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有反應裝甲 強殖裝甲 異度裝甲
反應裝甲中是有炸藥的
複合裝甲
長期的研究告訴人們,當彈丸經過軟、硬兩種不同性質的材料時,它所消耗的能量要比經過同樣厚度的同一性質的材料大得多,這就為改進傳統裝甲帶來了有益的啟示。於是人們便把一些高硬度、低韌性的陶瓷材料與低硬度、高韌性的樹脂材料混合在一起,製成非金屬板材料,再把它夾在兩塊鋼板之間,像一塊夾心餅乾。當彈丸擊中這種裝甲時,即使穿透了第一層鋼板,但在經過非金屬材料層時,由於陶瓷的抗壓強度比鋼強10倍,可以消耗彈丸的大部分能量,而樹脂的韌性又比鋼好得多,可以及時吸收彈丸剩餘的能量。
這時,彈丸所剩的能量已寥寥無幾,很難再繼續穿透下一層鋼板了,從而大大提高了坦克的抗彈破壞能力。
2樓:匿名使用者
裝甲目前實際應用的有3種
複合裝甲,代表 英國喬巴拇裝甲,
反應裝甲, 代表 以色列emi反應裝甲,
貧鈾鋼裝甲,代表 美國m1坦克裝甲『
實驗中的裝甲(防禦)有2種
電磁裝甲,美國在研,專案屬於全電坦克專案中的分支,據說已經解決了小型化問題。能夠很好地防禦複合穿甲彈的攻擊。
主動防禦系統 代表 俄羅斯 競技者 主動防禦系統,通過攻擊來襲彈藥來達到防禦的目的。目前已經實車安裝,對外銷售,但個人覺得還是在實驗階段中,系統並不可靠,因為俄羅斯自己的軍隊都沒有列裝。
3樓:
勻質裝甲,分鑄造和焊接兩類,前者如我國59式,後者如我國99式
99式為什麼要加模組反應裝甲,是為了補複合裝甲的防禦力不足嗎?總不會是為了整個好的防彈外形吧
4樓:趙梆梆
我這方面略有研究,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以下內容不代表具體坦克的資料,僅供參考)
首先安裝era不是因為防禦力不足,拿99a來說,全世界的共識是99a坦克的炮塔正面裝甲(前半部分)是很有效的,換句話說就是99a前裝甲厲害到可怕的程度,在全世界能位列前三甲。
多層era+複合不同質裝甲+坦克基甲給了99a差不多1500mm(1米5啊!)勻質鋼板等量的裝甲厚度,正面強大的抗擊打能力。目前世界上沒有一種坦克炮和炮彈能夠1炮擊穿99a的正面裝甲。
圖199a前裝甲era特寫(圖源網路)
先不要驕傲,劃重點,「1炮」,第二炮什麼區別呢?威力強大的炮彈一炮能夠擊碎多層反應裝甲,在受擊時(我說的是比較穩定的被動式era,如果99a的era是主動式就是受擊前很短的時間內提前擊發,我不太清楚,軍方這方面沒有透露吧)era能夠通過**來抵禦炮彈的衝擊力,破甲彈和高爆彈這種通過發生**來產生傷害的炮彈(雖然高爆彈直接擊中現代複合裝甲只能把表面炸黑...)的功效就會降低到幾乎為0。
同時,era能通過**來降低穿甲彈這種通過動能來產生傷害的炮彈(一般理解就是一個很堅硬的金屬箭來鑽透裝甲),但是由於穿甲彈受力面積小,era在對付穿甲彈的時候功效一般不是很大,一般理解就是使其偏離軌道,可能會產生跳彈來避開攻擊,但是它向前的衝擊力不是很大,這時候就需要複合裝甲和基甲的防禦能力了。現代還有特殊的多級熱能彈頭,能夠穿透大概一兩層era,然後燒穿裝甲,如果只有一層era的話車裡乘員基本上就會被熱流燒傷,儀器也會被燒燬,從而喪失戰鬥力。
然後問題來了為什麼強調是能防禦1發,而不是多發。這是因為,不管有多少層era,都只能反應一次,一次就作廢了(想想,上面那層era先受打擊**,後面的不管有沒有被炮彈直接擊中,都會因為收到了前一層的**而反應,以此類推。)。
掛多層era而不是一層量更大的era只是為了更有效的防禦多級熱能彈頭。
那麼era炸完了呢?第二炮如果擊中了沒有era的位置,起到防禦效果的就只有複合裝甲+基甲了,此處有較大防禦效果的是複合裝甲,基甲一般只是100mm以下的勻質高強度金屬(一般是鋼材類),防禦效果大約只剩1000mm勻質鋼板以下了。
我拿這個水平來比較一下其他跟坦克相關的資料來給大家一個概念:這個1000mm水平相當於上世紀美國的老式(未裝喬巴姆裝甲的)m1a2的正面裝甲(貧鈾複合裝甲)。略優於(前裝甲)土耳其的阿爾泰、印度的阿瓊、日本的10式、韓國的k2、德國的豹2a4、勒克萊爾。
遜於(前裝甲)印度的阿瓊2型、德國的豹2a5及以後、t90及相關所有改型、美國m1a2c及sep等後續改型。
接上段,1000mm能夠防禦(穿甲彈)豹2a4主炮,勒克萊爾主炮、96式主炮、t72主炮。能被(穿甲彈)l55炮、96b及99和後續99a主炮、m1a2主炮擊穿。
圖299式早期改相關資料示意圖(圖源網路)
而有era呢?說了,一炮擊穿不了,換句話說,第一次受擊能夠抵禦一切炮擊,era能夠減少炮彈動能,使穿甲彈以更加斜的角度(想一下:拿往上斜的部分為例,本來坦克正面就是有坡度來增加等效防禦的,era也是有坡度的,由此era的**角度是朝斜上方的。
那麼如果穿甲彈彈尖部分被era的衝擊波衝偏位置,使彈以中間後部為軸向上旋轉,更加平行於裝甲本身。角度這個意義也要解釋一下,斜度越垂直於裝甲那麼等效厚度就最小,反之,理論上平行於裝甲射入的炮彈所受的裝甲厚度是無限大)射入複合裝甲。按有效性來說,99a這個就相當於最高水平了。
圖399式及vt-4炮塔正面裝甲示意圖(圖源網路)
注:此圖為示意圖,不帶表真正的坦克裝甲結構。
能看見單層era和複合裝甲之間有一個小空隙,這個有意留下來的空隙在結構上對防禦多級熱能彈頭和碎甲彈的衝擊波有顯著效果。
但是era這麼有效為什麼不裝多層?因為它對動能彈(穿甲彈等)防禦力欠佳,一個部位只能使用一次(一個部位基本上就是一半炮塔正面那麼大範圍吧)。把論點拉到極致好理解,如果一個坦克沒有其他裝甲,就在基甲(權當是殼)上掛滿10層era,雖然等效防禦能疊到理論上的2000-3000mm以上,但是一炮穿甲彈仍有可能擊穿,而且一炮以後就全沒了,說白了就只剩殼了。
你還說到防彈外形,我想說的是,era跟防彈外形沒直接關係的,era只跟**衝擊波的角度有關。
那麼era有沒有壞處呢?有。步坦協同作戰的時候,如果己方坦克的era被啟用,大當量的era**會射出大量高速彈片,從而產生相當於破片手雷的效果殺傷附近步兵。
而純裝甲集團的快速機動化作戰就基本不存在這個影響。
科普一下:現在有一些坦克,譬如有官方確認的德國豹2a5及後續型號,還在使用所謂的nera(非**式反應裝甲)。在圖3的複合裝甲中有此成分,大概就是使用塑性材料來減弱炮彈的衝擊波、熱切流和動能撞擊。
在這裡不詳細解釋了,中國可能也要發展這方面的技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關注瞭解一下。
以上圖4
附:99式與99a裝甲和部件區分示意圖(圖源網路)
注:我個人認為99a相比99式車體短而高,炮塔和車體正面裝甲大幅增強。era層數增多,複合裝甲和基甲形狀由9910的形狀改為重新設計的形狀,由此達到了正面一炮擊穿不了的水平,99式可能達不到。
比較起來側面的裝甲沒有加強,側面防禦力相對比世界上同類坦克要稍微薄弱。99a的裝甲形狀比99式的楔形其實是要略遜一籌,但是厚度更高,由此更有效。99式炮塔和車體低,正面裝甲稍顯美觀(哈哈),也稍利於隱蔽,車體面積小一些,遠距離被擊中的機率小一些。
5樓:此方長夜
在不影響效能的情況下,當然是越厚越好,這是常理
6樓:匿名使用者
99的附加裝甲可不是反應式裝甲,不要以蘇聯坦克的習慣來看我們非常西方化設計的99。**式反應裝甲對於高效能穿甲彈幾乎沒啥作用,對於多級串聯裝藥的破甲戰鬥部也沒有啥用,對於面對高度威脅環境的主戰坦克來說作用非常有限,蘇聯坦克主要也是要坦克自身的陶瓷複合裝甲來抵禦威脅的。當然,**式反應裝甲對於rpg之類的還是很有效的,因此巷戰時加掛於輕型裝甲車輛上還是能大大提高防禦能力的。
我們的99用的大塊附加裝甲是非**式的複合裝甲,主要是在主裝甲外增加額外厚度,提前引爆破甲彈的戰鬥部,從而損耗射流,等於變相增加裝甲厚度,提高對於破甲彈的防禦能力,對於穿甲彈的防禦提升非常有限。
為什麼西方國家坦克沒有反應裝甲
1.坦克設計時防護就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防護已經足夠,不需要再安裝反應裝甲。2.車體和炮塔前部多采用金屬與非金屬複合裝甲,車體兩側掛裝遮蔽裝甲,抗彈能力已經大大提高了,所以反應裝甲只會增加車重,縮小內部空間,不利於坦克移動和人員活動。3.反應裝甲即坦克的反應裝甲,是指坦克受到反坦克 攻擊時能針對攻擊...
在二戰中,為什麼不少坦克的後裝甲比較薄
坦克的設計本來就是速度防護和火力的綜合平衡的產物,如果裝甲前後左右都一樣的厚度那發動機根本不可能帶動那麼大的重量,就算能帶動,那糟糕的機動性也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所以從實際使用來看,坦克防護設計必須考慮重點防護和次要防護,中彈率較高的是正面,那肯定是正面裝甲最厚,側面和後部都相對來說中彈機率較少,...
美軍的坦克和裝甲車上怎麼弄那麼多柵欄啊
那是柵格裝甲,用於提前引爆火箭彈或者破甲彈,以減輕金屬射流對車體的損害。柵格裝甲別的國家也有,但首次大規模使用的是美國陸軍的 斯瑞克 裝甲車,特別是在伊拉克戰場上大量出現在 面前。我國裝甲車沒有這個,主要是需求問題,還有也是觀念問題畢竟柵格裝甲防禦能力有限,對於裝甲車也就聊勝於無吧。還有一點,美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