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碎銀子怎麼花,古代人是怎麼判斷碎銀子是幾兩的呢?

2021-12-29 04:05:46 字數 2346 閱讀 9809

1樓:若驚弓

碎銀 (碎銀)散碎的銀子,份量多少不一。與成綻的份量為整數的銀子相對。 明 高明 《琵琶記·拐兒紿誤》:

「一面取紙筆,待我寫家書,就附與他去,可取些金珠碎銀過來

古代碎銀子的問題

實銀子用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沒有固定面值,用時得用專門的秤(戥子)來稱量。也有分量固定的、鑄好的銀錠。元朝曾鑄過一種50兩一錠的大銀子,稱為「元寶」,也就是「元朝的寶貨」。

後來這個名稱就沿用下來。元寶的形狀是兩頭翹起的,為了便於纏在腰上,過去說「腰纏萬貫」,就是這麼來的。也有小一些的銀錠,二十五兩的,十兩的,還有再小的銀錁子。

買小件物品則用散碎銀子。銀子比較軟,用剪子剪了,拿戥子稱著用。銀子的成色也不同,最好的銀子稱紋銀,因為表面有皺紋的緣故。

差的銀子叫「低銀」。

2樓:血灑征衣

古代一般都是花銅錢的,要是有用到銀子的地方,就把銀餅絞下一塊,然後放到戥子上稱,如果是碎銀子用的話,就要稱了之後再用,另外還要算銀子成色,如果是叫稅,還要算上火耗,所以一般平民百姓都是用銅錢的,這些紅樓夢都有提及。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現在幾百塊錢(一般當作100元)```一文大概相當於現在幾毛錢(一般當作一毛錢)```每個朝代不都一樣```

因此為了方便了解```

通常定義為:

10000文=10貫=10兩銀=1兩金```

4樓:

古代碎銀少,都是用銅錢,官銀就是元寶了,老百姓基本用不著 。即使是最富裕的北宋,一年的**稅收也才58萬兩(宋真宗時)

5樓:白玫瑰的華爾茲

該怎麼花怎麼花。你這就好比問現代人零錢怎麼花

6樓:青苔愛石頭

當錢花,總比銅錢值錢的

7樓:

稱質量,古代一斤大概是16兩,一兩銀子能兌換的銅錢大概是1000左右(不同朝代也不同)。

8樓:歷史1愛好者

在店裡有小秤,秤一下,紅樓夢裡面有介紹

9樓:匿名使用者

有專門稱銀子用的工具,買賣場所或店鋪肯定都有的。

而且碎銀子的下一級是銅錢,如果花不完,找零錢可以找銅錢。

10樓:匿名使用者

碎銀子,那就碎著花,最好搞個金屬重組,碎銀子分子重新融合,鑄造再加工,冷卻,上市...

11樓:匿名使用者

額。。估計只有古代人知道怎麼花

12樓:摘星劍俠

一般不用稱,看成色,掂量大小

13樓:子米

在討論古代貨幣的時候通常都會用上這麼個假設,就是: 1兩**=10兩**=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雖然金銀銅的相互兌換率一直在浮動中,但這個假設基本上應該是合理的

14樓:陽光0散了

一般都可以用手掂量,碎銀子一般大小 重量都差不多。

15樓:風過凌霄城

有戥子,專門稱銀子的。有時候大概估一下。

古代人是怎麼判斷碎銀子是幾兩的呢?

16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古代人是判斷碎銀子用一個工具:戥(děng)子,也叫戥稱。這是一種古時候專門稱量的,是常用於貴重金屬的精密衡器。跟稱中藥一樣,戥子能稱出及其微小的量,就像現代天平的砝碼一樣。

由於古時候木杆秤的計量精度只能精確到"錢",遠遠不能滿足貴重物品的稱量,宋朝**劉承矽於2023年潛心研製出我國第一枚戥秤。

經過測量,其戥杆重一錢(3.125克),長一尺二寸(400毫米),戥鉈重六分(1.875克)。

第一紐(初毫),起量五分(1.5625克),末量(最大稱量)一錢半(4.69克);第二紐(中毫),末量一錢(3.

125克);第三紐(末毫),末量五分(1.5625克)。

這種戥秤結構合理,測量精度為一釐,相當於今天的31.25毫克。這樣的稱量精度,在世界衡器發展史上是罕見的。

古代銀兩與銅錢的換算

古代貨幣銅錢、**和**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錢那麼明確。算個大概,可能就是1兩**=10兩**=10貫(吊)銅錢=10000文銅錢

這裡提到「貫」「吊」等單位,是因為古代流通的貨幣以銅錢為主,為了方便攜帶和計數,一般都把銅錢穿起來。

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每一百六十枚用麻繩穿成一串(穿時每邊放六十枚,底蓋各加一枚,實際上是一百六十二枚);也有說「一千文為一貫」,根據上面的換算公式,更傾向於這種說法。也就是說一貫(吊)錢有1000文。

古代是如何製造銀子,古代人是怎麼煉銀子的

銀子是礦產,古代流通的銀子是通過熔鑄 高溫熔化在放入容器定型 成錠製成銀錠進行流通的。中國曆代對銀錠的鑄造及發行都沒有統一的嚴格規定,允許自由鑄造。只要適應當時的流通環境和民間習俗,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銀錠造形無規定,特別是從清代開始,各省各地各有千秋,異曲同工。但大體可分為元寶形 圓型 長方形 正方...

古代人怎麼避孕,古代人是怎麼避孕的

生理期,水銀,外射.古代人是如何避孕的?古代人避孕要喝以此能導致不能 懷孕的中草藥。古代的人根本沒有避孕的意識。隨著人類不斷的文明發展,綜合著諸多的因素,才不斷地把避孕 也叫做節制人口或計劃生育 提到日程上來。古代人知識水平不是太高,也許不能正確識別男女,所以他們避孕的方法就是自然避孕。古代人本來就...

古代的碎銀子是怎麼來的?碎銀子是什麼東西啊?

碎銀是怎麼誕生的?在古代,即便是 變成關鍵商品流通金幣的時期,老百姓們也大部分以銅幣作為貸幣。僅有這些消費極大的高階場地才會常見銀子開展買賣。但是,銀錠的鍛造全是有規格型號的,官衙或銀號為了更好地便捷儲存,運送,通常將銀子鍛造變成一整塊的銀錠子,依照明代法案,錠上還會繼續在上面銘記鍛造日期,體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