親人的虔誠,同時要擺四盤菜,表示對逝去親人的懷念。山西人還會準備兩種特殊的食品,一種是炸油花花,一種是大棗饅頭,這兩樣是供奉我們的逝去的人,讓他們吃到家鄉的食品。

擺放好飯菜,大家開始點香,每人三根香,要拜三下,這樣才算是對逝去親人的尊重。同時我們這裡要疊元寶,因為山西人一直覺得燒冥紙冥幣並不是實實在在的錢,所以我們家鄉都是疊元寶來送給我們逝去的親人,因為拿著金元寶,親人在天堂才能夠有錢,才能過得好,這是我們家鄉的清明節習俗。

3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詩可以說很好地展現了清明節那天的氣候。清明節在我的印象裡就是下著微微的細雨,空氣中偶爾還會帶著悶悶的感覺。這個時候去山裡掃墓,能夠聞到一股很濃的青草氣味。

說到清明節,掃墓是最常見的習俗了。按照我們這裡的慣例,要先準備東西在家祭拜祖先,祭拜完成之後,再進行上山的祭拜活動。

在這一天,每一個大家子都會各自準備食物和紙錢上山幾百先人。在我小時候去山上掃過幾次墓,最有趣的就是看到那些小溪、蝴蝶和山石了。對於還是小孩子的我們來說,想要攀爬上那些陡坡往往還需要大人們的幫助,這個過程十分驚險,我們也樂在其中。

在掃墓的過程中,大人們會把上一年留在墓碑上的紅色字漆掛掉,再要毛筆重新描上一遍。而婦女們就開始準備祭拜的食物和香燭。作為小孩子的我們也不是閒來無事的,這個時候長輩們會給我們一種黃白相間的紙錢,讓我們在墓的上方一層層擺上去,再用石頭固定住。

據說,擺放這些紙錢象徵著這塊墓地的祖先能夠踏及的領地,所以範圍越廣越好。

掃墓不僅僅是緬懷先人,也相當於是一場踏青,祭拜完成之後,我們就席地而坐,各自選擇想要吃的東西和飲料,邊吃邊拉拉家常。每每這個時候,我們小孩子都會自己跑到附近去探險,摘野外的小果子。

雖然掃墓很好玩,但是非常累人,天氣熱不說,還要一直走路,有的家庭墓好幾座,一天都未必走得完。雖然現在很少去了,但是小時候掃墓的經歷一直都未曾從內心抹去,甚是好玩有趣。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4樓:困難解決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你知道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呢?

5樓:科普中國

掃墓: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踏青: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放風箏: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盪鞦韆: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

清明節的由來: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隨臣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成為了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6樓:大眾女人文摘

清明節主要習俗是什麼

清明節習俗,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那麼你知道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呢?清明節主要習俗是什麼 掃墓祭祖,踏青,插柳,放風箏,盪鞦韆,射柳,蹴鞠等 請採納 清明節的習俗是掃墓,祭奠死去的親人,比如說孩子祭奠父母,我們這邊一般不會隔輩祭奠,比如說孫子輩兒不會去祭奠爺爺奶奶輩兒,是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清...

山東的清明節習俗山東的清明節習俗

1 盪鞦韆 清明這天,青島有盪鞦韆的習俗,尤其是閨中女子,所以民間有 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 的說法。2 吃麵燕 早時青島就有在清明節做 面燕 的習俗。相傳為了紀念介子推,民間還將面燕稱為 介推燕 3 放風箏期望除災祛病 據瞭解,自古以來,清明節前後,青島就有放風箏的習俗。到了這個季節,村裡的青年男女...

清明節的習俗,清明節的習俗50 100字

節日起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 八節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 中元 中秋 冬至和除夕 之一。一般是在清明節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 墓祭 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