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熊培剛
應用一小軟體,可以解決,我自己編了一個,[email protected]
您好,請教您點問題。麻煩您幫我分一下什麼是曲線段、圓曲線、緩和曲線、豎曲線。小弟感激不盡
2樓:黃邦沐
曲線段來是圓曲線和緩和曲線相加的線段源。圓曲bai線也就是圓弧,半徑從du
起點到終點都zhi是相同的。
緩和曲線是漸變dao曲線,它線上每個點的圓曲率都不相同,它是連線直線和圓曲線或者連線兩個半徑不相等的圓曲線的緩和過渡段。以上曲線是平面曲線。
豎曲線是豎向平面曲線,是計算高程的。是連線前後兩個不同坡度的過渡曲線,多采用圓弧形式。
匝道緩和曲線座標計算公式
3樓:
緩和曲線座標公式其實是根據無限趨近的原理來計算的,其公式有無限項,如果曲線過長只取公式前幾項計算誤差很大,我最近也在琢磨座標計算的精確方法,目前我採用的是比較原始的偏角法放線(目前我是修鐵路),我感覺應該還可以.誤差應該可以控制.
請問不完整緩和曲線、互通立交匝道的座標怎麼算?求公式,詳細的計算方法,謝謝
4樓:愛生活愛工**電影
用辛普生曲線計算公式 可以網上搜下 這個比較多一兩句說不完
5樓:匿名使用者
冪級數法的計算公式也不能說不好用,只不過是大家見到的公式不好用而已。
cad中,如何在由直線,緩和曲線,圓曲線組成一段曲線上,每隔100米標註一個里程點
6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把里程點做一個塊,然後用me命令按b再輸入塊名按距離等分,
7樓:匿名使用者
用pl線先沿你所說的直線,曲線描一遍(或者直接把你說的直線和曲線轉變成pl線),然後繪圖--點--定距等分你要的距離就可以了
8樓:匿名使用者
cad這個軟體不怎麼好用。。介紹你用cadkey99!你說的那個問題很簡單的!
匝道是什麼意思(帶圖)
9樓:秦也抱只貓
匝道:是在t型(y型)互通立交中,通常將相交的主要道路定義為主線,相交次要道路定義為引線,連線引線與主線互通的線路。叉口所謂「匝道」,是指在立交處連線立交上、下道而設定的單車道單方向的轉彎道路.
匝道的曲線元也是由直線段、圓曲線段和緩和曲線段組成的。
匝道是互通式立體交叉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供上、下相交道道.匝道設計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立體交叉功能的發揮、行車的安全暢通、營運的經濟和工程的投資等。因此,應按重道設計依據,進行合理的安排佈置並使用合適的線形。
10樓:末你要
1、匝道是互通式立體交叉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匝道設計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立體交叉功能的發揮、行車的安全暢通、營運的經濟和工程的投資等。
2、通常將相交的主要道路定義為主線,相交次要道路定義為引線,連線引線與主線互通的線路稱為匝道。在立交處連線立交上、下道而設定的單車道單方向的轉彎道路,匝道的曲線元也是由直線段、圓曲線段和緩和曲線段組成的。
11樓:誰不說俺家鄉美
匝道是高速公路入口(或出口)靠右側的一條道路(一般在150-200米),是進入高速公路的加速車道(或下高速公路的減速車道),因為高速公路規定的最低時速為70公里,所有車輛必須在此車道加速至60碼以上後才能進入高速車道,下高速公路時也必須在此減速至60碼以下才能出高速公路。
立交橋和高架路上下兩條道路相連線的路段,也指高速公路與鄰近的輔路相連線的路段。高架路的匝道,進口路和出口路是分開的,只能順行,車輛錯過了下匝道,就不能從上匝道下路,只能從下一個下匝道下路。 立交橋的匝道,也是按照設定的標誌行駛,誰也不能各行其是。
12樓:匿名使用者
匝道是互通式立體交叉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供上、下相交的道路。匝道設計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立體交叉功能的發揮、行車的安全暢通、營運的經濟和工程的投資等
13樓:翁賜
匝道就是上高速公路的輔路,形狀向銅絲一匝一匝的,顧名匝道。
高速公路出口標誌的意思,怎樣區別高速公路出口和入口
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一般聯絡線的編號,由國家高速公路識別符號 g 主線編號 數字 1 一般聯絡線順序號 組成,編號為4位數,其中後兩位數值採取下標標示。例如 g9411莞佛高速公路 城市繞城環線的編號為4位數,由 g 主線編號 數字 0 城市繞城環線順序號組成。主線編號為該環線所連線的縱線和橫線編號最...
高速公路上的「匝道」,是什麼意思
匝道,又稱引道,是工程學上的術語,通常是指一小段提供車輛進出主幹線 高速公路 高架道路 橋樑及行車隧道等 與鄰近的輔路,或其他主幹線的陸橋 斜道 引線連線道,以及集散道等之附屬接駁路段。它是構成道路交流道的主要交通建設。常見匝道介紹 1 進口 出口匝道 進出主幹線的附屬接駁路段,可以是 平交匝道 或...
機動車從匝道駛入高速公路,應開啟什麼燈
需要開啟左轉向燈,從匝道駛入高速公路,是由右向左進入,因此要開啟左轉向燈。在匝 z 道上,駛入 迅速提高車速。但不得超過標誌限定的速度。在匝道上不準超車 掉頭 停車和倒車。駕駛車輛從匝道進入高速公路加速車道後,開啟左轉向燈,儘快將車速提高到每小時60公里以上,並仔細觀察車道上車輛行駛的情況,選擇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