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穆子澈想我
得的意思是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出自唐代韓愈的《馬說》,意思是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
原文所在選段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釋義一匹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的食量多加飼料來餵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質也就不能表現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一、得的拼音: dé de děi
二、得的部首:彳
三、得的筆順:撇、撇、豎、豎、橫折、橫、橫、橫、橫、豎鉤、點。
四、得的釋義
[ dé ]
1、得到(跟「失」相對):取~。~益。不入虎穴,焉~虎子。這件事辦成了你也會~些好處。
2、演算產生結果:二三~六。五減一~四。
3、適合:~用。~體。
4、得意:自~。
5、完成:飯~了。衣服還沒有做~。
6、用於結束談話的時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就這麼辦。~了,別說了。
7、用於情況不如人意的時候,表示無可奈何:~,這一張又畫壞了!
8、助動詞。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許可(多見於法令和公文):這筆錢非經批准不~擅自動用。
9、用在別的動詞前,表示可能這樣(多用於否定式):水渠昨天剛動手挖,沒有三天不~完。
[ de ]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多見於早期白話):出~門來。
[ děi ]
1、助動詞。需要:這個工程~三個月才能完。修這座水庫~多少人力?
2、「得」的否定是「無須」或「不用」,不說「不得」。
3、助動詞。表示揣測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挨淋。
4、舒服;滿意:這個沙發坐著真~。
擴充套件資料
一、得的字形演變
1、值得[zhí dé]
價錢相當;合算:這東西買得~。東西好,價錢又便宜,~買。
2、獲得[huò dé]
取得;得到(多用於抽象事物):~好評。~寶貴的經驗。~顯著的成績。
3、得體[dé tǐ]
(言語、行動等)得當;恰當;恰如其分:應對~。話說得很不~。
4、樂得[lè dé]
某種情況或安排恰合自己心意,因而順其自然:主席讓他等一會兒再發言,他也~先聽聽別人的意見。他們都出去旅遊了,我一個人在家也~清靜。
5、得逞[dé chěng]
得以實現(指壞的方 面):決不能讓敵人的陰謀~。
2樓:m愛人
答:「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中「且」的意思是:尚且,況且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出自韓愈的《馬說》
【韓愈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後因論事而被貶陽山,歷都**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
其後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故稱「韓文公」。
元豐元年(2023年),追封昌黎伯,並從祀孔廟。[1]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著有《韓昌黎集》等。
【解釋】況且想要和平常的馬一樣也不可能得到
【引申意義】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
就是說,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 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參考資料
搜狗
3樓:海棠依舊愛歲月
韓愈《馬說》原文及翻譯:馬千里馬常有 而伯樂不常有
4樓:匿名使用者
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
5樓:流水落花丶從嘉
想要他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
6樓:快喝酸奶
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
7樓:砂粒
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且:猶,尚且。
欲:想要,要。
等:相當。
不可得:不可能。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出自《馬說》,其古詩全文翻譯如下:
【原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辱於奴隸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翻譯】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裡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並列死在馬廄裡,不能以千里馬著稱。
一匹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的食量多加飼料來餵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質也就不能表現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卻不按照正確的方法,餵養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走到它跟前時,說:「天下沒有千里馬!
」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吧!
馬說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等什麼意思
8樓:帝都小女子
(一道大題)《馬說》中「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該怎樣理解 要完整 結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主張
(一道大題)《馬說》中「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該怎樣理解 要完整 結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主張--
-且:尚且
欲與:想要
常馬:普通馬
等:一樣
不可得:做不到
整句的意思是:想要和普通馬一樣,尚且做不到.
結合上下文,作者指出,食馬者(養馬的人)由於自身認識的缺失,導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而主觀認為的決定了一匹馬的命運.使作者的出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嘆,引申出作者對當時(也就是封建社會)人才遴選制度和人才培養現狀的批判.
9樓:海棠依舊愛歲月
韓愈《馬說》原文及翻譯:馬千里馬常有 而伯樂不常有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中等什麼意思?
10樓:阿維
等:相當。
釋義: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
出處:唐·韓愈《昌黎先生集·馬說》
原文: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裡受屈辱,和普通的馬並列死在馬廄裡,不能以千里馬著稱。
一匹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食。餵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的食量多加飼料來餵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質也就不能表現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卻不按照正確的方法,餵養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走到它跟前時,說:「天下沒有千里馬!
」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吧!
一、創作背景
《馬說》寫於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間。當時韓愈初登仕途,不得志。儘管如此,韓愈仍然宣告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
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終未被採納。後來又相繼依附於一些節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當權,鬱郁不得志。
二、賞析
《馬說》的結構十分精巧。「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是從正面提出問題。然而筆鋒一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便從反面起議論來了。
第一段寫千里馬的命運:「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接下去便自然而然地寫到了千里馬的遭遇,最後,作者對封建統治者發出了憤怒的斥責,其中有諷刺,有反問,有慨嘆,抑揚反覆,淋漓盡致。
是古代一種議**體裁。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之意與懷才不遇的感慨與憤懣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11樓:匿名使用者
等:等同,一樣。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譯文: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
語出韓愈《馬說》。
《馬說》唐.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僕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餵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餵養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
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注:欲:想要。
等:等同,一樣。
不可得:不能夠得到。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馬說》用託物寓意的寫法(伯樂比喻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千里馬比喻人才。食馬者比喻愚妄淺薄的封建統治者)和層層深入的結構方式。
先從正面提出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性作用,從千里馬和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里馬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
然後筆鋒一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議論。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之意與懷才不遇的感慨。接著又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這也是千里馬終身受屈辱直至含悲死去的歷史。
接著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其真不知馬也。直接原因: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運用三個「不」,一組排比句以及描寫食馬者洋洋得意的神情和自居的心理。寫出了食馬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特徵。
最後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句。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的發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