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你究竟看懂了多少

2022-02-09 11:44:34 字數 5861 閱讀 7350

1樓:小月愛你

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在今年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熱度,也在國產劇的考究和還原當中,達到了很高的一個高度。《長安十二時辰》如果單獨從電視劇的角度分析,當然能夠解讀很多故事劇情,人物塑造和電視劇的趣點了。

2樓:知哥10525淹謀

漫威首部華人超級英雄電影《上氣》,從演員的選擇再到「滿大人」的背後,根本就是對於中國人和黃種人的種族歧視,中國觀眾不喜歡和抵制,自然理所當然了。當然,有些觀眾覺得《長安十二時辰》只是一部古裝劇,並沒有這麼大的作用。但這幾年國內的影視文化作品,一切的文化現象證明。

2023年後中國人民的精神需求,確實從商業崛起過渡到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時代。

3樓:王倩

是中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一個崛起,自2023年正午陽光的《琅琊榜》後,國產劇審美模式開始全面迴歸。再到2023年雖然還有瑕疵,但還原考究的《長安十二時辰》成為現象級的爆款。其它像《人民的名義》《破冰行動》(雖然爛尾了)成為市場的爆款。

同樣還有電影的《戰狼2》,《紅海行動》和《流浪地球》,文化核心本質上都是民族自信還有文化自信。

4樓:裝

內地電視劇因為政策放開,舊有電視劇製作模式在新時代徹底釋放,內地各種型別電視劇在這十年迎來前所未有的巔峰時代。華語文化產業也進入兩岸三地全面合作的巔峰時代,率先發展成熟的港臺文化全面進入了內地市場。像是香港影視劇開始全面進入內地電視劇市場,它是2023年前後。

臺灣在新世紀掀起的偶像劇熱潮,首部引起轟動的電視劇《流星花園》於2023年誕生。周杰倫等代表的臺灣流行**也是2023年前後。只有內地綜藝稍晚一些,首個引爆全國的選秀節目《超級女聲》2023年方才誕生。

5樓:三熙

有些地方情節緩急、故事推動有點生硬。除了劇集製作本身的原因,我的猜想是應該和審查有一點關係。人物姓名也改成了同音近音字,比如李泌成了李必,賀知章賀監變成了何監,岑參成了程參等等。

劇集本來是同期收聲,大量的臺詞改後,導致後期配音和原聲來回切換特別不自然。劇集開拍時定的是48集,每集45分鐘,現在版本每集大多在40分鐘以內。實際拍攝的素材應該遠超現在的時間。

6樓:消化

該劇的佈景、服裝、道具非常考究,肯定是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可以說是代表了國產古裝劇的一流水平。鏡頭語言非常到位,攝影構圖、機位選擇、遠近景切換、長鏡頭的運用都非常出彩,真的要為導演和攝影師點贊!

7樓:匿名使用者

長安十二時辰,求利者生,求義者死。要不是張小敬和李必在後來還有故事,也死了。

8樓:阿桑方方

我們似乎發現一個明顯的現象,中國觀眾好像真的一下子,不太在乎,也不太喜歡「洋大人」拍的中國文化作品了。這個其實才是還原考究的《長安十二時辰》成功,背後所代表的意義。答案就是,2023年後新時代隨著中國國家實力的復興,中國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也逐漸開始崛起,從而與強大西方拍出的文化獵奇《花木蘭》,再到《上氣》「傅滿洲「式的種族歧視。

中國在新時代文化自信過後,開始對外國人產生嚴重的排斥憤怒。

9樓:智遲如我

看了原著再看電視劇,發現電視劇把原著內歷史上存在的人的名字全都做以修改,比如李泌改成李必,賀知章(賀監)改成何監,都應該知道「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是賀知章的詩,岑參也改了,太子名叫李亨,不知道是在避諱什麼還是有什麼其他原因。

10樓:來自升金湖絕世佳人的山楂

不喜歡

為什麼說讀懂了《長安十二時辰》,就讀懂了我們的一生

古代唐朝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那時的一個時辰,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兩個小時。從夜半開始,也就是子時23點到凌晨一點,這個時間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都是在休息的,但是也存在一少部分人,他們難以入睡。這部分人在這個時間是十分孤獨的。他們正在盼著天明。而到了丑時也就是雞鳴時刻,但對於每一個正在熟睡的人來講,他們身體...

《長安十二時辰》還原了幾分大唐風貌

個人認為,長安十二時辰 還原了7,8分的大唐風貌,還原度還是相當高的,而且劇中演員演技也非常棒,符合當時的大唐風貌。我認為 長安十二時辰 這部電視劇的真實度還是比較高的,大概還原了大唐風貌的6分左右,所有的電視劇跟正版歷史都是有一些差別的。我覺得 長安十二時辰 把大唐風貌還原的很真實,而且裡面的臺詞...

《長安十二時辰》李泌張小敬兩個人結局究竟是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 最近很火,這部電視劇是由 進行改編的。戲中易烊千璽扮演的李泌是個正派人物,雷佳音扮演的張小敬也同樣如此。他們在劇中一起合作,發現了驚天的陰謀,並且阻止了陰謀的發生。張小敬他曾經當過西域兵,也當過長安帥。邊塞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苦,張小敬和他的戰友們為了守住大唐最外的一條防線,拋頭顱,灑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