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悲歌情懷,杜甫的愛國故事

2023-02-24 08:50:21 字數 5373 閱讀 6154

1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詩風是豪放飄逸,杜甫是沉鬱頓挫。

不同:一、創作上,李白是主觀感受很濃,浪漫派,寫虛。杜甫是寫具體的事物,反映現實,現實派,寫實。

二、意象上,李白的意象疏朗、寫意。如寫大鵬、青山明月等。杜甫的意象深沉、凝重。如寫激流高峽、秋楓瘦馬、鳳凰等。

三、李白善用古體詩,章法跳躍。杜甫多律詩,章法嚴密。

相同:一、詩詞內容都反映了現實的黑暗,同情勞動人民。

二、渴望為國建功立業。

三、都有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

2樓:壽司乖寶寶

第一節 李白的

生平、思想與人格

1、李白的生平:①蜀中時期、②以安陸為中心的干謁漫遊時期、③長安三年時期、④出長安再次漫遊時期、⑤安史之亂時期及晚年(詳見教材261頁)。關於李白的身世有很多疑問,也是李白研究的熱點之一

2、李白的思想:儒、道、俠、縱橫家思想的雜糅,以道家思想為主。

3、李白的人格:過於理想化的人生設計,自信自負豁達的精神風貌,狂放不羈的性格,飄逸灑脫的氣質。這是魏晉開始的人的覺醒發展至巔峰的產物,是盛唐精神高度昇華的產物。

第二節 李白的樂府與歌行

一、李白的樂府:

古題樂府在李白手中得到了創新,一是借古題寫時事,二是用古題抒己懷。李白把自己的個性氣質融入樂府歌行的創作中,有一種奔騰迴旋的動感。如《出自薊北們行》、《丁都護歌》、《蜀道難》、《將進酒》、《行路難》等,在這些作品中,詩人以主觀情感和意象為軸心篇章,飛騰想象,虛實相間,筆勢大開大合,有時順流直下,有時大跨度跳躍,似乎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形式上常表現為句式的參差錯落和韻律的跌宕舒展。

二、李白的歌行:

李白的歌行主要有《襄陽歌》、《扶風豪士歌》、《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江上吟》、《玉壺吟》、《梁園吟》、《夢遊天姥吟留別》、《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等。李白歌行的價值,表現在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傍依,筆法多變,達到了任隨性情之所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充分體現了盛唐詩歌氣來、神來、情來而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具有壯大奇偉的陽剛之美。

第三節 李白的絕句

李白的絕句,如行雲流水,語言明快,具有一氣流貫的俊逸風神和爽朗情韻。多寫詩人在大自然懷抱和日常生活中獲得的審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屬興到神會、一揮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李白絕句受樂府民歌的影響極為明顯,有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

如他的《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靜夜思》、《送孟浩然之廣陵》、《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峨眉山月歌》、《獨坐敬亭山》、《早發白帝城》等。

第四節 李白詩歌的藝術個性

1、主觀色彩濃烈。主要表現為「以氣為主,以自然為宗」(王世貞《藝苑卮言》)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物象和具體事件做細緻的描述。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噴湧而出。

形成江河奔騰式的大起大落、大開大闔的詩情。

2、想象奇特。李白詩歌的想象,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一個想象與緊接著的另一個想象之間,跳躍極大,意象的銜接組合也是大跨度的。

離奇惝恍,縱橫變幻,極盡才思敏捷之所能。

3、李白詩的意象。有壯美和優美兩種型別。李白詩的基本色調,是明麗爽朗。

第五節 李白的地位與影響

李白是時代的驕子,一出現就震驚了詩壇;中晚唐韓愈、李商隱等詩人都對他推崇不已;宋以後,論詩者皆李杜並稱。

李白對後世的影響,首先是他詩歌中所表現的人格力量和個性魅力,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那種個體人格意識受到正統思想壓抑的文化傳統中,李白狂放不羈的純真的個性風采,無疑有著巨大的魅力。他的詩歌的豪放飄逸的風格、變幻莫測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對後來的詩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更替的不朽的地位。

第五章 杜 甫

【教學要點】 本章重點掌握杜甫詩歌創作的成就和藝術特色,瞭解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關於杜甫的生平要了解安史之亂帶給詩人創作上的變化。對於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要求通過作品的分析,瞭解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從而認識杜甫作品反映現實的深度、廣度。

對於杜甫詩歌的藝術特色,重點掌握「沉鬱頓挫」的特色以及杜甫在律詩發展中的獨特成就。

第一節 杜甫的生平祕創作

一、杜甫的生平

①讀書和壯遊時期(35歲前);②困守長安十年時期(35—44歲);③陷賊與為官時期(44—48歲);④漂泊西南時期(48—59歲)

3、杜甫的思想

「奉儒守官」的家庭出身,自幼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他終身不渝的忠君戀闕、憂國憂民的思想。

二、杜甫的詩歌創作

1、杜詩的詩史性質。安史之亂帶來了大災難,也給詩歌創作帶來了大轉變。戰亂生活題材很自然地進入詩歌創作中。

最早而且最全面地反映這場戰亂造成的大破壞、大災難的,就是杜甫。杜甫用他的詩歌,記錄了這場戰爭中的許多重要事件,寫了百姓在這場戰亂中所遭受的苦難,以深廣生動、血肉飽滿的形象,展現了戰火中整個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他的詩,被後人稱之為「詩史」。

杜詩不僅僅在於提供了史的事實,而是提供比事實更為廣闊、具體也更為生動的生活畫面,他把戰火中人的內心世界,一一,令人千載以下為之動情。

2、杜詩的主要內容:

①、愛國憂民詩篇:《春望》、《三吏》、《三別》、《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

②、詠懷抒情詩篇:《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

③、寫景詠物詩篇:《春夜喜雨》、《江畔獨步尋花》、《絕句》四首、《秋興》八首、《登高》、《登岳陽樓》等。

④、思鄉懷友詩篇:《月夜》、《月夜憶舍弟》、《夢李白》二首、《不見》等。

⑤、詠史懷古詩篇:《蜀相》、《琴臺》、《八陣圖》、《詠懷古蹟》五首等。

⑥、題畫論詩詩篇:《畫鷹》、《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戲為六絕句》等。

第二節 杜甫的律詩

律詩在杜詩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詩的成就;(1)首先在於拓寬了律詩的表現範圍和表現手法。他不僅以律詩寫應酬、詠懷、羈旅、宴遊,以及寫山水,而且用律詩寫時事。雖受字數格律的限制,而杜甫卻能運用自如。

用律詩寫時事如他的《秋笛》、《即事》(「聞道花門破」)、《王命》、《征夫》等。

(2)以律詩寫組詩 為擴大律詩的表現力,多用組詩的形式。其五律的代表作是《秦州雜詩二十首》,七律的代表作是《詠懷古蹟五首》和《秋興八首》。特別是《秋興八首》,可以說是杜甫律詩中的精品。

(3)渾融的境界與出神入化的技巧 杜甫晚年的律詩,寫得縱橫恣肆,極盡變化之能事,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和律而又看不出聲律的束縛,對仗而又看不出對仗的痕跡。為了表達某種感情的需要而寫的拗體,也是一種成熟之後的通變。

第三節 杜詩的藝術風格

(1)杜詩的主要風格是沉鬱頓挫。沉鬱,是感情的悲慨、壯大、深厚;頓挫,是感情表達的波浪起伏、反覆低迴。其感情基調是悲慨。

如《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通篇從詠懷敘起,每四句一轉,層層跌出:先自敘稷契本懷,然後寫仕既不成,隱又不遂,百折千回,仍復一氣流轉,極反覆排宕之致。此即所謂「沉鬱」也。

次敘自京赴奉先縣道中見聞,而致慨於國奢民困,此正憂端最切處。而敘事中夾議論,感情激切。末敘抵家事,仍歸到憂黎元作結,認是詠懷本意。

全詩以議論為主,雜以敘事,議論有所自,續事有所歸。錯綜的社會現實、複雜的思想感情,都寫得形象而層次分明。篇幅雖長,卻相當緊湊,語言洗煉而有概括力,風格沉鬱頓挫。

(2)杜詩的風格是多樣化的。除沉鬱頓挫之外,杜詩還有其他風格,正如胡震亨所說:「精粗鉅細,巧拙新陳,險易淺深,濃淡肥瘦,靡不畢具」(《唐音癸籤》卷六)這正是偉大作家藝術上高度成熟的標誌。

在杜詩的多樣風格中,蕭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如他的《江畔獨步尋花》、《水檻遣心二首》《絕句漫興》九首等。

(3)杜詩的不同風格的形成,與杜甫不同時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時期的不同心境似有關係。當他生活坎坷,顛沛流離,或處於戰亂之中時,他的家國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湧出,悲歌慷慨,這時的詩,往往便表現為沉鬱頓挫。當他生活稍微安定時,他就寫一些蕭散自然的詩。

第四節 杜詩的地位與影響

杜詩集六朝、盛唐詩歌之大成。杜甫的集大成,首先是他身上集中了中國文化傳統裡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質,即仁民愛物、憂國憂民的情懷。就詩歌傳統而言,杜詩的敘事與議論,受《詩經》的影響;其悲歌慷慨的格調,受《離騷》的影響;其緣事而發,受漢樂府的影響;其濃烈的抒懷,細膩的感情,受建安詩歌的影響。

在詩的表現方法、表現形式、詩的語言及意象上,他吸收的就更為廣泛而多樣。

從唐詩的發展看,從盛唐到中唐,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杜甫就是銜接這個轉變的偉大的詩人。無論是思想感情、人格方面還是藝術經驗方面,杜甫都給後代以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歷千年而不衰。

對杜甫的生平感悟,400字左右

3樓:海波

千餘年來,杜甫以他崇高的人格和偉大的詩篇堅定著人們生活的意志,培養著人們高尚的情操。杜甫身上集中了我國封建時代知識分子最可寶貴的性格,他的一千四百多首詩就是這種性格的最鮮明、最完美的表現。這些詩儘管帶著一些時代和階級的烙印,但是它們的萬丈光焰永遠也不會熄滅,杜詩的藝術魅力也永遠不會消失。

面對現實的態度是構成杜甫人格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論現實多麼黑暗,政治多麼腐朽,社會多麼凋敝,杜甫決不在它面前閉上眼睛,而是大膽地予以揭示,表示自己的態度,指出解決的途徑。

杜甫一生做官的時間不算長。他三十五歲那年,在遊歷了吳越齊魯之後滿懷希望地來到長安,「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但不論是應詔就選、投待乾渴,或者是直接向皇帝獻賦,都沒能使他擺脫坎坷的境地。

他深深地感到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他說:「主上頃見徵,做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在當權者的冷遇下,在困苦生活的磨練中,杜甫一天天清醒起來。《醉時歌》不但不是醉後狂言,反倒說明對現實取得了清醒的認識:「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萬言知何用!

」杜甫看出自己和統治者之間的距離。表示出要離開他們了。杜甫所達到的這個思想高度,我國文學史上不少詩人也曾達到過。

杜甫傑出的地方在於他突破了所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始終採取面對現實、投身政治的積極態度,而把個人的窮達放在極其次要的地位。黃徹、碧溪詩話。卷十雲:

「其窮也未嘗無志於國與民,其達也未嘗不抗其易退之節,早謀先定,出處一致矣。」實在是中肯之論。《自京赴奉先縣詠懷》這首詩為什麼會那樣激動人心呢?

就是因為這種積極的入世思想,面對現實的精神,以及雖被排除在政治之外,也非要過問政治不可的執著態度打動了我們。這首詩是杜甫四十多年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他後來為人處世的準則,它記載著思想的轉變和成熟。詩裡說:

杜陵有布在,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居然成落落,白首甘契闊。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再窮、再老也不肯放棄他的理想,拙就拙到底,愚就愚到底,「取笑同學翁,浩歌彌激烈!」這是何等的堅定頑強;在當權者的冷淡、同輩的嘲笑和艱苦的生活中,杜甫也曾動搖過:「非無江海志輔灑送日月」,但是「終婉巢與由、未能易其節」,仍然要百折不撓地投身到政治中去。

杜甫這樣做,決不象那般螻蟻輩是為了自求其穴,為了形庭分帛,也不是為了皇帝一人一姓的利益,而是為了整頓乾坤接濟蒼生。在他的心目中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是高於皇帝一人一姓的利益的。「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這才是推動杜甫積極從政的原因。

所以他越是看到政治黑暗,就越不肯避開,越是看到民生疾苦,就越忘掉了個人的不幸。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映照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短短的十個字才顯得格外耀眼。它們不僅控訴了社會的不平,更讓我們感到杜甫面對現實的勇氣。

杜甫的詩歌有哪些表現的是愛國情懷

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 杜甫的詩現存一千四百多首,這些詩具有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充溢著詩人飽滿的 始終如一的 愛國愛民的激情.從晚唐以來,杜詩就被譽為 詩史 杜詩的思想內容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 反映民生疾苦,表現對人民的深切同情.杜甫一生始終關注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疾...

杜甫的愛國詩

字少的話只有五絕咯 八陣圖 算吧?借古喻今的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復愁十二首 挑了四首,要麼鍼砭時弊要麼悼念同胞的 萬國尚戎馬 故園今若何 昔歸相識少 早已戰場多 胡虜何曾盛 干戈不肯休 閭閻聽小子 談笑覓封侯 貞觀銅牙弩 開元錦獸張 花門小箭好 此物棄沙場 今日翔麟馬 ...

的愛國故事要求要好的,500字的愛國故事 要求要好的

屈 原 屈原是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是一位傑出的愛國者。他生在戰國時期的楚國,家鄉在現在湖北的秭歸 z gu 離長江三峽不遠。這裡風景奇美,山影水聲迷人動聽,屈原非常熱愛自己的故鄉,熱愛楚國。可是楚國統治者腐敗無能,不圖進取,使國力漸漸衰弱,百姓生活也很痛苦。屈原非常著急,來到都城勸楚王改革圖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