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我 ,怎麼學好《中醫基礎理論》這門課

2023-07-06 22:05:07 字數 5544 閱讀 9836

1樓:匿名使用者

1.按照教科書順序閱讀是有一定道理的。正確理解陰陽,五行理論,不要和迷信混為一談;醫學理論源於古人對生存環境的仔細觀察而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一個合格的醫生首先要掌握觀察的同時思考出現象發生的道理的能力,望,聞,問,切都需要具備以上能力。

這就是所說的「象,數,理」象就是從人體外表觀察到的表象,數就是四診所得的診斷資料,理就是形成這些表象的道理,體外表現間接反映體內情況,就像敲鼓就一定能聽到鼓聲一樣。

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事就要把醫學理論和實際生活以及學會的各種科學文化知識聯絡到一起,因為宇宙中一切都是互有聯絡的。各種醫學教科書內容都是可以互相貫通的,最好是古今,中西融為一體。

2.閱有翻譯版本的《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是中醫基礎中的基礎必須要反覆多看幾遍。這樣才能把現在學到的各種科學知識和過去做對比,合併同類項,完善自己的整體思維。

黃帝內經》說明了經絡的形成,走向,穴位名稱和針刺禁忌,艾灸禁忌,不良後果,診療方法,脈象,天文,氣象,時間等這些知識多看幾遍就能靈活運用,舉一反三了。其實經絡就是由動脈滲出的組織液他有通道遍佈全身流經骨骼和肌肉間,肌肉和肌肉間,肌肉和**間,和血管,淋巴管,神經為伴所以有調節身體功能的作用。陰滋養全身,陽化生功能,經絡調節其實就是調節身體之陽氣,經絡粗的叫經,細的叫絡,穴位就是經和絡的交匯處,同大血管,支血管,毛細血管是一個道理,都是迴圈通道。

經絡的名門也很有意思,大為太,外為陽,內為陰,正面為陽,背面為陰;例如肺經脈出大指頭內側,所以叫手太陰。

3.要認識到人體就是一部血肉機器,體內最基本的反應就是在肝臟內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心臟耗氧量是巨大的。人體所有器官都是為消化食物,以維護正常思維和運動功能提供服務的。

鉀鈉交換產生了電,產生了動力和功能。所以要學好《生理學》

4.《金匱要略》可以同時看,雖不建議一入門就使用藥物,但該書內記載了許多現代常見病及診療方法,由淺入深,由深向淺,雙向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如何學好中醫基礎理論

2樓:匿名使用者

聯絡實際,結合臨床加深理解。

結合生活實際,融深奧醫理地淺顯生活常識之中。中醫基礎理論重於思辨、抽象、實踐性強,但弱於直觀、具體、可操作性差。因此,在學習中,注意結合自己既往的文化知識及生活常識進行理解,常常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聯絡夏天長期在河水中浸泡的石頭或其他物體的表面所生苔蘚形狀為例,來理解滑膩之性狀,說明舌苔滑膩與水溼的關係,並由此理解溼性粘膩的致病特點。結合既往臨床實踐,融抽象理論於常見病證之中。如人體**受涼之後,可見惡寒、無汗,鼻塞流涕,胸悶咳嗽等感冒症狀,中醫給以宣肺解表藥物**後,感冒痊癒。

以此說明肺主宣發、開竅於鼻、在體合皮的醫學道理。

結合養生保健知識,融醫學理論於預防保健之中。結合現代醫學理論,加深對中醫理論科學性認識。2.歸納異同,總結規律,幫助記憶。

歌訣記憶法:將一些難以掌握的內容編成歌訣,進行憶憶。

比較記憶法:對於有些容易混淆的內容,則注意鑑別,找出其異同。圖表記憶法:

將內容繁雜、形式相近的知識進行歸納,繪成圖表,既簡單明瞭,又有助於記憶。總而言之,在學習班 要注意緊扣教學大綱,注意聯絡生活及臨床實際,做到將深奧的醫學理論融入淺顯的例項之中;並及時總結歸納,幫助記憶。如此,便能達到在較短的時間內,既能深刻理解,又能牢固掌握的目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努力學嘛,相信會學好的。

中醫零基礎如何自學入門?中醫前輩請進

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基礎階段。1《中醫基礎理論》2《中醫診斷學》3《焦樹德用藥心得十講》4《中醫方劑學》5《中醫內科學》6《中醫**學》7《針灸學》

上面除《焦樹德用藥心得十講》之外,都是中醫學教材,要買第五版教材,80年代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最好(綠色封面),如果找不到,就用6版教材(黃色封面,人民衛生出版社)。照順序學完上面7本書,基本可以學會解決一些常見病。學習時,遇到某些不懂的問題不要死摳,暫時放過,等到7本書看完,某些問題自然可以前後貫通。

要儘快粗略看完一遍,這樣就可以有一個整體的中醫觀。接著比較詳細地再按順序看第二遍,精讀第三遍。

第二:提高階段。

1、《胡希恕傷寒論講座(錄音講稿)》,2《胡希恕金匱要略講座(錄音講稿)》3劉景源《溫病條辨》講稿,4王洪圖主編《內經選讀》

自學中醫,最忌貪求怪異,否則容易誤入歧途,劉力紅的《思考中醫》、《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個人認為並不適於初學。

名老中醫之路》這本書,介紹了很多老一輩名中醫的成才經歷,大家不妨看看,可以受到很多啟發。

學完這些,可以去看看四大經典了。四大經典有兩種說法,一說是《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二說是《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

5樓:健康活到一百歲

想自學中醫不知如何入門?這一本中醫入門寶典,學會後你也是高手。

6樓:匿名使用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你應該從中醫基礎理論學習,然後醫古文、中藥學、方劑學、內科、外科、**、兒科、傷寒論、黃帝內經、中醫各家學說等等,自己去啃就是了。時間長10年以上才能大功告成。

7樓:買永思

自學太難了,書本里學的只有理論,還是需要實踐的。我個人認為還是拜個老師或者找個函授啊、網上培訓學校那種帶實踐的比較好,我自己也是在網校學習的,光明中醫網校,時間、地點比較自由點。看書的話可以學習:

中醫藥學概論、方劑、傷寒論、針灸學、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如果自己找書看,那一輩子都學不完呀。

8樓:觀玄者

到書店買自己喜歡的中醫書,自學。

9樓:匿名使用者

1.中醫古文。

2.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診斷學。

3.黃帝內經 傷寒雜病論 溫病條辨 金匱要略。

10樓:武先生愛健康

黃帝內經 傷寒雜病論 溫病條辨 金匱要略。

11樓:正骨培訓網

學中醫正骨培訓,宋氏一次復位,是3個月。

12樓:羅馬城射手

學中醫入門容易,作到高深難。建議:門診教學方式,由老中醫帶徒弟,親自授課的培訓班,還行。

如何自學中醫零基礎學中醫

13樓:小嘟神

零基礎自學中醫可採取以下的學習方法:

1、多讀中醫前輩的傳記,以及他們關於學習方法的論述性文章。

他們走過的路,看起來可能笨拙的很,但實際上常是中醫入門的捷徑。多向前輩請教他們的學習方法,幫助將會是非常大的。

2、利用好豐富的網路資源。

現今資訊時代,已經把學校的大門很大程度上開啟了。任何一個人,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比較輕鬆的得到機會,向各中醫院校的名師學習,收看他們講課的**。這樣的學習,雖比不得在教室的環境裡,聆聽面對面的傳授更有感覺,但比起死讀書本,總要強的多了。

3、教材的選擇要兼顧權威性和趣味性兩項原則。

學習,自然離不開教材和參考書。教材方面,還是主張選用正規的全日制教材。每本書都是經過幾十位專家嚴格把關,權威性是比較好的。

至於版本,個人比較傾向於最新版的中醫教材。一般來說,新版教材容納了諸多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整體水平還是值得信賴的。此外,趣味性的參考書,是自學必不可少的調味劑;可以讓學習多些樂趣,少些乏味。

4、最後,還需要強調循序漸進的步驟。

一名中醫在校生,學習這幾門課的時間大約是三年(當然還要學習其他課程);古代中醫學徒學完更加精簡的四小經典,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所以,大家在自學階段,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和進度。太鬆或太緊,都可能為將來的半途而廢埋下伏筆。

中醫的課外書籍推薦

1、中裡巴人的《求人不如求己》和《萬病皆可心藥醫》,裡面許多都是大道至簡的方法。

2、吳清忠的《人體使用手冊》系列,第一本感覺作者應該是對中醫的理解不太成熟,所以有些東西說的太絕對了,但後面的書有指出不完整之處。

3、徐文兵的《字裡藏醫》。不得不說的是徐老師和梁冬一起做的一個節目國學堂之《從新發現中醫太美》裡面講的《黃帝內經》真的很棒,還有就是國學堂裡也有許多其他的中醫特色分享,也是很值得一聽的。

怎樣學好中醫基礎理論?

14樓:匿名使用者

上課認真聽講,真的這是必須,還有一定要理解,理解是最重要的,傻背沒用,還有1樓說先從《傷寒論》,《神農本草》入手。你看一樓跟本不懂中醫吧?如果沒看過《黃帝內經》怎麼能看的懂《傷寒論》呢,《傷寒論》豈是隨意就能看懂?

或者我建議樓主去書店買一些關於《黃帝內經》的白話本,先加深對中醫理論的理解。我就是學中醫的,就是這麼走過來的。

15樓:匿名使用者

可從古典醫籍入手,先讀《傷寒論》《神農本草經〉等四大經典,後讀四大醫家,和時醫,這地從古典到現代的學法,有點困難,但如能融會貫通,則能見病知源,這也是許多醫家的學習路徑。

或者從現代的〈中醫學基礎〉〈中藥學〉〈方劑學〉等入手,再讀古典醫籍,這個方法 容易,但不如上一法基礎理論紮實,且容易參入一些西醫思維,往往不能真正用中醫的思維解釋疾病而混入一些西醫概念。

無論哪種方法 ,都要做到知 解 熟 誦 彰。

中醫基礎理論講的是什麼?要我們學到什麼?

16樓:為小萬起的名

1、中醫理論體系:科學方法——精氣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知道思想——整體觀念。

核心內容——臟腑經絡(包括精氣血津液神)

診療特點——辨證論治(**病機、診法辨證)2、主要體會中醫學的哲學思想(中醫學的思維方法),中醫哲學中精氣、陰陽、五行學說在臟腑經絡(包括精氣血津液神)中的具體體現,以及辨證論治(**病機、診法辨證)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應用。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17樓:梅花冰片

學的是陰陽,要我們學分清陰陽。

18樓:網友

陰陽五行。 髒象, 經絡, 穴位 等等很多,3年能學完。

19樓:生活藏經

要學會怎樣去領悟,只要領悟了中醫的道理,其他行業也是一通百通。

如何學好中醫基礎?

20樓:盛益華通教育

【讀經典】:中醫萬變不離其宗,經典於中醫的重要性,就像解剖學和生理學於西醫的重要性。作為整個學科體系的基礎,經典永遠有其不可替代的獨**值。

跟名師】:總體來講,中醫是一門經驗醫學。比如說,只靠讀書學脈診,恐怕最後只會是「心中了了,指下難明」。

但老師指出的一個患者的典型脈象,可能會讓你恍然大悟。每個老師都有自己多年積攢下的寶貴經驗和獨到見解,老師若是肯告訴你,勝讀十年書。但可是,可但是,要是經典沒讀懂,方歌沒背熟,再怎麼跟師也是看熱鬧。

肚子裡沒點東西就去盲目跟診,有浪費時間之嫌。

勤思考】:看來的,聽來的,只要自己沒消化,永遠不是自己的。融會貫通,觸類旁通才能保證自己今後運用自如。不僅中醫,各個學科都一樣,不再贅述。

做臨床】:當年教我醫古文的副教授問我們:誰是你們最好的老師呀?

底下同學們沉默幾秒,不約而同的答到 「曲**!老師的名字)」。老師白眼一翻,哭笑不得:

**是我。。 你們記住,患者才是你們最好的老師。」此外,中醫學是一門臨床醫學,離開臨床也就失去了其生命力。

中醫治病的基礎理論是什麼,中醫基礎理論包括什麼

氣虛,包括元氣 宗氣 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 溫煦 防禦 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根據實際情況辯證論治,採取藥療或食補 氣虛,因多吃...

誰知道中醫基礎理論的十門和十二官的具體和代表

靈蘭祕典論 雲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

我初一下冊了基礎差的不行,怎麼學好它,小學就20 30分,現在看數學題,都不會求個辦法,讓人去技校的別說

你是基礎差,不花錢找家教的最好辦法就是找老師給你補補。數學初一還是比較簡單的,你說你小學分就不高,那就要從簡單的學,多做題,多問,開始的確比較困難,等你基礎補上來就好了。祝你學業有成 1是趙老師補習,2找方法3不要盲目做題目,找方法是關鍵 嗯 我的經驗之談 當然還要你的努力啦 還有 要準備錯題本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