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們一家人
吳下阿蒙指的是呂蒙。
2樓:匿名使用者
呂蒙,呂蒙(178年—219年),字子明,三國時期吳國名將,東漢末年名將,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呂家崗)。少年時依附姊夫鄧當,隨孫策為將。以膽氣稱,累封別部司馬。
孫權統事後,漸受重用,從破黃祖作先登,封橫野中郎將。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後進佔荊南三郡,計擒郝普,在逍遙津之戰中奮勇抵抗張遼軍追襲,並於濡須數御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
魯肅去世後,代守陸口,設計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然而「蒙疾發」(後世人或猜測建安二十四年發生瘟疫,因史載呂蒙、孫皎、蔣欽死於同年,或猜測是呂蒙年輕時在戰場上吃苦受累導致積勞成疾),不治而薨(hōng),享年四十二歲。
吳下阿蒙,漢語成語,出自《孫權勸學》,在《江表傳》中都也有提及。意思泛指缺少學識才乾的人,比喻人學識尚淺。詞語多用於他人有了轉變,學識大進,地位由低攀高,從貧窮到富有。
吳下阿蒙是什麼意思?
3樓:小白說影視
吳下阿蒙,指三國吳之名將呂蒙,後亦以譏缺少學識、文才者。語出《三國志·吳志·呂蒙傳》「結友而別」 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初權謂蒙及蔣欽曰:
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
後魯肅。上代周瑜。
過蒙言議,李閉常欲受屈。 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典故:
1、當時呂蒙在孫權。
手下擔任要職,有一天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在軍中擔任要職,要多讀書,來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才能更好掌管軍中的事務。」呂蒙當時以軍中事務繁忙加以推辭。
2、孫權聽了,恨鐵不成鋼說道哪卜裂:「當年的漢武帝。
不管多忙,都會抽空來讀書,再說你忙的過我嗎,我平時都會擠出時間去看一些史書和兵書,這對我大有裨益。聽了孫權的一番話,呂蒙豁然開朗,從此之後不管他有多忙,都會抽出時間堅持讀書。
3、後來魯肅來拜訪呂蒙的時候,和呂蒙一起談論軍國大事。在此次討論之中,魯肅發現呂蒙的學識很有見地,許多建議都很有道理,絲毫不像之前那個沒什麼文化的呂蒙了。
4、於弊信是魯肅驚奇的對呂蒙說道:「以你現在的學識和見地,再也不是原來那個吳下的阿蒙了!」呂蒙道:
對於有志向的人,幾天不見就應當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大哥你還是知道的太晚了啊!」後來魯肅拜見了呂蒙的母親,還和呂蒙結為好友,隨後離開。
5、這便是「吳下阿蒙」的典故,呂蒙知恥後勇,發奮讀書的故事,也成為了中國古代將領勤奮好學,自強不息的代表。
4樓:網友
吳下阿蒙指的是吳國名將呂蒙。
吳下阿蒙是乙個御中成語,最早出自於《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
指呂蒙)指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偏正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賓語;含貶義。
成語典故:三國時,呂蒙為東吳名將,他身居要職,但因小時候依靠姐夫生活,沒有機會讀書,學識淺薄,見識不廣。
有一次,孫權對呂蒙和另一位將領蔣欽說:「你們現在身負重任,得好好讀書,增長自己的見識才是。」呂蒙不以為然地說:
軍中事務繁忙,恐怕沒有時間讀書。」孫權開導他說:「我的軍務比你們要繁忙多了。
我年輕時讀過許多書,就是沒有讀過《易》(即《周易》)。掌管軍政以來,讀了許多史書和兵書,覺得大有益處。
當年漢光武帝在軍務緊急時仍然手不釋卷,如今曹操也老而好學。希望你們不要藉故推託,不願讀書。」孫權的開導使呂蒙很受啟發。
從此他開始抓緊時間讀書,不久之後,他就讀了很多書,比一般人讀得都要多。
一次,士族出身的名將魯肅和呂蒙談論政事。交談中魯肅常常理屈詞窮,被呂蒙難倒。魯肅不由得輕輕拍拍呂蒙的背說:
以前我以為老弟只是略懂軍事謀略罷了。現在才知道你學問淵博,見解高明,再也不是以前吳下的那個阿蒙了!」
呂蒙笑笑說:「離別三模敗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今天老兄的反應為什麼如此遲鈍呢?
接著,呂蒙透徹地分析了當前的軍事形勢,還秘密地為魯肅提供了三條對策。魯肅非常重視這些對策,從不洩露出去。
後來,孫權讚揚呂蒙等人說:「人到了老年還能像呂蒙那樣自強不息,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乙個人擁有了富貴榮華之後,更要放鎮碼山下架子,認真學習,輕視財富,看重節義。
這種行為才是值得別人學習的啊!」
成語吳下阿蒙出自《孫權勸學》,其原句是?這一成語的意思是
吳下阿蒙復 解釋 制吳下 現江蘇長江以南 阿蒙 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出自 三國志 吳書 呂蒙傳 裴松之注引 江表傳 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解釋 刮目 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出自 三國志...
誰視死如歸,視死如歸指的是誰?
視死如歸的往往是那些戰鬥在邊防和我們的人民子弟兵,還有那些戰鬥在一線的人民警察。他們不負眾望,只要危害到國家或群眾,他們都是第一個站出來。保衛國家和人民,視死如歸。你好,革命先烈們都具有視死如歸的精神。希望能夠幫到你。劉胡蘭,董存瑞等等英雄人物都有視死如歸的氣概。我們的英雄董存瑞視死如歸,邱少雲視死...
亞洲四小龍指的是誰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韓國 新加坡 中國臺灣 中國香港先後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所謂 東亞模式 引起全世界關注,它們也因此被稱為 亞洲四小龍 亞洲四小龍指韓國 新加坡 香港和臺灣的總稱 亞洲四小龍指韓國 新加坡 香港 臺灣.亞洲四小龍指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