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直徑是多少?太陽系的直徑是多少

2022-04-08 11:35:43 字數 6015 閱讀 5259

1樓:

太陽基本物理引數

半徑: 696295 千米.

質量: 1.989×1030 千克

溫度: 5800 ℃ (表面)

1560萬℃ (核心)

總輻射功率: 3.83×1026 焦耳/秒

平均密度: 1.409 克/立方厘米

日地平均距離: 1億5千萬 千米

年齡: 約50億年

對於人類來說,光輝的太陽無疑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體。萬物生長靠太陽,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可能有姿態萬千的生命現象,當然也不會孕育出作為智慧生物的人類。太陽給人們以光明和溫暖,它帶來了日夜和季節的輪迴,左右著地球冷暖的變化,為地球生命提供了各種形式的能源。

在人類歷史上,太陽一直是許多人頂禮膜拜的物件。中華民族的先民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為太陽神。而在古希臘神話中,太陽神則是宙斯(萬神之王)的兒子。

太陽,這個既令人生畏又受人崇敬的星球,它究竟由什麼物質所組成,它的內部結構又是怎樣的呢?

其實,太陽只是一顆非常普通的恆星,在廣袤浩瀚的繁星世界裡,太陽的亮度、大小和物質密度都處於中等水平。只是因為它離地球最近,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體。其它恆星離我們都非常遙遠,即使是最近的恆星,也比太陽遠27萬倍,看上去只是一個閃爍的光點。

組成太陽的物質大多是些普通的氣體,其中氫約佔71%, 氦約佔27%, 其它元素佔2%。太陽從中心向外可分為核反應區、輻射區和對流區、太陽大氣。太陽的大氣層,像地球的大氣層一樣,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質分成各個圈層,即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

我們平常看到的太陽表面,是太陽大氣的最底層,溫度約是6000攝氏度。它是不透明的,因此我們不能直接看見太陽內部的結構。但是,天文學家根據物理理論和對太陽表面各種現象的研究,建立了太陽內部結構和物理狀態的模型。

這一模型也已經被對於其他恆星的研究所證實,至少在大的方面,是可信的。

太陽的核心區域雖然很小,半徑只是太陽半徑的1/4,但卻是太陽那巨大能量的真正源頭。太陽核心的溫度極高,達1500萬℃,壓力也極大,使得由氫聚變為氦的熱核反應得以發生,從而釋放出極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再通過輻射層和對流層中物質的傳遞,才得以傳送到達太陽光球的底部,並通過光球向外輻射出去。

太陽光球就是我們平常所看到的太陽園面,通常所說的太陽半徑也是指光球的半徑。光球的表面是氣態的,其平均密度只有水的幾億分之一,但由於它的厚度達500千米,所以光球是不透明的。光球層的大氣中存在著激烈的活動,用望遠鏡可以看到光球表面有許多密密麻麻的斑點狀結構,很象一顆顆米粒,稱之為米粒組織。

它們極不穩定,一般持續時間僅為5~10分鐘,其溫度要比光球的平均溫度高出300~400℃。目前認為這種米粒組織是光球下面氣體的劇烈對流造成的現象。

光球表面另一種著名的活動現象便是太陽黑子。黑子是光球層上的巨大氣流旋渦,大多呈現近橢圓形,在明亮的光球背景反襯下顯得比較暗黑,但實際上它們的溫度高達4000℃左右,倘若能把黑子單獨取出,一個大黑子便可以發出相當於滿月的光芒。日面上黑子出現的情況不斷變化,這種變化反映了太陽輻射能量的變化。

太陽黑子的變化存在複雜的週期現象,平均活動週期為11.2年。

緊貼光球以上的一層大氣稱為色球層,平時不易被觀測到,過去這一區域只是在日全食時才能被看到。當月亮遮掩了光球明亮光輝的一瞬間,人們能發現日輪邊緣上有一層玫瑰紅的絢麗光彩,那就是色球。色球層厚約8000千米,它的化學組成與光球基本上相同,但色球層內的物質密度和壓力要比光球低得多。

日常生活中,離熱源越遠處溫度越低,而太陽大氣的情況卻截然相反,光球頂部接近色球處的溫度差不多是4300℃,到了色球頂部溫度竟高達幾萬度,再往上,到了日冕區溫度陡然升至上百萬度。人們對這種反常增溫現象感到疑惑不解,至今也沒有找到確切的原因。

在色球上人們還能夠看到許多騰起的火焰,這就是天文上所謂的「日珥」。日珥是迅速變化著的活動現象,一次完整的日珥過程一般為幾十分鐘。同時,日珥的形狀也可說是千姿百態,有的如浮雲煙霧,有的似飛瀑噴泉,有的好似一彎拱橋,也有的酷似團團草叢,真是不勝列舉。

天文學家根據形態變化規模的大小和變化速度的快慢將日珥分成寧靜日珥、活動日珥和爆發日珥三大類。最為壯觀的要屬爆發日珥,本來寧靜或活動的日珥,有時會突然"怒火沖天",把氣體物質拼命往上拋射,然後迴轉著返回太陽表面,形成一個環狀,所以又稱環狀日珥。

在日全食時的短暫瞬間,常常可以看到太陽周圍除了絢麗的色球外,還有一大片白裡透藍,柔和美麗的暈光,這就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 日冕。日冕的範圍在色球之上,一直延伸到好幾個太陽半徑的地方。日冕裡的物質更加稀薄,它還會有向外膨脹運動,並使得熱電離氣體粒子連續地從太陽向外流出而形成太陽風。

太陽看起來很平靜,實際上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劇烈的活動。太陽表面和大氣層中的活動現象,諸如太陽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質噴發等,會使太陽風大大增強,造成許多地球物理現象——例如極光增多、大氣電離層和地磁的變化。太陽活動和太陽風的增強還會嚴重干擾地球上無線電通訊及航天裝置的正常工作,使衛星上的精密電子儀器遭受損害,地面電力控制網路發生混亂,甚至可能對太空梭和空間站中宇航員的生命構成威脅。

因此,監測太陽活動和太陽風的強度,適時作出"空間氣象"預報,越來越顯得重要。

在銀河系內一千多億顆恆星中,太陽只是普通的一員,它位於銀河系的對稱平面附近,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000光年,在銀道面以北約26光年, 它一方面繞著銀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轉,另一方面又相對於周圍恆星以每秒19.7公里的速度朝著織女星附近方向運動。

2樓:匿名使用者

太陽的直徑 = 1 391 000 公里。

太陽系的直徑為僅60個天文單位,(一天文單位為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3樓:白羊宮的薔薇花

太陽系的邊界目前科學界有好幾種說法:

1.按已發現的太陽系行星的軌道來確定:現在是平均82個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是1.5億公里),

2.按太陽引力所能影響到的範圍確定:大約為2000個天文單位。

3.按太陽風所能到達的距離確定:大約是700個天文單位。

4.按奧爾良雲所處的位置來確定。大約是70--300個天文單位。

一般來說,公眾比較認同的是第一種說法,但不管哪一種,都有其定義的道理。呵呵,天文學上有很多東西都是不確定的,這是因為人類的知識水平相對宇宙來說還處於一個很低的水平。

太陽系的直徑約有120億公里

現代科學測定,太陽的半徑為6.90×108米

八大行星各直徑是多少?

4樓:歷史長河中遨遊

八大行星的直徑依次是水星4880km、金星4880km、地球12756.2 km、火星6796km、木星142984 km、土星120536km、天王星51118km、海王星49576 km。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

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

1、水星:英文名mercury,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中體積和質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陽同時出沒,中國古代稱它為「辰星」。水星在直徑上小於木衛三和土衛六。

2、金星:英文名venus,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時是晨星,黎明出現於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有時又是昏星,黃昏後出現西方天空,被稱為「長庚」。

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陽、月球外最亮的星,猶如一顆耀眼的鑽石,於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愛神。

3、地球:英文名earth,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太陽系第五大行星。地球,當然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我們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

由空間拍到的**應具有合理的重要性;舉例來說,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

4、火星:英文名mars,火星為距太陽第四近,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中國古代稱「熒惑星」,火星在心宿內發生「留」的現象稱為熒惑守心。火星(希臘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神。這或許是由於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星」。

5、木星:英文名jupiter,木星是離太陽第五顆行星,亦為太陽系行星中質量最大的一顆,它的質量是所有其他的7顆行星的總和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體積為地球的1316倍。

被稱為「行星之王」。

6、土星:英文名saturn,土星是離太陽第六遠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中國古代稱為「鎮星」,是太陽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在羅馬神話中,土星(saturn)是農神的名稱。

希臘神話中的農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蓋亞的兒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親。土星也是英語中「星期六」(saturday)的詞根。

7、天王星:英文名uranus,天王星是太陽系中離太陽第七遠行星,從直徑來看,是太陽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體積比海王星大,質量卻比其小。

8、海王星:英文名 neptune,海王星是環繞太陽執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

5樓:靠名真tm難起

1、水星赤道半徑2440 千米,水星最接近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在直徑上小於木衛三和土衛六,但它更重。

2、金星赤道直徑:12,103.6千米,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後才能達到亮度最大。

它清晨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傍晚處於天空的西側,被稱為「長庚」。

3、地球赤道直徑:12,756.3 千米,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

4、火星赤道半徑:3398 千米,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週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

5、木星赤道直徑:142,984 千米 ,木星(jupiter)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

5倍。6、土星赤道直徑:120,536 千米 ,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陽距離(由近到遠)在第六,體積只排在木星以後。並與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屬類木行星。

歐洲古代(古希臘)稱土星為克洛諾斯(cronian),古代中國也叫鎮星或填星。

7、天王星赤道星直徑:51,118 千米,天王星(uranus)是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18.37~20.

08天文單位),其體積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小於海王星),幾乎橫躺著圍繞太陽公轉。

8、海王星赤道直徑:49,532 千米,按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排列海王星是第八顆行星,直徑上第四大行星,質量上第三大行星。它的亮度僅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遠鏡裡才能看到它。

擴充套件資料:

太陽系八大行星直徑、質量、與太陽距離引數

1、水星

距太陽 5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4,880 千米

質量: 3.30e23 千克

2、金星

距太陽 108,200,000 千米 (0.72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12,103.6 千米

質量: 4.869e24 千克

3、地球

149,600,000 千米 (離太陽1.00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12,756.3 千米

質量: 5.9736e24 千克

4、火星

離太陽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6,794 千米

質量: 6.4219e23 千克

5、木星

距太陽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142,984 千米 (赤道)

質量: 1.900e27 千克

6、土星

距太陽 1,429,400,000 千米 (9.54 天文單位)

衛星直徑: 120,536 千米 (赤道)

質量: 5.68e26 千克

7、天王星

距太陽2,870,990,000 千米 (19.218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51,118 千米(赤道)

質量: 8.683e25 千克

8、海王星

距太陽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49,532 千米(赤道)

質量: 1.0247e26 千克

太陽系的直徑是多少?銀河系呢

如果按引力影響算,太陽系的半徑可達2光年 約946080億千米 直徑則是4光年,190億千米。如果以冥王星的軌道為邊界,那半徑是59億千米,直徑是118億千米 約0.00025光年 銀河系直徑大約10萬光年,約4730億億千米。銀河系 milky way galaxy,別名 銀漢 天河 銀河 星河 ...

太陽直徑是地球的多少倍,太陽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多少倍?

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 1.392 10 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 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 其質量大約是2 10 千克 地球的330000倍 從化學組成來看,現在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

太陽系是什麼,什麼是太陽系?

太陽系 solar system 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恆星系統。由太陽 8顆大行星 原先有九大行星,因為冥王星被剔除為矮行星 66顆衛星 原有67顆,冥王星的衛星被剔除 以及無數的小行星 彗星及隕星組成的。行星由太陽起往外的順序是 水星 mercury 金星 venus 地球 earth 火星 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