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講笑咩
京劇創始人之余三勝
余三勝(1802—1866),名開龍,湖北羅田縣人。原為湖北漢戲末角演員,清道光初期進京搭徽班演唱,後成為「春臺班」的首席老生演員,並與程長庚、張二奎並稱為京劇的「老生三傑」。
他的唱工以楚調為基礎,他雖吸收了徽調、崑曲和梆子腔,但仍以鄂音為主,京劇的「湖廣音」就是始於余三勝。
他的嗓音醇厚,聲調優美。他在漢調皮黃和徽戲二黃腔調的基礎上,吸收了崑曲、秦腔等藝術特點,創造出抑揚婉轉、流暢動聽的京劇唱腔。當時余三勝以擅唱「花腔」著稱。
所謂花腔,就是旋律豐富的唱腔。余三勝在京劇唱腔的創制上,豐富了京劇演唱的聲音色彩,加強了京劇唱腔的旋律。據記載,京劇中的二黃反調,如《李陵碑》、《烏盆記》、《朱痕記》等劇中的反二黃唱腔,均創自余三勝。
在舞臺語言的字音、聲調上,也將漢戲的語言特色與北京的語言特點相結合,創造出一種既能使北京觀眾聽懂,又不失京劇風格特點的字音、聲調。在徽劇、漢劇融合形成京劇的過程中,他對老生唱腔有不少創造。被稱為「三甲鼎」之一的余三勝「餘派」,既能為後輩作為繼承的源流,而且也起到了推動京劇發展的作用。
他的後學譚鑫培在唱腔中有很大部分便是繼承他的創造。
余三勝擅長的劇目,以唱、做並重者為多。如《定軍山》、《秦瓊賣馬》、《戰樊城》、《魚腸劍》、《擊鼓罵曹》、《四郎探母》、《雙盡忠》、《捉放曹》、《李陵碑》、《瓊林宴》、《朱痕記》、《烏盆記》、《摘纓會》等。
余三勝之子餘紫雲,工旦;孫餘叔巖,工老生.
2樓:313傾國傾城
程長庚是京劇的開山鼻祖。
程長庚(1811~1880),名椿,譜名程聞檄,清朝同治、光緒時期技藝非凡、聲名赫赫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工文武老生,是徽班進京後由演唱徽調、崑腔衍變為京劇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曾被清末畫家沈蓉圃繪入《同光十三絕》畫譜。他曾任三慶班主,同仁尊稱其大老闆。
曾任精忠廟廟首,三慶、春臺、四喜三班總管。他腹笥淵博,能戲300餘出,他與四喜班張二奎、春臺班余三勝,為京劇第一代演員的三位老生傑出人才,雖比餘、張享名較晚,但其威望極高,並稱老生三傑、老生三鼎甲,程長庚名列"三鼎甲"之首。被稱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
京劇的開山鼻祖是誰?
3樓:
程長庚被稱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
程長庚(1811~1880),名椿,譜名程聞檄,清朝同治、光緒時期技藝非凡、聲名赫赫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工文武老生,是徽班進京後由演唱徽調、崑腔衍變為京劇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
曾被清末畫家沈蓉圃繪入《同光十三絕》畫譜。他曾任三慶班主,同仁尊稱其大老闆。曾任精忠廟廟首,三慶、春臺、四喜三班總管。他腹笥淵博,能戲300餘出。
他與四喜班張二奎、春臺班余三勝,為京劇第一代演員的三位老生傑出人才,雖比餘、張享名較晚,但其威望極高,並稱老生三傑、老生三鼎甲,程長庚名列"三鼎甲"之首。
道教鼻祖是誰?
4樓:米格戰鬥機
道教鼻祖是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
老子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並將其《老子》一書改名為《道德真經》,作為宗教的主要經典。
在很多道觀的三清殿中,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太上老君塑像居元始天尊右位,手執蒲扇,居住大羅天上太清仙境,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
道教認為,老子就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太上老君為太清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道祖。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
「道」無始無終,無形無名,無邊無際,無師無上。「道」者,虛無自然,難名之神,強名曰道,尊稱太上。
擴充套件資料
老子大約於公元前571年(周靈王元年,魯襄公二年,**公五年)出生於楚(原為陳)國苦縣。據《史記·老子列傳》所說,老子即李耳,是楚國苦縣(古縣名,史學界普遍認為在今河南省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
大約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魯哀公十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就離開故土,準備出函谷關去四處雲遊。
把守函谷關的長官尹喜很敬佩老子,聽說他來到函谷關,非常高興。可是當他知道老子要出關去雲遊,又覺得很可惜,就想設法留住老子。
於是,尹喜就對老子說:「先生想出關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聽後,就在函谷關住了幾天。
幾天後,他交給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後就騎著大青牛走了。據說,這篇著作就是後來傳世的《道德經》。
5樓:苦苦的掙扎
老君者,太上老君也,是中國道教文化的開山鼻祖。其原身就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楚國苦縣人(今河南鹿邑人),是周國管理王室藏書的小官吏。
可就是這麼個小官吏卻造就了華夏民族延續幾千年的道德文化。
春秋末年,天下戰亂頻繁,社會制度發生急劇變革。老子作為周朝官吏,看到周王室衰敗,於是離宮歸隱,駕騎青牛,出函谷關,西遊秦國。一日,函谷關守關**尹喜,忽見東方紫氣冉冉飄來,曉知老子而到,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並叩頭祈求老子著書立說。
老子欣然允諾,一夜著成《道德經》。尹喜得之,如獲至寶,如飢似渴,終日默誦,並棄官隨李,廣為渲染。《道德經》也由此流傳千年,光耀華夏,惠及五洲四海。
老子《道德經》的核心精髓就是道與德。「道生之,德畜之」。 天下的萬物由道產生,這就是「道生之」。
大道分化於萬物就是德,萬物要靠內在的德性來畜養,這就是「德畜之」。天地萬物之所以能生存發展,皆源於道德的滋養和惠澤。日月之光明,朗照人類萬物;森林樹木,吸炭製氧,淨化空氣;一花一草,一木一石…… 無不具有道德的因子,也無不效法道德的屬性。
所以老子非常重視尊道修德。他說:「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意思是告誡我們修身、齊家、治國事天下,只有以道德為心,人才會成為一個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人;家庭才會真正和和美美、百業俱興;國家才會和諧向上,繁榮富強。尊道修德至簡至易,並不神祕,只要我們從生活中做起,從身邊點滴瑣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此積少成多,積沙成塔,我們一定會厚德載物。
作為道家學派開山之作的《道德經》,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對中國古代政治、哲學、軍事、文學、藝術乃至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這一著作也對世界文明產生重大影響。羅素、海德格爾、托爾斯泰、愛因斯坦、李約瑟等著名人物,都對《道德經》給予了高度評價。
美國前**里根也曾在國情諮文中引用《道德經》中「治大國若烹小鮮」。更有賢者預言:未來世紀的文明在東方,在中國,在道德經。
一時間,老子《道德經》受到世人的廣泛關注,風靡全球,研究探索老子《德道經》中的天人合—奧祕的機構如雨後春筍,相繼建立;誦讀老子《德道經》的浪潮越來越高,人數越來越多,在提高人的心身素質上所取得的效應越來越顯著,受到西方國家廣大愛好者的歡迎。
修腳師的開山鼻祖是誰,藏戲的開山鼻祖是誰?
溫庭筠被譽為 花間詞派 的開山鼻祖。溫庭筠 約812 870 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 今山西祁縣 人,唐朝宰相溫彥博的裔孫,晚唐時期的傑出文人,著有 夢江南 二則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 等。溫庭筠出生於一個儒學世家,從小刻苦讀書,文學修養非常高,不但擅長吟詩作詞,而且精通音律,被譽為 溫八叉 溫八...
我國廚師鼻祖是誰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始祖,而廚師的鼻祖就是商朝宰相伊尹。呂氏春回秋 本味篇 中就有他對答烹調的論述,堪稱烹調藝術的至理名言,雖然古老,至今卻仍有參考價值。伊尹認為儘管原料的氣味各不相同,甚至有些氣味很難聞,但只要能針對它們本身的特點,採取不同的烹飪方法,都能製作成美味佳餚。酸 甜 苦 辣 鹹五種味道和...
請看,這個京劇演員是誰,請教這位京劇演員是誰?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 李少春自幼在家中受到藝術薰陶與嚴格的庭訓,逐漸養成良好的藝術氣質。七歲從師沈延臣練功,十 一歲又請名師丁永利 陳秀華到家中指導正式練功學戲。少春十分刻苦,無論寒暑,每天學 練十三四個小時,他雖然不曾進過科班,但由於家中督責嚴苛,倍長辛苦,終於練出深厚功底,練就一身功夫。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