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原文:《正月廿五—添倉節》
神農恣五穀,惕庶樂添倉。
山川靈百戲,田圃粹千絎。
春風吟馥廩,秋霽景膏粱。
家禎和為首,國祚幹興邦。
擴充套件內容:
農曆正月二十五,俗稱「填倉節」,也叫「天倉節」,據說是倉王爺的生日,是舊曆正月的最後一個節日,象徵著春節的尾聲,也是在民間象徵著來年五穀豐登的節日之一。
在這一天,有搬運填倉、蒸制食品、地畫倉囤、打掃院落、禁止外借、點燈祀神、祭奠倉官等習俗。各個地方在慶祝這一節日上的習俗雖然不盡相同,但是相同的其實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望,五穀豐登,生活富足的美好願景。過了"填倉",出了正月,一切工作生活就要步入正軌,開始新的一年的的辛勤勞作。
2樓:一笑
篇一:舉香供神農,
天地共填倉。
春風化春雨,
夏秋兩相忙。
瑞雪溫熱酒,
喜看糧滿倉。
篇二:新年過後廿零天,谷老天神降塞川。
戶戶糧倉燈火亮,家家囤圈蠟光燃。
張家盼囤黃糧溢,李戶祈缸白麵填。
結綵張燈迎谷老,天神恩澤再豐年。
篇三:上元十日即填倉,
皆往廩中加稻粱。
耕者焚香炎帝廟,
米商頓首稷王堂。
苦留賓客恣餐去,
放縱家人豪飲嘗。
揭下吊錢包五穀,
競燃鞭炮煮魚湯。
篇四:填倉時節雪茫茫,
天作棉被地作床。
特立獨行應有我,
世間名利任人忙。
篇五:一夜春來萬物蘇,方田碧草漸成株。
農家又是填倉日,院院祈豐畫囤圖。
3樓:丹驪雋
古人沒科學學科,很多事情整不明白,就自編。…一個離最近大路幾十裡的封閉小村,文化靠老人講故事。國人家長制習常。
小孩子不明事問:自然除傳下來的簡單的問題能答。難些若科學知識問題老者怎會知道?
但為保家長威望只張胡編……
正月二十五有什麼傳說嗎?
4樓:果凍裡的小姑娘
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五的填倉節,又叫做倉王爺生日,因為「填」與「天」諧音,所以又稱為「天倉節」。填倉節在我國流傳的歷史悠久,關於它的來歷,民間還有著動人的傳說。
相傳在很早以前,我國北方遇到連年旱災,赤地千里,顆粒未收。可是封建帝主不顧黎民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樣,橫徵暴斂,弄得怨聲載道,餓殍遍野。卻說有個看守糧倉的官吏,目睹這一慘景,於心不忍,便將糧倉開啟,救濟了百姓。
他知道這觸犯了王法,皇帝絕不會饒恕他。
於是他讓百姓把糧食運走後,就放把大火把倉庫燒了,自己也活活燒死。這件事正發生在正月二十五。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好心的官吏,重補被燒壞的「天倉」,就決定這一天為填倉節。
後人為了紀念這名倉官,每年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圓圓的囤形的糧倉,有的還鑲上花邊、吉慶字樣,並在囤中撒以五穀,象徵五穀豐登,來表達人們填滿倉谷救倉官的深情厚意。
現在這些習俗已經消失,但填倉佳話卻世世代代流傳下來,提醒人們從這天起清倉掃囤,晾晒種子,整修農具,準備春耕。
填倉節主要盛行於農村,對於城市來說,則以糧商等與糧食有關的行業過節為主。此日,糧倉祭祀倉神,大放鞭,企求吉祥與生意興隆。老百姓雖不致祭,但都要買些米麵、煤炭來充實自家的生話儲備。
《帝京歲時紀勝》載:「當此新正節過,倉廩為虛,應復置而實之,故名其日曰填倉。」
此外,全家人還要吃「犒勞」,諸如薄餅卷「盒子菜」之類,亦謂之「填倉」。並喝魚湯,取年年有餘之意。
民俗專家說,傳統的填倉節體現了人們祈盼過上魚米滿倉,五穀豐登的富足生活的美好願望。
5樓:北碚君
我認為不一致,很多傳說之事,都是由古時候那天所得的**而傳來的,所以不一樣
最早的填倉節是那年那一天
6樓:我去有意思好吧
無法考究最早是哪一年開始的。
填倉節的傳說
正月裡最後一個節日,就是正月二十五填倉節。據說這一天是倉官爺的生日,有個傳說,在很多年以前,連年大旱顆粒無收,朝廷卻不管百姓死活照樣催捐收稅,致使很多老百姓凍餓而死。
此時,有一個皇家糧倉的倉官,不願意看到老百姓的慘狀,他就自作主張開倉放糧,把糧倉裡面所有的糧食,都免費放給了老百姓,朝廷知道以後就要捉拿他問罪,這個倉官就一把火燒了空糧倉,然後他自己投火自盡,這一天正好是正月二十五,後來老百姓為了紀念這位倉官,就在正月二十五這天用草灰在院裡打囤,在囤裡放上五穀雜糧來表示紀念倉官,這一天就叫填倉節。
在北方填倉節這一天,人們一大早起來就拿著簸箕或木鍬,杵上草木灰拿著棍子邊敲邊撒草木灰,在院子裡畫幾個像糧囤一樣的圓圈,在囤邊畫一個梯子,表示糧食豐收了來添倉,以此紀念這位倉官。
這天還有一些講究,不能去別人家借東西,別人來你家借東西,你也不要往外借,這叫光進不出。另外在民間還有一個習俗,在二十五這天要蒸很多面食,有麥穗、穀穗、麥秸垛、布袋、棗花饃、小雞、小鴨還有刺蝟,做這些各種造型的麵食來過填倉節。
7樓:荒誕不經
正月二十五,俗稱填倉節,是倉王爺的生日。這是漢族民間一個象徵新年五穀豐登的節日。「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
農曆正月二十為小天倉,正月二十五為老天倉,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穀倉。
「添倉節」是古代民間祈年節俗,在農曆正月二十五。《帝京歲時紀勝》,「(正月)念五日為填倉節。」屆期,人們或飽食以表示填滿了倉,或用灰等圍出倉的形狀,在其中放些糧食以示倉滿,或祭祀倉籠之神,以祈一年糧豐倉滿。
填倉節分大小,小填倉在農曆正月二十,為祭以祈年豐,亦稱「小天倉」、「小添倉」;大填倉則在二十五。《介休縣誌》:「二十日,名『小天倉』。
煮黃米糕,燃燈禮佛。」《大同志》:「二十日,為『小添倉』;二十五日,為『大添倉』,添買米麵、柴炭等物。
」添倉,是指農家往倉房囤子裡增添糧食。是當年要在原有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增加收成,多多增產,這就寄託了人們對於來年糧食豐收的良好願望。添倉節,在各地的過節方法也不盡相同。
有的地方,添倉節這天,象徵性地往糧倉裡新增糧食,有的地方則在添倉節這一天吃春餅、煎餅和餃子,並把這些食物投入到糧倉,名曰填倉、添倉。
有的地方添倉節,做「雨燈燈」,燈燈用谷面捏成,共捏十二個,小碗大小,每個燈頂端捏一個燈盞,燈盞邊緣捏一個小豁口,每個豁口各代表一年四季中的一個月。燈盞蒸熟後,揭開鍋先看哪些月的燈盞裡積的汽水最多,則證明那個月雨澇。再根據種裝甲在哪個月需雨水最多來推斷這一年收什麼,作為本年安排種植的依據。
滿族的添倉節時,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棍編織一匹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
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
在山西晉中,孝義汾陽一帶,早年正月二十的小添倉節,孝義西部山區有舞窗花表演。用紙做成一個婦女手拿簸箕,掛在天窗裡面,隨著風吹,在外面就看見婦女除糠傾倒的動作。意思是除去秕糠,留下果實,藉以慶賀五穀豐登。
到正月二十五,孝義的家家戶戶囤裡要添糧,缸裡要添水,並用糕麵包餡做成素糕,壘成好幾層,再用糕面做燈瓜瓜,即燈展。有的把燈盞做成各種動物、植物等形狀。燈盞盛麻油,穀子裹棉做捻,到晚上點燃祭祀,院中燈盞四布、香火繚繞,十分壯觀。
民謠雲:「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燈」和「登」諧音,「糕」和「高」諧音,寓意五穀豐登,糧倉升高。
如今,添倉節的祭祀活動早已銷聲匿跡了,但仍保留了吃糕的習俗,只不過吃素糕變為吃油炸糕了。
填倉節是為了紀念一個倉官。倉官是誰?在民間有兩種傳說:
一說西漢淳于衍曾做過糧倉官,為人正直,遭人陷害,判死刑入獄,經女兒上訴赦免,後人為了紀念他,定正月二十五為天倉節。另一種傳說是,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國北方遇到連年旱災,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可是,皇家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
照樣徵收皇糧,弄得民間怨聲載道。看守李家糧倉的倉官,目睹這一慘景;於心不忍,便毅然開啟皇倉,救濟災民。他知道,這樣做是觸犯了王法,皇帝絕不會饒恕他。
於是,他讓百姓把糧食運走了以後,就一把火把皇倉燒了,連同自己也活活燒死。這一天正好是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放糧救災民的無名氏倉官,每到這一天,就用細炊灰在院內外打囤填倉,以示對倉官的懷念,也祈盼新年有好收成。這樣,填倉節的習俗就世代流傳下來。
另一說填倉節又叫天穿節。宋代以前,以正月二十三為天穿節,相傳這一天為女媧補天日。在遠古時期,天崩地裂火山爆發洪水浩蕩,猛獸巨鷹橫行撲食難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中。
這時被稱為人類始祖的女媧氏,採來五色彩石日夜冶煉,煉了七七四十九天後,正是正月廿五這一天,終於把破裂的天空修補好。女媧氏又斬斷巨龜的四條腿,用來支撐天的四方,並且殺死猛獸巨鷹,治退洪水,使百姓安居樂業。為了紀念女媧氏,人們就在正月廿五這天吃烙餅、煎餅,並要用紅絲線系餅投在房屋頂上,謂之「補天穿」。
蘇軾曾有:「一枚煎餅補天穿」的詩句,故正月廿五又稱為「天穿節」、「天倉節」。
關於這個節日,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節日時間有所不同,節俗也不一樣。清人俞正燮《癸巳存麓》記載:「《拾遺記》曰,江東俗正月二十四日為天穿。
……池陽以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紅縷系餅投屋上,謂之補天。」又載「《荊楚歲時記》曰,江南俗正月三十日為補天日,以紅絲縷系煎餅置屋上,謂之補天穿。蘇軾詩曰:
「一枚煎餅補天穿。」說明這個節日由來已久。
中國傳統節日 民俗 民風 古詩 傳說故事
二o二o年陰曆正月二十五日的天干地支是什麼?
8樓:倪煜蘅
出生時間
庚子 戊寅 辛卯
金水 土木 金木
正月25日是什麼節日
9樓:鴟夷子皮
正月二十五,俗稱填倉節,是倉王爺的生日。這是漢族民間一個象徵新年五穀豐登的節日。「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
農曆正月二十為小天倉,正月二十五為老天倉,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穀倉。
「添倉節」是古代民間祈年節俗,在農曆正月二十五。《帝京歲時紀勝》,「(正月)念五日為填倉節。」屆期,人們或飽食以表示填滿了倉,或用灰等圍出倉的形狀,在其中放些糧食以示倉滿,或祭祀倉籠之神,以祈一年糧豐倉滿。
填倉節分大小,小填倉在農曆正月二十,為祭以祈年豐,亦稱「小天倉」、「小添倉」;大填倉則在二十五。《介休縣誌》:「二十日,名『小天倉』。
煮黃米糕,燃燈禮佛。」《大同志》:「二十日,為『小添倉』;二十五日,為『大添倉』,添買米麵、柴炭等物。
」添倉,是指農家往倉房囤子裡增添糧食。是當年要在原有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增加收成,多多增產,這就寄託了人們對於來年糧食豐收的良好願望。添倉節,在各地的過節方法也不盡相同。
有的地方,添倉節這天,象徵性地往糧倉裡新增糧食,有的地方則在添倉節這一天吃春餅、煎餅和餃子,並把這些食物投入到糧倉,名曰填倉、添倉。
有的地方添倉節,做「雨燈燈」,燈燈用谷面捏成,共捏十二個,小碗大小,每個燈頂端捏一個燈盞,燈盞邊緣捏一個小豁口,每個豁口各代表一年四季中的一個月。燈盞蒸熟後,揭開鍋先看哪些月的燈盞裡積的汽水最多,則證明那個月雨澇。再根據種裝甲在哪個月需雨水最多來推斷這一年收什麼,作為本年安排種植的依據。
滿族的添倉節時,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棍編織一匹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
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
在山西晉中,孝義汾陽一帶,早年正月二十的小添倉節,孝義西部山區有舞窗花表演。用紙做成一個婦女手拿簸箕,掛在天窗裡面,隨著風吹,在外面就看見婦女除糠傾倒的動作。意思是除去秕糠,留下果實,藉以慶賀五穀豐登。
到正月二十五,孝義的家家戶戶囤裡要添糧,缸裡要添水,並用糕麵包餡做成素糕,壘成好幾層,再用糕面做燈瓜瓜,即燈展。有的把燈盞做成各種動物、植物等形狀。燈盞盛麻油,穀子裹棉做捻,到晚上點燃祭祀,院中燈盞四布、香火繚繞,十分壯觀。
民謠雲:「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燈」和「登」諧音,「糕」和「高」諧音,寓意五穀豐登,糧倉升高。
如今,添倉節的祭祀活動早已銷聲匿跡了,但仍保留了吃糕的習俗,只不過吃素糕變為吃油炸糕了。
農曆正月25老天長的來歷,農曆正月二十五「打囤」的來歷
正月二十五是填倉節,俗稱 大填倉 在此之前的正月初十是 小填倉 也叫 食食兒 填倉節是一個由農村發展到城市的節日。相傳在遠古時候,天崩地裂,火山爆發,洪水浩浩,猛獸撲食難民,巨鷹抓走小孩,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被稱為於人類始祖的女蝸氏焦慮不安,她採來五色石,日夜冶煉,熬過了七七四十九個日夜,於正月二...
女正月二十五辰時出生幫忙算下
戊辰 乙卯 丙寅 壬辰 身旺,忌木火,喜土金水 五行喜金不見金,名字很好呀,正好補金 2010年十二生肖運勢 龍 2010年 庚寅年屬龍人的流年運程 1940 1952 1964 1976 1988 2000 從五行上來講,虎為木,龍為土,有相剋之意,工作事業方面會有明顯的壓力感和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麻...
2023年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公曆87年2月22日)生人,麻煩哪位大師幫忙分析一下,我的五行缺什麼
生日 公曆 1987年 2月 22日 7時20分生日 農曆 丁卯年 正月 廿五 辰時 八字 丁卯 壬寅 壬寅 甲辰 五 行 火木 水木 水木 木土 納 音 爐中火 金箔金 金箔金 佛燈火五行分析 總述 八字偏弱,八字喜 金 爐中火命。此命五行木旺 五行缺金 出生公曆 1987年2月22日7時2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