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惡魔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2023年8月—2023年11月)
起因:(1)英德矛盾,英德在重分世界問題上的矛盾,是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矛盾,這是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18世紀70年代以來英德關係的演變過程表明,英德衝突對於一戰爆發所起的作用雖然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不能低估。
海軍競爭和協約國的形成與發展是英德矛盾的兩個主要表現形式,二者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終於成為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因素。
(2)法德矛盾,從實際情況考察,「英德矛盾主要說」並不全面。英國把德國作為主要對手,而德國沒有從國策方面把英國作為主要敵人,只是在具體政策和海軍競賽上把英國作為主要對手,因此,兩國之間的矛盾構不成主要矛盾。德國最大的敵人是法國,無論從歐陸的霸權地位或德國的發展來看都是如此。
(3)俄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說」是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一戰前英德之間在殖民地問題上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也不存在嚴重的衝突,俄德矛盾遠比英德矛盾尖銳、突出。如果說一戰是由於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鬥爭引起的,那麼顯然俄德矛盾是更直接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2023年9月1日—2023年9月2日
起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反法西斯戰爭。二戰的爆發有其社會根源,那就是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激化了國內外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間,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力量發展不平衡,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發展 比較突出,經濟實力明顯增長;英、法、美等國則先後出現停滯局面。2023年和2023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兩次嚴重的經濟危機。為了擺脫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德、意、日法西斯統治的國家走上了國民經濟軍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並逐漸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兩大政治軍事集團。
一戰後,德國不甘心「凡爾賽和約」對其戰敗國的嚴懲和限制,暗中加緊恢復國力;戰勝國義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許諾的領土而耿耿於懷;另一戰勝國日本對華盛頓條約對它的限制也充滿怨恨,在亞太地區與英美新的角逐,準備向中國侵略擴張。英法美等主要戰勝國則在如何處理德國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二戰爆發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權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權的基本特徵就是對內極權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爭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統治者為實現重新瓜分世界、擴大自己勢力範圍的企圖,不惜發動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
謝謝請採納
2樓:匿名使用者
一戰 1914到1918 協約國vs同盟國 協約國 英國,法國,美國,俄羅斯等。同盟國 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協約國勝利。
二戰 1939到1945 同盟國vs軸心國 同盟國 蘇聯,美國,英國,中國,法國等,軸心國,德國,日本,義大利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什麼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3樓:森海和你
一、相同點:
1、都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性加劇的結果。
2、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3、戰後都形成了以戰勝國意志為主導的新的國際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國際組織。
二、不同點:
1、背景不同:
一戰爆發前,世界上只有資本主義體系;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結成兩大侵略集團不斷製造戰爭危機,其中巴爾幹地區因為是雙方爭奪的焦點而成為戰爭的火藥庫。
二次爆發前,除資本主義體系外,還有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體系中的凡爾賽體系具有駭,人聽聞的掠奪性,成為產生新的溫床。
2、戰爭目的和性質不同:
一戰時交戰雙方的目的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爭奪市場和原料產地,雙方進行的是非正.義的帝國主掠奪戰爭。
二戰時,法西斯國家不僅要打敗對方,而且要在世界範圍內建立法西斯制度。與之相反,自由資本主義國家和世界人民,進行的是以打敗法西斯,爭取人類安全和社會進步為目的的反法斯的正義戰爭。
擴充套件資
料
1、第一次世界大戰
2023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裡若·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一個月後,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援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藉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接著德、俄、法、英等國相繼投入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
2、第二次世界大戰
2023年9月1日,德軍集中強大的兵力,在大批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波蘭軍隊奮力抵抗,但軍隊陳舊的**裝備和落後的戰術,根本無法抵擋德國法西斯的「閃電戰」。
波蘭軍隊節節敗退,很快大片土地淪陷。英、法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4樓:匿名使用者
相同點: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兩次大戰後都建立了新的世界體系:一戰後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後建立了雅爾塔體系。
不同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國全是帝國主義國家;第二世界大戰的參戰國有社會主義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雙方都非正義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國有一方是正義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是為了爭奪殖民地和原料產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是帝國主義國家為了轉嫁本國的經濟危機而進行的對外擴張和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分別是什麼
5樓:替罪的羔羊犟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薩拉熱窩事件,二戰導火線是德國閃擊波蘭
6樓:匿名使用者
薩拉熱窩事件(英語:sarajevo assassination,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比較
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有什麼聯絡
7樓:古往今來之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隨著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資本關係的社會化隨之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生新的變化,壟斷組織的統治成為經濟生活的基礎,資本主義就從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壟斷階段,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級和最後階段。西方一些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競爭激烈,所以帝國主義國家就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就開始了。
8樓:拜康適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社會生產力高速發展,產生了壟斷資本主義,就是帝國主義,西方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競爭激烈,主要是因為他們之間的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就開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什麼聯絡
9樓:脫箍鍬勘
兩次世界
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國主義國家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回衡,他們要求答爭奪世界霸權,重新瓜分世界。
戰爭的主要發動者都是德國,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策源地。
兩次世界大戰主要都在兩大軍事集團間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第二次世界大戰在軸心國集團和國際反法西斯同盟之間進行。
二戰可以說是一戰的延續。
10樓:小渠說天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德國、義大利、日本、保加利亞、匈牙利等是發動兩次大戰的元凶,都具有強烈的軍事主義色彩!
最終都導致了大戰的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分別發生在什麼時候
11樓:永夜
2023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裡若·普林西普槍殺。
奧匈帝國以此為藉口,在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2023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戰火牽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戰爭分為五大戰場,即歐洲戰場、蘇德戰場、北非戰場和中國戰場、太平洋戰場,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衛星國為一方,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戰爭中軍民共**7000餘萬人,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
12樓:匿名使用者
1、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wari;簡稱一戰)是一場於2023年7月28日至2023年11月11日間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2023年9月1日—2023年9月2日)。
2023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裡若·普林西普槍殺。
2、奧匈帝國以此為藉口,在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2023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戰火牽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戰爭分為五大戰場,即歐洲戰場、蘇德戰場、北非戰場和中國戰場、太平洋戰場,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
3、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衛星國為一方,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戰爭中軍民共**7000餘萬人,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各是什麼
13樓:冷眼觀娛樂圈
一戰: 一次帝國主義兩大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而進行的帝國主義性質的戰爭.
二戰: 二戰分為性質不同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帝國主義戰爭,第二階段為反法西斯正義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是怎麼失敗的?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 a.當時的德軍參謀長小毛奇指揮失當,導致施利芬計劃失敗.b.一戰後期德國儘管在軍事上取得了一些戰術勝利,但沒有達到速勝的目的,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最終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這對資源有限的德國來說是極為不利的。c.美國的參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終改變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和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主要是
原因 1 它是帝國主義政治 經濟發展的結果,是列強爭奪世界政策的產物。帝國主義時代,壟斷組織為獲得高額利潤,必然要尋求海外市場,使列強加緊瓜分世界。此時,由於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新老資本主義國家的實力發生變化,這與它們佔有殖民地的數量極不相稱。後來的列強要求改變這種情況,而現實世界已被瓜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怎樣的影響?
1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各國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災難。2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帝國主義各國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德國戰敗,割地賠款 奧匈帝國徹底瓦解 英法雖取得了勝利,但在戰爭中元氣大傷,受到削弱 美國一躍成為經濟強國。戰後帝國主義掠奪戰敗國和宰割弱小國家的 凡爾賽和約 等條約,雖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