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被誰滅掉的,齊國是怎麼滅亡的?

2022-01-07 16:50:37 字數 4940 閱讀 1071

1樓:七月小貓

當時齊國元氣大傷,但是沒有滅國。從此之後失去了與秦對抗的資本了。

2樓:匿名使用者

五國攻齊:趙、韓、魏、燕、秦為了滅掉齊滑王的威風,由樂毅指揮攻下了齊國的70多座城池。只剩下莒縣和即墨沒有攻下,之後齊國大將田單橫空出世,先用反間計除掉了樂毅,然後用「火牛陣」橫掃齊魯大地,齊國復國,但是從此,齊國已經失去了與秦國爭霸的實力,淪為二流諸侯。

3樓:作難隳廟之夫

公元前284年五國伐齊,大敗齊國於濟西,隨後樂毅率燕軍半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僅剩莒城、即墨二城未克,因樂毅試圖以懷柔政策收攬齊國人,故一直未動。但是由於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燕惠王與樂毅本有舊隙,且受齊國田單反間影響,撤樂毅將位換騎劫為將,樂毅奔趙國。田單以火牛陣破燕軍,遂復齊國。

公元前221年被秦將王賁從燕地南下突襲,齊廢王田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

4樓:

趙、魏、韓、燕、楚五國聯盟進攻齊國。楚相昭陽對楚王說:「五國如果打敗了齊國,秦國一定會乘機向南進攻楚國。

」楚王說:「這可怎麼辦呢?」昭陽回答說:

「韓國韓珉在韓國獨斷專行,貪圖私利,害怕危難。貪圖私利,可以對他施以利誘;害怕危難,可以對他進行威脅,我用重利去拉攏他,他內心一定會被利所誘;我發動大軍去威脅他,他一定會感到害怕,他害怕我們的大軍,又貪圖我們的重利,這樣五國聯盟攻齊的事,一定會失敗。他們的盟約被撕毀以後,即使不給韓國割地,也是可以的。

」楚王說:「好」。   於是他派大公事去韓國,會見韓相國公仲,說:

「當初牛闌之役,馬陵之役,都是您親自見到的,大王如果不與五國聯合攻齊,我們願意獻出5個城邑,不然,我們就出動全軍來和齊國共同對敵。」   韓國與趙、魏解約以後,楚國果然沒有割地給韓國,而五國聯盟攻齊之事就落空了.

5樓:一個個體經營

趙、韓、魏、燕、秦國

6樓:

王建與秦聯盟,

松濤之歌

7樓:匿名使用者

1、齊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有呂齊和田齊之分。西周時期,周武王封呂尚於齊,由於國君姜姓呂氏,故又稱呂氏齊國,史稱呂齊。

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並於前386年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呂齊國被滅亡。

2、國君媯姓田氏,是為田氏齊國,史稱田齊。齊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直至前221年被秦國所並。田齊國被滅。

3、其後,歷代多有立宗室為齊王者,此為王朝內的封建齊國。例如,漢王劉邦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後,建立漢朝,封長子劉肥為齊王,亦置齊國(齊郡),成為漢代諸王國之一。傳到劉次昌,次昌因淫亂滅國。

4、至於「五國伐齊」,有幾次,但最著名的一次,是以燕國為首的那一次。共有燕趙韓秦魏共同討伐齊國,後來燕將樂毅遣還秦軍和韓軍,使趙軍取河間,自率燕軍直搗臨淄,六個月即攻下齊國七十餘城,僅有莒和即墨未下。這次,齊國是幾乎亡國,並沒有真正亡國。

後來,齊將田單憑藉火牛陣大破燕將騎劫,終於復國。

齊國是怎麼滅亡的?

8樓:匿名使用者

王立群講歷史:韓信是怎麼把齊國滅掉的? 王立群講歷史:

韓信是怎麼把齊國滅掉的? 王立群講歷史:韓信是怎麼把齊國滅掉的?

王立群講歷史:韓信是怎麼把齊國滅掉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秦國統一六國,齊國滅亡。

公元前221年,齊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國統一六國,齊國滅亡。

齊國是周代重要的封國,公元前2023年前,姜太公幫助周武王滅商後,被封國建邦,齊國建立,齊國位於今山東省。

10樓:baby鞋子特大號

齊國是被秦國滅國的。

宋朝名士蘇洵寫過一篇《六國論》,他在文章中提出了一個鮮明的觀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五國中,作戰最積極的當屬趙國,在長平之戰中趙國和秦國幾乎都傾全國之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進行了一場決戰,可惜趙國慘敗,國內男性青壯年幾乎全部喪失,從此之後趙國一蹶不振。

於是五國「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之安寢」,但這種抱薪救火的行為只能讓火勢不可控制。齊與秦距離較遠,沒有向秦國進行行賄,但是在秦滅五國之戰中,齊國一直作壁上觀,最終只能脣亡齒寒。

11樓:空閒的迷茫者

前221年,齊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國統一六國,齊國滅亡。

前265年,齊襄王死後由其子田建即位,由母親君王后輔政。前249年,君王后逝世後,王后的族弟後勝執政。後勝為人貪婪,在秦國不斷賄賂之下,齊王建聽信了後勝的主張,對其餘五國袖手旁觀,也不加強戰備。

終於到五國滅亡後,齊王才頓感到秦國的威脅,慌忙將軍隊集結到西部邊境,準備抵禦秦軍的進攻。

前221年,秦王在滅亡韓、趙、魏、楚、燕之後,以齊拒絕秦使者訪齊為由,命王賁率領秦軍伐齊,齊王建令齊軍主力40萬慌忙集結於西部,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由原來的燕國南部南下直奔齊都臨淄。齊軍面對秦軍突然從北面來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

秦國統一天下,在齊地設定齊郡和琅邪郡。

齊國,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姜姓。在今山東北部,開國君主呂尚,建都營丘(後稱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舊臨淄北)。

春秋初期齊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內政,國力強盛,成為霸主。前567年齊靈公滅萊,領土擴充套件到山東東部。疆域東至海,西至黃河,南至泰山,北至無棣水(今河北鹽山縣南)。

春秋末年君權漸為大臣陳氏(即田氏)所奪。

前386年周安王承認田和為諸侯。田和傳三代至齊威王,進行政治改革,國勢強盛,屢敗魏國,於前 334年稱王,成為戰國七雄之

一、此後長期與秦國東西對峙。

12樓:阿沾

公元前221年,在秦國「遠交近攻」分化瓦解的戰略攻勢下,在五國相繼被秦滅亡之後,齊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初為春秋五霸之首,繼為戰國七雄之冠,立國長達845年的東方大國——齊國滅亡了。秦國統一六國。

秦國統一天下,最主要的辦法就是採取遠交近攻,並且這也是齊國最後滅亡的一個重要元素。秦國為了滅掉六國,先是大肆賄賂齊國,最後在秦國攻打其他五國的時候,齊國選擇冷眼旁觀,這樣目光不夠長遠的齊國結果最後就此滅亡。

齊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姓呂氏齊國和田齊兩個時代。

疆域為今山東。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大國之一。

齊國是周代重要的封國,公元前2023年前,姜太公幫助周武王滅商後,被封國建邦,齊國建立,齊國位於今山東省。

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傳至齊桓公時,已經是疆域瀕臨大海的大國,齊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資源,迅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齊國被當時的人稱為海王之國。

齊國的滅亡

13樓:菠拿拿網際網路研發中心

公元前221年,在秦國「遠交近攻」分化瓦解的戰略攻勢下,在五國相繼被秦滅亡之後,初為春秋五霸之首,繼為戰國七雄之冠,立國長達845年的東方大國--齊國滅亡了。齊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訓是慘痛的。雖然以我們今天的歷史觀點事看,統一是有利於社會發展進步的。

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齊國曾一度稱「東帝」,與秦分庭抗禮,政治經濟文化在列國中均佔優勢,是有條件統一全國的。蘇軾在《六國論》中分析六國滅亡的原因時說:「六國破滅,弊在賂秦」,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但他也看到齊國不是因賂秦而亡,他的分析是:「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五國既滅,齊亦不免矣。」事災上也確實如他所說。

一、齊國衰亡的過程

齊國自太公封齊立國以來,尊賢上功發展經濟,便利農桑漁鹽,建立國本,後經管仲相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到了田氏代姜之後,威王、宣王勵精圖治,再振大國雄風,在戰國之七雄之中,首屈一指,居七雄之冠,孟子說齊宣王「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為了完成這一歷史重任,齊宣王進一步擴大了稷下學宮,經常躬聽有識之士的意見,尊重他們的人格,廣泛招賢納士,選賢任能,他以卓越的智慧和驚人的膽略伐魏,破燕,合縱抗秦,聯合韓、魏以攻楚,齊國的王業得到快速發展。

公元前301年,齊宣王死,子田地即位,是為齊國閔王。閔王即位之初,尚能承祖先餘烈,以兼併諸侯,統一天下為追求,以兼聽廣納,勵精圖治為要務,故齊國保持了強於天下的地位。他扶韓製楚,攻燕滅宋,合縱抗秦,使當時通過商鞅變法而崛起的強秦閉關多年「不敢窺兵于山東」。

《史記·田完敬仲世家》記載:齊閔王三十六年,秦國派使者魏冉到齊國,傳秦王旨意,尊齊閔王為「東帝」,秦昭王稱「西帝」。當時的齊國地域廣闊,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實力強大,齊閔王正猶豫不決,恰好這時蘇代從燕國來到齊國,在章華東門見到齊閔王。

齊閔王就問他:「好啊,先生來了,我正有一個問題問您呢?秦國派魏冉讓我稱帝,您以為這事如何?

」蘇代回答說:「這個問題問得太突然,希望大王接受秦使的請求,但不要準備真的稱帝。為什麼呢?

秦國稱帝,天下會很安在地接受,大王如果稱帝,就會帶來很多麻煩。況且讓出帝號,以博取好的名聲,有好處沒有壞處。秦昭王稱帝,天下人厭惡他,大王您不稱帝,會受到天下人的擁戴,這是大的好處。

試想天下兩帝,大王以為各國尊齊呢還是尊秦呢?閔王說:「尊秦」。

蘇代又說:「如果大王放棄帝號,天下人愛齊呢,還是愛秦呢?」「閔王說:

「當然是愛齊而憎秦了。」蘇代又說:「兩帝立約伐趙與伐桀宋,哪一個更有利?

」閔王回答:「自然是伐桀宋。」蘇代又說:

「與秦共為帝而天下獨尊秦而輕齊,放棄帝號則天下愛齊而憎秦,伐趙不如伐桀宋有好處,所以我勸大王放棄帝號來收取天下的信任。願大王仔細考慮一下。」在蘇代的分析勸說下,齊閔王放棄了「東帝」稱號。

當時如果閔王能夠沿此思路繼續發揚威王、宣王遺風,積極進取,兼聽廣納,勵精圖治,保持好與五國的關係,一統天下的豐功偉業是有望得以實現的。

然而晚年的齊閔王,驕暴、好色、好樂、窮兵黷武,不聽諫言。《鹽鐵論·論儒》說他:「諸儒諫不從,各分散。

慎到,捷子亡去。田駢如薛,而孫卿適楚。」 《戰國策·齊策六》則記載了齊閔王不聽諫言而殺死諫臣的事情:

「齊負郭之民有孤

14樓:上帝選民

都是樂毅那個賤人,害得齊國元氣大傷。

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沒有能滅亡魯國

魯國在齊國和楚國之間,齊國想利用他進行緩衝楚國的威脅.另外,齊國和魯國在春秋戰國時候關係不錯 但是也曾經發動過三次戰爭 齊國三戰兩敗.最後魯國滅於楚國 戰國時期,齊為強國,雄據東方,威震天下。威宣之時,為齊之鼎盛時期,也是七雄之一,時楚已先後滅魯以及魯南諸國,掩有山東東南部地區,對齊國形成直接威脅,...

晏子使楚的作文晏子維護齊國被齊王知道齊王是怎麼想的

楚王沒有難住晏子,心中又生一 計。一天,楚王請晏子去郊外打獵賽馬,晏回子同意了。答 楚王領著晏子來到他的馬場。晏子拍拍這匹,摸摸那匹,心中十分喜歡,正待上馬,楚王拉住他,讓他騎一匹馬不像馬,驢不像驢的怪物請晏子騎。晏子問楚王 大人,為什麼給我這匹馬不像馬,驢不像驢的怪物當坐騎?楚王覺得晏子上鉤了,就...

吳國是怎麼滅亡的,三國中吳國是怎麼滅亡的

是因為吳國國力日漸衰退,越國越來越強大,最終戰敗被滅亡。吳國是因為在公元253年 建興二年 孫綝嗜好殺戮,殘虐無道,殺害了孫吳的重要將領呂據 朱異等,曠日持久的內爭也使孫吳國力遭到嚴重削弱。西陵之戰後,孫皓誤判了當前形勢,窮兵黷武,屢次對晉朝發動小規模戰爭,徒耗國力,加速了孫吳的滅亡。公元前4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