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新年的時候,傣族人為什麼要用潑水的形式

2022-02-05 08:09:54 字數 5348 閱讀 8083

1樓:青史有話說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提起西雙版納與傣族,多會聯想到潑水節,但殊不知傣族的潑水節就是傣族的新年。不但傣族人過潑水節,中國的德昂族,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等地也過潑水節,只是彼此的對其稱呼不一樣,泰國稱為「宋幹節」、緬甸則稱之為「浴佛節」。潑水節的發展根植於雲南南部以及中南半島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本土的創世文化,同時又受到了外來宗教的影響。

一、潑水節的起源關於潑水節的起源目前學術界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潑水節最初源於印度,早期的潑水節與小乘佛教,以及印度教(即婆羅門教)有直接關係;另一種說法認為潑水節源於古代的波斯,即今伊朗。

和潑水節關聯最緊的當屬古印度教與小乘佛教,早期印度教認為通過潑水可以洗去一個人身體上的所有罪惡,那天神會降臨人間,來考察人間的善與惡。一般潑水節為期四天,第一天是迎接神的日子,第二天是神的降臨日,第三天是神在人間的巡查人,第四天是神離開的時間。

信眾們認為只有相互潑水才能洗清身上一年來的罪惡。這點有點像藏傳佛教的轉山儀式,在藏傳佛教、古印度教、古耆那教中都有轉山來洗清罪惡的說法,比如人們所熟知的苯教、印度教、藏傳佛教與古耆那教都尊奉的神山岡仁波齊。從某種角度來看,轉山和潑水從文化起源與內容上來說都是相通的。

岡仁波齊(筆者攝)

而關於潑水節起源的另一種說法源於波斯的潑灑胡戲,有學者認為波斯的潑灑胡戲的傳播路線分為兩條,一條是從伊朗至古印度,在沿著印東北部的曼尼普爾傳入今緬甸、泰國至中國雲南地區。另外一條則是沿著絲綢之路的方向從今天中亞的塔什干至撒馬爾罕,一路經新疆至長安。《北周書》曾載:

大象元年,又縱人乞寒,用水澆沃為戲樂。」可見北周時(6世紀後半)已經有潑水的習俗傳入,而到了唐代,潑水的習俗就更加盛行起來。

但無論潑水節是源於**,都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結果。

二、潑水節背後的傣族水文化潑水節的影響範圍從今天的雲南的西雙版納到臨滄、德巨集,再至今寮國、泰國、柬埔寨、緬甸,以及印度的東北六邦,自然地域環境的相近,直接促使了潑水節文化的共同性。

今天中國西南地區與中南半島以及南亞東部地區,都屬於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這裡常年悶熱潮溼,中原之人過去稱這裡多為「瘴氣之地」,加之河流縱橫,為傣族以及周邊民族提供了良好的水環境。

所以在傣族人的生活中水對於他們是生命之源。在傣族早期的傳說中,水被賦予了神聖的意義。在傣族創世史詩《南師巴塔麻嘎帕薩傣》中就認為在萬物起源之前,這個世界上只有水和氣體,後來在水和氣的作用下才慢慢有了今天的萬物,最終凝結成傣族的先祖英帕。

後來隨著小乘佛教的傳入傣族便把這種水文化與佛教的教義完成了結合,慢慢的傣族人認為水具有特殊的傳遞功能,是人與神溝通的連線線。所以每到潑水節時,浴佛與晒佛都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通過這些儀式表現出人們對佛的崇敬與虔誠。

曼谷潑水節

慢慢的水文化與潑水節就融入了傣族以及中南半島各個民族的血脈之中,而像潑水節的其他活動如龍舟、跳水都是圍繞這樣的水環境而的。所以說水在傣族人新年中具有特殊的意義。這種意義**於文化間相互的傳播與交流,同時也根植於本地的自然地理環境。

今天的潑水節之名早已被海內外人士所熟知,而潑水節在外人心中也變成了傣族人熱情好客的象徵。

三、我所經歷的潑水節盛況今天的潑水節盛大而又隆重,無論是在國內或者國外,潑水節的氛圍幾乎與中國的春節不相上下。全民放假,一起狂歡,在主幹的街區人們都會手裡拿著水槍、水桶相互潑灑。而在臨街的店鋪卻和中國春節一樣,全部停業休息。

緬甸潑水節(筆者攝)

筆者在緬甸時就深刻的感受過潑水節的盛況,基本上每家店鋪都是大門緊閉,除了肯德基外,就連公交車、汽車站、火車站都會放假在此時都會選擇放假,最有意思的是在肯德基吃飯時服務員會給你送你一個潑水用的小桶來作為新年的禮物。

大街上攢動各種灑水車,每個車上都會坐滿了人,然後對著街道兩旁人的相互潑水,車上還會播出歡快的**,無論你是陌生人還是熟人,只要行走在街道兩旁,就需要小心會有被別人隨時潑水的可能。辛勤一年的人們的在這時開始放下工作的包袱,盡情的釋放自己的熱情。

緬甸潑水節(筆者攝)

在緬甸最大城市仰光的一些廣場上還會有人專門舉辦**會,無論是臺上還是臺下的觀眾都會邊唱邊跳,並且不斷的相互潑水。對於潑水節的所帶給每個人的快樂,我想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感受的到。如果說中國的春節代表的是團聚與團圓,而潑水節對於中國南部以及中南半島的國家而言代表的就是新一年的狂歡與對佛的敬重。

文史君說潑水節是中國雲南南部地區以及中南半島國家一年來最重要的節日,潑水節如同中國的春節一樣為當地的新年。潑水節的發展根植於中南亞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與獨特文化中,同時在衍變的過程中又受到了外來宗教的影響,直至今日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潑水節。

2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傣族人長期的文化傳統影響,用潑水的方式可以去除人們身上的晦氣。時間一長便有了這個傳統。

3樓:活寶就是不上班

因為這是他們傳統的習俗,他們繼承了傳統,他們用潑水的形式進行慶祝,是他們特有的文化,在潑水活動上有很好的寓意,可以洗掉不好的東西,是對未來的祝福。

4樓:愛貓咪的葉子

這是這個民族的人一種特殊的慶祝方式,他們會把水潑到別人的身上,表示對那個人的祝福,這是傣族的傳統習俗,我們一定要尊重理解它。

5樓:day逛逛啊

因為潑水對於傣族人來說是去除汙穢重新出發的意思。對於來說是互相祝福的意義所以會用潑水的形式

6樓:一生只為了

潑水節是傣族的傳統習俗,傣族人過年時潑水為的是洗去黴運、病痛、煩惱等一切不好的東西。

7樓:小自信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相互祝福的方式,還有就是他們能夠在潑水的時候互相交流,從而增加他們彼此的感情等等。

8樓:美在路上雪松旅行

西雙版納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 也是傣族新年 民族特色特出 場面壯觀

傣族人過新年的時候,為何要用潑水的方式慶祝?

9樓:星星重16克

潑水的氣氛比較嗨,大家都很開心。想一想一場老少皆宜的活動,大家心照不宣在那一天以潑水作為祝福,而且每家每戶都有水,大家聚在一起,不顧形象,酣暢淋漓地互相潑灑。小孩子樂開了花到處逃竄,老人也參與其中,尤其是傣族地區比較炎熱,潑水可以有效的消除酷暑,大家當然都是樂此不疲的。

有這樣一種娛樂性質的文化,每個人也會更加有愛,有利於增強民族團結。

10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是新年的意思。另外潑出的清水象徵著除災去厄,辭舊迎新,迎接美好新生活的意思。

11樓:厚光遠

傣族人過新年的時候要用潑水的方式去慶祝,是因為他們想洗去身上的雜物東西,希望能夠愉快的過新年。

12樓:茶色塵夏

因為本身傣族人過潑水節潑水就是為了表達喜悅和祝福,所以過新年的時候為了表達喜悅和祝福就會用潑水的方式慶祝。

13樓:匿名使用者

潑水節作為傣族的一個重要習俗,被廣為流傳下來,在過年時進行潑水,主要就是寓意用水潑去身上的黴運,在迎接新的一年來,能夠生機勃勃,煥然一新。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佳節,為什麼他們會在最重要的節日用潑水的方式慶祝?

14樓:小可愛喏

潑水節的日子,就是傣族的傣歷新年,民間把這個節日叫做"桑勘比邁"。傣歷是一種陰陽合曆,傣歷的歲首既不同於陽曆的元旦,也不同於陰曆的春節,而是太陽在黃道十二宮上執行至白羊宮首的時間,通常在傣歷的六月。這個節日**於傣族民間一個古老的傳說。

一位掌管人間氣候的天神濫施天規,亂行風雨,錯放冷熱,結果人間秧苗枯死,人畜遭災......。

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飛上天庭去找天王英達提拉訴說災難,不幸將天門撞倒,被壓死在天庭門口,那天是傣歷五月十五日。為了懲處那位帶給人間災難的天神,英達提拉變成英俊小夥兒,去找惡人的七個女兒談戀愛,告知了人間災難的根源和殺死天神瑪點達拉乍的祕訣。正直的七位公主大義滅親,但天神的頭顱落地**,姑娘們只好輪換著將頭顱抱在懷中,互相用清水潑洗。

這就是傣歷新年裡潑水祝福的來歷。

惡人死後,天王英達提拉命令重修曆法,於傣歷六月帶回人間施行,於是傣族人民便把六月作為劃分新年與舊年的界線,於六月開始歡度新年。 這個傳統的節日,一般是3天,第一天稱"麥",相當於除夕,各戶要搞衛生,準備食物;第二天稱"惱",是紀念七位公主為民除害的日子,要舉行潑水,互祝平安;第三天稱"麥帕雅晚瑪",

據說是帕雅晚的英靈帶著新曆返回人間之日。按照古俗,這天要"趕擺",放高升,劃龍船,慶賀新年來臨。"桑勘比邁"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了,家家備辦節日盛裝,準備年飯,裝飾龍舟,尤其是傣族的"少多哩"(姑娘)穿上了鮮豔的新筒裙。

奇怪的是,每一群姑娘穿的都是同一個顏色款式,遠遠望去,彷彿是一抹紅霞,一朵紫雲,我是各寨的姑娘在比美呢,她們就是要驕傲地讓人區分出這是自己寨子的姑娘,是與眾不同也是美麗的

潑水節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這個節日,潑水節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對雲南少數民族的影響很大,每年的潑水節都有很多少數民族參加。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新年,該節日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曆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節日持續3至7天,因此吸引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狂歡。

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

」,鼓鑼之聲響徹雲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真是十分壯觀。

潑水節在泰國及西雙版納還是傣族的新年,這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重新出發。同時在德巨集,潑水節也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

潑水節期間,傣族青年喜歡到林間空地做丟包遊戲。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內裝棉紙、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綴以五條花穗,是愛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過丟包、接包,互相結識。等姑娘有意識地讓小夥子接不著輸了以後,小夥子便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姑娘,雙雙離開眾人到僻靜處談情說愛去了。

水節期間還要進行划龍舟比賽。比賽在瀾滄江上舉行。一組組披紅掛綠的龍舟在「堂堂堂」的鑼聲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把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吸引到瀾滄江邊,為節日增添了許多緊張和歡樂的氣氛。

潑水節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臺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

潑水節的活動內容豐富,其它的還有放高升、鬥雞、跳孔雀舞等,人們身著盛裝,喜氣洋洋,場面極為熱鬧。2023年4月13日,***總理曾參加過西雙版納的潑水節。從此以後,潑水節的規模越來越大,每年都有數以萬千的中外遊客視為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

傣族人民過潑水節時為什麼要相互潑水

據說,一個叫捧瑪點達拉乍的魔神,違抗天神的旨意,為所欲為,把人間弄得雨旱失調,冷熱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怎樣懲治這個法術高強的惡魔呢?智慧的天神英達提心生一計,即裝扮成英俊的小夥子,去接近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並將實情告訴她們。這七個姑娘生性善良,本來就對父王的罪惡有憤懣,這時,她們決心殺死父...

為什麼回族戴的是白帽子回族人為什麼要戴帽子

回族服飾的主要標誌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用白色製作的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平頂的,一種是六稜形的。講究的人,還在圓帽上刺上精美的圖案。回族婦女常戴蓋頭。蓋頭也有講究,老年婦女戴白色的,顯得潔白大方 中年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 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 未婚女子戴綠色的,顯得清新秀麗。不少已婚...

為什麼有些回族人長的很像外國人,為什麼新疆人長的像外國人??

他們是少數民族,是從新疆也就是古時的西域慢慢的進到中原的 他們和中亞的民族是一個祖先,和漢族當然不一樣了 是的他們當中確有一部分的祖先是來自阿拉伯及波斯等中東地區,理論上屬高加索人種,他們的祖先或是傳教或是經商來到中國而後就在中國定居了下來,並和當地人通婚他們的後代或多或少都有他們祖先的長相 鷹勾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