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提督 = 省軍區司令
總兵 = 整編師師長,這種師下轄若干個旅,旅下轄若干個團,略相當於小軍
副將 = 旅長,這種旅下轄若干個團,略相當於小師參將 = 團長
遊擊 = 副團長
都司 = 營長
守備 = 副營長
從參將到守備管轄的部隊都叫「營」,但是人數不同,參將營都在千人以上,而守備營只有兩三百人
千總 = 連長
把總 = 副連長
外委千總 = 排長
外委把總 = 副排長
從千總到外圍把總管轄的部隊都叫「汛」,但是人數不同,千總汛都在百人以上,外圍把總汛只有一二十人
兵丁分馬兵、戰兵、守兵三等,等同於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2樓:個山居士
參將相當現在的小軍區參謀長。
總兵相當現在的軍區或軍種司令,也可能只是小軍區司令。
明代鎮守邊區的統兵官,位次於總兵、副總兵,分守各路,無品級,無定員。明初多以功臣及外戚充任。
清朝綠營系沿襲明朝,亦有參將,秩正三品,位次副將,掌理本營軍務,分省建置,其主要任務是鎮戍地方。
明初,鎮守邊區的統兵官有總兵和副總兵,無定員。總兵官本為差遣的名稱,無品級,遇有戰事,總兵佩將印出戰,事畢繳還,後漸成常駐武官。
清代總兵為綠營兵正,官階正二品,受提督統轄,掌理本鎮軍務,又稱「總鎮」。
3樓:鐵帽子親王
古時 參將軍銜為正三品 我認為應該是現在的旅長之類的官
古代參將相當於什麼級別
4樓:天中昊子
清朝綠營系沿襲明朝,分省建置,其主要任務是鎮戍地方。清朝統治者將全國劃分為十一個戰略軍事區,每區下轄一至數省,區的最高軍事長官為總督,不設總督的區,則由兼領提督的巡撫為最高長官;省的最高軍事長官為提督或兼領提督的巡撫;省下為鎮,鎮的長官是總兵;鎮下分協,協的長官為副將;協下設營,營的長官為 參將 、遊擊、都司、守備;營下設汛,汛的長官為千總、把總、外委千總、外委把總。
參將、遊擊——清制,參將次於副將一級。凡參將之為提督及巡撫總理營務者,稱提標或撫標中軍參將。遊擊品秩略次於參將。
朝代 官職
漢 亞將、騎將、行司馬
三國 蜀 參軍
晉 西戎等校尉、司馬
唐 同節度副使、馬步軍都虞侯、都知兵馬使宋 諸路將副
明 參將、遊擊將軍
清 參將、遊擊
5樓:後紅豆
在清朝,參將是總兵的下一級,和副將差不多,是正三品武官。
清朝時期的參將相當與多大的軍銜?
6樓:熱愛健康生活的小米兔
清朝時期的參將,相當於現在的團長。
參將,明代鎮守邊區的統兵官,無定員,位次於總兵、副總兵,分守各路。明清漕運官設定參將,協同督催糧運。清代河道官的江南河標、河營都設定參將,掌管調遣河工、守汛防險等事務。
清代京師巡捕五營,各設參將防守巡邏。相當於團長。
清朝綠營沿襲明朝,亦有參將,秩正三品,位次副將,掌理本營軍務,分省建置,其主要任務是鎮戍地方。清朝統治者將全國劃分為十一個戰略軍事區,每區下轄一至數省,區的最高軍事長官為總督,不設總督的區,則由兼領提督的巡撫為最高長官;省的最高軍事長官為提督或兼領提督的巡撫;省下為鎮,鎮的長官是總兵;鎮下分協,協的長官為副將;協下設營,營的長官為參將、遊擊、都司、守備;營下設汛,汛的長官為千總、把總、外委千總、外委把總。
清朝兵制:漢軍用綠旗,通稱「綠營」,分駐各省,最高的統軍官叫提督,下設鎮(總兵)、協(副將)、營(參將、遊擊、都司、守備)、汛(千總、把總等)四級,逐級統屬,參將是綠旗兵中「營」的主官。
擴充套件資料
參將為15世紀,中國明朝首設的官制名稱,位階約為今中高階軍官。《明熹宗實錄》:「天啟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辛巳,援遼總兵毛文龍以登撫(袁可立)所遣管運參將黃胤恩、推官孟養志等發到糧餉並布疋軍器火藥等物,復蒙頒給敕印旗牌,授以援遼總兵便宜行事,具謝恩。
」17世紀,清朝統治中國後,沿襲其官制,一般為綠營武官。
在清朝,該官品為秩三四品,位於總兵或副總兵之下,都司與遊擊之上。該官統兵官,位階次於副將一級。服從於總兵,有時亦可以擔任撫標(巡撫直轄的綠營兵)的中軍,亦由兵部主管。
明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公(袁可立)於皇城島請設參將、守備各一員,練兵三千,以為登萊外藪。」
7樓:因為有理
題目問的是軍銜,樓上回答的盡是軍職。
一、從人數看
清代參將所領兵員數大小不一。
多的以貴州為例:
長寨參將——800人
丹江參將——1200人
黎平參將——1000人
臺拱參將——1400人
朗洞參將——1200人
少的以陝西為例:
西安參將——489人
延安參將——500人
宜君參將——630人
漢鳳參將——578人
陽平關參將——370人
可以看出,參將所轄兵員,多的相當於一個團,少的相當於一個營。按照現在的編制軍銜看,參將的軍銜是從少校到上校。
二、從級別看
清朝綠營系統涉及的指揮體系,從高到低依次是督撫、提督、總兵、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如果比較粗略地直接將此對應現行的十級軍銜的話,參將對應的就是上校。
8樓:匿名使用者
參將為15世紀,中國明朝首設的官制名稱,位階約為今中高階軍官。17世紀,清朝統治中國後,沿襲其官制,一般為綠營武官。在清朝,該官品為秩三四品,位於總兵或副總兵之下,都司與遊擊之上。
該官統兵官,位階次於副將一級。服從於總兵,有時亦可以擔任撫標(巡撫直轄的綠營兵)的中軍,亦由兵部主管。相當於今之旅長謝謝採納
9樓:匿名使用者
至少是現在正師長級,因為,在清朝參將武官正三品。團長是武官七品。當然,武官一品與文官三品等同。
所以,出現了正二品總兵與四品師爺左宗棠為了誰先向對方行禮打官司打到朝廷,湖南巡撫為了保左宗棠在奏摺中寫出,中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氣的這名總兵回家把兒子們禁錮在家,穿花衣服讀書,不考取進士不準脫下花衣服,結果真的有一個兒子中進士。(左宗棠只是舉人)
10樓:匿名使用者
提督 = 省軍區司令
總兵 = 整編師師長,這種師下轄若干個旅,旅下轄若干個團,略相當於小軍
副將 = 旅長,這種旅下轄若干個團,略相當於小師參將 = 團長
遊擊 = 副團長
都司 = 營長
守備 = 副營長
從參將到守備管轄的部隊都叫「營」,但是人數不同,參將營都在千人以上,而守備營只有兩三百人
千總 = 連長
把總 = 副連長
外委千總 = 排長
外委把總 = 副排長
從千總到外圍把總管轄的部隊都叫「汛」,但是人數不同,千總汛都在百人以上,外圍把總汛只有一二十人
兵丁分馬兵、戰兵、守兵三等,等同於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11樓:匿名使用者
將 軍:直屬**,統領野戰部隊。多由滿洲貴族擔任,相當於現在的大軍區司令員。
提 督:為一省最高軍事長官,統領地方部隊,相當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員。
都 統:統轄八旗兵,品級與提督相當,相當於軍長。(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合共二十四旗,每旗各一人、另有熱河駐防都統和察哈爾駐防都統)
總 兵:相當於現今的軍分割槽司令員或師長,其統轄的鎮相當於今天的軍分割槽。
副 將:相當於副師長。
參 將:相當於旅長。
清朝時期的參將相當與多大的軍銜
12樓:杜南煙
不是。用今天的話說,相當於三軍總司令(首長)。清朝之後,軍權歸為各省巡撫提督之文官,而聽從巡撫提督之總兵武官則改為正二品,視駐地,統轄兵員多寡相差甚多,大約於一萬五千名至數百名之間。
一般來說,清朝於全中國設有總兵定員83名,其中,陸路總兵約佔70名,水路則為13名,統轄中國十八省614防營約63萬兵力。就臺灣而言,20世紀之前,臺灣總兵受臺灣道節制,統轄部隊稱臺灣鎮,官銜亦稱臺灣鎮總兵,人數則在一萬名至一萬五千名左右。清代總兵為綠營兵正,官階正二品,受提督統轄,掌理本鎮軍務,又稱「總鎮」。
其直接統轄的綠營兵稱「鎮標」。清初,總兵無定品,系左右都督、同知各銜,乾隆十八年(1735),始定品秩。京師步兵營有左、右翼總兵,為步兵統領佐官,清末,北洋海師亦有左、右翼總兵,各統鐵甲艦為領翼隊長。
清朝的武二品就是現在的:三軍總司令(首長)。清朝的總兵:
省軍區司令員。(中將)總兵,官名。明初,鎮守邊區的統兵官有總兵和副總兵,無定員。
總兵官本為差遣的名稱,無品級,遇有戰事,總兵佩將印出戰,事畢繳還,後漸成常駐武官。明朝的兵制承襲發展了唐、宋、元兵制的特點,建立了衛所制度。從**到地方的管轄秩序為五軍都督府、都司、衛所體系。
即五軍都督府和都司分別為**和地方最高軍事機構,都司下轄衛所,各都司所率衛所隸屬於五軍都督府,而聽令於兵部。按照此軍事體制,五軍都督府每府設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從一品;都督僉事,正二品。各都司所設都指揮使即是地方上的最高軍事長官,但遇有戰爭,朝廷還要往下派遣總兵官,以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及公、侯、伯充任。
明代總兵始設於洪武二年(2023年)十月,以後在四年(2023年)、七年(2023年)、二十年(2023年)都有總兵被任命。建文二年(2023年),命李景隆為平燕將軍,充總兵官。明成祖即位,命何福佩徵虜將軍印,充總兵官。
洪熙元年(2023年)二月,始頒將軍印於諸邊將,其中有總兵4人,參將4人。但鎮守薊鎮的總兵不得稱將軍掛印。總兵官成為鎮守地方的最高軍事長官之後,改變了練兵將領不指揮作戰,指揮作戰的將領不管練兵的問題,有利於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形成事權專一的局面,但也存在著總兵稱霸一方、擁兵自重的可能。
為維護**集權,再有戰爭時,朝廷又要往下派員,稱為巡撫,參與軍隊管理,削弱總兵官的權力。開始巡撫只為臨時性的工作,後來才成定職,常駐地方。這樣一來,不僅原來的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要受其節制,就連總兵官也要聽其指揮。
明 袁可立《奏登師出海之期疏》 :「乃拔其尤者三千六百人,俾總兵沈有容領之先發,而副將李性忠所帶家丁舊系遼左健士,臣於三月十二日餞而送之,囑以相機進止以固榆關,以聯毛帥。」總兵官之下,還設有副總兵、參將、遊擊將軍,遊擊之下還有坐營官、守備、把總、提調官等。
提督::正大軍區政委、副司令員。(上將、中將)總兵:
省軍區司令員。(中將)副將:集團軍軍長。
(少將)參將:軍長、副軍長。(少將)遊擊:
師長。(大校、少將)千總:營長。
(中校)百總:連長。(少校、上尉)把總:
排長。(中尉)
能說說古時候的官名相當於現在什麼官嗎比
宰相 總理 大將軍 軍委主席 兵部尚書 國防部長 吏部尚書 中組部部長 禮部尚書 部長 戶部尚書 財政部長 工部尚書 建設部長 刑部尚書 司法部長 左都御史 監察部長 大理寺卿 司法部長 國子監祭酒 黨校校長 鴻盧寺卿 釣魚臺國賓館黨委書記 內務府總管 中共 書記 宗人府總管 辦公廳主任 順天府尹 ...
被古時候讀什麼,古時候的讀書人叫什麼?
布衾 b q n 布被。漢書 敘傳下 布衾疎食,用儉飭身。唐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清 錢澄之 田園雜詩 三冬布衾單,暖氣無一絲。布衾是唐朝的老百姓用的布一般是用麻 葛等製成,衾為被子。錦衾,錦緞的被子,這是富貴人家才會用的被,用絲織成。被,在用作通假字時,讀作pi...
古時候表示約定的古詩詞,古時候表示約定的古詩詞
原文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譯文我獨自一人在異鄉漫遊,每到佳節就加倍思念親人。我知道在那遙遠的家鄉,兄弟們一定在 登高望遠 他們都插著茱萸,就為少了我而感到遺憾傷心。註釋九月九日 指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憶 想念。山東 指華山以東 今山西 作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