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給我說大雁塔的介紹,要的才會採納

2022-04-11 08:03:35 字數 5932 閱讀 4595

1樓:催眠師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儲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後加蓋至九層,再後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後固定為今天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

5米。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

2023年3月4日,***公佈大雁塔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次改建

第一次:

大雁塔最初的建築圖樣是模仿印度著名的、也是唯一的禮佛高塔——佛陀伽耶(大覺塔),共有5層,高60米。後來,唐高宗李治覺得這座印度式樣的建築與長安城的總體建築風格比起來有些不協調,於是進行了改建,大雁塔被加高至9層。[5]

大慈恩寺南門玄奘像

第二次:

長安年間(701年—704年),朝廷又對大雁塔進行了第三次修建,武則天打破了唐朝佛塔業已形成的陽性奇數層高的慣例,將大雁塔加高增至偶數10層。(另一說,武則天和王公貴族捐資在原址上重新建造,新建為七層青磚塔。)[5]

第三次:

五代後唐長興二年(931年),後唐王朝對大雁塔進行了第四次改建,大雁塔再次被恢復到7層。後來西安地區發生了幾次大**,大雁塔的塔頂震落,塔身震裂。[5]

第四次:

明萬曆三十二年(2023年),大雁塔第五次修葺,這是一次重大的維修加固工程。在維持了唐代塔體基本造型的基礎上,外表完整地砌上了60釐米厚的包層。塔高64.

5米,塔基底邊長25米,佔地2061平方米,這便是如今看到的大雁塔。

建築結構

大雁塔是磚仿木結構的四方形樓閣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

2米,南北長約48.7米,東西長約45.7米;塔身底層邊長25.

5米,呈方錐形;塔剎高4.87米。1、2兩層有9間,3、4兩層有7間,5、6、7、8層有五間,每層四面均有劵門。

[6]雁塔地宮

2023年5月,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所長王亞榮表示,和法門寺寶塔下有地宮一樣,西安大雁塔下可能也藏有千年地宮。由此推測玄奘自印度取經歸來後,所帶回的珍寶有可能藏於大雁塔下的地宮內。

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從印度取經歸來後,帶回大量佛舍利、上百部貝葉梵文真經及八尊金銀佛像。為了供奉和珍藏帶回的佛經、金銀佛像、舍利等寶物,經朝廷批准,玄奘親自主持建造了大雁塔。但直到現在,玄奘所帶回的珍寶到底珍藏在**,卻無人知曉。

王亞榮認為,古塔地下一般情況下都有地宮,和法門寺寶塔下有地宮一樣,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宮,只是大雁塔地宮尚未發掘而已。由此推測,大雁塔下的地宮裡極有可能藏有玄奘當初帶回的佛教珍寶。

西安大雁塔保管所所長解守濤介紹,2023年有關部門曾對大雁塔的內部結構進行探測,探地雷達曾經探測出大雁塔地下有空洞,這些空洞應該就是大雁塔的地宮。[7]

2樓:曦嬳萫玥

您好,大雁塔是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塔身七層,通高64.5米。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內,大雁塔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築藝術傑作。

大雁塔始建於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層磚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

後來又經過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朝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

整個建築氣魄巨集大,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莊嚴古樸,是儲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在塔內可俯視西安古城。

陝西西安的大雁塔有沒有地宮?

3樓:普通d一兵

有。歷來眾多專家的觀點,大雁塔下極有可能存在一座魁麗壯觀的地宮。

西安大雁塔下如果藏有千年地宮的話,則很有可能藏有唐代高僧玄奘西域取經歸來後的大量經卷袈裟等珍寶。

2023年,**局對包括大雁塔塔基在內的各內部結構進行了雷達遙感探測,探測結果表明,在大雁塔地下確實有空洞存在,這也為學者對大雁塔底下存有地宮的假想產生提供了依據。有關專家表示,唐塔建造之時均設地宮,這幾乎是塔類建築的固定形制,加之同為唐朝皇家寺院的法門寺地宮與小雁塔地宮的成功發掘更為這種觀點的推斷提供了旁證。

4樓:匿名使用者

以前確實有個大雁塔地下宮,小時侯去過,但是後來修建了大雁塔噴泉廣場,就不知道還有沒有了

求一篇關於大雁塔的歷史背景與介紹

5樓:貞觀之風

大雁塔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儲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

距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今天所見塔樣為明代包磚外表,但整體結構保持唐塔風格,是我國儲存較完好的樓閣式塔,也是今天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和著名古蹟。

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為報答其母長孫皇后的恩典,選址長安城東南隅的晉昌坊,修建慈恩寺, 10佔據該坊一半的面積,並請玄奘法師為慈恩寺的住持。

同年太宗皇帝撰寫《大唐三藏聖教序》,太子李治撰寫《述三藏聖教序記》。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奏表高宗提議建塔,為安置西行所取回的經像、佛舍利。

武周長安年間(701年~704年),對佛塔進行了第一次改修,將其由磚表土心的西域塔形制變為樓閣式塔,內建木樓梯可以逐級攀登,高度增加近一倍。

五代後唐明宗長興年間(930年~933年),西京留守安重霸再次修塔。宋神宗熙寧年間(2023年~2023年),富民康生在塔上宴飲,以致失火,火徹晚不熄。此次損壞後,遊人不能再登。

宋神宗元豐年間(2023年~2023年),大雁塔再一次失火。金哀宗正大年間(2023年~2023年),慈恩寺遭到大規模的破壞,但佛塔依舊。

明嘉靖三十四年(2023年),關中大**,大雁塔塔剎震落,塔身屹立如初。明萬曆三十二年(2023年),咸寧縣組織重新安裝塔內樓梯,唐塔體外砌磚層,進行了一次重大維修加固。

清高宗乾隆十一年(2023年),對寺塔進行了修葺。2023年~2023年,日本人足立喜六赴陝對西安古蹟進行調查,對大雁塔地面遺存進行實地勘測。

2023年,朱慶瀾將軍及五臺山普濟佛教會又對大雁塔進行了維修。 132023年,傅增湘考察大雁塔,撰《秦遊日錄》,記大雁塔近代殘破之狀。

20世紀30年代,樑思成對大雁塔進行實地勘測,並繪大雁塔的平面圖及立面圖,以及西門楣中唐代建築的線描圖。

新中國成立後,慈恩寺大雁塔於2023年被***宣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大雁塔簡介

6樓:孫京

大雁塔(wildgoosepagoda),原名慈恩寺塔,位於陝西省西西bai安市慈恩寺內。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古都西安和陝西省的象徵。

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師為安置他從西域帶回來的經書、佛像、舍利,奏請高宗允許,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大雁塔塔通高64.5米,塔體為方形錐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築藝術中不可多得的傑作。

大雁塔,真的與雁有關嗎?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他在印度所聞僧人埋雁造塔的傳說,解釋了最可信的雁塔由來之論說。《大唐西域記》卷九載:

在摩伽陀國的因陀羅勢羅婁河山中,有雁塔,相傳雁投身欲開悟小乘教徒,也許這一記事就是雁塔名稱的出處大雁塔始建於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層磚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

後來又經過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朝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

整個建築氣魄巨集大,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莊嚴古樸,是儲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在塔內可俯視西安古城。

7樓:新石家莊

大雁塔是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塔身七層,通高64.5米。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內,大雁塔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築藝術傑作。

大雁塔始建於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層磚塔。在武則天長安年間重建。

後來又經過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朝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

整個建築氣魄巨集大,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格調莊嚴古樸,是儲存比較完好的樓閣式塔。在塔內可俯視西安古城。

8樓:匿名使用者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層磚塔,後在武則天長安年間改建為七層。   大雁塔塔通高64.5米,塔體為方形錐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築藝術中不可多得的傑作。

  唐代詩人岑參曾在詩中讚道:"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 大雁塔的恢巨集氣勢由此可見。   大雁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

西安市徽**所繪製的便是這座氣勢恢巨集、古樸雄偉的唐代著名古塔。此塔是玄奘大師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修建,故名雁塔。

由於後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以示區別,人們把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臺基上。塔七層,底層邊長25米,由地面至塔頂高64米。

塔身用磚砌成,磨磚對縫堅固異常。塔內有樓梯,可以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將長安風貌盡收眼底。

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桅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西門楣為阿彌陀佛說法圖,圖中刻有富麗堂皇的殿堂。畫面佈局嚴謹,線條遒勁流暢,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資料。塔南門兩側的磚龕內,嵌有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大唐三藏聖教序》和《述三藏聖教序記》兩塊石碑,字型清秀瀟灑。

唐末以後,寺院屢道兵火,殿宇焚燬,只有大雁塔巍然獨存。   另一說,大雁塔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內,故又名慈恩寺西院浮屠(塔的意思)。   大雁塔初建時五層,表面磚砌,土心,後來塌毀,重建時為十層,公元704年唐武則天改建成為樓閣式的青磚塔,打破了唐朝佛塔均為單數層的慣例增高至10層。

公元931年,五代時後唐王朝對大雁塔進行改建,大雁塔被降至七層,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兩個部分組成。公元2023年,明萬曆23年在維持了唐代塔體的基本造型上,在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釐米厚的包層。塔基邊長48米,高4.

2米,其上是塔身,邊長25米,高59.9米,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

塔身各層壁面都用磚砌扁柱和闌額,柱的上部施有大斗,並在每層四面的正中開闢磚券的大門。塔內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層均有樓板,設定扶梯,可盤旋而上至塔頂。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

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聞名中外的勝蹟。***於2023年頒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介紹大雁塔的作文介紹大雁塔的作文

大 雁 塔 我的家鄉在舉世聞名的文化古城西安市,這裡有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如鐘樓 兵馬俑 大 雁塔等等.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大雁塔,經常去那裡玩耍.書上說,大雁塔修建於唐朝,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大雁塔原名叫慈恩寺塔,因為有一天和尚們正在念經,一群大雁從天上飛過.忽然,一隻大雁從天上掉下來,摔死在...

關於大雁塔的詩,關於大雁塔古詩

酬元員復外三月三十日慈制恩寺相憶見寄 白居bai易悵望慈恩三月盡,紫桐花du落鳥關關。zhi誠知曲水春相dao憶,其奈長沙老未還。赤嶺猿聲催白首,黃茅瘴色換朱顏。誰言南國無霜雪,盡在愁人鬢髮間。贈曇禪師 夢中作 白居易 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尋師始一來。欲知火宅焚燒苦,方寸如今化作灰。慈恩寺有感 時杓...

大雁塔被名為什麼,大雁塔名字的由來

大雁塔自建成以後,就有 雁塔 之稱。它的得名由來,流傳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 古印度迦藍佛曾 穿石山做塔五層,最下面一層作雁形,謂之雁塔。玄奘最初設計建造的塔就採用了這種形制。另一種說法是 按照印度佛教傳說,當初佛教有大乘與小乘兩大派,小乘佛教不忌葷腥。有一天,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買不到肉做飯。這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