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龍牙侯
這是老子的觀點,認為如果棄絕了學問和學業,就不會有憂患和煩惱了。
通俗說:
就是原始人思想簡單最快樂 從現在觀點看,是一種逃避社會的方法,不足可取。
仁者見仁的解法,如果按我所解,人之所以憂,只因知道的太多,很多東西都是這樣,不去尋根至底的**,知道的少,所需要擔心的事兒就少.上面人的觀點明顯斷章取義。我個人感覺這是老子寫作習慣問題,是倒過來說明一個問題。
比如前面所說"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這並不能說老子叫大家不要做東西做得那麼好。而老子想說的是盜賊有的原因是因為物有「巧」有「利」。
而人之憂,皆因學而至---奇米
"絕學無憂"是什麼意思?
2樓:韓琴
絕學無憂,意思是與文化學問斷絕,才能免於憂患。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意思是每天學習能夠一天一天的增長學識,而求道卻要去情、欲,貪、憎、痴、顛倒夢想等等一點點損掉。
絕學無憂語出春秋老子的《道德經》第二十章,選段原文如下: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白話文釋義:與文化學問斷絕,才能免於憂患。應諾與斥阿,都是一種聲音,起初只有恭慢之分,能有多少差別?
可是其發展,後來則有善惡之別,這相差應該有多大?人們所怕的罪惡,我也不能不怕,這從遠古以來已如此,這風氣還不知何時方休!
眾人的生活是那樣的其樂陶陶,好像參加盛典,多麼的欣喜激動,好像春和景明之時登臨亭臺,多麼的暢意。只有我,淡漠處事,無動於衷,像未開口笑的嬰兒一樣無知無識;疲勞啊,竟似無處可歸。眾人都有多餘的東西,而我單單好像什麼也不足。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語出春秋老子的《道德經》四十八章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白話文釋義:每天學習能夠一天一天的增長學識,而求道卻要去情、欲,貪、憎、痴、顛倒夢想等等一點點損掉。乃至損到無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因而「無為」而無所不為。治理國家要常清靜不擾攘,至於那些政治繁苛,就不配治理國家。
擴充套件資料
絕學無憂這一章是老子的人生論,也是充滿哲理的諷刺詩。絕學無憂意在說明不要跟學當時走紅的顯學,以免擾攘天下。在老子看來,從「唯」與「阿」的小差別發展到「善」與「惡」的大對立,都是擾攘的結果,人們害怕這控制不住的發展,我也不能不害怕。
所舉「眾人熙熙」、「眾人皆有餘」、「眾人皆有以」三組人,與我對比,都是反話。最後點出自己看重的與俗人看重的過眼煙雲不同,自己貴得「道」,從而表明獨立的價值觀。
而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中,老子闡述了為學只能增長知識,新增私慾,因此就會虛偽百出,憂煩眾生。而求道則損知去欲,內心清靜虛懷若谷,外在的自然也就無為無事了。不是不學,而是要向自然學習。
為學指探求外物的普通的求知活動,所追求的是關於形而下的具體事物的知識,這種知識通過感覺經驗即可獲得,它貴在增益,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所以說「日益」。
為道亦稱聞道,指通過玄思或體驗去領悟和把握最高的大道。為道則不同於為學,道是形而上的,它「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因為超感覺超經驗,所以用認識具體事物的方法是不可能獲得的,經驗知識的積累不僅無助於為道,而且搞得不好還易於產生成見、偏見甚至慾望、智巧,反而會妨礙對大道的認識。
3樓:知夏
絕學無憂,絕學的學指的智慧的學習,如果是以一種浮躁的心態進行學習的話,還不如不要進行學習,因為這樣的學習是起不到效果的。如果能夠把學問分析透徹了,就不會擔心還有再會讓人困惑的問題了。「絕」有做透徹的意思。
只有當學明白了,才能夠做到處事不驚,解疑不惑,才能夠不斷去發展自己的學識,越是當內心越輕鬆的時候,就越不會感到困惑和焦慮。
4樓:維維豆奶
這句話的意思是:越是學到絕處;越是你做到極致之處;越是你發展到極致之處。反而你內心越柔和越輕鬆,越沒有憂慮。
絕學是絕頂,絕——達到極致的絕學。無憂指的是沒有任何的多餘的思慮,沒有擔憂。
出處:老子的《道德經十九章》。
原文: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譯文:與文化學問斷絕,才能免於憂患。應諾與斥阿,都是一種聲音,起初只有恭慢之分,能有多少差別?
可是其發展,後來則有善惡之別,這相差應該有多大?人們所怕的罪惡,我也不能不怕,這從遠古以來已如此,這風氣還不知何時方休!
眾人的生活是那樣的其樂陶陶,好像參加盛典,多麼的欣喜激動,好像春和景明之時登臨亭臺,多麼的暢意。只有我,淡漠處事,無動於衷,像未開口笑的嬰兒一樣無知無識;疲勞啊,竟似無處可歸。眾人都有多餘的東西,而我單單好像什麼也不足。
我真是愚人的心智啊,混混沌沌。
一般人是那麼明辨事理啊,我卻糊里糊塗;一般人是那樣看事清明,我卻頭腦很昧。何等的平靜啊,像無邊的大海;瀟灑的像飄風啊,無處可以系拴我。眾人皆有其用,而我單單不開化,好像太低階。
我獨自與人不一樣,而看重得到了「道」。
絕學無憂的通俗說法就是:人們為了化解憂悲苦惱開始了"學習",但是沉迷於「學習」之中而忘記了「學習「是為了化解憂悲苦惱。地球自然有規律地默默運作著,由人類的「學習」所製造出的種種問題,是否能從自然無為之中去找到完 美的解決方案。
5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說:
這是老子的觀點,認為如果棄絕了學問和學業,就不會有憂患和煩惱了。
通俗說:
就是原始人思想簡單最快樂 從現在觀點看,是一種逃避社會的方法,不足可取。
仁者見仁的解法,如果按我所解,人之所以憂,只因知道的太多,很多東西都是這樣,不去尋根至底的**,知道的少,所需要擔心的事兒就少.上面人的觀點明顯斷章取義。我個人感覺這是老子寫作習慣問題,是倒過來說明一個問題。
比如前面所說"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這並不能說老子叫大家不要做東西做得那麼好。而老子想說的是盜賊有的原因是因為物有「巧」有「利」。
而人之憂,皆因學而至---奇米
6樓:匿名使用者
絕,斷也。
絕學無憂是說棄絕學問就沒有憂愁。
很多人用儒家思想去解讀老子,認為本句的絕是指絕頂、極致。
我個人傾向於絕是指斷絕、摒棄。
考慮到老子的思想體系和他所處的社會背景,老子不大可能有擁有絕頂的學問就沒有憂愁的想法。相反,斷絕學識就沒有憂慮,到應該能成為他的感慨。 1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出自老子的《道德經》。 「為學日益」即是說學習知識與技術要不斷豐滿完善、精益求精。而「為道日損」是指從主觀到客觀、從理想到現實、從物質到精神過程中的阻隔障礙都要一一剪除,以期求我與自然的便捷溝通,與道會合,實現藝術與人生的最佳狀態。
7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絕學,是和為道日損想通的,就是說要學的徹底,要學的徹底就必須摒棄掉巧利之心,學習分兩種,一種求真知,一種則出於其他目的,而所有不求真知的學習,所學到的知識都會給你帶來煩惱!老子強調的是內求
8樓:匿名使用者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兩句,並不是因與果的關係,並不是「為學日益」導致「為道日損」,而是並出而對立的關係,是說為學者與為道者途徑相反。如將「學」作最寬泛的解釋,則吳林伯《老子新解》所說相當清楚:「『學』與『道』反。
『為學』以求智慧,將『日』增『益』,則多而不精,以流於偽;『為道』以求真知,將『日』減『損』,則少而精。」(
道德經中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什麼意思 急用
9樓:
道德經中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什麼意思?---
見素抱樸,就是要抱住「樸素」的意思;少思寡慾,就是要減少慾望的意思;而絕學無憂,一般的解釋是捨棄用學習知識的方法瞭解事物。實際上,這三句話,都是在指出一個道理:減少「心」對富貴、繁華、智巧和滿足各種慾望的追求,從而讓自己心清靜,而使自己深層的潛意識得到開發,讓自己在生活和事業中擁有更好的「智慧」。
請採納~
絕學無憂 裡面的「絕」到底什麼意思
10樓:帝都小女子
一般說:
這是老子的觀點,認為如果棄絕了學問和學業,就不會有憂患和煩惱了。
通俗說:
就是原始人思想簡單最快樂 從現在觀點看,是一種逃避社會的方法,不足可取。
仁者見仁的解法,如果按我所解,人之所以憂,只因知道的太多,很多東西都是這樣,不去尋根至底的**,知道的少,所需要擔心的事兒就少.上面人的觀點明顯斷章取義。我個人感覺這是老子寫作習慣問題,是倒過來說明一個問題。
比如前面所說"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這並不能說老子叫大家不要做東西做得那麼好。而老子想說的是盜賊有的原因是因為物有「巧」有「利」。
而人之憂,皆因學而至---奇米
11樓:知桀
絕,就是棄絕。絕學無憂是指棄絕異化之學就可以無憂。
12樓:匿名使用者
絕學無憂,這裡的絕學是指斷絕流俗之末學,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學。
下面這樣的解釋就是標準的文盲解釋,詳見於各個譯本和網路百科
原文:絕學無憂。譯文:與文化學問斷絕,才能免於憂患。
老子說過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是什麼意思?
13樓:匿名使用者
那要結合上下文來解釋
[原文]
絕聖棄知,而民利百倍;絕仁棄義,而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註釋]
1、絕:斷絕、杜絕、棄絕、滅絕。聖:通達。知:同「智」。
2、仁:仁愛。義:由禮而生義。
3、巧:奇技異巧。利:貨物之利。
4、文:寫在紙面上的具體言辭。
5、屬:歸屬、歸類。
6、見:同「現」,呈現、表現、推舉。素:沒有染色的生絲。樸:本意指未經加工的木材,文中指保持事物未加修飾,樸素無華的原始狀態。
7、憂:干擾。
[譯文]
杜絕背「道」而馳的政治理念,放棄以「智」治國的政治權謀,百姓反而能獲得百倍的好處。杜絕和放棄所謂的仁愛、禮義等說教,黎民百姓就能重新恢復尊老愛幼的天性。杜絕和放棄對奇技異巧、珍稀財物追求,盜賊自然就會消失了。
以上所說的三個方面-聖智、仁義、巧利,都是人為巧飾的繁文縟節,不能用來教化百姓,所以要讓人們的思想有所歸屬。一讓人們只看到事物原始狀態,以保持人們樸素無華的天性;二讓人們減少利己的私心,以削弱人們對巧利的慾望;三是放棄欺人的仁愛禮義的說教,那麼就沒有什麼擾患了。
道德經中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什麼意思急用
見素抱樸,就是要抱住 樸素 的意思 少思寡慾,就是要減少慾望的意思 而絕學無憂,一般的解釋是捨棄用學習知識的方法瞭解事物。實際上,這三句話,都是在指出一個道理 減少 心 對富貴 繁華 智巧和滿足各種慾望的追求,從而讓自己心清靜,而使自己深層的潛意識得到開發,讓自己在生活和事業中擁有更好的 智慧 保持...
我遇到的真實靈異事件誰解釋下, 誰來解釋我遇到的靈異事件?絕對真實經歷!!!!!!!
1,有沒有試過在某一時間段說了一句很短的話,時候只有你或者另外一個記著,而你或者另外一個人完全沒有印象。2,有時候人在過度疲勞時候眼睛瞳孔會分散 3,無法解釋 你得看心理醫bai生 了 人的心理暗示或者du其他zhi的心理作用會導致這些dao幻覺現象 人的內大腦是一個很奇妙容的東西,有時候受到一些外...
求以下幾個詞的名詞解釋,要求答案准確簡潔
1 壬癸寅卯學制 應該是 壬寅學制 和 癸卯學制 的結合詞吧,壬寅學制規定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學校系統,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個比較系統的法定學校系統。癸卯學制是中國近代第一個頒佈實施的學制。癸卯學制是在壬寅學制的基礎上,通過對其改造而完成的學制。2 三 百 千 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 俗稱 三百千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