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原是有兩個,仲寓、仲宣。仲宣四歲死了。仲寓隨李煜到了宋,被授為右千牛衛大將軍,李煜死後又被授以郢州刺史,三十七歲時卒。只有乙個兒子,也早死,所以李煜無後。
後主二子,仲寓、仲宣,皆昭惠周後所生。
仲寓,字叔章,初封清源郡公,國亡北遷,宋授右千牛衛大將軍,居後主喪,哀毀逾制,太宗臨朝,遣使勞問,終喪,賜積珍坊第一區,久之,自言族大家貧,求治郡,拜郢州刺史,在郡以寬簡為治,吏民安之,淳化五年,八月,卒,年三十七,子正言好學,早卒,於是後主之後遂絕,初,江南聞後**問,父老皆巷哭,及是,其嗣續殄絕,遺民猶為之興悼雲。
仲宣,小字瑞保,與仲寓同日受封,仲宣封宣城公,三歲,誦孝經不遺一字,宮中燕侍合禮,如在朝廷,昭惠後尤愛之,宋乾德二年,仲宣才四歲,一日戲佛像前,有大琉璃燈為貓觸墮地,譁然作聲,仲宣因驚●得疾,竟卒,追封岐王。諡懷獻,時昭惠已疾甚,聞仲宣夭,悲哀更遽,數日而絕。
2樓:網友
高宗自己陽萎,沒有後代),故而直至亡國這一枝皇脈也沒有滅族殺身之慘辱。
李煜有沒有後代
3樓:乾萊資訊諮詢
李煜有兩個兒子,二子均是大周后所生。
李煜的次子李仲宣(961年—964年),生時被封為宣城公,史料記載其極其聰穎,年三歲就能誦孝經不遺一字。李後主執政時事佛極勤,四歲的李仲宣一日在佛像前玩耍,不料佛前的大琉璃燈被貓觸碰而倒在地上,其巨大的聲音使得他受驚得疾,沒多久就病逝了。
李後主唯一成年的只有長子名李仲寓。他生於958年,雖生於帝王家,但他一生際遇坎坷,六歲是被封為清源公,此年弟弟李仲宣和母親大周后相繼去世,其父與其小姨小周後琴瑟和諧,可見他的同年孤苦無依。975年南唐國亡後隨父遷往汴梁,被授予右千牛衛大將軍職位,其實生活與囚徒無二。
西元978年,李煜被宋太宗毒死,他哀傷不止,哀毀逾制。宋太宗也自知理虧,賜他住在積珍坊第一區,但是南唐皇室李氏是個大族,這些賞賜不夠開銷,他又請求外調,宋太宗封其為郢州刺史。
在刺史任上頗有作為,受到百姓愛戴,卻在996年病逝,年僅38歲,江南地區的南唐遺民都為之惋惜。
李煜是李世民的後代嗎
4樓:匿名使用者
李煜(937-978),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漢族,在位時間(961-975),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蓬居士。江蘇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後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為宋太宗毒死。
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李煜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
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後,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當中的傑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皆成於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都哀婉悽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裡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
李煜在中國詞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千古詞帝」。對後世影響亦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由是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
李煜文、詞及書、畫創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
5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要弄清這一關係要從李煜的爺爺南唐前主李昪(888~943) 談起。
南唐前主李昪(888~943)南唐國的建立者。字正倫,小字彭奴。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西)人,一作徐州(今屬江蘇)人。
少孤,戰亂中為楊行密所收養。後為行密大將徐溫養子,因姓徐名知誥。
唐末,吳主楊行密據淮南。徐知誥從徐溫攻伐,以功拜公升州(今江蘇南京)刺史。知誥接待人士,勸課農桑,修整城壁,府庫充實。
天祐十二年(後梁貞明元年,915)徐溫封齊國公。後來,他遷知誥為潤州刺史,以親子徐知訓留揚州,掌握朝政。貞明四年(918),知訓為朱瑾所殺,徐溫以知誥代知訓為淮南節度行軍副使、內外馬步都軍副使,居廣陵(今江蘇揚州)。
那時徐溫在金陵,知誥除軍政大事須稟命以外,一般政務即由自己決定。時稱知誥為政事僕射。知誥築延賓亭以招徠四方人士,改革一些弊政,緩徵積欠賦稅,藉以收攬人心。
武義二年(920)楊溥立,徐知誥累遷侍中、中書令、太尉、都督中外諸軍事,封齊王。
吳天祚三年(937)十月,知誥廢楊溥,自稱皇帝,建都金陵,國號大齊,年號公升元。次年,自稱唐玄宗子永王璘(一雲唐憲宗子建王恪)之裔,複姓李,改名昪,國號大唐,史稱南唐。
李昪自管理吳國政事以來,興利除害,又與吳越約和,休兵息戈,在比較安定的條件下,生產迅速發展,不到十年,江淮間呈現"曠土盡闢、桑柘滿野"的繁盛景象。他建學館於廬山白鹿洞,置田供給諸生,後來成為歷代有名的書院。公升元七年(943)卒。
也就是說李煜他家本不姓李,為了建立王國有號召力,就用了滅亡不久的唐朝的帝姓,以證明自家天命所歸,收攏人望。
李煜為趙光義毒死,沒留下後人。
6樓:匿名使用者
南唐諸帝自稱是李唐的後代,是「自稱是」,但很可能不是,只是託名而已,使其稱帝來得更合法。
南唐的開國皇帝所追尊的諸位祖宗世系為:定宗李恪——子成宗李超——子惠宗李志——子慶宗李榮,南唐的開國皇帝烈祖李昪(888年—943年,李煜祖父)自稱是李榮之子。
李恪生於620年前後,死於永徽四年二月初二(西元653年),而李昪生於888年,近三百年的時間,其中間只隔了三代,算算吧,有這個可能麼?
7樓:網友
李煜的祖父李昪自稱是唐憲宗第五子建王李恪(一說為唐玄宗第六子永王李璘)之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可以算是,不過古時立國都講究個名正言順,自稱為誰誰誰之後多半是一種政治手段而已,有多少真實性也只有天曉得了。
8樓:藍峻熙熙
是,原來他爺爺是姓李,後來一才改叫徐。
9樓:海威是
李煜是西突厥沙陀部落的人,迪馬希適合演他。
李煜的妃子
10樓:蕾
他的三位夫人:周後,小周後及窅娘了。
周後和小周後是兩姐妹,先後嫁入南唐宮廷。她們的父親司徒周宗是南唐三朝元老,兩個女兒均有國色天香,人們把他們比為東吳江南的「二喬」。姐姐周後,名娥皇。妹妹,名女英。
南唐後主李煜是唐朝的後人嗎?
11樓:七七的小店
南唐後主李煜不是唐朝的後人。南唐不屬於唐朝,南唐屬於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
南唐(937年-975年),屬於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定都金陵,歷時39年,有烈祖李昪、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等三位帝王。
南唐一朝,最盛時幅員35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南唐三世,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使得江淮地區在五代亂世中「比年豐稔,兵食有餘」,為中國南方的經濟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
南唐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政權之一。
12樓:網友
南唐不是唐- -
是南唐(937年-975年),屬於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定都金陵,歷時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三位帝王。
沒有證據證明他是李淵那一代的人。
13樓:伊晗希
不是,李煜家是南方金陵出身,非唐朝的關隴世族(北方鮮卑和漢族世族結合統治集團)~
李煜有寫過關於中秋或秋天的詩詞嗎
李煜寫的關於秋天的詩詞有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創作背景 975年 開寶八年 宋朝滅南唐,李煜亡家敗國,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於汴京。宋太祖趙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為 違命侯 李煜在忍屈負辱地過起了囚徒生活。李煜的詞以被俘為界...
孫中山有沒有兒子之婁的後代啊,孫中山有後代麼
孫科 孫科 1891.10.20一1973.9.13 字哲生,廣東中山人,孫中山獨子。1910年加入同盟會,1917年任第一任廣州市長,1923年 1926年兩次再任廣州市長,1931年任南京 行政院長,1932年任立法院長,主張速行憲政聯共抗日,1947年任南京 副主席,1949年辭職旅居香港 法...
中國末代皇帝溥儀有沒有後代,末代皇帝傅儀有沒有後代子孫
說起溥儀其人,也是個 性格,他一生閱女無數,但凡是看上的女人,沒有一個不被他得手,色心色膽可謂極大,所以後世對於他的作風評價並不很好。可是也有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雖然他的女人眾多,後代卻一個都沒有,實在令人驚訝不已。根據歷史記載,陽痿這件事存在的可能性應該是極高的,因為溥儀曾經在自己的一本回憶錄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