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什麼意思?希望逐字翻譯。

2022-05-07 21:14:55 字數 5735 閱讀 6164

1樓:t深深海底行

真心是「空性」,本具「寂滅相」。從未出生,故永不斷滅。

真心不觸六塵,不與六塵境相應。而「言語」,「心性」卻必然與「聲塵,耳根,耳識心」「法塵,意根,意識心」等諸法相應。如上諸法,皆是生滅法。

如上等義,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來描述真心體性;而維摩詰大士,用「一默如雷」來顯示。

大乘經教,時時處處不離「真心」,如是建立知見,則能近於佛法。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樓:匿名使用者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東方陽熹釋義:

佛說:我所說的成佛(獲得究竟的覺悟和解脫)方法,是念者本來無念,行者本來無行,言者本來無言,修者本來無修,明白這個道理的人,離成道(明心見性)就很近了,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離成道還差得很遠啊!人們一開口說話,就已經與道(心性)隔絕了,道(心性)不是通過語言文字和各種的事物能夠表達和認知的,人們在對道(心性)的理解和認知上,即使存在一絲一毫的偏差,也無法獲得究竟的覺悟和解脫。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什麼意思?希望逐字翻譯。

3樓:真怕苦

言語的道路,,,延伸到這裡就斷了

心思的行為和考量,,,到此處也滅了

就是說自性是不可思考和議論的,,,六根無法接觸到必須放下六根和對外境的執著,,才可能體會到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來自於修佛的人. 言語, 指語言文字, 道, 指道理, 斷, 指不能通達無礙. 言語道斷, 指語言總不能把一個道理講得完整.

一個道理,一旦用語言來說, 它的侷限性就凸現出來了.道理就無法通達無礙了.就有漏洞了, 故說語言道斷.

心行, 是心念動起來了的意思, 即起心動念. 處, 喻指真如心所在的地方, 也可指真如心. 滅, 就是沒有了的意思.

心行處滅, 通俗的講, 就是你想象,推理,猜測,判斷等等的心理活動, 一旦開始, 那個本心, 那個真如心所在的地方就看不見了,沒有了. 被妄想顛倒矇蔽了. 類似的說法還有:

開口即錯, 動念即乖. 乖, 是背離的意思. 也就是說, 一旦起心動念, 就開始背離你的真如心了.

欲知真如心為何物, 還需精進學法內觀, 這個東西無法通過文字和邏輯推理來了解, 必須要體悟親證, 方能知道何為真如心, 它也叫本心, 也叫本性, 也叫如來, 也叫一真法界.

5樓:加啡

真心是「空性」,本具「寂滅相」。從未出生,故永不斷滅。

真心不觸六塵,不與六塵境相應。而「言語」,「心性」卻必然與「聲塵,耳根,耳識心」「法塵,意根,意識心」等諸法相應。如上諸法,皆是生滅法。

如上等義,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來描述真心體性;而維摩詰大士,用「一默如雷」來顯示。

大乘經教,時時處處不離「真心」,如是建立知見,則能近於佛法。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6樓:如幻

這句話是修行的要訣。

這裡的道是說的意思,言、語、道(說)都中斷暫停了,心意識活動的地方都停止活動了。

言語道斷,心行滅處是什麼? 5

7樓:幻者幻

言語道斷,不是不能說而是不可說,說了永遠只是像而已,就像盲人摸象,但是隻有自己看到(證悟),才是真的。心行處滅,一個意思中國受陰陽的思想,說話都是上下句表達一個意思的。簡單說就是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無漏真性。

但是要注意,是不可說,不可思議;而不是不能說,不能思議。否則,老佛爺還講什麼法?老冉還用寫什麼道德經?

莊子還個逍遙什麼勁兒?妙湛總持不動尊,光是不動就夠了唄?還要妙湛幹什麼?

誰家唸佛機成佛了?要是有一天不吱聲了呢?那是壞了!!!

所以法師還是依舊弘法利生荷擔如來家業。這兩句話也是告訴有一定修行根基的修行者們,指月的手指不是月亮,水中的月亮容易搖晃。所以,該放就放。

樓上編號233說的沒毛病,但總覺得差點自己的理解,所以說說,畢竟佛系新萌就是愛……碎碎念……

8樓:荒誕不經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道斷,議沒有了,心行處滅,思沒有 了,叫不可思議。 以言顯義,得義言絕,義既是空,空既是道,道既是絕言,故謂言語道斷。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佛學術語,又云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究竟之真理,言語之道斷而不可言說。心念之處滅而不可思念也。

心行者心念之異名,心者遷流於剎那,皆雲心行。瓔珞經下曰:『一切言語斷道心行處滅。

』維摩經阿閦佛品曰:『一切言語道斷。』止觀五上曰: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可思議境。』仁王經中曰:『心行處滅,言語道斷。

同真際,等法性。』俗作『同斷』者誤。

9樓:化海凡

言語道斷。道乃覺悟,非語言能講出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而言語說出他人不理解。

心形滅處,自己思路變化會打斷他人的思維影響與別人對你的理解。

知道之人不要於無道之人去講道的道理。說出來別人會離開,你也會生氣。

10樓:

話說到重點就可以了,多了不容易區分主次。察覺到心將起妄念就停止,不要去做。 ​​​

11樓:匿名使用者

​「道」者無不是,唯不在有心裡。

心有兩種不同的形式狀態,一是有心:分為有語言的形式和無語言的形式(心行)。二是無心:

分為可知的狀態和不可知的狀態。無心離知亦未覺即於一切如一沒有界限,如此一念覺知起即與道分離又回到有我有判斷有思維的心行處中,故曰「心行處滅」。楞嚴經雲: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12樓:匿名使用者

執著於言語文字相,就會與道斷絕; 執著於用心行道,道也會在心中湮滅。

離開言語文字相,空去你心中的一切,道就會自然顯現!

心也空,境也空,心亡境寂兩俱空;人無我,法無我,人法頓忘是真我。

說的容易做的難,一生悟得這句話,還是難!

13樓:川奈赤澤

超越言語,曰言語道斷。看著心行生滅,曰心行處滅。

14樓:匿名使用者

言語:語言,

道斷:修行真如之道斷絕了;

心行處滅:真如妙理就被六意識湮滅。即為非心。

語言表達的時候,心不清淨,

就如同:好心被當成驢幹吠(嚎叫),達不到預想的效果!往往是給對方佈施煩惱!

15樓:

道不可言說而強說故道者斷,心者遷流於剎那,故心者行,剎那生滅,故云滅處。言語道斷,心行滅處簡單解釋就是不可思議,其一強調殊勝,其二強調不可思(心)不可議(言語)之法門。不可思議,即佛性(不可思議之殊勝)和方法(不可思議之法門)的對立統一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16樓:匿名使用者

【是境界 心無所住 一切相 一切法 無來無去 無生無滅 不可思議-故不說】

17樓:累劫修行

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語出瓔珞經。言語道斷是說道可道,非常道、法如筏喻;若以法為實有,即落境界,所以佛祖說:

不可說不可說。蓋佛祖說法,對治種種心,是因緣說;不可執著於文字,不可執著於名相;佛祖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不搞形式主義、不搞教條主義,要領會精神;所以佛祖又告訴我們:

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的學習與修行的原則方法;心行處滅是說離相修行,離文字相,離心緣相,自然菩提心生,則妄念頓消,不再被境所轉,不再為物所拘;所以一定要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才能圓成佛道,證無生忍。

18樓:海印放光

言語:語言文字,爭辯分別;

道斷:修行真如之道就被語言掩蓋而斷絕了;

心行處滅:用心思揣摩、用頭腦思維之時,真如妙理就被六意識湮滅。

這句話是說佛教真如妙理,不能用「言語」講,也不能用心思去揣測。

如果用語言講的時候,這個真如妙理立即就被語言淹沒了。如果用心思揣摩的時候,真如妙理也就被心思湮滅。

所以佛教禪宗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佛經浩如煙海,講經說法多如牛毛,但都是指月的手指,我們不能盯著手指看,而是要順著這個手指去看明月。

19樓:匿名使用者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東方陽熹釋義:

佛說:我所說的成佛(獲得究竟的覺悟和解脫)方法,是念者本來無念,行者本來無行,言者本來無言,修者本來無修,明白這個道理的人,離成道(明心見性)就很近了,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人,離成道還差得很遠啊!人們一開口說話,就已經與道(心性)隔絕了,道(心性)不是通過語言文字和各種的事物能夠表達和認知的,人們在對道(心性)的理解和認知上,即使存在一絲一毫的偏差,也無法獲得究竟的覺悟和解脫。

佛陀:言語道斷

真正的般若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是什麼意思

20樓:

佛教我們四依法,其中的億意不依語就是針對凡夫修行時把認知當做真相,當做智慧,執著於語言文字,因此按文字言語去理解道,理解般若智慧就會大錯特錯,開口說話,想用文字語言完整準確無誤表示般若智慧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言語斷道,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

南無阿彌陀佛

21樓:ionic豪

般若就是大德你的本來面目,

他離言語,離心行,

不管你怎麼說,都說不到他,不管你怎麼思維想像他,也永遠與他不相干。

若欲親證此般若體,唯有依佛法教---實行六度菩薩行,發起菩薩悲願心,建立參禪正知見,一念相應便明暸。

22樓:覺正淨

就是那個意思。如果可以語言文字解釋,那就不會說什麼言語道斷,又說什麼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了。

語言文字是假施設,為了方便而安立的東西,就像金剛經裡常可以看見佛說xx,非xx,是名xx,都是假名而已。

般若實相是沒有辦法用語言文字來描述的,強要描述,就像以管窺天,會以為看到的是全部,其實失去的比得到的還要多。

補充一下,給樓上解釋,為什麼叫乖。

乖這個字原本是背離的意思,跟現在順服的意思完全相反。

23樓:匿名使用者

著相。金剛經中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這裡的如來是釋迦佛,也是自性佛。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就是離相的意味。

24樓:井藏天

舉個例子:

據說月新鮮的荔枝越好吃,荔枝必須新鮮才是原汁原味;

你吃過剛摘下來的荔枝嗎?如果吃過,請給一個沒有吃過的人描述剛摘下來的荔枝和過了幾天甚至幾十天的荔枝的不同味道;如果你也沒有,我給你描述這些不同你能懂嗎?

再比如,請你給一個沒有聞過桂花的人介紹桂花的香味特點,你能描述嗎?

再比如你向別別人介紹你這杯水多熱,你能描述清楚嗎?

只有他自己知道。

25樓:海落因的空虛

仁者當知,佛經常說最高境界乃是不可思議的,這怎麼解釋?也就是說那個境界是邏輯思維和語言都無法表達的境界,說出來的,都是錯的,更重要的是,壇經裡有句話叫:起心即是妄。

一個人做到無妄,才能得之大道,但是出口言論,就是妄,所以都是錯的。您這句話按字面解釋的話,就是說出話來的就不是正道,心裡有了想法,最後走到底就是,不會是正果。開口便錯不用解釋吧?

動念即乖?我不知道為什麼這裡用乖字,但是大意就是這樣了。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