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有關於蘇軾的人生經歷,找蘇軾一生的經歷

2022-03-01 05:13:13 字數 1971 閱讀 1369

1樓:窗臺旁的蒲公英

總是在祈求圓滿,覺得好茶需要配好壺,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當配才子。卻不知道,有時候缺憾是一種美麗,隨性更能怡情。太過精緻,太過完美,反而要驚心度日。

既是打算在人世生存,就不要奢求許多,不要問太多為什麼。且當每一條路都是荒徑,每一個人都是過客,

蘇軾的人生經歷

找蘇軾一生的經歷

蘇軾的人生經歷1000字

2樓:匿名使用者

蘇東坡,即蘇軾,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弟蘇轍和稱「三蘇」,

蘇東坡在政治上恪守傳統禮法,而又有改4革弊政的抱負,故在仕途上多經坎坷。

他性格豪邁,詩詞汪洋恣肆,清新豪健,開創豪放一派。

他心胸坦蕩,在書法上雖取法古人,卻又能自創新意,充滿了天真爛漫的趣味。

同時,他善繪畫,喜作枯木怪石。

蘇東坡自稱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

但他的詩文、書、畫卻名垂後世。

書香世家 蘇軾,字子瞻,又宇和仲,自號東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生於北宋中期,即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母程氏是大里氏木(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程文應的女兒,

書香門第出身,因從小耳聞目染,故品德、學識都相當好,

蘇軾很幸運有這樣的母親,因此他能夠受到良好的家教。

祖父蘇洵等人對他的出世都感到欣喜不已。三年後其弟蘇轍也誕生了。

如果依照蘇洵編纂的"蘇氏族譜"記載,蘇家的祖先最遠可以追溯到唐朝的著名文人蘇味道,

然而真相難以確定,但可證實蘇軾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前的蘇斬。

蘇軾的父親蘇洵志在科舉,然而他開始做學問的時間太 晚了,大約是在蘇軾出生後的時期,他己經年過而立,結果是屢試不中,只能感嘆自己懷才不遇,因此他對蘇軾、蘇轍兩兄弟的期望很大。蘇軾出生後不久,蘇洵便到京都去遊學,所以蘇軾一直到八歲都沒有受到過父親的言傳身教。他最早由母親啟蒙,後來因程氏深通道教,便命他拜天慶觀道士張易簡為老師,與鎮上的百餘名幼童一起學習。

蘇軾和其後成為當地小吏的陳太初經常受到私墊先生的褒獎。當時中國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請家庭教師在家傳授學業,蘇軾與鎮上的孩童並坐讀書的道觀私墊則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場所。在私墊裡就讀的孩童都是商人和農民子弟,蘇拭在私墊裡度過了童年,這培養了他的庶民性格,對他日後的為官做人有很大的益處。

蘇軾在天慶觀的私墊裡讀了三年,十歲時母親教他念《後漢書》,讀到《範傍傳》時,他感慨很深。不自覺地就嘆息起來,並對母親說:"做兒子的如果也像範謗,母親高興不高興?

"程氏說:"你如果真能像範謗一樣,我難道不能像範謗的母親一樣感到光榮嗎?由於蘇軾從小天資聰穎,因此他在母親的教導下進步的非常快。

蘇軾簡要的人生經歷(100字以內)

3樓:匿名使用者

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神宗時蘇軾任祠部員外郎,熙寧五年(2023年)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三年後移知密州、徐州、湖州。熙寧十年四月,赴任徐州。

元豐二年,四十三歲時,他因烏臺詩案」入獄。翌年被貶至黃州,在黃州「深自閉塞,扁舟革履,放浪山水之間,與漁樵雜處」,當時佛印擔任廬山歸宗寺住持,二人時有往來。蘇軾有《戲答佛印偈》曰:

「百千燈作一燈光,盡是恆沙妙法王,是故東坡不敢借,借君四大作禪床。」元豐七年(2023年)離開黃州。

宋哲宗即位,回朝任禮部郎中、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元祐四年(2023年)拜龍圖閣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等,官至禮部尚書。紹聖元年(2023年)被章惇貶謫至惠州、儋州(海南島)。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孫氏館,終年六十四歲。

諡號「文忠」。

蘇軾一生經歷概括

林語堂蘇東坡傳中蘇軾的人生經歷,急,各位大哥大姐幫幫忙

4樓:匿名使用者

你自己不就是要抄襲嗎?

何必自欺欺人呢..

簡述一下蘇軾的人生態度蘇軾的人生態度

我認為蘇軾的豪放與李白的豪放是不同的 以蘇軾的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

蘇軾有深意的故事能啟發人的,蘇軾的人生態度對後人的啟發

1 蘇東坡一天和佛印去遊一座寺院,進了前殿,他倆看見兩個面貌猙獰可怕的巨大金剛像 一般認為能伏怪降魔,放在門口當然是把守大門的。蘇東坡問 這兩尊佛,哪一個重要?佛印回答 當然是拳頭大的那個。到了內殿,他倆看見觀音像,手持一串念珠。蘇東坡問 觀音自己是佛,還數手裡那些念珠何用?佛印回答 嗅,她也是像普...

蘇軾的《浣溪沙》中哪句看出作者積極的人生態度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蘇軾 浣溪沙 山下蘭芽短浸溪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這首詞從山川景物著筆,意旨卻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達作者熱愛生活 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整首詞如同一首意氣風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