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狼群講歷史
清朝的順利建立,投降於他的漢人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就例如吳三桂、尚可喜、孫可望、耿仲明等人,都甘願成為滿清的鷹犬,殘酷的鎮壓漢人同胞。
而他們的結局,也都不是很好。
孫可望投降清朝後,由於居功自傲,再加上自身價值已經被榨乾,先是找到軟禁,後來又據說是被滿清射殺而死。
耿仲明是因為私藏犯人,於是畏罪自殺。尚可喜雖說沒有參加三藩之亂,但最終也是被軟禁致死。
還剩下個吳三桂,就十分諷刺,南明的永曆皇帝就死在他手中,結果發動三藩之亂的時候還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
可以說投降清朝的這4個漢人都是不得善終,也算是因果報應。
吳三桂的死,源於康熙的削藩。在吳三桂看來,他在雲貴地區土皇帝當的好好的,突然有一天要將他手中的權力收走,這任誰都不會同意。於是他便聯合同樣反對削藩的尚可喜、耿精忠,發動了三藩之亂。
那麼究竟是為什麼,才會導致康熙進行削藩,而不是慢慢的等吳三桂等人老死呢?
首先來看看這三個藩王都擁有多少實力。
耿精忠駐守福建,擁兵15萬。尚可喜駐守廣東,擁兵15萬。勢力最大的吳三桂,控制著雲南、貴州,擁兵近55萬,甚至當時的陝西提督王輔臣、貴州提督李本深、四川總兵吳之茂,都曾經是吳三桂的部下,也就是說,吳三桂還可以調動這三省的軍隊。
更為重要的是,在各自的地盤裡,賦稅是全部交給藩王的,是一絲一毫都不用上交給朝廷的。而且封地裡大小**的人事調動,全部是由三位藩王自己說了算,清朝是無權干涉。尤其是讓康熙無奈的是,三位藩王不僅不用上交賦稅,朝廷反而每年還要給三位藩王不少錢財補貼。
三藩的兵力加起來高達80萬,而當時康熙手中的軍隊不過才15萬,這也是為什麼孝莊太后為建議康熙,不要著急削藩,要用時間熬死吳三桂等人再說。
但是在康熙看來,削藩不能等,必須快刀斬亂麻。而他的理由,有這麼幾點。
第一,滿清基本控制全國,已經不需要這三位藩王為他攻城略地了。
滿清之所以會重用這三位藩王,就是抱著漢人打漢人的目的,從而讓他們達到漁翁得利、奪取統治權。等全國局勢基本穩定,滿清自然想著要百分之百的控制全國,自然不希望有不服從自己統治的存在。
第二,康熙想藉此機會,擴大自己的威望,坐穩自己的位置。
康熙即位的時候,朝中大權基本被鰲拜控制。後來大家也都知道,鰲拜被康熙所殺,這便能看出康熙對於權力的控制慾。
要想坐穩自己的位置,讓文武百官真正認可他這位年輕的皇帝,他自然得做出點事情來震懾住所有人。而三藩,便是他最好的選擇。
第三,三藩的存在,嚴重威脅到滿清的統治。
前面也說道,光是在軍隊上的數量,三藩就遠遠的超過滿清。如果哪天他們真的想造反,那滿清的統治就會遭到嚴重威脅。再加上賦稅問題,三藩的存在好幾個省份的賦稅無法上交滿清,康熙自然不允許這種情況的存在。
於是乎,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增加自己的財政收入,削藩便成為康熙一定要做,並且是儘早要做的事情。
康熙為什麼不聽孝莊的話等吳三桂老死,而是急於削藩嗎?
康熙,為何不坐等吳三桂老死,而是要急於去削藩?
2樓:翻土何不鳴
崇禎十七年(2023年),吳三桂引清軍入山海關,當時的八旗兵還未腐化,是世界一等一的精銳,故而橫掃天下。
順治六年(2023年),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漢人將領領兵南下,清除南明軍隊,由於表現出色,被清朝封王賞爵,世襲罔替。
南方大部分地區被清朝平定之後,孔有德被清朝派往駐守廣西,封為定南王,順治九年(2023年)病死於桂林。孔有德的兒子孔廷訓繼承定南王爵,被南明第一將領李定國所俘獲,直接被處死,只有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逃回清朝,清朝為了籠絡孔有德殘部,孝莊太后收孔四貞為乾女兒,冊封其為和碩格格,孔四貞也成為清朝唯一的漢人和碩格格。
順治十八年(2023年),吳三桂殺害南明永曆帝於昆明,他所謂的為明朝君父報仇的偽裝徹底被撕下,成為清朝的一條忠犬。
清朝也給予吳三桂高回報,讓吳三桂家族世襲雲南。
到了康熙時期,吳三桂的權勢更進一步,可以說是不遜於任何滿蒙親王,這時候的吳三桂其實更想安度晚年,但是沒辦法,清朝不會允許漢人裡面出現不聽指揮的諸侯,就算是忠犬也不行,畢竟只要是犬就有可能反噬主人,決定進行削藩。
吳三桂看到削藩令下來之後,就知道自己沒有退路可選,於是不顧自己年邁的身體,決定先發制人,起兵造反。
他知道溫水煮青蛙最為致命,還不如賭一把,反正自己和清朝早晚都會動手。
康熙進行削藩也有屬於自己的考慮,但更重要的是三位藩王的實力的確太強大了。
孝莊太后和滿蒙大臣更希望求穩,因為削藩削的主要就是吳三桂,只要吳三桂死了,削藩的問題就迎刃而解,而且他們認為吳三桂老了,拖上幾年說不定就死了,所以不希望演變成兵亂。
但是他們小看了吳三桂,吳三桂雖然是已經年邁,但是他梟雄本性依舊在,根本不給清朝穩的機會,直接起兵造反。
而且清軍的戰鬥力特別是八旗兵的戰鬥力在北京城這和平環境下呆久了是不會有任何提升的,甚至可以說是大為退步。
雖然說出兵打仗,生靈塗炭,但是對百姓不好,不代表對清朝不好。
吳三桂、耿精忠、康熙、孝莊太后、滿蒙大臣都不是考慮百姓死活的人。
清朝每年投到三藩的財力,物力都是十分巨大的,這給清朝的財政帶來巨大的壓力。
雖然清朝給予三藩如此巨大的支援,但是三藩畢竟是著名的反骨仔,加上清朝對漢人的防備與敵視,三藩怎麼可能全心全意為清朝做貢獻呢?
在當時,吳三桂的「西選」的**們不僅西南方、南方,甚至已經滲透到了北京城和北方地區。
而清朝也天天在三藩地區摻沙子,給三藩上眼藥,在開戰前,雙方已經進入水火不容的狀態。
如果三藩謀反的時候能夠同心齊力,絕對是可以推翻清朝的,因為三藩的精兵雖少卻依然活躍在前線,清朝的軍力雖多卻天天泡在和平環境下。
可惜當時的三藩並不同心,尚家父子首鼠兩端,對清朝和吳三桂分頭下注,尚可喜裝著誓死不同意造反,並且願意以身示忠,主動卸任回家,不參加朝廷紛爭,兒子尚之信卻堅決要造反,這樣兩頭得好處。
耿精忠倒是對吳三桂的謀反事業大力支援,但吳三桂卻一直只是利用耿精忠,壓榨耿精忠,不斷地向耿精忠索取,最後搞得耿精忠腹背受敵,到了危急關頭,吳三桂也並沒有伸手去支援,被逼無奈,耿精忠只能投降清朝。
早一點撤藩的好處也有,那就是不給三藩更多的準備時間,畢竟吳三桂本身就是地方大員出身,不僅擅長軍務,更擅長政務、民務。吳三桂對百姓屯田增強財政力量和激勵軍隊壯大軍隊實力的能力是非常厲害的。
其實康熙的早點出兵也不能說是錯誤的選擇,早點出兵雖然讓清軍倉促出戰,但是也讓三藩倉促應戰,何況康熙年輕看不清形勢,難道吳三桂、孝莊太后和清朝那些征戰四方的滿蒙大臣會看不清形勢嗎?
三藩之亂爆發,對於清朝來說未嘗不是好事,畢竟受災的是漢地百姓,削藩的也是漢人藩王,滿洲人沒有任何損失,那對於滿洲皇帝來說,早點爆發早點結束,早點高枕無憂。
3樓:史學馬前卒
康熙可以說是清朝歷史上最為雄才大略的皇帝,他16歲智擒鰲拜,20歲的時候開始削平三藩。當時南方三藩的主力為平西王吳三桂,已經年逾七十,孝莊太后為了保險起見,力勸他的孫兒不要急於發兵,可以坐等吳三桂病死。孝莊太后作為傑出的政治家,她也知道,即便吳三桂病死,也是不可能輕易消除三藩之禍的,因為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王位都是可以世襲的,他們死了,可以將土地人口傳給他們的兒孫,照樣獨立於**皇權之外,孝莊太后的建議也只是一個權宜之計。
但康熙此時年少氣盛,力主儘早消除三藩,否則後期還有其他威脅其統治的問題都會蜂擁而來,屆時怕自己招架不住,比如像蒙古準格爾部、東南沿海鄭氏集團、北方沙俄等問題。康熙認為三藩壯大已經成了心腹大患,消滅三藩已經刻不容緩。
吳三桂可不是一般的對手,他出生於將門世家,他的父親是明朝錦州總兵吳襄,舅舅是名將祖大壽,自幼愛好習武練劍,不到20歲就中了武舉人,27歲擔任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品德是在不堪入目,劣跡斑斑,引狼入室,勒死了永曆帝,甘當清朝的鷹犬,但其處理軍政民政的能力是遠超常人的,是康熙帝的強有力的對手。
此時的三藩問題已經越來越棘手,成為了心腹之患。雲南、兩廣、福建三地的財政撥款就高達近3,000萬兩**,佔整個清朝財政收入的1/2,如果不削平三藩,整個清朝經濟會被拖垮。三藩卻利用如此多的財政撥款武裝到了牙齒,對**形成巨大威脅。
孝莊為人忠厚,有禮有節,儘管她可以給年輕的孫兒康熙提意見,但不能左右康熙的政治觀點,康熙12年發兵剿滅三藩。
4樓:陽光的
因為康熙當時意氣風發,而且他認識到了藩王權力太大的危害,如果不削藩恐怕會威脅到朝廷的統治,所以這樣
5樓:小鄧同學
吳三桂不會等著自己老的走不動路了在去造反,吳三桂有足夠能力造反,而且有造反的念頭,康熙不可能放任吳三桂造反,只能快速削藩。
削藩需要謹慎行事,為何康熙不聽人勸告,就要冒險削藩?
6樓:卞凌昳
因為當時的康熙年少得志,鬥倒了鰲拜,掌控了朝堂的走向,以為削藩也會輕而易舉。
7樓:露露臉露露臉露
因為康熙年輕氣盛,覺得自己已經能夠平定三藩之亂了,削弱他們的勢力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康熙為什麼不聽孝莊的話等吳三桂老死,而是急於削藩呢?
康熙為什麼不聽孝莊的話等吳三桂老死,而是急於削藩?
8樓:熊熊說歷史
康熙削藩引發了「三藩之亂」,最後康熙通過戰爭平定了「三藩之亂」,實現了削藩的目的。康熙做的這件事,在歷史上是引發了很大爭議的,很多歷史學者認為,康熙的做法有些操之過急。戰爭也許本來是可以避免的,正是由於康熙操之過急的做法,讓不該發生的戰爭爆發了,給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不光歷史學者們這麼說,其實當時康熙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包括孝莊太后在內的很多朝中元老重臣,都反對康熙這樣做。他們認為,「三藩」的力量太強,如果貿然行動,很可能打不贏「三藩」,招致失敗。那時候,很可能在北京屁股還沒坐穩,又不得不退到關外去了。
事實上,歷史上對於削藩這件事,一向是非常謹慎的。很多雄才大略的君王,其實都不敢隨便削藩。漢武帝只能採用頒佈「推恩令」的方式,變相削藩。
其他與漢武帝一樣變相削藩的,還有宋太祖、光武帝等人。宋太祖採用「杯酒釋兵權」的方式,用金錢購買權力。光武帝則採用大面積分封侯爵的形式,稀釋諸侯們的權力。
而因為削藩造成失敗的事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建文帝朱允炆就是一個削藩失敗的典型例子。而南北朝時期,以及五代時期,之所以國家頻頻變換,皇帝頻頻變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削藩造成的。所以,古代有見識的君王,不到萬不得已,要不是完全考慮周全,他們一般都不會輕易削藩。
那麼,為什麼康熙皇帝卻要冒著很大的風險來削藩呢?他為什麼會如此迫不及待呢?是不是康熙一向就有急躁魯莽的性格呢?
說康熙有急躁魯莽的性格,顯然是不對的。事實上,康熙做事情,還是比較有智慧的。他想要把鰲拜拿下來,也是採用摔跤的方式智取。
後來他選太子,三番五次,反覆斟酌,直到死,都沒有敲定。可見他做事情有多麼謹慎。
那麼,本來性格謹慎有智慧的康熙,為何卻急於削藩呢?我認為,康熙一定要急於削藩,其實是一種必然的選擇,也是一種正確的選擇。實際上,清朝從皇太極開始,就一直在加強**集權。
皇太極之前,一直是「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皇太極採用加強皇權的方式,試圖把權力從皇室成員那裡奪過來。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並不是很成功。
後來又由於皇太極的猝死,多爾袞執政,清朝的政治形勢,又回到議政王大臣會議上去了。這種情況,一直到多爾袞死後,作為皇帝的順治才得以掌權。而且順治繼續採用皇太極的辦法,限制宗王們的權力,把一些非宗室成員的大臣提拔起來,讓他們掌權,替代宗室成員。
但是這樣做,相當於只是一種權力的轉換,權力還是沒有回到皇帝的手裡。
康熙上臺以後,整個國家已經建立了中原王朝。康熙深刻地意識到,要想在中原站穩腳跟,必須要採用中原王朝的方式,實行皇權集中制。否則的話,在關外時那樣權力分散的局面,又將出現。
而康熙實際上面臨權力分崩離析的局面。一方面,朝廷中有鰲拜這樣的大臣壟斷權力,讓康熙無從插手。另一方面,地方上,尤其是南方,面臨著吳三桂等「三藩」擁兵自重的情況。
如果康熙不能迅速從其中突圍出來,那麼他的處境將是很不妙的。
朝廷中的四大輔臣,康熙已經用智慧把他們擺平的。他先是縱容鰲拜獨掌權力,讓鰲拜搞死蘇克薩哈,同時讓索尼不滿。而索尼因此在死前倒向了康熙,提出了還權的主張。
這樣,康熙就解決了四個輔臣中的兩個。剩下的兩個,遏必隆只是跟著鰲拜跑的,不足為懼。只要把鰲拜擺平,事情就解決的。
所以最後,康熙採用了摔跤的方式,來解決鰲拜的問題。朝中權臣的問題解決了,就剩下地方上藩鎮的問題了。
而且在康熙看來,地方上的藩鎮,是一個大問題。為什麼說是大問題呢?那是有現例項子的。
比如南明政權,本來其實並不強大,但依然能夠存在半個世紀。而「三藩」的力量比南明強大多了,如果不及時解決,他們必然會做大。
而且,要解決「三藩」的問題,歷史上並沒有恰當的經驗。畢竟他們身在外地,又擁兵自重。除了用戰爭的方式,沒有更好的方式。
既然戰爭是唯一選擇,早遲要打一仗,顯然遲打不如早打。早打的話,「三藩」的態勢還沒有形成。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所以康熙毅然發動了戰爭。
(參考資料:《清史稿》等)
吳三桂為什麼投靠清朝,吳三桂為什麼投降清朝?
戲說是因為她。史實呢,就比較複雜了。吳三桂是明將,駐守山海關抵禦清軍。李自成攻陷北京後,明朝宣佈滅亡。一開始李自成是想收降吳三桂的,為表誠意還送了幾萬兩 過去,當時吳三桂的部隊斷餉已經6個多月,所以面對李自成的誠意納降,吳三桂表示接受,並準備親自回北京舉行受降儀式。這個時候雙方關係是還不錯的。吳三桂...
吳三桂在康熙年間反清到底是為什麼
康熙十二年 1673年 春,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請歸老遼東,康熙皇帝遂乘勢作出了令其移藩的決定。而後,又對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例照準。在形勢的逼迫下,吳三桂也假惺惺地上書朝廷,請求撤藩,實則希冀朝廷慰留他。對於吳三桂的真實意圖,康熙皇帝非常清楚。他認為,吳三桂和朝廷對立已久,撤亦...
吳三桂為什麼會引清兵入關,吳三桂到底是什麼王
其實說吳三桂 引 清兵入關,並不準確。所謂 衝冠一怒為紅顏 也只是杜撰。1641年洪承疇兵敗被俘,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就在錦州獻城降清。值得注意的是 這是祖大壽二次降清,早在1631年祖大壽在大淩河就殺將 何可綱 降清並獻大淩河城,隨後悔降,逃回錦州。大明朝廷也是奇葩,祖大壽一降,不僅沒有降罪,反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