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真的不行嗎,《三國志》的陳壽說了什麼

2022-01-30 04:54:30 字數 5972 閱讀 4114

1樓:老弗說情感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很強,至少遠超常人,但是沒有強到三國演義那種程度。

陳壽在他所著的「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我在這裡翻譯一下是什麼意思,白話文意思就是:

「治理軍隊是諸葛亮所擅長的,但並不奇謀百出,相當於領兵打仗,出謀獻策,他更擅長治理百姓。」

關於諸葛亮的軍事能力,以及陳壽的評價,我想說三點:

1、首先,歷史上的諸葛亮確實擅長治理軍隊,才能絕對超過常人,並且有鞠躬盡瘁的高尚品格,所以受到了後世的追捧和崇拜。這就體現在後世中的三國演義一書中,諸葛亮的能力被放大了,甚至還有施法借東風等特異功能。所以說,看三國演義,要帶著明辨的眼光去看,演義,本質上是**。

2、其次,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在我眼中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在三國演義一書中,諸葛亮總是過度的穩紮穩打,尤其是後期,放棄了魏延的出斜谷進攻魏國國都的好建議,喪失了戰略主動性。他這種不敢出奇謀,出奇兵的特性,連他的對手司馬懿都察覺了,進而利用諸葛亮的弱點,把他給活活拖死了。

3、最後,我想讓諸葛亮和郭嘉與賈詡對比一下。郭嘉在官渡之戰的出謀獻策,遺計定遼東,還有賈詡前期用計擊敗曹操,後期協助曹操離間馬超韓遂。這倆人可以說是運用奇謀的典範。

而這正是諸葛亮缺乏的,這些卻恰恰正是為將者最需要的。

額外說一句,有人可能會問,那為啥曹操有這倆能人還沒一統三國呢。首先,郭嘉死的早。其次,賈詡屬於精英利己主義,他勸諫就是點到即止,不會過度勸阻。

比如曹操打江東之前,賈詡就提了不要去打的建議,曹操當時很膨脹,沒聽,賈詡也沒有過多的勸阻,任由事態發展,最終曹操大敗。回想一下,如果郭嘉當時還活著,郭嘉是會死諫的,曹操也一定會聽郭嘉的話,或許三國會更早的就統一了。

總之,看過三國,要帶著明辨的眼光去看,從而選擇性的吸取其中好的東西。

2樓:居李夫人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其實是很強大的。就算後是說他能力不行,那也都是謠傳。畢竟像諸葛亮這樣智慧的人總是會遭到別人的妒忌。

3樓:咯為丫頭情侶

《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是: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治軍養卒是諸葛亮的強項,但謀略不足。

治國理政的才能比帶兵打仗強。)陳壽是三國時期的人,所以很多人認為陳壽所說就一定是事實,覺得諸葛亮軍事才能被誇大,有的人甚至認為諸葛亮不懂帶兵打戰,謀略也不行,其實不然。

4樓:來了買吉他

這樣的說法是不公正的,仔細看看諸葛亮的戰功就是,平定南方叛亂,搶了幾千民眾,斬了王雙張郃,但是有用出現極大失誤,萬餘人不能克千餘人防守的陳倉。對比關羽可以說是一點優勢沒有。但是其他方面還是有建樹的

5樓:鬆慄奶油

諸葛亮的政治才能是數一數二的,軍事能力雖然不如曹操.....但是軍事能力也是很初中同學的。陳壽在《三國志》中提及:

諸葛亮任相國之職時,安撫人民,教給禮儀,根據權力制定各級官職,集思廣益,維護公道。對國家忠誠、做出貢獻的人,即使有私人恩怨也會不會遷怒與他們反而會獎賞他們,觸犯法律的人,即使私交甚好也不會偏私。誠實的人才能減輕處罰,好撒謊不承認的人,即使罪行很輕也會重罰...

...

陳壽在《三國志》評價諸葛亮軍事不行,歷史上真是如此嗎?

6樓:看盡世間文化

不論是電視劇還是**對於諸葛亮的描述都是神一樣的「軍師」,在領兵這一方面幾乎是無敵的。但是在正史中的諸葛亮並不是一個特別擅長領兵打仗的人,相反諸葛亮是一個善於管理國家的人,所以嚴格來說諸葛亮不能算的上一個優秀的軍師,更像是一個卓越的宰相。

說起陳壽在《三國志》中對於諸葛亮的評價其實是比較中肯的,其中就說到了「領兵打仗」並不是諸葛亮所擅長的事情。看到這裡也許很多人都會替諸葛亮討要個說法,明明諸葛亮料事如神,打過無數的勝仗,為什麼說他不善於領兵打仗呢?雖然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有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通,但是裡面有很多事情都是虛構的,這本**中對於諸葛亮有些過分的「神化」。

就比如說「草船借箭」的典故,當時的諸葛亮為了完成答應周瑜的「軍令狀」,晚上月黑風高的時候就用很多的船和稻草人騙取了曹操數萬只的弓箭,這個典故雖然家喻戶曉但是在正史中卻是不存在的,當事在赤壁之戰的時候諸葛亮的主要作用並不是調兵遣將而是促進蜀國和東吳的聯盟。除此之外空城計的創始人同樣也不是諸葛亮,在正史中諸葛亮也沒有出演過「空城計」的戲碼。

諸葛亮最厲害之處在於管理國家,這也是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的原因,有了諸葛亮之後劉備就可以在外出徵擴大蜀國的疆土,有了諸葛亮之後劉備就不用擔心蜀國的發展存在什麼問題。而且還有一個證據證明諸葛亮是不善於領兵打仗的,那就是諸葛亮的性格太過於謹慎,在戰場上這種過分謹慎、過分小心的性格並不佔優勢,很多時候戰爭都是瞬息萬變的,戰爭的勝利往往也都是出其不意,所以諸葛亮才不適合領兵打仗。

正史裡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到底咋樣? 20

為什麼說諸葛亮軍事能力不行

7樓:匿名使用者

博望坡劉備打的諸葛還沒出山,赤壁周瑜打的諸葛吃瓜群眾,入川主要是劉備打的諸葛坐船運糧,漢中又是劉備打的諸葛成都運糧,南中李恢馬忠二個主打,諸葛亮名義上的全軍指揮。

五次北伐曹魏。第一次偷城,得而復失。第二次攻堅,無功而返。第三次開疆,陳式領兵。第四次打一半,被阿斗叫回家。第五次強出,病死五丈原。

戰略;隆中對,定下三分天下,奪取西南一隅,坐等天下有變而後爭奪天下。只待天變而不善自變,喪失了荊州就傻了,連一個補救的後備戰略都沒做。佔了人和卻不與人和,孫權背盟早有預兆,以打促和不懂麼。

戰術;五次北伐,來來去去就只走祁山或者斜谷二條道。出祁山就攻隴西,出斜谷就犯隴右,軍糧也都不帶夠,三板斧的套路,那次不是讓人號準了脈,不被圈死了才奇怪。

8樓:小賊貓

諸葛亮軍事能力強其實是在三國演義才出現的。**家之言萬萬不能全信。

歷史上,諸葛亮政治能力是非常強的。在他的管治底下,**們沒人敢貪,只會努力工作為民辦事。

諸葛亮是位偉大的政治家、理想家,但不是傑出的軍事家。其政治才能堪比***,但軍事才能不如***。

理想家體現在他的政治理想從沒改變,打著重興漢室的口號,屢次討伐魏國。

軍事能力不足體現在這一點:

子午谷奇謀,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國時候,魏延想出來的計謀。計謀就是魏延帶一萬人馬奇襲攻下長安,諸葛亮帶領大軍經秦嶺等地到達長安,以抗關中邊外的魏兵。

計謀若是成功了,北伐魏國就完成了一半。

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採取魏延這個計謀。以至於後來魏軍加於防守,北伐多次都勞而無利。

因為諸葛亮謹慎,導致決策失誤。諸葛亮善於深謀遠慮,但不屬於隨機應變的人。

軍事能力不是很差,只是太過謹慎了,凡事步步為營,紮紮實實的行事。

也對,北伐是件大事,我軍勢單力薄很難對付強大的敵軍,所以諸葛亮慎之又慎是情有可原的。

9樓:匿名使用者

內政能力高於軍事。軍事能力也很強,留下後世的軍事兵法很多。

諸葛平定南方(真),七擒孟獲(假)。射殺張頜,斬王雙(真),伐魏也擴充套件了蜀的版圖。以弱勢伐魏,用兵謹慎保守,沒有致命的失敗,也沒有絕定性的勝利。

去看看陳壽的三國志,看得出諸葛亮智商高,情商更高,名氣在當時也很大。司馬懿稱讚他為天下奇才。他軍事能力雖然沒三國演義那麼誇張,神機妙算,但還是有中上游的軍事能力。

10樓:匿名使用者

本身這個問題就有毛病?諸葛亮不懂軍事怎麼領導蜀軍?軍事才能不光指衝鋒陷陣,諸葛亮強項是謀略,能指揮有方。從一定程度講,他的才能比直接殺敵強萬倍。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三國演義看多了。

諸葛亮是個傑出的政治家,但並非軍事家。

劉備早期的軍事行動,實際和諸葛亮都沒什麼p事,他都是搞搞後勤什麼的。很多所謂的軍事計謀都是**杜撰的,部分歷史上是有的實際上出謀劃策的根本不是諸葛亮,可惜被**掛到諸葛亮的頭上。劉備入川帶的是龐統,平定益州後,他的頭號謀臣是法正,軍事上長期都沒諸葛亮什麼事。

只有劉備死後,諸葛亮才浮出水面。平定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軍事上蜀軍正規軍的戰鬥力對少數民族的烏合之眾有壓倒性優勢,諸葛亮的目的是平復少數民族,在這裡正是體現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至於之後的北伐,諸葛亮那也都是穩紮穩打,耗費了大量國力的前提下,並未取得什麼實質性的戰果。

12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強在戰略上,在戰術上反映遲鈍。

13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治軍強,但是隻會軍隊打仗不行!而且,為人太過謹慎,往往錯失了良機!

14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 你**看得太多啦 在那個時代 曹操、劉備、孫權、周瑜那都不是一般人啊

15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頻頻北伐,善於軍事,用人有嘉,伐北久攻不破敗國力也

16樓:辻之木

所謂子午谷奇謀,古今不是沒人走過,根本就沒有成功的戰例。何況以蜀國的國力,一個能帶兵的將軍加一萬士兵?跟你賭國運嗎?

諸葛亮正兵是歷史頂尖水平,進退有度毫無破綻,先後斬殺過魏國西線第二號人物和猛將王雙,在魏國的領土下以步兵對抗騎兵,什麼曹真郭淮全都佔不到便宜,平遼東擒孟達,威風無比的司馬懿被他打得閉門不出,畏蜀如虎,以至於為了穩定軍心而千里請戰,諸葛亮直接吐槽你丫的就沒想跟我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真想打曹叡能攔得住你??至於奇謀,諸葛亮只是比較穩重,當初一個變相晃得司馬懿暈頭轉向,自己領地的麥子都給諸葛亮割了。自立武廟開始,諸葛亮一直位列十哲,與管仲樂毅韓信之流齊名,在三國演義成書之前古人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就是高度評價的,你跳出來說三國演義?

17樓:將軍

只是某些所謂的大師想標新立異罷了,諸葛亮如果不懂軍事能入武廟十哲嗎?不懂軍事能被歷代兵家推崇?

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是不是隻能算一般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諸葛亮出山的時候,純粹是個年輕文士,年齡只有27歲,也從來沒有經受過軍事方面的訓練,所以並不知兵。他只是蕭何,不是韓信,也不是張良。

第二,劉備生前,終其一生一直把諸葛亮當作蕭何來用,從來沒有當作韓信或張良來用。既從來沒有讓他獨立統軍打過仗,每次出征也從來不帶他。

第三,因此諸葛亮在軍事上也一直缺乏實際鍛鍊,這樣劉備死後諸葛亮獨立統軍時,就體現出軍事經驗方面的嚴重不足。

第四,史上所稱的「六出祁山」,戰略攻魏只有四次,除第一次外,每次行動都在魏方計算中,所以魏國每次都輕鬆取勝。

第五,考察六次對魏用兵的過程,可以發現諸葛亮是從一開始的很不成熟,然後逐步走向成熟的。說明他很聰明,學習能力很強。也證明劉備生前對他的看法以及我們對他的判斷的正確。

第六,諸葛亮奇謀為短的侷限始終無法克服,因為這種才能來自於天賦,後天無法學習;又取決於個人特質,難以更改。他的個人特質成就他成為一代名相,但同時也決定他不能成為一代名將。

第七,諸葛亮缺乏當機立斷的品質,在戰場上缺乏創造戰機、把握戰機的能力,所謂「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在攻魏的過程中犯下了很多低階的戰略戰術錯誤,以致連年攻戰而一無所獲,空使國力虛耗。

第八,諸葛亮不能決機,不能奇謀,不能冒險,不能用人,不能任下。有此五短,決定他不是一個優秀的統帥。

第九,但諸葛亮在軍事上的某些方面也有極高成就:

——諸葛亮推演兵法,發明了八陣圖。司馬懿按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說明他是一個優秀的戰術家。蜀亡後司馬昭還專門派陳勰去學習他這一套排兵佈陣、部伍約束的戰術。

——諸葛亮損益連弩,發明木牛流馬。「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說明他是一個傑出的技術專家。蜀漢亡時,帶甲將士10萬2千,都有甲,說明蜀漢一直是在走一條質量建軍、技術強軍的精兵之路。

——諸葛亮治軍,「戎陣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渭濱屯田時)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說明他是一個優秀的軍事管理家。

——諸葛亮留下了很多軍事論述,說明他是一個優秀的軍事理論家。

以上優異表現和傑出成就均得到後世認可和讚許,也足夠當得天才二字的讚譽和軍事家的稱號。

不過他這個軍事家是有明顯侷限的,他不是一個優秀的軍事戰略家,也不是一個優秀的軍事謀略家,處處被人算計,難以建功,這是一個遺憾。諸葛亮善於帶兵,善於練兵,但是不善於用兵,「用兵如神」這四個字和諸葛亮始終無緣。

三國裡面諸葛亮怎麼死的啊,三國裡面。諸葛亮怎麼死的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劉禪派遣尚書僕射李福前來問候,同時詢問國家大事。李福來到,諸葛亮談話完畢,辭別而去,幾天之後又回來。諸葛亮說 我知道您返回來的意圖,近來雖然整天談話,有些事還沒有交待,又來聽取決定了。你所要問的事蔣琬適合。李福道歉說 日前確實不曾詢問,如您面年這後,誰可以擔負重任,所以就又返回。再...

關於三國演義諸葛亮具體,關於三國演義諸葛亮具體資料

可能是受 三國演義 的影響,在我們印象中諸葛亮是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終究是 與事實還是有差別的,況且還是根據古書 三國志 改編的 更不能當真了。三國演義 是 多少慘雜了羅貫中的個人感情,虛擬成分較多。三顧茅廬 只見於陳壽的 三國志 而 魏書 吳書 中明確記載是諸葛亮自薦...

三國時比諸葛亮聰明的人,三國時期比諸葛亮更聰明的人是?

你說的啥呀說一堆沒有一句重點 其實十個八個字能說明白的 卻整一些沒用的,沒用的也好 你看完正史說話好麼 汗 答非所問 俄可以負責任的告訴您 是郭嘉 諸葛亮出山前死的最有名的 曹操方的就是郭嘉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三國時期比諸葛亮更聰明的人是?要說比諸葛亮更聰明的沒有 要說和諸葛亮一樣聰明的有!郭嘉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