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為什麼說「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為什麼會說「人之初,性本善」

2022-04-11 23:38:19 字數 5346 閱讀 5130

1樓:上班

《孟子》是記述孟子思想的著作,在這本書中,一個重要思想便是「性善論」,讀了《孟子》,我們就有必要認真思考一下孟子的「性善論」。

《孟子》中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他認為人性之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自然。

「性善論」也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的看法,幼兒啟蒙讀物《三字經》中都有「人之初,性本善」的句子。我們都是在中國長大的,理應認同這個觀點,當然中國文化中也有認為人性惡的觀點,但,你看韓非,你看商鞅,認為人性需要約束,苛刻地約束人的行為,最終自食其果,不得善終。

人性為什麼是善的呢?《孟子》同樣給出了我們答案:「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這是人與動物不同的體現。

那「善」又是是什麼意思?孟子將它稱作「不忍人之心」,具體分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心:「惻隱之心,人之端也。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也就是說這個「善」是仁義禮智的源頭,是符合天道的人的本性。「善」不僅僅是「善良」的意思。

劉備對阿斗說「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個善,難道就是要他兒子做好事?顯然不是,而是要做正確的事,什麼是正確的事?符合天地大道的事。

人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是天地醞釀的,因此,人性必須符合天性,符合天性是正確的,正確就是「善」。「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也是指的這種人自然而然地具有的「赤子之心」。

還有一個問題:人性善,那為什麼還有種種醜惡的事發生在某些「人」身上?難道他們不是「人」嗎?

他們當然是人,只不過他們在做那些醜惡之事時本性被遮蔽了,人總是生活在人類的社會中,是社會人,而社會是人工創造的,這就難免有違背自然的地方,這樣的話,如果長時間沉淪於滾滾紅塵之中,便會迷了心竅,遮了本心,做出違背自己本心的事,這些其實不是他們真正想幹的事。這個時候就需要回歸本心,即《孟子》中說的「求其放心」和「反身而誠,樂莫大焉」。人善的本性是遮不住的,總會顯露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窮凶極惡的人在死的時候忽然就變得很良善,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人的建築不用鐵釘,用木,用竹,講究「園在林中,林在園中」,其實就是為了最求最本真人性,這就是「雅」。當然了,繪畫、書法、服飾、飲食等等也都最求的是這個境界。有最求的人喜歡去登山,去遠行,去融入自然,「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行到路盡出,坐看雲起時」,其實他們都是去洗澡了,給精神洗澡,把本是善的人性從塵世的積垢中洗出來。

有些「致人」、「真人」甚至一如山林再不回頭,「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這就是為了最尋人性的固有的天然的未被遮蔽的「善」啊!

這些人身上表現出的未受塵世沾染的人性才是人的本性啊。

而現在各種衣食住行的東西都是機器做的,失去了天然的本性,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而不去「洗洗澡」,就可能遮蔽了「赤子之心」,所以有些人就會做出古人想都想不出的離奇的事,造成極不好的影響。這些事的存在不是人性使然,而是環境使然。所以,生活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更要「時時常拂拭,勿使惹塵埃」,養好我們的「浩然之氣」,守住內心的「善」。

心中的「善」就像含苞待放的花,需要呵護和關愛才能開放。

孟子為什麼會說「人之初,性本善」?

2樓:

因為他自己就是最好的說明,他的母親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引導著他向善向美,所以他天性中的美好得以保留。

3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認為,人之所以能學習,是因為其本性是善良的,性本善是指人都向好的方向處理事情。

4樓:談了個假的戀愛

因為人總會迷了心竅,遮了本心,做出違背自己本心的事,這些其實不是他們真正想幹的事,人的本性其實是善良的

5樓:九怪啊

人剛出生的時候沒有善惡之分,只是遵循自己的天性,由於後期的外界因素和其他人為因素才讓人的心形產生變化。

6樓:

因為在孟子的認知中,人人都有良知,與生俱來、不學而能,良知即是至善,故曰「性本善」。

7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家庭環境影響,母親對他從小的教育,向美向善的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孟子也有了這樣的想法

8樓:斑斑愛吃肉

這句話出自三字經,告訴我們人的本性都是很善良的,勸人向善。源自孟子的性善論,孟子認為人的本性又或者是天性是善良的。

9樓:h_序集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是三字經的第一句,說的就是人從剛出生下來就是本性善良,以後的好壞都是身邊的環境和人的影響而變化。

10樓:

孟子作為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對人性的本質自然看得比較透徹,他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完全是源於他自身對人性的瞭解。

11樓:懷念那一抹嬌羞

我覺得孟子是發展、深化了孔子『仁』的理念,正面明確提出『性善論』,而不是從小導致的

孟子關於「人之初性本善」的那段原文是什麼?

12樓:路上的期盼

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 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 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白話譯文:

孟子說:「人都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先王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才有不忍傷害別人的政治。

用不忍傷害別人的心,施行不忍傷害別人的政治,那麼治理天下就會像在手掌中轉動它那麼容易。之所以說人都有不忍傷害別人的心。

假如現在有人忽然看到一個孩子要掉到井裡去了,都會有驚恐同情的心情——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要在鄉鄰朋友中博取名聲,也不是討厭那孩子驚恐的哭叫聲才這麼做的。

由此看來,沒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沒有羞恥心的,不是人;沒有謙讓心的,不是人;沒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開端,羞恥心是義的開端,謙讓心是禮的開端,是非心是智的開端。人有這四種開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樣。

有這四種開端卻說自己不行,這是自己害自己;說他的君主不行,這是害他的君主。凡自身保有這四種開端的,就懂得擴大充實它們,(它們就會)像火剛剛燃起,泉水剛剛湧出一樣,(不可遏止。)如果能擴充它們,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擴充它們,那就連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出處:出自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孟子的《孟子·公孫丑上》中《公孫丑上·第六章》。

13樓:匿名使用者

在《孟子》當中,有一篇叫《公孫丑·上》,裡邊就有他這樣的話,"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

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認為,人必須有這四種心。惻隱之心,即一種同情心;羞惡之心,一種覺得不好意思,知道害羞,自省之心;辭讓之心,應該知道彼此謙讓,彼此謙退;還要有是非之心,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他認為人必須有這四種心,沒有這四種心那就稱不上人了,這是孟子的看法。我們可以舉出好多的例子來說明孟子的這個觀點。

14樓:匿名使用者

公孫丑上·第六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 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苟能充 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人之初,性本善「是誰所說?

15樓:蛙家居

是三字經裡的第一句,《三字經》開頭四句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中前兩句語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拓展資料: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取材典故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

"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瞭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王應麟(1223—1296),南宋**、經史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又號厚齋。慶元府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

為學宗朱熹,涉獵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長於考證。一生著述頗富,計有二十餘種、六百多卷,相傳《三字經》為其所著。

16樓:匿名使用者

人的習性是由dna決定的,在外部環境的作用下,或顯露或隱藏.誰說人之初性本善.

顯露者或為君子或為惡人.隱藏者或為偽君子或為偽惡人.其實,人的本性是dna決定的,不信你們去dna裡查,好人壞人都是天註定.

這就是我對三字經首句的感悟.你們說對不對.不對可以反對,並說出你的理由.

歡迎各位回帖反對,真理不怕辯論,在辯論中,真理會越辨越明.大家說是不是,啊.大家看完一定回帖哦.

反對者請說明理由,不然將被視為無理取鬧.其實很多老古董已經在失去其歷史意義.中國文化的創新時代正在到來.

我們要勇於創新,敢於創新,才能真正復興中華文化,如果固守陳規,那麼,中國只能繼續落後,落後可是要捱打的哦,大家說對不對,我們要創新,要用現代語言來教育下一代,那些不符合科學的東西,我們要勇於拋棄.這樣,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

17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三字經》

《三字經》其書作者說法大致有四種:一、明代黃佐《廣州人物傳》十,明末諸生屈大均《廣東新語》十一,清代惲敬《大雲山房記》二,都以為作者應是宋末區適子;二、清代邵晉涵詩:「讀得貞黎三字訓」,自注:

「《三字經》,南海黎貞撰。」據此以為《三字經》為明代黎貞撰;三、或者又有區適子所撰,黎貞增廣之說;四、世傳王應麟撰,王應麟(1223 —1296),南宋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清代夏之翰《〈小學紺珠〉序》:

「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經》作者自先生(王應麟),因取文熟復焉,而嘆其要而該也。」清代賀興思《〈三字經〉註解備要敘》:「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經》一出,海內外子弟之發矇者,鹹恭若球刀。

」都明確認為《三字經》是王應麟所撰。一般來說,《三字經》作者應為王應麟。

為什麼有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你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嗎?為什麼?

為什麼有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因為這就是必然規律,都應該相信,人的善惡是後天造成的,因當初他都是善良的。為什麼有人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因為他們覺得人都是逐漸變壞的,在最開始是沒有做過錯事做過壞事,所以他們覺得是善良的 因為我們人是有思想的,有理想的,有信念的,所以單招數人都是比較善良的人 因為生下來...

人之初,性本善。是不是?為什麼有些人會變的那麼壞

人之初,性本惡,只是後來有了道德和社會法則的約束才沒把惡展現出來而已,如果看不懂,去看看最初的道德是怎麼形成的,你馬上就會明白,當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道德的時候,惡的本質就暴露無遺。人之初,本無性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周圍環境,家庭教育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俗話說心隨境轉,如果是聖人就可以境隨心轉。...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什麼意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是什麼意思

性格性情相近,但是習慣相差很遠 多數人只理解表面的 性相近,習相遠也 是什麼意思?1 性 人 或生命 先天具有的純真本性。2 習 後天習染積久養成的習性。句子意思為 人 或生命 先天具有的純真本性,互相之間是接近的,而後天習染積久養成的習性,卻互相之間差異甚大。是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於環境的不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