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暴鴻運
花木蘭:隋代人,本性魏,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莊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勳,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
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2樓:匿名使用者
「12」只是古代形容很多的數字,不是具體年份。具體年份恐怕沒有資料可供顯示
木蘭從軍到底多少年
3樓:洋洋說史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沒人發現她是女兒身,看這些**你就明白了
4樓:胖琪愛燦白
《木蘭辭》中寫得是十二年,但不知道是不是虛詞,指多年
花木蘭代父從軍多少年?要準確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裡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隊生活。
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數年(原文為12年,是虛指)後凱旋迴家
6樓:匿名使用者
12年。你不聽花木蘭唱啊,花木蘭12載未露分毫
花木蘭多少歲從軍?
歷史上花木蘭幾歲從軍?幾歲回鄉?是否孑然一身?
7樓:娛樂小八卦啊
15歲從軍,27歲回鄉,離鄉十二年,並非孑然一身
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最早出現於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該詩約作於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錄於南朝陳的《古今樂錄》。僧人智匠在《古今樂錄》稱:「木蘭不知名。」長300餘字,後經隋唐文人潤色。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背景
北魏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
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2023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
《木蘭詩》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人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蹟和形象被搬上舞臺,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8樓:匿名使用者
1 205年七月十六日花木蘭代父親從軍 19歲
9樓:元依雲
15歲從軍,27歲回鄉,離鄉十二年
10樓:溫柔餵了狗
怎麼這麼多替父從軍的又恰好都叫木蘭的
花木蘭替父從軍打仗打了幾年
11樓:
花木蘭,生卒年代不詳,生活在北魏太武帝(408—452)年間,代父從軍,並屢立戰功,是不可多得的巾幗英雄。關於她的生平事蹟,目前民間主要存在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多次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漢國(429)的戰爭,且表現突出,但卻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戰爭結束後,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被她婉言謝絕。第二種說法是:
隋恭帝義寧(617—619)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多載,屢建功勳。
北魏名歌《木蘭辭》選入初中課本讓更多的青少年熟悉了花木蘭。花木蘭的孝心和愛國心一直為人們稱頌。
12樓:
12年,木蘭辭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花木蘭在幾歲替父從軍?
13樓:匿名使用者
花木蘭十五替父從軍。在軍營十二年。
花木蘭的故事流傳廣遠,一千多年以來有口皆碑,但對於她的姓氏、里居、出生年代,仍然傳說紛壇,莫衷一是。
關於她的姓氏,有人說是姓朱,有人說是複姓木蘭,有人說是姓魏,明代徐渭在《四聲猿傳奇》中說她是姓花,名木蘭,父親花弧是一個後備役軍官,大姐花木蓮,幼弟花雄,母親姓袁,一家五口,這是至今仍為大家所接受的一種說法。
至於出生年代,姚瑩在《康輶紀行》中說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時人;宋翔鳳的《過庭祿》中則說她是隋恭帝時人,程大冒的《演繁露》中則說她是唐初人,比較起來北魏時人的說法比較可靠。
說到籍貫里居,姚瑩以為她是涼州人,河北省《完縣誌》說她是完縣人,《大清一統志》說她是穎州譙郡東魏村人,還有人說她是宋州人或黃州人,河南省《商丘縣誌》則說她是丘花宋村人,似以《商丘縣誌》的說法比較合理。
然而不管怎麼說,正如《中國文學發展史》所言:「考證這些無稽之談,實在沒有一顧的價值,我們只要知道花木蘭是一個北方英勇女性的代表就夠了。」
確實,花木蘭的事蹟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詩是這樣寫的: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4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15歲左右,因為漢代詩歌中有一首樂府詩叫做《十五從軍徵》表現的正是對戰爭和徭役的揭露,而花木蘭這個人物經考證應該是北魏時期的人,而北魏仍實行的是漢代的徵兵制,所以差不多是這個年紀,具體年齡現在已考證不出了。附上這首詩: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出門東向望,淚落沾我衣。
花木蘭從軍到底從了多少年?
15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18歲從軍,從軍十年(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這歷史上並無記載,只有一篇古詩,這事可能是假的)
16樓:雨夕
《木蘭詩》中的「十」和「十二」都是虛指。無從考證到底是幾年。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概括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
花木蘭故事兒童版 木蘭替父從軍,很經典 古代的女孩子呀基本上都是不出門的,但是在南北朝時候,北魏有一位姑娘叫花木蘭,卻女扮 替父親從軍,傳下了千古佳話。哎 咦,姐姐你為什麼嘆氣呀?昨天,爹爹接到了朝廷緊急徵兵的文書。哦,爹爹要上戰場打仗嘍。是呀,可是爹爹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怎麼能上戰場呢。弟弟你年...
花木蘭的品質有哪些,花木蘭從軍木蘭身上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品質
勤勞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英勇戰鬥的精神。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 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花木蘭 412年 502年 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 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 木...
花木蘭替父從軍是哪個朝代的故事,花木蘭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是真的
根據北朝民歌 木蘭辭 又作 木蘭詩 約作於北魏遷都洛陽以後,中經隋唐文人潤色 的描述,對於花木蘭的歷史年代問題 目前有兩種主要的民間說法是 第一種說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且表現突出,但卻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戰爭結束後,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