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體現了什么哲學觀點,下列句子體現了什麼哲學觀點

2023-03-02 17:15:21 字數 4115 閱讀 1172

1樓:qqming一笛風

馬克思的矛盾論;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因而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

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串於一切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

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

矛盾著的事物依一定的條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夠共居於一個統一體中,又能夠互相轉化到相反的方面去,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矛盾的解決過程就是事物的發展螺旋上升的過程

然而矛盾的鬥爭則是不斷的,不管在它們共居的時候,或者在它們互相轉化的時候,都有鬥爭的存在,尤其是在它們互相轉化的時候,鬥爭的表現更為顯著,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

2樓:匿名使用者

這怎麼這麼像我上的政治課 哲學 這一欄? 記不清啦 好像是矛盾的同一性 和辯證性 矛盾的對立轉化 就是說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 一體兩面 舉個例子 人類社會的建立 毀滅無數生靈 消耗資源無數 對地球是個災難 但對人自身 提供啦向著更高生命體層次的進化 人認識到這點矛盾 開始進化 以千倍於其它物種的速度 進化 所以發展啦 看看 莊子 這本書 裡面有講 有關於這點的論述

3樓:超級羅毅

辯證唯物主義矛盾統一的辯證思想

4樓:月亮谷

這句話出現在高中政治哲學生活對立統一規律這一課的引言部分。它包含矛盾的觀點,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5樓:匿名使用者

辯證法對立統一規律。

這兩句話體現了什麼樣的哲學思想

6樓:匿名使用者

1 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說明了哲學中的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原理

2 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也可以說有點哲理,那就是任何事物伴隨著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或規模就會發生質變轉變到另一種境界

7樓:

1 身在此中,就無從看到它的詳盡全貌,只能依據自身所見來判斷是非紛繁。就像人生,我們永遠都不知道下一步做什麼最好,而看**,我們卻能全面把握故事程序,同時為人物們錯誤的抉擇惋惜。

2 往往,我們會南轅北轍,至少不會每一次都達到我們預期的結果。要完成什麼,一定要有所付出,而有付出卻不一定就會收到回報。

我思故我在,這體現了什麼哲學觀點

8樓:哎呀沃去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爾全部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他「普遍懷疑」的終點。他從這一點出發確證了人類知識的合法性。也就是說:

笛卡爾是唯心主義者,但並不是從此命題看出來的,「我思故我在」並不是唯心命題,而是純粹認識論的內容。說笛卡爾是唯心論者是縱觀他的哲學體系而得出的結論,而並不是從這一命題,它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

9樓:小播講哲學

說到笛卡爾,可能很多人應該不會陌生,很多人都聽過他的那句著名的、有點奇怪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但這句話,其實還要一個重要隱喻,其實更重要!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體現了什麼哲學觀點?

10樓:假面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體現了矛盾的哲學觀點。

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它們中的一方對另一方的否定,以及在舊矛盾向新矛盾的轉化中對舊矛盾的否定,都不是單純的否定,而是辯證的否定,即否定之中有肯定,肯定之中有否定。

例如,如果沒有a與b之間的衝突,就不會轉化成**矛,而有矛必然會有盾,矛盾之間不斷相互否定,又相互促進其發展,現在演變成導彈與導彈防禦體系的矛盾。

11樓:匿名使用者

矛盾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地位不是均衡的。存在著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善於抓住主流,事物的性質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12樓:百渡千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沒有十足之赤。人有優點和缺點。

哲學觀點是看問題要堅持兩點論的觀點。

13樓:米歐歐

這個名言體現,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每個人都不是完整完美的,所以當你看到別人的缺點的時候,你也不要那麼苛刻地給人家指出來

14樓:春雪消融

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這就要求我們既要看到這一面,又要看到那一面,堅持「一分為二」法,全面看問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事物、每個人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既有長處,也有不足。

15樓:三人行走必有我師

要分清主次矛盾,凡事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看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

16樓:

這句話體現了世間沒有完美的人,物或者事情。

17樓:士雅愛

體現了沒有百分百的物體和人物性格,沒有完美無瑕十全十美的事。

18樓:微言悚聽

體現了人本的哲學觀點,承認人的侷限性。

19樓:匿名使用者

出 處 宋·戴復古《寄興》:「**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願老君家.」

字面是:

**沒有百分百純金的,而人沒有十全十美的

如果要引申可以說:人是達不到完美,但是可以以完美為目標努力也可以說:知足者常樂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沒有十足之赤.人總是有缺點和優點金子沒有純金,人沒有完美的人.萬物都不是毫無瑕疵的,都存在一定的缺點.不要過度追求完美

1.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2.對於他人的不足之處應有一顆包容的心,能夠包容別人的缺點

多項選擇題37:下列思想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矛盾觀的是

20樓:匿名使用者

abcd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習題及答案 第一章 世界的物質性及)

21樓:匿名使用者

選c吧萬物莫不有對,這個「對」可以理解為對立或對偶

不過不管怎麼理解,都可以說是矛盾。

其他項都不是

22樓:

中國的傳統哲學矛盾觀大體也就是「和」。以上四個選項都包含了這個思想。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

23樓:馥馥偌蘭芳

說明世界是普遍聯絡的。長遠的打算對於近期的事物產生影響,當然是屬於聯絡的觀點。如果是為了證明運動和發展,就應該是說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不一定能運用到以後的事情上。

24樓:大長順任甲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出自孔子的《論語》,可以做兩種解釋來講,都說得通。

其一:人如果沒有長遠考慮,只是鼠目寸光,沒有目標和計劃,那麼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招來憂患。

其二:一個人的志向如果不是很遠大,那麼沒有其它的原因,一定是他有了身邊難以解決的問題,自顧不暇,哪還能有長遠的考慮?

哲學道理:事物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體,矛盾雙方可以相互轉化,因此做事情前要有所考慮並且考慮周全,

不能麻痺大意

削足適履體現了什麼哲學觀點

2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遷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

物質決定意識,這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發對本本主義。削足適履犯了本本主義錯誤。

26樓:dd董事長

主觀唯心主義,做事不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違背客觀規律。

27樓:櫻之翎

因為他認為削足了就可以穿上那雙鞋子,顯然是沒有將考慮實際,沒有把理論聯絡實際,屬於物質決定意識的範疇

28樓:匿名使用者

沒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9樓:麥田於強

人不同同時踏進一條河流

以下哪個句子體現了對 和諧 思想的推崇

觀點一 和諧社會 就是說社會系統中的各個部分 各種要素處於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觀點二 和諧社會就是全體人民各盡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用社會學的術語來表達就是良性執行和協調發展的社會.這種觀點是從社會學的視角提出來的.觀點三 和諧社會是一種有層次的和諧,其核心層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即人...

《始得西山宴遊記》體現作者感受昇華的句子是什麼?表達了作者怎

竟有所極 夢亦同趣心凝神釋,於萬化冥合 知吾向之為始遊,遊於是乎始 點名了此遊之意義。釵頭鳳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眷戀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發了詞人怨恨愁苦而又難以言狀的悽楚心情。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 錯 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

林黛玉進賈府中那些句子體現了賈寶玉的那些性格特點

對封建正統思想的不滿和反抗精神,追求自由.不通世務 伯讀文章 是賈專寶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屬貴的性格,賈寶玉對封建禮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體現在這裡。不通世務 是說他在結交仕人 應酬官府 遵守禮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統派人物的要求 怕讀文章 是說他對封建統治階級奉為經典的儒家著作,對獵取功名利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