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實行開版對外政策有何意義

2022-04-12 18:06:54 字數 3298 閱讀 1341

1樓:匿名使用者

20歲那年買得起10歲那年買不起的玩具,可卻沒了當初那般期待感;30那年有勇氣去追20歲那年不敢追的女孩,可女孩早已為人婦多年;40歲那年想再去珍惜30歲那年該珍惜的朋友,可卻已經疏遠多年…人生就是這樣,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再也不會做了。

2樓:紫月幽絮

1.遣唐使規模龐大,與唐朝通商的有70多個2.鑑真東渡,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3.統治者虛懷若谷,廣納賢才。鑄就了一個氣勢恢巨集的唐朝。

4.對我們國家現在的少數民族自治;和諧世界,和平外交;尊重科學與人才。都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唐朝時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的原因及作用是什麼

3樓:杜卡迪等等

唐朝的國力強盛、經濟繁榮和文化昌盛是重要前提;雄厚的實力和開明的政治制度使統治行能夠具有容納百川的自信和氣魄;

二、唐朝時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的作用

1、唐王朝處理民族父系的靈活方式和經濟文化的繁盛贏得了少數民族對唐朝的尊敬。

2、正是由於開明民族政策的實行,邊地各族或直接受管轄、或接受冊封,吐蕃則於大唐「和同為一家」,從而促進邊  疆各族的發展。

3、豐富了唐文化的內涵,不僅有利於國家的統一與社會的安定,而且有利於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

4、使得唐帝國前期能夠在其遼闊的疆域里人盡其材、物盡其用,在短短百年的時間裡塑造出一個疆土廣闊、民族眾多,世界上最富足、強盛的大帝國,與後來崛起的阿拉伯帝國對峙於東西方。

唐朝實行了什麼樣的對外政策?概括這一政策的影響及實現意義?拜託各位了 3q

唐朝和明朝是怎樣的對外政策?這一政策有什麼積極作用

4樓:我不是壞孩子的

唐朝是開放的對外政策,各民族融合,高度繁榮的文化交流以及對外的頻繁交流。。這一積極的對外政策使得個名族融合,外來文化與中國文化相互滲透,中國的先進技術傳播到外國,促進世界各國的發展。

明朝前期也實行的是對外交流,鄭和七下西洋,開闢了通往歐洲的海上絲綢之路,使中國出現了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

5樓:葫蘆娃

唐和明都是以自信,開懷的態度對待外國的。

唐朝我就不說了,你看**;而明朝則讓我們的科技,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是我們整個民族發展的很快的一個階段。並且民眾的生活也很好。

明朝有句話是這樣的:兩京一十三省,無不食肉糜!

6樓:夏爾蘭德爾

總的來說,唐朝是對外開放政策,而明朝則已有閉關鎖國政策的趨勢,在當時,唐朝的開放政策使唐朝吸收了許多外來文化,令唐朝的文化呈現了一種繁榮的現象,至於明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在當時則令明朝的海關平安一時。

7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是開放包容

明朝前期也對外開放,後期由於受倭寇的侵襲漸漸採取閉關的政策。

8樓:呆蛙

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明朝後來海禁是因為倭寇橫行不得已。

9樓:revolver風

唐朝時是各民族融合,有了大唐盛世

明朝鼓勵出海,有了海上絲綢之路,造船業的發達等等

10樓:封枝於高潔

對外開放、海納百川的政策作用:促進中外經濟文化友好往來。

漢朝、唐朝、明朝時實行什麼對外開放政策?各舉一例說明

11樓:匿名使用者

漢朝的對外關係在漢高祖劉邦到文景時期主要是與民休息,主要致力與國內,因而其外交政策更多的是屈辱性的和親;到了漢朝的繁榮期即漢武帝時期,其外交政策更多的表現為武力征服,漢武帝曾三徵匈奴;到了中後期,即漢武帝死後,漢朝的對外關係更多是與周圍和平相處,比如昭君出塞等等,漢明帝時期蔡諳還去印度取經,這些都能體現出當時外交政策的一些特點。但是這各時期的和平與前期不同,這個時期是國力強盛時期的友好往來,而建國初期也進行過一些和親,這些是屈辱性的,比如,劉邦在白登山之圍後的和親就是屈辱性的

唐朝的對外政策比較開明,和周邊的國家都保持友好的關係,例如與三韓,日本和天竺。三喊你可以算是唐朝的屬國;日本和唐朝的交往主要是通過遣唐使和民間宗教組織的相互訪問進行的;而唐朝和天竺的交往則是圍繞佛教進行的,大家都熟知的玄奘(唐僧的真人版)和義淨在這個時候都去天竺(印度)取過經。

說到明朝的外交政策啊,無法不提到鄭和下西洋,朱棣做這樣一件大事是為了宣揚國威啊,可見當時的明王朝對周邊各國實行懷柔政策。不過到了後來,因為南倭北虜,明朝就不得不與周邊的名族對抗。同時歐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為了擴大其殖民範圍,侵佔了中國的領土,明王朝不與其對抗都是不行的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邢冰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漢朝開啟了絲綢之路,首次開通陸路交流,為漢武帝打匈奴,擴大中國版圖奠定定基礎,併為佛教的傳入做準備

唐朝是最繁榮的時期,設西域都戶,和西方國家交流,海路也開通與日本等東亞諸國交流頻繁,形成儒家文化圈

明朝鄭和下西洋,引進外來物種,如長頸鹿、香料,同時輸出茶葉、陶瓷等三者都推動了不同文化民族的融合,中國吸收了佛教等宗教

13樓:愛死了昨天權

漢朝、唐朝、明朝時實行開放的對外交往政策,反映出當時中國的強大,開放的對外交往促進了國家的繁榮。

漢朝開啟了絲綢之路,首次開通陸路交流,為漢武帝打匈奴,擴大中國版圖奠定定基礎,併為佛教的傳入做準備;

唐朝是最繁榮的時期,設西域都戶,和西方國家交流,海路也開通與日本等東亞諸國交流頻繁,形成儒家文化圈;

明朝鄭和下西洋,引進外來物種,如長頸鹿、香料,同時輸出茶葉、陶瓷等。

14樓:匿名使用者

漢朝 絲綢之路 唐朝 貞觀之治 與西方文化結合互換 明朝 鄭和下西洋

唐朝實行了什麼樣的對外政策?這一政策對我國今天有什麼啟示?

15樓:水晶之戀

我們應該堅持對外開放,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學習他國先進文化科技,這樣才能促進國家的繁榮與富強。

16樓:踏雪一無痕

唐朝**對外推行的是比較開放的外交政策。唐朝對北方遊牧民族平等對待。讓北方民族「和平崛起」結果使得唐朝中後期開始,周遍異族異常強大,吐蕃,回鶻,契丹,党項,女真,蒙古一夥強於一夥。

容許胡人加入軍隊,僱傭胡人軍隊,

結果導致了唐朝的滅亡和宋朝的滅亡。唐朝有點類似於羅馬帝國,僱傭蠻族軍隊,最後蠻族征服了羅馬

唐朝的安祿山和史思明都是胡人,掌握兵權亂國的胡人。與羅馬帝國的結果類似。

到的啟示:對待外國異族,一旦取得軍事上的勝利,則要儘可能打壓敵國,絕對不能手軟。防止對手東山再起。對敵國的仁慈就是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殘忍。

唐朝建立和滅亡時期?唐朝是怎麼滅亡的

唐朝 618年 907年 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為盛唐奠定基礎。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 永徽之治 並於657年建東都洛陽。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705年神...

唐朝為什麼要實行和親政策

和親政策最早始於漢代,是統治階級的一種外交工具,是國家間在敵強我弱的特殊情況下采取的權宜之計,以有限的犧牲來換取整頓內政 休養生息 發展經濟 積蓄力量的時間。到了唐朝,和親政策進一步發展,成為廣泛運用的安邊政策,唐王朝與突厥 葉谷渾 葉蕃 奚 契丹 寧遠 回紇 南詔8個族 國 共計和親28次 其中有...

宋代時期西市晚上實行宵禁嗎

不實行。宵 是夜晚,禁 是禁止。宵禁就是禁止夜間的活動。宵禁是基於公共安全秩序為由,由立法機構 或軍方決定並由軍警具體負責實施的一種在戒嚴期間禁止夜間行動的憲法行為。一般在戰爭狀態 國內緊急狀態或者戒嚴時期使用。宋朝建國時襲唐制,開封是按裡坊管理的,相當於全城分成很多個小區,每個小區都有圍牆,一到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