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資源環境承載力與國土空間規劃間的關係

2022-12-07 04:36:08 字數 5941 閱讀 1137

1樓:飛雨似塵

國土空間規劃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互消長、相互關聯。首先國土空間規劃一邊連著資源承載力,一邊連著社會發展,是調節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有效手段。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是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重要依據。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國土空間規劃頗有研究,樓主如果想深入瞭解資源環境承載力與國土空間規劃間的關係不妨去深規院官網找一些相關案例來看看。也可以去深規院實習、就職,說不定也能參與到國土空間規劃的專案中。

2樓: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堅持保護優先以來,國土空間規劃設計思想體系逐步得到昇華。因此,本文從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負荷的承載層面出發,通過研究國土空間規劃與資源環境承載力關係,提出相關對策與建議。

國土空間規劃是調節發展與資源環境關係的有效手段。資源開發利用如果不尊重資源環境的客觀要求,超出資源環境承載的極限,就會破壞資源和環境,最終影響發展的可持續性。因此,國土空間規劃一邊連著資源承載力,一邊連著經濟社會發展,是調節發展與資源環境關係的有效手段。

國土空間規劃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互消長。國土空間規劃是影響資源環境承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與資源環境承載力存在消長關係。正確認識這個關係,一方面能將空間開發活動控制在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範圍之內,另一方面,通過空間規劃對資源環境進行綜合整治與修復,資源環境就能夠更新與可持續,甚至增加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是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依據。通過對國土資源的綜合調查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為進行國土空間規劃乃至國家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提供準確的資源環境基礎資料,對做好空間佈局、產業佈局、結構調整,保護資源環境、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與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脫節造成的問題

規劃體系不健全,導致資源浪費與環境破壞。目前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不健全,國土空間規劃與可持續發展戰略、與主體功能區規劃等專項規劃關係不明確。不同部門規劃重疊與交叉,難以執行,從而導致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等問題。

重視資源開發,忽視環境保護。目前不少地區對環境保護的認識還不到位,「重開發、輕保護」「先建設、後環評」「邊建設、邊環評」等現象仍比較嚴重。同時,開發中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環境保護還不能夠與經濟發展實現同步並重。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相對滯後,直接影響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質量。國內大城市和正在規劃建設中的經濟圈,往往都把規劃放在首位,卻忽視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明顯滯後於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直接影響著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資源環境自然分割槽與行政區劃不協調。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以行政區為單元,行政區的劃分導致資源環境自然分割槽的條塊分割,加劇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與不協調,造成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非均衡發展。

加強國土空間規劃中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作用的相關建議

科學界定國土空間規劃的功能定位,明確其法律地位。各類單項規劃或者產業規劃均應在國土空間規劃的框架下進行,服從於國土空間規劃佈局。

加強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的相關理論、方法研究,為編制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提供科學基礎。建立一套能反映資源環境問題本質、科學上有依據、技術上可行的新理論、新方法。

完善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制度,健全國土空間規劃綜合影響評價指標體系,使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前置。

理順國土空間規劃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協調資源環境自然分割槽與行政區矛盾的功能。通過劃分資源環境自然分割槽,科學利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來引導和協調各區域生產力佈局,解決發展中的行政分割、過度競爭、產業結構趨同等問題,以實現資源有效利用。

如何看待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

3樓:司馬刀劍

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正常執行和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對於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高城市執行效率、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確保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城市基礎設施仍存在總量不足、標準不高、執行管理粗放等問題。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拉動投資和消費增長,擴大就業,促進節能減排。

為加強和改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現提出以下意見:

當前,要圍繞改善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投資拉動效應明顯的重點領域,加快城市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水平。

(一)加強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城市按照「量力而行、有序發展」的原則,推進地鐵、輕軌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發揮地鐵等作為公共交通的骨幹作用,帶動城市公共交通和相關產業發展。到2023年,全國軌道交通新增運營里程1000公里。

積極發展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加快排程中心、停車場、保養場、首末站以及停靠站的建設;推進換乘樞紐及充電樁、充電站、公共停車場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將其納入城市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規劃同步實施。

城市道路、橋樑建設改造。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網路系統,提升道路網路密度,提高城市道路網路連通性和可達性。加強城市橋樑安全檢測和加固改造,限期整改安全隱患。

加快推進城市橋樑資訊系統建設,嚴格落實橋樑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城市路橋的執行安全。各城市應儘快完成城市橋樑的安全檢測並及時公佈檢測結果,到2023年,力爭完成對全國城市危橋加固改造,地級以上城市建成橋樑資訊管理系統。

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城市交通要樹立行人優先的理念,改善居民出行環境,保障出行安全,倡導綠色出行。設市城市應建設城市步行、自行車「綠道」,加強行人過街設施、自行車停車設施、道路林蔭綠化、照明等設施建設,切實轉變過度依賴小汽車出行的交通發展模式。

(二)加大城市管網建設和改造力度。

市政地下管網建設改造。加強城市供水、汙水、雨水、燃氣、供熱、通訊等各類地下管網的建設、改造和檢查,優先改造材質落後、漏損嚴重、影響安全的老舊管網,確保管網漏損率控制在國家標準以內。到2023年,完成全國城鎮燃氣8萬公里、北方採暖地區城鎮集中供熱9.

28萬公里老舊管網改造任務,管網事故率顯著降低;實現城市燃氣普及率94%、縣城及小城鎮燃氣普及率65%的目標。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試點,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全面啟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綜合管廊專案。新建道路、城市新區和各類園區地下管網應按照綜合管廊模式進行開發建設。

城市供水、排水防澇和防洪設施建設。加快城鎮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積極推進城鄉統籌區域供水,力爭到2023年實現全國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95%和水質達標雙目標;加強飲用水水源建設與保護,合理利用水資源,限期關閉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覆蓋範圍內的自備水井,切實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在全面普查、摸清現狀基礎上,編制城市排水防澇設施規劃。

加快雨汙分流管網改造與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解決城市積水內澇問題。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將建築、小區雨水收集利用、可滲透面積、藍線劃定與保護等要求作為城市規劃許可和專案建設的前置條件,因地制宜配套建設雨水滯滲、收集利用等削峰調蓄設施。加強城市河湖水系保護和管理,強化城市藍線保護,堅決制止因城市建設非法侵佔河湖水系的行為,維護其生態、排水防澇和防洪功能。

完善城市防洪設施,健全預報預警、指揮排程、應急搶險等措施,到2023年,重要防洪城市達到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全面提高城市排水防澇、防洪減災能力,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防洪工程體系。

城市電網建設。將配電網發展納入城鄉整體規劃,進一步加強城市配電網建設,實現各電壓等級協調發展。到2023年,全國中心城市基本形成500(或330)千伏環網網架,大部分城市建成220(或110)千伏環網網架。

推進城市電網智慧化,以滿足新能源電力、分散式發電系統併網需求,優化需求側管理,逐步實現電力系統與使用者雙向互動。以提高電力系統利用率、安全可靠水平和電能質量為目標,進一步加強城市智慧配電閘道器鍵技術研究與試點示範。

(三)加快汙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城市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以設施建設和執行保障為主線,加快形成「廠網並舉、泥水並重、再生利用」的建設格局。優先升級改造落後設施,確保城市汙水處理廠出水達到國家新的環保排放要求或地表水ⅳ類標準。

到2023年,36個重點城市城區實現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國所有設市城市實現汙水集中處理,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85%,建設完成汙水管網7.3萬公里。按照「無害化、資源化」要求,加強汙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城市汙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70%左右;加快推進節水城市建設,在水資源緊缺和水環境質量差的地區,加快推動建築中水和汙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

到2023年,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保障城市水安全、修復城市水生態,消除劣ⅴ類水體,改善城市水環境。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以大中城市為重點,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區)和生活垃圾存量治理示範專案。加大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提升生活垃圾處理能力。

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到2023年,3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左右;到2023年,設市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確保垃圾處理設施規範執行,防止二次汙染,擺脫「垃圾圍城」困境。

(四)加強生態園林建設。

城市公園建設。結合城鄉環境整治、城中村改造、棄置地生態修復等,加大社群公園、街頭遊園、郊野公園、綠道綠廊等規劃建設力度,完善生態園林指標體系,推動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到2023年,確保老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5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於60%。

加強運營管理,強化公園公共服務屬性,嚴格綠線管制。

提升城市綠地功能。到2023年,設市城市至少建成一個具有一定規模,水、氣、電等設施齊備,功能完善的防災避險公園。結合城市汙水管網、排水防澇設施改造建設,通過透水性鋪裝,選用耐水溼、吸附淨化能力強的植物等,建設下沉式綠地及城市溼地公園,提升城市綠地匯聚雨水、蓄洪排澇、補充地下水、淨化生態等功能。

三、科學編制規劃,發揮調控引領作用

(一)科學編制城市總體規劃。牢固樹立規劃先行理念,遵循城鎮化和城鄉發展客觀規律,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科學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做好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統籌安排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民生為本,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嚴格禁止不切實際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和滋生腐敗的「豆腐渣工程」。

強化城市總體規劃對空間佈局的統籌協調。嚴格按照規劃進行建設,防止各類開發活動無序蔓延。開展地下空間資源調查與評估,制定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統籌地下各類設施、管線佈局,實現合理開發利用。

(二)完善和落實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要著力提高科學性和前瞻性,避免盲目和無序建設。儘快編制完成城市綜合交通、電力、排水防澇和北方採暖地區集中供熱老舊管網改造規劃。

抓緊落實已明確的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城鎮供水、城鎮燃氣等「十二五」規劃。所有建設行為應嚴格執行建築節能標準,落實《綠色建築行動方案》。

(三)加強公共服務配套基礎設施規劃統籌。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過程中,要統籌考慮城鄉醫療、教育、治安、文化、體育、社群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合理佈局和建設專業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物流配送場站等,完善城市公共廁所建設和管理,加強公共消防設施、人防設施以及防災避險場所等設施建設。

四、抓好專案落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一)加快在建專案建設。各地要統籌組織協調在建基礎設施專案,加快施工建設進度。通過建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案資訊系統,全面掌握在建專案進展情況。

對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設施建設、市政地下管網建設、城市供水設施建設和改造、城市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消防設施建設等在建專案,要確保工程建設在規定工期內完成。各地要列出在建專案的竣工時間表,倒排工期,分項、分段落實;要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建設資金、材料、人工、裝備設施等及時或提前到位;要優化工程組織設計,充分利用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推進在建專案實施。

(二)積極推進新專案開工。根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落實具體專案,科學論證,加快專案立項、規劃、環保、用地等前期工作。進一步優化簡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審批流程,減少和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干預,逐步轉向備案、核准與審批相結合的專業化管理模式。

要強化部門間的分工合作,做好環境、技術、安全等領域審查論證,對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專案探索建立審批「綠色通道」,提高效率。在完善規劃的基礎上,對經稽核具備開工條件的專案,要抓緊落實招投標、施工圖設計審查、確定施工及監理單位等配套工作,儘快開工建設。

(三)做好後續專案儲備。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和基礎設施專項規劃要求,超前謀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各級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規劃和國土資源等部門要解放思想,轉變職能和工作作風,通過統籌研究、做好用地規劃安排、提前下撥專案前期可研經費、加快專案可行性研究等措施,實現儲備專案與年度建設計劃有效對接。

對2023年、2023年擬安排建設的專案,要抓緊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建立健全統

一、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專案儲備庫。

槽鋼荷載承載力怎麼計算槽鋼荷載承載力怎麼計算啊線上等

1 查查20b槽鋼的一些基本引數 單位長度重g 截面模量w 查 機械設計手冊 g 25.77kg m 0.2577kg cm,w 191.4cm 2 查普通槽鋼的容許應力b 即限制槽鋼材料最大隻能承受多大的力,這個是國家規定的 因為普通槽鋼是q235型號的碳素鋼,結構容許應力 b 1400kg c ...

樁基承載力夠,可樁長不夠怎麼辦,樁基承載力夠,可樁長不夠怎麼辦

地勘持力層離樁底有多少米?看地勘資料和打樁記錄。如果在持力層上,那就沒有問題。如果離持力層還有點距離,可能樁底部打在岩石或者其它什麼硬物上了。曾經遇見過設計樁長23米,結果很輕鬆的打了67米樁下去,一般來說,承載力夠了是滿足了樁基受壓的能力,但是在車輛向一個方向行進時,會對橋墩及下部機構有一個側向力...

12號槽鋼承載能力如何計算槽鋼承載力計算

12的槽鋼承重大約為200mpa。12 普通槽鋼 高120mm,腿寬53mm,腰厚5.5mm,每米重12.06公斤。槽鋼屬建造用和機械用碳素結構鋼,是複雜斷面的型鋼鋼材,其斷面形狀為凹槽形。槽鋼主要用於建築結構 幕牆工程 機械裝置和車輛製造等。在使用中要求其具有較好的焊接 鉚接效能及綜合機械效能。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