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海印放光
涅槃後,自性法身永遠不生不滅。三世一切佛同共一法身。
佛的報身,根據自己的因緣而建立淨土。比如釋迦牟尼佛報身在蓮華藏世界,至今仍在說法。阿彌陀佛報身在西方極樂世界。等等。佛的報身涅槃之後,就回歸自性法身。
佛的化生,隨時隨地可以化生千百億救苦救難,隨時在我們身邊。佛的化生涅槃後也是迴歸自性法身。
佛的法身猶如大海,佛的報身和化生猶如波浪,波浪涅槃就是迴歸大海。
2樓:大雄
是的,佛涅槃就永遠不生不滅;成佛以後就永恆不生滅了。這是肯定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不生不滅,應該反過來理解,不滅不生。涅槃後是自性法身,沒有滅就沒有生,沒有生就沒有滅,根本就沒有生滅之心,故而沒有生滅。不生不滅指的是自性法身,不是其他的。
佛涅槃就是為了不生不滅嗎?成佛以後不涅槃不是也不生不滅了嗎?幹嘛非要涅槃?
4樓:匿名使用者
大般涅槃經:如來法身亦非涅槃,解脫之法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利眾生故,名般涅槃。如世伊字。
5樓:引經據典正法
你對涅盤的意思誤解了。
涅盤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滅,滅什麼?滅生死、滅煩惱、滅無明、滅邪見。
1 什麼叫「涅盤」?涅盤就是不生不滅。
2 一切法不生不滅,無有一法不圓滿,法法圓融,不但是圓滿的相,而且法法都是清淨寂滅相,這叫涅盤。
3 涅盤也翻作「圓寂」,圓是圓滿,寂就是清淨寂滅。
4 從生死輪迴裡面超越,從此以後永遠沒有生死,沒有生死就叫做涅盤。
5 現在人搞錯了,把死當作涅盤。如果死都是涅盤,這涅盤還要修嗎?不必要修,決定會得到,這是大錯特錯!
6 諸位要曉得,涅盤是活著時候證得的,不是死了才證得。
7 涅盤是寂靜、寂滅的意思;佛是智慧、是覺的意思。
8 「涅盤」跟「佛」是一個意思,講「涅盤」是從體上說,講「佛」是從用上講。
9 用當然有體,體一定有用,這就瞭解,善因善果一定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不行。
10 覺悟了,起菩提涅盤的作用;迷了的時候,天天起生死煩惱的作用。
11 其實生死煩惱跟菩提涅盤是一不是二,是一樁事情,都是妙性起用。
12 悟了,把它叫個名字,菩提涅盤;迷了,叫它做生死煩惱,只是換名詞,還是那個作用。
13 悟了,感受是無比的自在;迷了,那個感受是無邊的痛苦,苦海無邊!
14 在我們這個世界,不要說是證果,就是開悟都相當不容易,為什麼?悟門被二障(煩惱障、所知障)、二執(我執、法執)給堵塞了。
15 煩惱障不但障涅盤,也障菩提,障菩提就是障了你的悟性,障了覺性。
16 小乘人還是有執著,我執沒有了,他有法執,他執著空。
17 凡夫執著有,小乘人執著空。小乘人自己安住在一個寂靜的境界當中,這個「寂」就是清淨寂滅,確確實實他煩惱不生,煩惱從根上斷掉了。
18 二乘人他的修學著重在自己的清淨心,所以二乘人不發心幫助眾生,為什麼?大家要念念《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曉得了。
19 佛跟菩薩都說:閻浮提眾生(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剛強難化。所以阿羅漢聰明:算了!我不度眾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我自己一個人多清淨、多自在!
20 自了漢,阿羅漢只求自了,不願意幫助別人,所以他修清淨心,證偏真涅盤。
21 阿羅漢他成就大定,心清淨,沒有智慧。為什麼沒有智慧?心清淨了還沒有智慧?是的,心清淨了,照理說有根本智,但是他沒有發大悲心,清淨心裡頭不生智慧,這連根本智也沒有了。
22 只要他念頭一轉,他的根本智馬上現前,他有這個本錢,就是沒有轉過來就是了。
23 菩薩慈悲心特別重,他要幫助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服務一切眾生。菩薩不怕辛苦,不怕辛勞,捨己為人。菩薩為眾生做「不請之友」,你不請他,他找你,這是菩薩。
24 阿羅漢不行!你去求他,他還未必肯答應,他還要看看與你有沒有緣分。與他有緣分,他才肯教你;沒有緣分,他不肯教你。
25 四果羅漢「證偏空」,偏空就是涅盤,偏真涅盤,超越六道生死輪迴了。
26 小乘人的涅盤是定,跟大乘涅盤不一樣,大乘涅盤是定慧圓融,定裡面有慧,慧裡面有定。
27 小乘偏真,偏在一邊,只有定沒有慧,他證的涅盤不是究竟圓滿的涅盤。他「不悟法性」,不悟就是沒有智慧。
28 菩薩大慈大悲,他有智慧,有定功;有智慧才能真正幫助別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29 諸位要曉得,定能伏煩惱,不能轉煩惱。
30 開智慧,就能把煩惱轉變成菩提,把生死轉變成涅盤。
31 其實煩惱跟菩提是一樁事情,貴在會變,你自己要會轉變。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為涅盤,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32 生死與涅盤,這當中沒有界限,只是迷悟之別,迷了叫生死,悟了叫涅盤。
33 娑婆跟極樂也是如此,迷了叫娑婆,娑婆是極苦的世界;悟了就叫極樂,這都是從果上講。
34 如果在因上講,迷了就是煩惱,無量無邊的煩惱,悟了不叫煩惱就叫菩提,真的是一不是二。
35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無量壽是有量的無量,不是真正的無量;阿彌陀佛將來壽命到了,他還要入涅盤。
36 阿彌陀佛究竟是哪一天入般涅盤,沒有法子能夠算得出來,時間太長太長了!
37 這個無量壽(有量的無量)是阿彌陀佛的應化身,就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印度示現的壽命八十歲,這是應化身。
38 應化身的壽命有始有終,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他的應身壽命是無量,它是一個數字的單位名稱,也有始有終。
39 報身佛是有始無終,法身佛是無始無終,這在經上講得非常清楚。
40 經上說,阿彌陀佛將來在西方極樂世界的法緣盡了,與他有緣的這些眾生,他都度盡了,他就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作佛,去度那些與他有緣的眾生。
41 阿彌陀佛上午涅盤,下午觀世音菩薩就繼佛的位,就成佛了,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生死。
42 西方世界實實在在是無比的超勝,佛滅度之後,觀音菩薩馬上就示現成佛,將來觀音菩薩度化眾生時劫之長,也像阿彌陀佛一樣。
43 經上說,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他活了八十歲,三十歲示現證道就出來弘法利生,到八十歲入涅盤。
44 其實釋迦牟尼佛沒有涅盤,菩薩都不生不滅了,佛怎麼還會有生滅?
45 佛哪有涅盤?沒有。入般涅盤是對中下根性人所講的,中下是指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以下。
46 高階的菩薩既沒有生死,也沒有涅盤,大乘經上講「無住涅盤」,不住生死,不住涅盤。
47 涅盤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滅,滅什麼?滅生死、滅煩惱、滅無明、滅邪見。
48 佛與大菩薩他得涅盤這個果報,這果報怎麼得來?要修道,道就是因。念念與覺正淨相應,這樣才能趣向大涅盤。
6樓:哭泣的透明小熊
閒的唄……才怪!
這世上哪有什麼不生不滅的永
恆之物 就算是仏只要還在這世上就受到世界法則的約束所以仏才需要通過涅槃的方式來規避法則
當然並不是所有仏都用這個方法 但基本不這麼做的仏也會用其他方法來達到相同的目的
總而言之 就算是仏也不能一直坐在那裡坐到天荒地老
成佛**涅槃就永遠無意識了嗎?
7樓:匿名使用者
羅漢有分別心,還活在二元對立中(比凡夫的二元對立心輕多了)。所以羅漢認為有生死,就有不生不死的涅槃,這個叫偏真涅槃,是二元對待的涅槃。不是佛和8地菩薩證到的大涅槃,超越二元對立的真涅槃。
所以,阿羅漢是取色滅空,色身徹底消失(相對於生死輪迴中的六道凡夫的色身),叫灰身泯智。
因為他認為只有色身徹底消失,才會不再輪迴六道,但這樣一來,他也再無法度眾生了。所以,大乘佛法教我們:寧墮地獄,不成羅漢。墮地獄還有出離的一天。
所以阿羅漢智慧不足,認為生死是相對的,不是死就是生。
大乘佛法告訴我們:淤泥方生紅蓮,煩惱本是菩提。故能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真正的禪定是靜中有定,定中有靜。禪定時,對外界清清楚楚,一念心性瞭然分明。而阿羅漢的禪定是要麼動,要麼靜。
靜了就不知動了。所以小乘聖人不度眾生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此,不是他不度,而是沒法度。
大乘與小乘的根本區別在什麼地方? 根本區別不外乎三點:第一就是【行願】的不同。
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普賢菩薩代眾生受苦;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三十二應等,無不顯示了大乘佛教的拯救精神、奉獻精神。我們每天在做功課的時候都要發四弘誓願,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願力,也是大乘佛教最具特色的巨集大的願力。《華嚴經 · 普賢菩薩行願品》裡講到 「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 ,這是願力的體現,奉獻精神的體現。
在上座部佛教裡也有種種利他的教導,種種具體的實踐。他們以證阿羅漢果為最終目標。南傳佛教國家當然也有一些輝煌的建築,如緬甸的大金塔。
但大多數的寺廟都比較簡陋。從這些地方也能體現出願力的大小,修行的重點不同。南傳佛教重視的是每個人【個體的修行】,個人的寧靜和精神生活的充實。
中國的大乘佛教同樣是要追求自身的安寧、安祥、完善。【但是這種完善、安寧、安祥是要在奉獻當中來實踐】,在利生當中來實行,在行菩薩道的同時來實現。它的先後次第是有一些不同。
第二是【見地】不同。大乘佛教認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它這個即並不是說不需要有一個淨化的過程,而是在超越的過程當中就實現了兩者之間的平等。
從四阿含乃至一切的大乘經典裡到處都充滿這樣的觀點。中國有一個成語叫 「 見賢思齊 」 ,還有一個成語說 「 比及丈夫我亦爾 」 ,中國古代人以堯舜作為做人的最高榜樣,所以又說 「 人人皆可為堯舜 」。這是見地的問題,有這種見地才有這樣的追求。
在禪宗裡面特別強調見地,強調見地與師齊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見什麼呢 ? 就是要當機立斷地【承認自己是佛】,你才能有斷煩惱破無明的勇氣,才能有去掉一切習氣毛病的勇氣。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離佛很遠,我們沒有成佛的希望,那麼他在修行上的【上進心】一定會受到影響。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告訴我們要立志高遠,所謂【見地就是立志】的問題,就是一個【直下承當】的問題。
第三就是【歸宿】的問題。南傳佛教徒認為證得涅槃後,關於法身常住還是不常住的問題不加討論。佛涅槃了以後就是斷了生死之流,也可以說是斷了生命之流。
大乘佛教則認為,佛的法身是常住的。小乘佛教是證【無餘涅槃】,再沒有任何東西留下來,大乘佛教是要證【無住涅槃】---證了涅槃並不住在涅槃裡。涅槃是常樂我淨。
這是大乘佛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那麼不住涅槃住什麼呢 ? 佛有千百億化身,化身是為了度眾生,所以大乘佛教處處都以眾生為懷,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是為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他證得涅槃後還可能到眾生中去,甚至到餓鬼中去。所以佛菩薩隨類化身,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上次去峨眉山,導遊說不要見佛就拜,有些佛是不能拜的,請問這個說法對嗎
拜佛是信仰而非迷信,心中有佛才拜佛!你拜或者不拜,佛就在那裡,不喜不悲!佛在心中 拜不拜在於自己 與它人無關 你拜你的 他拜他的 自己求自己的 我們拜佛是在尊重 感恩佛陀對我們的教誨,何必在意泥雕木朔?如同我們拜祭親人靈位,有誰在意那是一片木板?不同地方不同的說法,你信那就是對的,你不信就是不對的。...
佛曰有緣相聚,有緣相識,有緣相見無緣不生,無緣不滅,無緣
這段話中心圍繞的是一個緣字,人的一生因緣相聚,相識,相見 但緣也終有因無緣而生分,而分散的 珍惜緣分,瞭解緣分,萬事隨緣 緣起緣聚,緣滅緣散。一切有因合果。聚合散皆有定數,命終有時終須有,命終無時莫強求。這都是大白話了,還需要解釋嗎。誰知道這首對聯的意思?上聯是今生有緣在一起。下聯是人生無緣不相逢。...
哪些道理是你不踏入社會就永遠不會了解的?
飯可以多吃,話不能亂講,儘量多做事少說話,別被人抓住什麼小辮子。只有你踏入社會才會明白現實有多殘酷,社會會讓你很快成長起來。我感覺這個社會的現實吧,不進入這個社會,是不知道他有多麼現實。學習 工作能力 工作效率都很重要 謹慎談薪酬。步入社會才知道能力比不上人脈,比不上人際關係。即使你有在大本事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