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趙州東院從稔禪師》:「大眾晚參,師雲:『今夜答話去也,有解問者出來。
』時有一僧便出,禮拜。稔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墼子。
』」 景德傳燈錄 (墼:沒有燒的磚坯。) 拋磚引玉,出自《傳燈錄》。
相傳唐代詩人常建,聽說趙嘏要去遊覽蘇州的靈巖寺。為了請趙嘏作詩,常建先在廟壁上題寫了兩句,趙嘏見到後,立刻提筆續寫了兩句,而且比前兩句寫得好。後來文人稱常建的這種作法為「拋磚引玉」。
此計用於軍事,是指用相類似的事物去迷惑、誘騙敵人,使其懵懂上當,中我圈套,然後乘機擊敗敵人的計謀。「磚」和「玉」,是一種形象的比喻。「磚」,指的是小利,是誘餌;「玉」,指的是作戰的目的,即大的勝利。
「引玉」,才是目的,「拋磚」,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釣魚需用釣餌,先讓魚兒嚐到一點甜頭,它才會上鉤;敵人佔了一點便宜,才會誤入圈套,吃大虧。 公元前700年,楚國用「拋磚引玉」的策略,輕取絞城。
這一年,楚國發兵攻打絞國(今湖北鄖縣西北),大軍行動迅速。楚軍兵臨城下,氣勢旺盛,絞國自知出城迎戰,凶多吉少,決定堅守城池。絞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楚軍多次進攻,均被擊退。兩軍相持一個多月。楚國大夫莫傲屈居瑕仔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情況,認為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
他向楚王獻上一條「以魚餌釣大魚」的計謀。他說:「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誘之。
」楚王向他問誘敵之法。屈瑕建議:趁絞城被圍月餘,城中缺少薪柴之時,派些士兵裝扮成樵夫上山打柴運回來,敵軍一定會出城劫奪柴草。
頭幾天,讓他們先得一些小利,等他們麻痺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奪柴草之時,先設伏兵斷其後路,然後聚而殲之,乘勢奪城。楚王擔心絞國不會輕易上當,屈瑕說:「大王放心,絞國雖小而輕燥,輕躁則少謀略。
有這樣香甜的釣餌,不愁它不上鉤。」楚王於是依計而行,命一些士兵裝扮成樵夫上山打柴。 絞侯聽探子報告有挑夫進山的情況,忙問這些樵夫有無楚軍保護。
探子說,他們三三兩兩進出,並無兵士跟隨。絞候馬上佈置人馬,待「樵夫」揹著柴禾出山之機,突然襲擊,果然順利得手,抓了三十多個「樵夫」,奪得不少柴草。一連幾天,果然收穫不小。
見有利可圖,絞國士兵出城劫奪柴草的越來越多。楚王見敵人已經吞下釣餌,便決定迅速逮大魚。第六天,絞國士兵象前幾天一樣出城劫掠,「樵夫」們見絞軍又來劫掠,嚇得沒命的逃奔,絞國士兵緊緊追趕,不知不覺被引入楚軍的埋伏圈內。
只見伏兵四起,殺聲震天,紋國士兵**抵擋得住,慌忙敗退,又遇伏兵斷了歸路,死傷無數。楚王此時趁機攻城,絞侯自知中計,已無力抵抗,只得請降。
2樓:匿名使用者
趙嘏 gǔ 這個字也有 jia 音。
成語拋磚引玉有關人物
3樓:紇小子
拋磚引玉 pāo zhuān yǐn yù
近義詞: 引玉之磚、一得之見 反義詞: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用於謙詞
解釋: 丟擲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例子: 剛才婢子費了脣舌,說了許多書名,原是~,以為藉此長長見識,不意竟是如此!(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八回)
謁後語:
謎語: 國
成語故事:
趙嘏(gǔ)和常建都是唐代詩人,常建很佩服趙嘏的詩。
有一次,趙嘏到蘇州去遊覽。常建正好在蘇州,他想:「這是個好機會,一定要讓趙嘏留下幾句好詩來!
」但是用什麼方法呢?他想:靈巖寺是蘇州的一大名勝,趙嘏既到蘇州,必然要去巖寺,如果自己預先在寺中寫下一句半首,說不定會引起趙嘏的詩興。
於是,常建就在靈巖寺的牆上寫了兩句詩。
果然,趙嘏來到靈巖寺,看到牆上的詩只有兩句,便提筆在後面添上兩句,成了完整的一首。常建的計策獲得了成功。
有人說,常建的這個方法,真可謂「拋磚引玉」了。
「拋磚引玉」比喻用自己粗淺的見解來引出別人的高論,是一種表示自謙的說法。
(出自《歷代詩話》)
4樓:湯初昳
唐朝時有一個叫趙嘏(gǔ)的人,他的詩寫的很好。曾因為一句「長笛一聲人倚樓」得到一個「趙倚樓」的稱號。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常建的人,他的詩寫的也很好,但是他總認為自己沒有趙嘏寫的好。
有一次,常建聽說趙嘏要到蘇州遊玩,他十分的高興。心想,「這是一個向他學習的好機會,千萬不能錯過。可是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留下詩句呢?
」他想,「趙嘏既然來到蘇州,肯定會去靈巖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廟裡留下半首詩,他看到以後一定會補全的。」於是他就在牆上題下了半首詩。
拋磚引玉
後來趙嘏真的來到了靈巖寺,在他看見牆上的那半首詩後,便提筆在後面補上了兩句。常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詩,換來了趙嘏的精彩的詩。
後來人們說,常建的這個辦法,真可謂「拋磚引玉」了。[2]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先把自己的不是很好的觀點或文章介紹給大家,目的是為了引出別人的高論或佳作。是一個表示自謙的說法。
5樓:彩片段
拋磚引玉的故事:
【成語】: 拋磚引玉
【拼音】: pāo zhuān yǐn yù【解釋】: 丟擲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成語故事】:
唐朝有個叫趙嘏的人,寫得一手好詩,就連著名詩人杜牧也十分讚賞。當時有個叫常建的詩人,也很欣賞趙嘏的才能。一天,常建聽說趙嘏要到靈巖寺去遊覽,便先到了寺裡,在牆上寫了兩句詩,希望能引出趙嘏的詩來。
果然,趙嘏看到牆上的詩句後,覺得很好,便順手續了兩句,使它成為一首完整的詩。人們稱常建這種辦法為拋磚引玉。這個成語比喻先發表粗淺的意見,以引出別人的高見。
拋磚引玉的意思是丟擲磚去,引回玉來,「拋磚引玉」的典故是什麼?
6樓:顯顯
唐朝時有一個叫趙嘏(音gu)的人,他的詩寫的很好。曾因為一句「長笛一聲人倚樓」得到一個「趙倚樓」的稱號。
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常建的人,他的詩寫的也很好,但是他總認為自己沒有趙嘏寫的好。
有一次,常建聽說趙嘏要到蘇州遊玩,他十分的高興。心想,「這是一個向他學習的好機會,千萬不能錯過。
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留下詩句呢?」他想,「趙嘏既然到蘇州,肯定會去靈巖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廟裡留下半首詩,他看到以後會補全的。」於是他就在牆上題下了半首詩。
趙嘏後來真的來到了靈巖寺,在他看見牆上的那半首詩後,便提筆在後面補上了兩句。
常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詩,換來了趙嘏的精彩的詩。後來人們說,常建的這個辦法,真可謂「拋磚引玉」了。
7樓:美而佳
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常建的人,他的詩寫的也很好,但是他總認為自己沒有趙嘏寫的好。
8樓:
磚指小利,是誘敵上當的誘餌;玉是大利,是真實的意圖。
9樓:小陳
常建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詩,換來了趙嘏的精彩的詩。後來人們說,常建的這個辦法,真可謂「拋磚引玉」了。
10樓:獨愛樑大大
拋磚引玉是古代兵法三十六計中的第十七計,在戰爭中常常用到。 磚指小利,是誘敵上當的誘餌;玉是大利,是真實的意圖。此計謀指用類似的事物去迷惑、誘騙敵人,使之懵懂上當,中我圈套,然後擊敗敵人。
拋磚引玉中常建想到了什麼好辦法,他的思維是什麼?
11樓:匿名使用者
拋磚引玉 意思是丟擲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12樓:反派中的大反派
躺起咯pop你模式下pwpo
拋磚引玉故事中,常建趙嘏題在牆上的詩是什麼?
13樓:
這個故事估計是後人編的,因為兩個詩人雖然都是唐朝詩人,但常建生卒年大約為708-765年,趙嘏 生卒年大約為806-852年,兩人沒機會見面的。 所以也就不存在這首詩是什麼。
寬巨集大量是謙詞還是敬詞?,拋磚引玉 洗耳恭聽 一孔之見 才疏學淺 真知灼見 不吝賜教 虛懷若谷呢
敬詞 寬巨集大量 真知灼見 虛懷若谷 謙詞 拋磚引玉 洗耳恭聽 一孔之見 才疏學淺 真知灼見 不吝賜教 謙詞 以一種謙虛的態度說話 拋磚引玉 洗耳恭聽 才疏學淺 姑妄言之 班門弄斧 一孔之見 敬詞 對對方的一種尊敬 寬巨集大量 真知灼見 不吝賜教 虛懷若谷 成語敬詞與謙詞 謙辭 1 蓬蓽生輝 也說蓬...
與相遇有關的成語典故,與相遇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狹路相逢 xi l xi ng f ng 生詞本基本釋義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後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出 處元 無名氏 爭報恩 不如做個計較 放了他去 狹路相逢 安知沒有報恩之處?例 句1.這兩個仇人 又免不了一場惡戰。不期而會 未經約定而意外地遇見。未經約定而自動聚集。...
你知道哪些與鼎有關的成語或典故
拔山扛鼎 嘗鼎一臠 春秋鼎盛 大名鼎鼎 鼎鐺有耳 鼎鐺玉石 鼎鼎大名 鼎足三分 人聲鼎沸 一言九鼎 三足鼎立 鼎足之勢 力能扛鼎 嚴重九鼎 夏傳九鼎 可以和考古發現相印證的是,不少古代文獻都把中國開始鑄造青銅器的年代定在夏代。相傳,由於夏禹治水有功,被擁戴為王,九州 代表中國各地 各部落領袖紛紛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