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之中最有意思的是什麼,我覺得是對聯,你們覺得呢

2021-03-05 09:21:57 字數 6748 閱讀 7648

1樓:戀月

老陽按:中國文化之中,最有意思的是什麼,我覺得是對聯,老陽平時沒事也喜歡和一些朋友對聯玩,覺得特別有意思,在中國古代,更是流傳了無數對聯佳話,讓我們讀起來十分暢快。也為古人的智慧點贊,今天老陽就為大家介紹幾個有趣的對聯和對聯故事。

上聯為:長漲長漲長長漲;下聯為:漲長漲長漲漲長。橫解為:漲長長漲

上聯是: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潮落。下聯對:浮雲漲,長長漲,長漲長消

煙鎖池塘柳--炮鎮海城樓

煙沿豔簷煙燕眼--霧捂烏屋霧物無霧舞騖塢霧吾屋

上八橋,中八橋,下八橋,三八二十四橋

金四兩,銀四兩,銅四兩,四三一十二兩

白塔街,黃鐵匠,生紅爐,燒黑炭,冒青煙,閃藍光,淬紫鐵,從北朝南打東西

金山寺,木魚聲,送火神,念水經,勞土地,整日忙,借月朗,祈天求地圓陰陽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喜書門聯,但每次剛剛張貼就被別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個防「賊」的妙法:在門楹上貼出這樣一副對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偷聯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搖頭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聯尾各續三字,遂成意義全薪的一幅佳作: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這則傳說的「本事」顯然是不可信的——因為到五代時才出現第一副春聯。但故事很有趣,對聯亦不乏有藝術性,頗值一賞。

北宋文學家王禹??幼時家貧,放學後常幫大人磨面。12歲那年,一位師爺命他以磨面為題做聯一副,王禹??即道:

但取心中正

無愁眼下遲

當地太守設宴時即席出句徵對:

鸚鵡能言難似鳳

滿座賓客對答不出,次日訊息傳開。王禹??知道後,當即對出下句:

蜘蛛雖巧不如蠶

宋人呂蒙正對當時嚴重的貧富不均現象憤憤不平。某年春節,一位窮苦人請他**一副春聯,呂寫道:

二三四五

六七**

橫額:南北

春聯貼出後引來了無數人圍觀。眾人始覺其「怪」,繼稱其「妙」。這副春聯妙就妙在它的「聯外之意」:

上聯缺「一」,下聯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諧音:橫批「南北」亦即意味著「沒有東西」。作者以獨特的修辭手法寫盡了窮人的生存窘相。

宋代詞人晏殊路過揚州時在大明寺裡小憩,無意間看見壁上所書的一首詩很不錯,經打問知道作者是當地人王琪,便請王來一起用飯。飯後二人在池邊散步,其時正值遍地落紅的春末,晏殊說:「有時想起一個佳句,比如我曾做出過這麼一句:

『無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沒想出下聯。」王琪應聲說:「似曾相識燕歸來。

」不久,這一聯句被晏殊寫入他的詞《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北宋名相寇準與眾友同遊郊外,即景乘興出句求對:

水底月為天上月

眾友無句答對,楊大年剛好趕到,對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眾友皆齊聲喝彩。

宋人劉貢父善屬對,王安石出句試之:

三代夏商周

劉對曰:

四詩風雅頌

王安石拍手叫好:「此天造地設也!」對句的妙處在於以「四詩」概括「風雅頌」:因為《詩經》中的「雅」詩又可分為「大雅」和「小雅」,與「風」、「頌」合起來恰成「四詩」。

梅堯臣以詩知名,但浮沉三十年而不得重用。到了晚年,他應歐陽修之邀參加《唐書》的修撰。成稿之後還未上呈皇帝,梅就病故了,士大夫們莫不嘆惜。

先前梅堯臣受命修《唐書》時,曾對他的妻子刁氏說:

吾之修書,亦可謂猢猻入布袋矣

刁氏笑道:

君於仕宦,又何異鯰魚上竹竿耶

雖是夫妻日常對話,卻自然成聯,聞者皆稱善對。

蘇軾(號東坡)與黃庭堅於松下走棋,陣風吹來,松子掉落棋盤,東坡即景出句: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黃庭堅對曰: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蘇軾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蘇的才學,但又覺得該殺殺他的傲氣,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個閏月,王安石即以此為題出了上聯要蘇軾答對:

一歲二春雙八月,人間兩度春秋

蘇軾苦思多日,終不能對出。直到幾百年後才有一位無名氏勉強對出了下聯(寬對):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一日,蘇東坡邀黃庭堅來家作客。黃到門外,蘇忙著出去迎接,兩人就在門旁的柳樹下攀談起來。正在窗前捉蝨子的蘇小妹見此情景即戲語道:

阿兄門外邀雙月

蘇東坡笑對曰:

小妹窗前捉半風

按:「雙月」謂「朋」,「半風」(「風」繁體作「風」)指「蝨」。

一天傍晚,蘇東坡對蘇小妹說:「我出一上聯,請你花一夜工夫對出下聯。」遂曰:

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蘇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對出。因為「水仙子」、「碧玉簪」和「聲聲慢」俱為詞牌名,下聯亦須以詞牌名為對,同時還要描繪出一幕情景,難度確實是很大的。正在搜腸刮肚之際,忽見女僕在月光下端酒菜送來,蘇小妹靈機一動對出了下聯: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引來步步嬌

按:「虞美人」、「紅繡鞋」、「步步嬌」也是詞牌名。

蘇東坡任職杭州期間常外出遊山賞水。一日便服出遊至莫千山時來到廟中稍息,廟中老道人見他衣著簡樸,便視為普通遊士,態度冷漠地說了聲:「坐!

」又對道童喊:「茶!」在談話之間,道人發現來客頗有學識,便請進廂房敘話,並道:

「請坐!」又呼道童:「敬茶!

」當最終得知來客是蘇東坡時,老道士連連作揖打恭並請他到客廳「坐坐!」。進了客廳,道人躬身示禮:

「請上坐!」又吩咐道童:「敬香茶!

」臨別時,道人再三請東坡留下「墨寶」。東坡含笑揮筆書就一聯: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閱後,羞慚不已。

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蘇東坡一向友善,兩人相遇常常互開玩笑。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長江之上,船小風輕,對月飲酒,十分暢快,酒過三巡,佛印向東坡索句,東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語。佛印循指望去,但見岸上一農夫荷鋤歸村,身後一條黃狗正邊走邊啃一截剩骨。

佛印頓悟東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將自己手中拿著的一把題有東坡詩句的大蒲扇拋入水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視微笑。原來他倆用「形體語言」合做了一副精緻詼諧的雙關「啞聯」:

狗啃河上(和尚)骨(東坡出句)

水流東坡詩(屍)(佛印對句)

一日,佛印對東坡大談佛事,躺在簾子後邊的蘇小妹見佛印把佛法說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幽」這位和尚一「默」,遂題一上聯並吩咐女僕拿出去交給蘇東坡。東坡接過一看便朗聲大笑,上聯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東坡把上聯交給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對出了下聯: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這是一副「析字聯」,對得十分巧妙。

據傳,宋人樑皓(一作灝)屢考不中,仍不洩其氣,奮發讀書,終於在82歲時中了狀元。在給皇帝的謝表中,樑皓附了一副很幽默的對聯:

白首窮經,少伏生八歲

青雲得路,多太公二年

此聯用了兩個歷史典故:漢代傳授《尚書》的伏生成名時已90歲,姜尚(太公)輔佐周文王時年整八十。作者以此表達自己老邁得志的心情,十分貼切。

宋人洪平齋喜歡在文章中使用「而已」二字。某年,他給皇帝上書**當朝宰相弄權納賄,奏章中有這樣的句子:「招權納賄,倚勢作威而已」,結果不僅未能「扳倒」宰相,反遭宰相忌恨,整整閒置了十年。

洪平齋忿慨不已,遂在家門上書寫一聯: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閒

南宋詩人尤袤和楊萬里關係友善。淳熙年間,楊任祕書監,尤為太常卿,常常是低頭不見抬頭見。二人性情詼諧,喜歡互開玩笑。有一次碰面時,尤對楊說:我以一經句為上聯請你對出下聯

楊氏為我

楊萬里應聲道:

尤物移人

「楊氏為我」和「尤物移人」都是先秦經典中的成句,二位詩人巧妙地把它們引為聯句,而「尤」、「楊」又分別是二人的姓氏。如此聯句,確需才學「墊底」。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遊馬苑,朱棣(其四子)與朱允?桑ㄆ涑に錚┩?獺l?娉鼉淞疃裕?/p>

風吹馬尾千條線

朱允?啥栽唬?/p>

雨灑羊毛一片氈

太祖以為「氣弱」。朱棣對曰:

日照龍鱗萬點金

後一對句比前一對句氣象雄渾得多。後來朱棣取代朱允?傻巧系畚徊?壓?加贍暇┣ǖ攪吮本?r殘懟奧碓酚χ浴幣皇亂丫?允境齷仕鋝皇腔首擁畝允幀?/p>

明人徐唏年輕時以吏員進身。他榮歸故里時,當地**率諸生郊迎,諸生以其不由科目出身,便有些態度不恭,地方**大為生氣,出句斥諸生曰:

擘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

「酸子」乃譏刺在場的酸秀才們。諸生久不能對。徐唏代答曰:

咬開銀杏,白衣裡一個大人

諸生驚服,遂相率請罪

明代高則誠少負才名,有「神童」之譽,七歲時的某一天,高則誠身穿綠袍從學塾中歸家,路逢官居尚書的鄰居,尚書戲則誠曰:

水出蛙兒穿綠襖,美目盼兮

則誠見尚書身著紅袍,即對答曰:

落湯是子著紅袍,鞠躬如也

尚書聽了,連連驚歎「後生可畏」。「美目盼兮」和「鞠躬如也」分別是《詩經》和《論語》中的成句,能在即景應對中迅速地引用,確實是需要學問和才氣的。

女神童妙對女皇帝

相傳唐代宣化府有一對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歲,妹妹只有九歲。姐妹倆聰明過人,能詩善對。

一天,愛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則天,傳旨面試女神童。姐妹倆來到金鑾殿上,不住東張西望,處處都覺新奇。武后一見她倆那副機靈童稚神態,早有幾分喜歡,為防她們害怕,特令撤去殿儀,並慈祥地攜著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長廊溫步。

她們來到佛祖殿御河岸邊,見一和尚正在河裡摘荷花。武后對姐姐說:「朕以此為題出一聯你對。

」隨即吟道:

河裡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此聯連用「河、荷、和、何」四個諧音字,難度不小。那姐妹舉目四眺,忽聞優樂堂琴絃切切,歌聲嫋嫋。因即對道:

情凝琴絃清音彈給青娥聽

此聯亦用「情、琴、清、青」四個諧音字,切情切景。武后聞之甚喜。接著她們又經過一座照壁,上面塑著一副兵戰浮雕。武后端詳片刻,又出一聯要小妹妹屬對:

冰凍兵車兵砸冰冰碎兵車動

只見那九歲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隨即對上下聯:

龍臥隆中隆興龍龍騰隆中升

武后一聽,不覺出聲贊曰:「果神童也。」因想:

自古安邦定國多為男子,似這等聰慧女孩,若能精心培養育,日後定是巾幗英豪,因而抱住小妹說:「你天資聰穎,機敏過人,如經名師指點,可成大器故欲留汝宮中深造,未知汝是否樂意?」小妹妹一驚,臉色陰沉,她望了一下姐姐,立即低頭不語。

姐姐神色驚慌,久久不能回話。武后曰:「不必遲疑,汝可即賦一詩與阿姐告別。

」小妹妹眼眶噙淚,仰望天空,當即賦詩一首:

天空雲驟起,鴻雁競雙飛。

所嗟人異雁,不得一行歸。

說完潸然淚下。武后見狀嘆曰:「人各有志,其意不可留也。」因命厚禮送小姐妹回家。

紀曉嵐祝乾隆壽聯

乾隆是清代帝王中年壽最高、在位最久的皇帝。他25歲起當皇帝,整整60年。他同紀曉嵐相處最長,紀20歲就當他的侍讀學士,常陪他吟詩作對,遊山玩水,乾隆和紀曉嵐文字唱和故事甚多。

這裡介紹二副紀曉嵐紀乾隆的祝壽聯:

四萬裡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四萬裡;

五十年聖壽,自今而後,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這是獻給乾隆50歲大壽的,歌頌之誠,對仗之工,前所未有。下聯是祝80十歲的大壽:

八千為春,八千為秋,八方向化,八風和慶,聖壽八旬逢八月;

五數合天,五數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備至,嵩期五十有五年。

諸葛亮一生數字對

過去,有人用數字,作諸葛亮一生的上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這上聯作出後,很久無人能對,成為有名的「絕對」。經過多少年代,許多人曾去研究,終無結果。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諸葛亮一生業績,用五方五行對了出來。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裡,變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絕對」逢生,傳為佳話。

楊貴妃妙對唐明皇

傳說,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楊玉環登上樓臺賞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聯:二人土上坐

楊貴妃極機敏,應聲對道:一月日邊明

唐明皇所吟上聯,無甚出奇,不過將「坐」拆成兩個「人」字和一個「土」字而已;楊貴妃所對下句,則不一般:既將「日」和「月」合成「明」字,符合出聯要求,又採用比喻手法,將明皇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陽之光才放光明,妃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寵,借景抒情,極盡其曲意奉承之能事,亦顯其聰慧機敏之才。

謝覺哉撰聯嘲紳士

謝覺哉(1884——1971),湖南寧鄉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法學家。2023年7月,在湖南寧鄉縣為山區肖家灣這個僻靜小村裡,人們奔走相告:「謝煥南中秀才了!」

謝煥南是謝覺哉青少年時代的名字。他自幼學習勤奮,深得老師和同學的讚揚。21歲時,他承父命參加科舉考試,成為中國最末一科的秀才。

謝覺哉的父親很自豪,他決定辦幾桌酒席慶賀。

這一天謝家熱鬧非常,道喜的賓客絡繹不絕,其中,也來了一些紳士。父親忙叫謝覺哉出來陪客。但是尋遍屋裡屋外,連他的人影都不見。

這時,一位紳士發現收禮的地方貼了一副對聯,忙叫道:「你們快來看對子!」大家跑去一看,原來是謝覺哉親筆書寫的:

十數年筆舞墨歌,贏得一張倒票;

兩三月打躬作揖,賺來幾串現錢。

這副對聯無情地嘲笑了那些道賀的紳士。他們頓時像潑了一盆冷水,高興而來,掃興而去。

原來謝覺哉很討厭這幫紳士,對考中秀才這事,又極冷漠。因此,當父親為他辦酒慶賀時,他便寫出這副對聯,讓紳士們自討沒趣。

謝覺哉中秀才後,一直不願做官,而在家鄉從事教育事業。後來,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清初,南方有個姓任的主事官,他經常喜歡譏諷議論朝政是非,抨擊時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權有勢的官家豪門。

一天,皇上派來了一個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來查察,當地紳士豪門伺機出來對任主事官惡意攻擊,講得一無是處,管御史只聽一面之詞,不加考察,便對主事官嚴加訓斥:「我聽說你喜教訓別人,這不好。現在我有一邊對聯,讓你來對。

」說罷,便念出了上聯:

說人之說被說人之人說,人人之說,不如不說。

任主事針鋒相對地對出了下聯: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管御史聽後,瞠目結舌,拂袖而去。

後記:老陽也出一個上聯:白水泉中一大天,看看大家有沒有好下聯。

文化的起源,中國文化的起源是什麼?

人類能吃飽穿暖保證自身安全之後起源的。在人類誕生時刻起 文化就有了 只不過 沒有記錄下來 文化是伴隨著勞動出現的 自己覺得 中國文化的起源是什麼?我從網上轉的 這個問題比較難以回答,在史學界包括國內國外都有爭議。講中國文明的起源,首先要說清楚什麼是文明?什麼是中國文明?這樣我們才能談到它的起源問題。...

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麼

中正仁和,中道從容。你好華民族在悠久的發展歷史中,積澱和形成了自己獨特而偉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現了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居安思危 樂天知足 崇尚禮儀等等特徵。中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於 和合 二字。1 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 合 二字均見於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詞義本身而言,...

文化最高境界是啥,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樣的?

樓主提的這個問題,很有水準,這的確是一個亟須解答的疑惑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深究其內涵,她的最高境界又到底是什麼呢?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境界,境界即是一種態度,一種對世界 對人生 對社會 的態度 亦可說是一種意識形態。那麼,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又是一種怎樣的態度,或者說是一種怎樣的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