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為什麼見什麼要什麼

2022-04-11 15:26:48 字數 5408 閱讀 6017

1樓:蒸鍋有料

據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在小孩的成長過程,情緒系統先於理智系統發育併成熟。在孩子的大腦裡,「小小的」理智還沒法完全掌控「強大的」情緒,想讓他們做到完美的自控,那無異於是公然挑釁自然規律。

所以孩子們,才會看到什麼就要什麼,這是正常現象,沒有必要緊張。而且,我們有很好的方法去應對這種問題。

家長們可多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理解他們每個階段的特點。這樣,在面對他們的各種無節制的「熊行為」時,才能從容應對,制定合理的教養目標。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制定合理多獎懲制度,這不是現在企業也正在使用多企業管理辦法嗎。以孩子達成某目標為獎罰標杆,可輔助幫助孩子控制自己意識和決策,迅速成長。從下面的著名棉花糖實驗就可以看出: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l進行了一系列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來考驗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研究人員給孩子發了一顆糖果,告訴孩子可以馬上吃掉,但如果等研究人員回來再吃,可以再獎勵一顆糖果。最終,實驗表明有自制力的孩子普遍比沒有自制力的孩子成功。

後來,又有專家重複了實驗,並增加了研究人員是否守信用的條件。實驗證明,守信用的研究員,會讓孩子們願意等待的機率大幅增加;而對於不守信用的研究員,很多孩子都放棄了等待,直接吃糖果。

這也在啟示我們,如果想讓孩子有更強大的自制力,我們大人要做值得孩子信任的人,與孩子一同成長。

2樓:

1、 不行,買了你回家又不玩,趕緊回家去

相信很多家長都是這樣簡單粗暴拒絕孩子買買買的要求,實際上孩子往往並不會放下執念,很可能下次出門看到,依然想要買這樣東西。

過度限制孩子的物質欲,會在孩子種下不安的種子,反而讓孩子對某種物質存有過度的執念。

2、 好好好,我們下次見到,一定買

相信這已經成為很多父母哄騙孩子的口頭禪了,但很可能就跟狼來了一樣,一兩次無妨,以後就沒用了。

長此以往,家長在孩子面前的信任感也是一掃而空,切忌不要使用這種方式。

3、 沒事,你想要啥,都給你買

毫無原則的,無條件的滿足,其實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在隔代帶娃下。

這樣很容易養成娃驕縱自私的習慣,形成浪費驕奢的價值觀,對其今後人生髮展,多有弊端。

1、 告訴他,哭鬧耍賴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小孩兒最懂大人的心理,知道父母的弱點——害怕他們的哭鬧。只要什麼要求達不到,立馬大哭大叫,這樣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尤其是在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的時候,有時候也可能並不是很喜歡那個玩具,只是看著別的孩子也拿著這種玩具,自己也想要佔有。

我們面對靠哭鬧威脅我們的小娃娃,一定要堅定立場,同時還要告訴幫自己帶娃的老人,他們的立場也要堅定,不要你這邊繃著搭臺,他們過來拆臺。

所以,作為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在孩子有初始意識的階段,就要告訴這些小娃娃:你們靠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靠哭,得不到任何想要的東西。

2、 保持同理心,理解孩子想要買東西的心態

無論孩子為了想要買玩具多麼的哭鬧,無論你多麼無奈與氣惱,千萬不要輕易對孩子動怒,發脾氣,不放冷靜下來,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理解他為何想要這個玩具,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熱愛生活的表現。

3、 告訴他,他想要的,家裡已經有了

當寶寶想要什麼玩具,家裡已經有了類似的,甚至好幾個,你就可以溫柔耐心和寶寶說,寶貝,我們家裡也有這樣的玩具哦,我們回家一起玩好不好?

切記,溫柔耐心,充滿感情,一般家長這樣做,大多數孩子就會不太會執著了。

4、 和孩子談條件,達到什麼樣的要求就可以買

如果孩子想要的玩具,家裡也沒有,那就談談條件好了,比如認真看書,好好吃飯。

還是那句話,不要讓娃覺得,想要什麼東西,順嘴一說就能輕輕鬆鬆得到。想要的東西,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這樣的道理必須要讓他們從小就知道,這樣才能儘量避免長大後吃虧上當。

其實小孩比大人更講信用,因為他們的世界最單純。所以她會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個玩具,積極去兌現自己的承諾。

這樣多好,既不用生氣大吼大叫,也不用聽她哭哭啼啼,很順利地就解決了孩子想要玩具而糾結的難題。

3樓:安禕

孩子要買買買的心常常讓不少媽媽感到焦慮。其實,錢包是你的,買不買由你決定。最重要的是,支援孩子對各種商品的好奇心。

點點看見恬恬手裡拿著一個小馬玩偶,就拉著媽媽過去看,媽媽說:「點點,你不是已經有一個了嗎?」點點回應道:

「這個和我那個不一樣的。」媽媽有點不耐煩:「不就顏色不一樣嗎?

都是小馬, 有一個就可以了。」

樂樂經過超市,拉著媽媽進去看看,媽媽說:「寶貝,今天媽媽沒帶錢。」

點點好奇恬恬的玩偶,並沒有說要,媽媽在點點要看玩偶的那一刻,已經認為點點也想要一個,認定孩子不滿足,想要更多小馬。樂樂要到超市裡看看,媽媽也認定孩子待會兒會要買東西,乾脆說沒帶錢。媽媽們擔心孩子見啥要啥,所以只要孩子對啥表現出興趣,媽媽就開始提防或者阻止孩子「要啥」了。

媽媽的這種擔心,就會對孩子產生心理暗示,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這種見啥要啥的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停地去佔有。所以見啥要啥,不是孩子的本意,是媽媽們擔心出來的。

媽媽們試著放下自己的焦慮,錢包是你的,買不買由你決定。不就是玩具呀零食的,買不買對孩子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好奇心是否能得到支援。

我們回到剛才的案例,跟隨孩子的好奇心,試試看放下雜念,會有什麼不同:

當點點好奇恬恬的小馬玩偶,媽媽可以說:「讓我也看看,這個小馬玩偶和你的好像不一樣哦!」如果點點說:

「我也想要這個顏色的!」媽媽可以說:「好主意,確定想要這款嗎?

那你得先記在下一個買玩具計劃裡哦。」每個家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制訂購物計劃。買不買以及何時買,對孩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不要給孩子的任何一個夢想潑冷水。

放下擔心,跟隨孩子的好奇心,一起欣賞他發現的新事物

4樓:悅耳**鬥哥

小孩見什麼要什麼的主要原因有可能如下:

1,小孩沒見過的東西太多了,所以小孩對什麼東西都趕到新奇,就想要。

2,因為小孩沒有經濟能力,大人見什麼想要了可以自己買,而小孩只能央求大人買,所以其實不見得孩子是見什麼要什麼,而是孩子什麼都需要通過家長來購買,所以家長會覺得孩子要買的東西多,甚至見什麼要什麼。

3,有句話叫「做什麼孩子都不愛吃」,其實是因為大人做的都是自己愛吃的,所以,平時買東西,也要多諮詢小孩的意見,不要買自己覺得好的而孩子好不喜歡的東西。

5樓:讓情感生活更美好

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跟著大人出去,看見只要大人付錢就能拿到東西,而孩子對錢是沒什麼概念的,會下意識的認為,只要自己想要,就能輕易得到,所以,歸根究底,是大人的行為在影響著孩子的判斷。

家長們需要做的是:想要什麼,就必須先要有付出。如果先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譬如說,整理自己的玩具、打掃自己的房間等,才給他想要的東西,那麼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懂得付出和回報的道理,也會更加珍惜得到的東西。

從點點滴滴中,讓孩子養成遵守秩序、保持乾淨整潔的習慣,對孩子今後的健康成長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孩子見什麼要什麼,而家長從不會拒絕的話,那孩子長大以後,幾乎可以預見的是,會對你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困擾。在很多的新聞中都曾見到,未成年少年弒母、縱火燒家等案子,這些未曾不是在孩子小時候要東西,家長不會拒絕而埋下的禍根。

孩子是沒有是非觀念的,至少在學齡前是這樣的,那家長的言傳身教就變得很重要了,當父母在孩子面前做了一件好事、善事,那一瞬的畫面,可能在孩子的腦海裡記憶一輩子,反之,做壞事也一樣。

總之,父母是榜樣,孩子是未來,您的榜樣形象決定著孩子未來的處世之道,最後,共祝孩子們都能健康成長!

6樓:匿名使用者

個問題,可能很多孩子都會經歷這個階段的, 但是需要寶媽耐心, 不要打寶寶哦, 打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 首先寶媽要能忍受寶寶的哭鬧,我看到很多老外教育寶寶就是如果寶寶要東西, 他們首先會規定寶寶一個價位的幾樣東西里面選擇一樣, 而且寶寶要做決定快, 如果在爸媽數3下的情況下寶寶沒有選好, 做爸媽的必須要帶著寶寶走, 不論哭鬧。 我之前看到一個老外就是, 寶寶越哭, 只跟寶寶說「對不起, 你的這種行為是不可能得到任何東西的」然後這個爸爸把孩子抱起來就走, 就聽見商店裡這個孩子在大哭, 這個爸爸笑著對周圍看到這一情景的人們,然後跟我們說「不好意思我們不買了」。

他們不會選擇打孩子或者呵斥孩子, 就是告訴孩子們這個能做「yes」,和這個不能做「no」.可能很多中國父母都是如果寶寶在外面做出這種行為都會很不好意思, 感覺寶寶這樣很丟人, 其實不需要責罵, 可以讓寶寶不停的重複「yes」和「no」。有一點很重要,如果寶寶在某一天出去很乖,沒有吵鬧, 爸爸媽媽應該大力表揚寶寶, 而且給寶寶獎勵,來鼓舞他的正確行為

7樓:匿名使用者

常常有家長抱怨,我家小孩現在大了,會說了,都不敢說去逛,見啥要啥,不買就在那裡不肯走,所以每次逛街,都要買一些沒用的東西,或不好的東西。自認為,果不是見啥硬要買啥,不買就耍賴的孩子,這一點我是非常欣慰的。究其原因,我要自賣自誇,小小總結一下了。

1、不要養成有求必應的壞習慣。

這是家長面對孩子種種要求的初始階段,必須遵循的原則。最開始堅持好這一原則,不要讓孩子感覺只要自己有要求,只要自己耍耍賴,家長沒辦法一定會滿足的。凡事扼殺在搖籃裡,之後就容易處理多了。

2、充分理解孩子要求背後的心情。

孩子每提出一個要求,內心一定是激動的,因為他喜歡這件東西,或好奇於某東西,又或者只是隨手拿的,是他內心自主權利的一種張顯。大人切不可因為孩子隨手拿了一樣東西,要求買,就不予理睬,或消極對待,比如「這東西有什麼用?不買。

」切不可草草了事,而應誇讚孩子挑選此物的某一點好,比如「哦,你說得真對,這是洗澡用的。」孩子在得到大人認可或響應後,被婉言拒絕時,更容易接受這一事實。3、告知孩子要求得不到滿足的理由。

孩子提出某要求時,大人進行衡量後,覺得沒有買的必要,那麼就不要買。記住,一定要充分衡量好,要充分理解孩子為什麼選擇這樣東西,但理解和同意購買是兩回事。果對小果汁瓶很喜歡,問媽媽這是什麼?

這是好奇心的趨勢,他沒有見過這麼小的瓶子。於是我在回答他的問題後,清楚告知他這不是我們的需要,理由是果果長大了。說孩子長大了,這是拒絕很多不合理要求的非常有效的理由。

兩歲多的孩子總認為自己長大了,再也不是穿開襠褲的小屁孩,說以前的自己為「小時候」,所以何不利用一下孩子渴望強大自我的心理呢?而且兩歲多的孩子已經聽得道理了,一般情況只要跟孩子說明原由,孩子多半會接受的。4、轉移注意力法。

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時,這種方法很常見。當孩子想玩店裡的幼兒馬桶,甚至延伸為想搬回家,巧妙利用店裡要關門的時機,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幫助孩子輕鬆避免對喜愛玩具的糾結。果對挖土機情有獨鍾,即便家裡已有兩輛了,可他還是嚷著要買新的。

不妨將果對店裡挖土機的鐘愛轉移到家中的挖土機。想著家裡挖土機的好,也不再要求買新的了。5、適時滿足一下孩子。

以為孩子聽得道理,於是總是說這樣或那樣的理由,拒絕孩子的請求。我以為一味地拒絕孩子也是不可取的。當我提出要去超市買一樣果最喜歡的東西時,他眼睛裡放射出一種叫做興奮的光。

也許有些家長認為我過於按照大人意願行事,拒絕孩子這些請求,又去滿足孩子另一些要求,或也是一種嬌慣孩子的表現,而我不這麼認為。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請求,是必須的。想起給孩子一點小小的驚喜,只是想給孩子做主的權利。

我提出只買一樣最喜歡的東西,在這一條件下,即給了孩子自主的權利,也鍛鍊了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孩子轉學需要什麼手續,小孩轉學需要什麼手續

法律分析 先到接收學校開接收證明 一式兩份 然後到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加蓋公章,再到原學校開轉出證明,接下來再到原學校所在教育主管部門加蓋公章,最後把材料一份送到原學校,另一份帶到轉入學校即可。到所讀的學校開出轉學聯絡單,把它拿到將接收的學校去籤同意接收的意見,簽好後再拿到所讀學校辦理轉學手續,當然要出...

小孩轉學需要什麼手續,孩子轉學需要什麼手續

轉學籍需要辦理手續如下 1 學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向轉入學校提出申請 申請的方式 條件等均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規定 2 轉入學校依據地方規定和學校學位空額等情況稽核。3 對於同意接收的,轉入學校通過學籍系統發起辦理轉學手續並核辦。4 轉入學校學籍主管部門在學籍系統中核辦。5 轉出學校在學籍系統中核辦...

小孩遷戶口需要什麼證件,孩子遷戶口需要什麼手續

1 辦理條件 新生嬰兒可按隨父隨母自願的原則申報戶口。非婚生育的新生嬰兒,需隨父親常住戶口所在地落戶的,必須提供法院判定歸父親撫養的證明。父 母 親戶口遷入本市前,超計劃生育的嬰兒,戶口不能在本市申報出生。2 所需材料 1 父 母 戶口簿 2 結婚證或法院民事調解書 3 出生醫學證明 4 父 母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