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事成金剛
這個是布袋和尚,法號契此,為阿逸多(彌勒)菩薩化身。示現於五代樑朝。揹著的袋子既象徵福德又象徵煩惱。
把袋子拿起就是煩惱,放下就是福德。所以他在世時經常警示人說:「還沒放下嗎?
沒放下只好揹著走了」。但是他佈施眾生時卻又總是拿不完袋裡的東西,總是有很多,老也拿不光。人深以為奇,但都不解其深意與禪機。
只有蔣介石的祖上蔣宗霸慧眼識珠,見其出語睿智,行動不凡,遂拜之為師。侍奉追隨.據《蔣氏宗譜》記載:
「布袋和尚教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為日課,世因呼宗霸為摩訶居士。」溪口蔣氏後裔則稱他為「摩訶太公」。布袋和尚圓寂後,還做了一首《頌布袋和尚》詩,詩云:
「兜率宮中阿逸多(阿逸多是彌勒名,兜率宮是他天上的出生地——引者注),不離天界降婆婆;相逢為我安心訣,萬劫千生一剎那。」蔣宗霸曾跟隨布袋和尚雲遊三年,晚年在鄞縣東鄉天童小盤山築庵靜修,死後就埋葬該地。 布袋和尚在圓寂前對蔣宗霸說:
「我以布袋贈你,使你的子孫代代為衣冠世家。」然後誦偈曰:「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警世人,世人不相識。
」遂坐化圓寂。世人才知是彌勒菩薩化現,後在廟裡供奉的彌勒菩薩原形即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圓寂以後,蔣宗霸對他十分懷念,蔣宗霸專門為他造了一個「精舍」,取名「奉師塔』,作為紀念和奉祀,供奉布袋和尚塑像,朝夕禮拜。
這座「奉師塔」直到清代光緒年間依然存在。布袋和尚即是漢傳佛教寺院裡大肚彌勒菩薩像的原形,是彌勒菩薩的化身.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遠祖蔣宗霸(摩訶居士)因為侍奉彌勒菩薩的功德.
子孫世代相傳,連綿不絕.蔣介石為蔣宗霸28代孫,對這位遠祖十分崇敬,發跡後曾三臨其墓地,頂禮膜拜。2023年4月,蔣介石離開家鄉前,自知回鄉無期,特地偕張群、俞濟時、蔣經國同到小盤山祭掃。
他在祖宗墓前站立默禱、行禮如儀以後,來到摩訶墓旁的彌陀寺,當時的住持果證出寺門迎接,入方丈殿就座奉茶。蔣介石命隨從送上兩千斤谷錢(因當時物價跳動,人們常以谷錢折算錢鈔)、十丈白布,拜託果證看管祖墳,按時供祭。
為了經常紀念這位摩訶太公,蔣介石還於2023年在離祖宅豐鎬房不遠的養鬆園,建造了一座摩訶殿,內供蔣宗霸塑像,早晚由蔣氏女眷燃燭供香。他的髮妻毛福梅篤信佛教,生前常在此拜祖唸經,死後葬於大殿前側,現在已成為溪口的一個旅遊景點。
2樓:
五代樑時僧。明州(浙江)奉化人,或謂四明人。姓氏、生卒年均不詳。
自稱契此,又號長汀子。世傳為彌勒菩薩之應化身。常以杖荷一布袋,見物則乞,故人稱布袋和尚。
有偈曰(大五一·四三四中):『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可為其一生之寫照。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載,布袋和尚身材肥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常用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均貯於囊中,時人稱為長汀子布袋師。師能示人吉凶,頗能預知時雨。樑貞明二年(916)三月,師將示寂,於嶽林寺東廊下端坐磐石,而說偈曰(大五一·四三四中):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入寂。其後,有人於他州見師負布袋而行。
世人以其為彌勒之化現,江浙之地多畫其像流傳之。宋畫遺品今唯存梁楷之布袋圖。又傳至日本後,成為七福神之一,民間多祭祀之。
〔宋高僧傳卷二十
一、佛祖統紀卷四十
三、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
五、釋氏稽古略卷
三、古今圖書整合職方典第九七九〕
3樓:學墨行
這個人是確實有的,無論是野史還是正史,都有明確的記載,至於那些傳說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4樓:匿名使用者
彌勒佛已經下來好幾個了~(包括布袋和尚)~
5樓:紫化宮
千真萬確的有。歷史文獻記載者呢。
布袋和尚是什麼意思
布袋和尚傳說的主要內容
布袋和尚的含義是什麼?
6樓:文子
布袋和尚形象為大肚彌勒,此在佛教作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後梁時期明州奉化(現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僧人,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樑高僧。 [1] 世傳為彌勒菩薩或彌勒佛之應化身,身體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
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開,而且,幽默風趣、聰明智慧、與人為善、樂觀包容,深受人們尊敬和愛戴。因「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故這和尚又名「契此」。
早年在奉化嶽林寺出家,最愛遊化雪竇,在雪竇寺弘法,雪竇山由此被尊為「彌勒聖地」。在一些漢傳佛教的寺院裡,常見到的大肚彌勒(或大肚比丘)即以契此為原型塑造。
7樓:禾木由
布袋和尚臉帶笑容,手提布袋,寓意著和氣生財、累積財富。
布袋和尚身體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開,而且,幽默風趣、聰明智慧、與人為善、樂觀包容,深受人們尊敬和愛戴。在日本,日本人把布袋和尚作為七福神之一。
中國多數佛教寺院裡所供奉的大肚彌勒(或大肚比丘),即以他為原型塑造。由於他的形象通常為臉帶笑容,手提布袋,因此常常被商家認為帶有歡喜、招財的意味,而視同財神供奉。
8樓:匿名使用者
布袋和尚是指五代後梁時期僧人,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後梁時期明州奉化(現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僧人,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樑高僧。
世傳為彌勒菩薩或彌勒佛之應化身,身體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開,而且,幽默風趣、聰明智慧、與人為善、樂觀包容,深受人們尊敬和愛戴。因「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故這和尚又名「契此」。
早年在奉化嶽林寺出家,最愛遊化雪竇,在雪竇寺弘法,雪竇山由此被尊為「彌勒聖地」。
9樓:匿名使用者
布袋和尚名契此,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樑高僧。傳說他身寬體胖,面容含笑,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形如瘋瘸;又常以竹杖背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無論給他什麼,即裝大布袋,永遠也裝不滿;有時茬稠人廣眾面前,將袋中之物傾倒於地,叫道開:「看、看、看,隨即哈哈一笑,收回袋內。
一天,他坐在原籍浙江奉化嶽林寺東廊磐石上,說偶道:
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幹億,時時示世人,世人總不識。
言罷圓寂而化。人們恍然大悟,以為此即彌勒菩薩顯化,因而從北宋開始,就畫或塑了他的形象,供奉於天王殿中,稱為大肚彌勒;有的還讓他帶著那個「布袋」,現在佛寺中笑口常開、袒腹露胸的彌勒菩薩像,即由此而來。
契此是彌勒轉世嗎?佛經上說彌勒佛不是要五十六億年後才來到人世的嗎?怎麼在區區幾千年後就轉世了呢? 10
10樓:海印放光
佛有三身:報身、化生、法身
佛經上說彌勒佛要五十六億年後才來到人世,是指彌勒佛的報身。(那時的報身是教化整個娑婆世界)
契此布袋和尚,以及其他各地的彌勒菩薩的事蹟,都是彌勒菩薩的化生。所謂化生千百億。他的化生,地球上可以說到處都是,年年都有,但無緣人不能認識的,《楞嚴經》上說他自己也絕不會暴露自己身份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末法再遇到說自己是彌勒佛轉世的,要堅定的遠離。佛菩薩示現凡聖同居,和光同塵,但一定不會暴露身份,否則就是有心人欺世盜名,另有所圖。末法修行要擦亮眼睛,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12樓:觀觀觀坐坐坐
五十六億七千萬年這是會年的時間。彌勒佛祖已經來到人間了。我們都趕上好時候了等著吧-大乘佛法現在已經開始弘揚了。
13樓:出塵真人
每個世界時間流速不一樣啊 兄弟 人是宇宙的縮影 宇宙就是人 人就是宇宙
14樓:釋果樂
請問樓主,這句話是誰說的呢?
佛學是哲學嗎哲學和佛學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佛學是世人對佛家佛法 佛理的理解和認識。要說哲學先說哲理,什麼是哲理呢?哲理統通常指的是宇宙和人生的原理,但是人們認為的宇宙只是基於自己知識體系的認識,所以有侷限性。哲學就是闡述哲理的學問。信仰呢,通常指人們對宗教 哲學 政治 某種觀點的廣泛且高程度的信任,並且潛意識中已經把所信仰的東西作為一種評判...
佛學的智慧裡有叫人怎麼面對牴觸的環境和牴觸的群體的嗎
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因為我大學畢業後在一艘船上一待就是四年,由於是外派,我沒有中間申請回家休假,連續3個春節都是在船上度過的,四年沒有回家。我們剛開始那兩年,吃個國產的方便麵加個雞蛋,那感覺就好像過年一樣,因為我們當時的廚師一味沉湎賭博打麻將根本無心思做好飯,只好自己想辦法。海員生活的枯燥環境,大家...
初學者吉他和別的吉他有啥區別,單板吉他和普通吉他有什麼區別?
入門琴 一把標準的入門級民謠吉他 在500元 800元左右 新手也就是買練習琴咯!雖然是練習琴,練習琴只要買300 500的琴,300 500的琴只是前期拿來練手用的,到了中後期就會感覺到和麵單全章之間的差別,自然而然就不會用300 500的合板琴了,為什麼要買300 500元的琴了,低了琴的質量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