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意志作為一個哲學概念,它經常被定義成不同的形式。
[編輯] 意志作為內在動力
尼采將意志近似地定義為任意內在動機性的行動(any internally motivated action),但更狹義一些。它更象一種「具有創造力的火花」(creative spark),一種絕對的獨立性和頑強性。所以如果一個人選擇不去偷盜是因為摩西十誡中是這麼說的,那麼他就不是在運用他自己的意志;同樣如果一個人買某張**cd是因為他的朋友推薦那也是如此。
只有那些獨立自主地建立起自己道德體系或者只為取悅自己而作曲的人,他們才是在運用他們自己的意志。
[編輯] 意志作為一切
對於唯心主義者們來說,物質世界或者不存在,或者就是另一「真實」世界(柏拉圖的理念世界,康德的物自體)的派生物。在其中一些唯心主義者們看來,這一真實世界只是意志的作用。甚至某人被警察拘捕,那也是他受到意志的作用,他的思考只是受到其意志的擺佈,而人本身不能超越意志。
這種思想見於例如叔本華的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以及如同阿萊斯特·克勞利(aleister crowley)這樣的神祕主義宇宙觀擁護者們的作品中。
[編輯] 自由意志
主條目:自由意志
這一術語的標準用法是指一種連線原因事件和表象事件的內在動力。跳下懸崖是由於自由意志的作用,而不慎摔落或者被人推下懸崖則不是自由意志的作用。有些人相信我們所具有的「自由意志」並不是真正自由的,對於自由意志的感覺只是某種幻覺。
這一觀點通常是因為對於內在動力而言,它總是受到某一先前的內在事件的影響,從而真正的內在動力並不存在。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一個預先決定的未來,我們或者就只是量子物理中隨機性的某種僥倖,那麼自由意志也是不可能的。
[編輯] 相關學科中的意志
心理學家也處理關於意志的問題。一些人具有一種高度的內在目的性(尼采會認同他們),他們會做出對他們而言最有利的選擇。而另一些人則是意志薄弱的,他們容易受到社會意見(外在目的性)或者外界的引導。
他們同樣研究「意志力薄弱」(akrasia)的現象,即人們為什麼有時候明知道自己有最好的選擇卻不去這麼做(例如,明智地選擇戒菸後又重新開始抽菸)。弗洛伊德的心理學擁護者們強調無意識心理(unconscious mind)的重要性要大於表面上有意識的意志作用。
研究集體心理學的社會學家特尼斯(ferdinand tönnies)劃清了指向集體目的意志(wesenwille or essential will,必要的意志)和指向個人目的的意志(kürwille or arbitrary will,獨斷的意志)之間的差別
意識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一般認為是人對環境及自我的認知能力以及認知的清晰程度。研究者們還不能給予它一個確切的定義。
約翰·希爾勒通俗地將其解釋成:「從無夢的睡眠醒來之後,除非再次入睡或進入無意識狀態,否則在白天持續進行的,知覺、感覺或覺察的狀態」[1],現在,意識概念中最容易進行科學研究的是在覺察方面。例如,某人覺察到了什麼、某人覺察到了自我。
有時候,「覺察」已經成為了「意識」的同義詞,它們甚至可以相互替換。目前在意識本質的問題上還存有諸多疑問與不解,例如在自我意識方面。現在對意識這一概念的研究已經成為了多學科的研究物件。
意識問題涉及到的學科有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心理學、電腦科學、社會學、哲學等。這些領域在不同的角度對意識進行的研究對於澄清意識問題是非常有幫助的。
研究意識問題的歷史
由於最初的心理學僅僅是哲學的一個分支,那時意識問題完全是哲學討論的問題,直到被公認為現代心理學的創立者,德國心理學家馮特,使心理學脫離了哲學,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學科後,心理學也開始了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其實最初的心理學只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最初馮特使用的是內省的方法來研究這個問題,但後來很多心理學家紛紛提出了對這種方法的質疑甚至是反對,他們的理由是這種方法並不是一種可靠的方法,他們認為這種方法不能準確的反映出人豐富的思想、情感與行為,也不能讓人接觸潛意識或無意識的心理狀態。而且這種方法過於依賴複雜的語言,而導致客觀性的喪失,於是人們很快就放棄了這種研究方法。
但由於也找不到合適的研究方法,因此導致了在很多年裡,心理學及相關學科完全放棄了對意識問題的研究。直至20世紀的五十年代,由於認知科學的飛速發展,為研究這個問題又開闢了許多新的途徑,終於使這個問題又回到了科學的正軌上來,尤其是在dna模型創立者,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下,使這個問題在神經科學研究的範圍內,也佔據了相當大的位置。雖然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困難,但是,現在,研究相關領域的大多數科學家對研究這個問題的前景均持樂觀的觀點。
意識的遍歷態理論
著名的裂腦研究專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斯佩裡(r.w.sperry)2023年指出,精神和意識是大腦的整體性質。研究表明,意識並不是單個腦區
或者神經元的特性,而是更寬範圍分散式神經元群活動特性的體現。研究發現,任何意識狀態的出現都與分佈在各個腦區的神經元群的啟用與失活 有關,意識具有整體啟用和遍歷性的特點。
意識的整體啟用可以通過多級聯想神經網路中神經元興奮模式的啟用來加以刻畫、描述和解釋,意識涉及到多級聯想神經網路中神經元興奮
模式的啟用和轉移,意識具有整體啟用和遍歷的特性。遍歷態理論為刻畫、描述意識的遍歷性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釋,遍歷態理論是拓撲動力系統 的研究內容,遍歷態理論從動力學的角度來研究和刻畫拓撲系統的動力學過程,拓撲動力系統的發展與遍歷態理論密不可分。意識涉及到從神經 興奮到大腦皮層水平啟用和轉換的過程,遍歷態理論為揭示和解釋大腦由神經興奮到意識啟用狀態的轉變和實現提供了一條可能的途徑。
遍歷態理論的核心是指系統處於平衡態時應接近於遍歷相空間的任意點,如果遍歷態發生破缺,系統就處於凝結狀態。意識的發生可能也是基於
遍歷態的破缺,意識是新資訊輸入和不確定性消除過程中的一種伴隨心理現象和伴隨心理狀態,新資訊輸入是遍歷態破缺發生的前提,不確定性的 消除和意識的發生是遍歷態破缺的必然結果。如果經過遍歷後仍沒有發生遍歷態的破缺,則會產生一種背景水平的廣泛的興奮性。模式是認識和問題 解決的基本單元,也是記憶儲存和提取的基本單元,模式是思維的基本單位,意識的整體啟用、突現性或湧現性本質上也都是基於模式。
2樓:救贖齋
意識是生物和非生物共同具有的一般規定和本質。是人腦從生物和非生物的行為和存在中抽取出來的普遍性規定,是存在於世界萬物之中的絕對抽象事物。
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支配行動,克服困難,實現目的的心理過程。即人的思維過程見之於行動的心理過程。
3樓:
意識 :
yì shí
①人腦的特殊機能和活動,是人所特有的對於客觀世界的反映。對物質來說,意識是第二性的。意識在勞動的基礎上同語言一起產生,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
意識對物質的反映是能動的。符合客觀實際的意識能使人的行動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預見性,對物質的發展程序起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則起阻礙作用。在階級社會中,反映社會現象的意識形態一般都具有階級性。
在哲學上,當意識與思維都用以指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時,可以通用,但意識範圍更廣,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還包括人的情緒、意志、良心等。②覺察;感覺。常與「到」字連用:
大家沉默不響,才意識到話說過了頭。
意志 :
yì zhì
人類特有的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行動的心理現象。其過程包括決定階段和執行階段。決定階段指選擇一個有重大意義的動機作為行動的目的,並確定達到該目的的方法;執行階段即克服困難,堅定地把計劃付諸實施的過程。
意志的調節作用包括髮動與預定目的相符的行動以及抑制與預定目的矛盾的願望和行動兩方面。
4樓:暖暖小寶貝
簡單說,意識就是你所有想的東西就是意識,是個中性詞.
意志,是褒義詞,是堅持某種信念的程度.一定要達到這個目標的心情.
什麼叫不以別人的意志為轉移?
5樓:河傳楊穎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copy移」bai是指:不會因為人的思想、想法而發生du改變。如一顆石子不zhi會因為希望它變成金子它dao就會變成金子。
舉例:1、歷史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2、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3、一旦精神的災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降臨時,女人才不會崩潰。
4、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就是指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主觀性:人區別於動物的又一本質規定。主觀性與客觀性相反,主觀性以主體自身的需求為基礎去看待客體、對待客體。
一方面,它只接受對方適於自己需求的性質和關係;另一方面,又必然排斥對方由它出發、不適於自己需求的性質和關係。
主觀性具有內在性,它不能滿足主體的現實需要。例如,客觀的房屋可以居住,主觀的房屋不能居住,只有通過主體的感性活動把主觀性轉化為客觀性,即變成具有直接現實性的房子才能居住。這是主觀性的侷限,可也表明了主觀性具有超越客觀現實條件的優點。
6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客觀事物不管你是否承認、是否反映、是否認識都是存在的,不會因人的主觀意識而隨意改變。不受外界干擾不合適,因為客觀事物會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這裡只能理解為不受意識的影響。
7樓:匿名使用者
不以bai別人的意志為
轉移:客觀du物質不是人的主zhi觀想法能夠改變的dao,或者是「不
專按照人的想法屬來改變」。事情的發展不會根據任的主管願望而改變,而是客觀存在的。舉個例子 「家門口有棵桃樹」,那麼這棵樹就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它就是桃樹,想讓它成為蘋果樹,那不行,因為它不按照人的想法來改變,不是想讓它變成什麼就變成什麼的,所以我們說它 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
如人的自我意識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自我認知、自我意志和自我情感體驗。什麼是自我情感體驗;
8樓:匿名使用者
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它的結果是對自身狀態的描述,而自我情感體驗部分是對自己的情感層面"發生了什麼?","我怎樣評價它?"這兩個問題作出回答。
什麼是感恩意識,什麼是感恩意識
感恩與感恩意識的涵義 感恩一詞,現代漢語詞典 的解釋為 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 牛津字典 所給的解釋是 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且回饋他人 對於 感恩 說文 曰 恩,惠也。從心,因口。恩就是恩惠,與仇怨相對。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說,恩惠 他人給予的好處。感恩 感激別人對自己的恩德。有學者還提出所...
為什麼叫德國法西斯是德意志第三帝國
第三帝國是指1933 1945年的法西斯德國,希特勒自稱第三帝國。於1939年9月1日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投降書上簽字,第三帝國宣告完結。德國為美 英 法 蘇四國分割槽佔領。1949年5月,在美 英 法合併的西佔區通過 基本法 宣佈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即西德 9月建立 ...
什麼是自我意識,什麼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的含義是什麼?
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身心狀態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包括三個層次 對自己及其狀態的認識 對自己肢體活動狀態的認識 對自己思維 情感 意志等心理活動的認識。自我意識不僅是人腦對主體自身的意識與反映,而且人的發展離不開周圍環境,特別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制約和影響,所以自我意識也反映人與周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