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你對以弗所書的讀後感

2025-01-03 07:50:26 字數 1712 閱讀 2753

1樓:汝潼暉

讀後感的格式與寫法。

一、 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乙個情節、乙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聯絡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絡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絡實際範圍很廣泛,可以聯絡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絡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絡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係,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

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以弗所書的本書特點

2樓:盤蔚

(一)缺少保羅慣常個別問安的話。

二)絕對從神說起;本書是保羅書信中,最不從人說起,最少含有個人的情分者。

三)它幫助我們從永恆的觀點來看所發生的事,一切都是按照神在過去的永恆中所計劃的,要達到他在未來永恆的目的。

四)它是一本『天上的書信』:第一章講天上的福氣;第二章講與主同坐在天上;第三章講天上各家也與我們一同得名;第四章講主公升上高天賞賜我們各樣的恩賜;第五章講天上國民在地上生活的樣式;第六章講與天空的惡魔爭戰。

五)以弗所書所涉及的範疇很大,它的思想裡包括了猶太人和外邦人,上及於天,下達全地,它也思想到過去和未來的事情。

六)『和好』是以弗所書所特別注重的資訊:

1)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靠主的血得與神親近了(弗二13)。

2)從前與人有中間隔斷的牆(冤仇),如今藉著十字架將兩下合而為一,造成乙個新人,成就了和睦(弗二14~16)。

3)信徒之間一切不和睦的情形,須靠著聖靈的果子和恩賜的成全,來加以解決,使眾人同歸於一(弗四1~16)。

4)信徒違背神、與神不能相和的情形,須靠著順服聖靈並被聖靈充滿來加以解決,使我們與神和好(弗四17~五21)。

5)信徒家人之間不能和睦的情形,須靠著學習主的榜樣和住在主里加以解決,使夫妻和父子都和好(弗五22~六4)。

6)信徒主人與僕人之間不能和睦的情形,須靠著敬畏主和體會主不偏待人的心來加以解決,使主僕(上司和下屬)和好(弗六5~9)。

7)從前人隨從空中掌權者行事為人(弗二1~3),因此自己裡面不能和睦的情形(參羅七18~25),須靠著神所賜的全副軍裝,才能與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使自己的靈魂體都臻於和好(弗六10~24)。

求三本書的讀後感三本書的讀後感

灰色的呼蘭河 放寒假了,抱著一疊從學校圖書館借的書回到了家裡,喜歡泡 上一杯茶走進書中與人物對話。記憶中腦海裡仍然浮現著 我和祖父的園子 中那個名叫蕭紅的小女孩的調皮可愛,一直想去認真地讀讀她寫的那本 呼蘭河傳 我也把這本書放在了最後的閱讀中。帶著這樣一種美好的印象,深切的渴望,我在一個午後翻開了這...

好寫讀後感的字數少的書,好寫讀後感的字數少的書

老人與海 每一本書,都有它自己的 靈魂 當你閱讀一本書時,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覺當中,陷入了那個書中所構想的世界。因為書所有的 靈魂 不同,自然那個所構想的世界也不一樣。而我所指的 靈魂 就是每本書,其自身要表達的思想,或者願望。我們會因為那些感人的書,而潸然淚下,或因為那些記錄屈辱歷史的書,而熱血沸騰...

《與妻書》觀後感,《與妻書》的讀後感 300字

在我看來,每一個讀完此文的人,首先為之感動的,該是作者至真至純的感情。讀過第一段時,我已是悲不自勝。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 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