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意義及弊端是什麼,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2021-03-04 00:22:03 字數 4975 閱讀 4554

1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其意義就在於教化眾生。斷惡修善,讓一切眾生幸福快樂,使世界和平,國泰民安,家庭幸福。沒有弊端,認真的看一下(認識佛教)您就會得到答案。

2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說寧願就在這輩子甘心忍受各種苦楚折磨,鬱鬱而終,也不要下輩子葉還是貧窮低微地出生過活。這句話的表述方式不像是出自佛經,可能是出自某些佛教宣傳語,俗語之類。它從某些方面反映了佛教的因果宿命輪迴論,宣揚、注重來世,而寧願今生受苦的觀念,被某些人片面的認識,則可能變成逆來順受,不知努力改變的消極人生觀,被一些研究者看到,則認為佛教過於消極等等。

其實這句話固然反映了佛家的因果輪迴的命運觀,但是隻反映了一個方面。即使是唯物辯證主義也教導我們應該全面地系統地看問題。那麼我們就全面系統地看這句話。

佛家的因果輪迴的命運觀不是靜止的,僅針對某一次的命運的。佛家講輪迴,輪迴不止,生命無休。每一世的的遭遇都源自於上一世的行為影響,而這一世的行為又會影響到下一世的命運。

所謂欲知前世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事,今生作者是。「寧當受苦死,不用貧窮生」,為何下一世會貧窮生,大致便是這一世做了不好的,會導致下一世貧窮的事情,如果是這樣,那麼即使這類事情可以改變今生受苦的局面的,也不去做,寧願苦死。試想,如果做得是好事,又何必怕下輩子會貧窮生呢。

如果這個好事既不會導致下輩子貧窮生,又能改變這輩子的受苦,那麼就大膽去做,佛陀說: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可沒有說,受苦了,就白白坐著受苦,連善也不做。

須知,行善也可改變受苦的局面。如此,何樂不為?何來消極?

3樓:水中應天

佛教是走中道的,中庸知道何來弊端?

只有**教等一些極端主義的宗教才會有其弊端。可以點樓主看一看聖嚴法師的《佛學入門》就會很清楚了。

4樓:知唯是心

佛法是圓滿的智慧。

孫中山先生: 佛教為救世之仁,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

——學習佛法可以給我們提供正確的人生觀念,依法修行能使我們培養健康的心態。所以說,學佛是為我們的幸福人生服務的。

現代人心理問題很多,這些心理問題怎樣才能解決?有些人求助於心理醫生,但心理醫生的**只能起到一種疏導和緩解的作用,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不能滅除問題產生的根源,那麼,今天這個問題得到了疏導,得到了暫時的解決,明天又會繼續製造新的問題,心理並不能得到徹底的**。

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是什麼?是無始以來伴隨著我們的無明,和由此產生的種種不健康因素:如貪心、嗔恨心、愚痴、我慢等等。

所以我們要從佛法入手,通過勤修戒定慧,來熄滅貪嗔痴,從根本上剷除一切心理疾病的根源。

——學佛是一件十分難得的事情,但我們學佛學什麼?什麼是佛?向佛學習什麼?

一定要搞清楚。佛是覺者 ,《華嚴經》 雲: 「奇哉大導師,自覺能覺他 。

」 這就是佛。如果用比較通俗的話講:就是要了解自己,瞭解一切。

行止圓滿無缺。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學這個,學做一個明白人,不作糊塗人。

自覺覺他首先是要自覺,瞭解自心。我們會有人說:難道我還不知道自己嗎?

事實上正是這樣。我們大部分的人並不瞭解自己,不熟悉自己。為什麼這樣講呢?

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如何運轉,不知道他為什麼會老,為什麼會生病,為什麼會死。這是任何一門科學都無法回答清楚的。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語言邏輯是怎麼產生的。

不瞭解為什麼有的事情想記記不起來,有的想忘忘不掉。不懂得人活在世,該如何做、如何行,什麼才是生活的意義。這是很多哲學家熱衷於**的問題。

甚至於有人為此而發瘋。是任何心理學家也不能徹底搞明白的問題。他或許能夠幫助你解決一部分問題,卻無法解決一切問題。

我們更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如何運作,為什麼就會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會有夢、有幻。有自我,有恐懼,有愛情。這一切的問題無人能夠回答。除了一個,那就是釋迦牟尼佛。

然而世尊並不是簡單的告訴我們答案。而是幫助我們瞭解答案。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是能夠用語言傳達的。

《佔察善惡業報經》 中講唯心識觀。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什麼方法呢?第一步就是對自己的行動、語言、思維切實詳細地觀察。

隨時隨地、沒有間斷地觀察。經典中講「 隨身語意所有作業,悉當觀察 」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問題如何產生。我們要自覺,就要深刻、沒有遺漏地瞭解。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徹底問題的根源,拔除病根才能痊癒、才能幸福。

這樣的瞭解最初可以達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其實也是前面所提問題的初步答案。那就是「 知唯是心 」知道這一切無不是源於自己的心。

這個心就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源。也是產生一切問題的根源。不僅是我們痛苦的源頭,更是我們脫離痛苦、成就幸福,得到無上快樂、清靜、喜樂的鑰匙。

知唯是心是我們實踐唯心識觀第一步要達到的目的。平素裡我們少有反省,對自己毫無瞭解,內心的舉動、言語思考都是順流而下,受人擺佈。又如同一隻猿猴躍上跳下。

沒有一刻停閒。我們就跟隨著心的變遷而展現出喜怒哀樂種種姿態。但是我們全然不明白這究竟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我們會痛苦?悲傷?為什麼難過流淚。

我們會找這個原因那個原因,社會不公、制度不平、運氣不好、他人的惡劣、自己的卑微。但是從這些方面我們卻無法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案被製造出很多種,社會制度的完善,法制健全,科學發展。

而這一切卻連一次簡單的心情沮喪都無能為力。

修行唯心識觀第一步的效果就是讓我們能夠深刻地體會到這一切一切的根源到底在什麼地方 ? 《佔察善惡業報經》 講「 當知一切諸法,悉名為心 」這是一個必須我們自己實踐的答案,不是聽了就算的,要體認才行。

我們學佛的目標,各不相同,想往生也好,證果也好,想世間的福報也好,乃至於其他的願望、希望。無不要從這個心做起。抓住這個心,就會品嚐佛法的樂趣。

不會苦悶迷惑。雖然我們很多人學佛後也經常把『一切唯心』、『隨緣自在』掛在嘴邊,但是沒有經過實際的修行,只能是嘴上富貴而已。***

5樓:**雪藏

1 佛教的意義在於讓人理解宇宙和人生的真理,讓眾生離苦得樂。

2 佛教,大無不包,細無不舉,毫善弗遺,窮盡一切真理奧妙,將無量眾生引入完美境界。

又**會有弊端呢?

3 戴著綠色墨鏡的人,會覺得全世界都發綠。

業重慧淺,見識拙劣的人,會對佛教,心生種種厭惡,故稱有弊端。

6樓:慈悲圓滿

滅掉內心的煩惱是佛教的意義;

弊端,就是實話實說,惹的很多人不高興。

7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意義是讓一切眾生了生死,繼而普度一切眾生。

佛教沒有弊端,所謂的「弊端」只是個別人的偏見罷了。

8樓:匿名使用者

完善人格,勸人向善。弊端主要是末法年代**太多,指佛穿衣,賴佛吃飯。

9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意義是勸善,弊端是無為。

10樓:至慈

4樓正解啊 仔細讀讀啊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5

11樓:小小小白

一、佛教對哲學的影響

佛教哲學本身蘊藏著極深的只會,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對概念的分析,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稱譽佛教徒處在人類辯證思維的較高發展階段上。在哲學思想領域、中國古代哲學與佛教結下不解之緣。

二、中國文學界的影響

中國自漢朝後,學者唯古是尚,小敢稍有創作,雖然有新觀念,但都只有古詞,使學術毫無生趣。佛經剛開始被翻譯時,除固有名詞對音轉譯外,其相象語者亦襲古,後來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感覺舊語與新義,很難配介在一起,若一自保持使用古語常常是詞小達意,所以要創造新語,這無形中促進國語內容日趨擴大,現在的佛學大辭典,雖然未能搜盡佛經所有新名詞,但看後足以使人歎為觀止。

三、佛對中國風俗的影響

中國原有的儒家信仰,是著重於現實人生的建設,無暇推究生前與死後的問題,對於生前死後以及形而上的宇宙本體,都是存而小論。講到善惡的補償及懲罰問題也只寄望於個人的後代子孫,其實,從現實的史實上看,寄望於子孫的果報是小可靠的。

12樓:最愛彩虹糖

1、佛教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文化復興之中自然有著重要的作用。儒、道、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其實,儒、道、佛以及其他文化又是相互影響,合為整體的,需要我們去有機地繼承。

如果把人生中需要的傳統文化比做一個房子,那麼儒家是這個房子的大門,其他諸子百家都是窗戶,其中兩個大的窗戶就是道和佛。沒有窗戶,房子會顯得悶;沒有大門,就沒有可進出的「道」了。這些不同的思想文化形成一個體系,就是影響中國人思想的傳統文化。

2、佛教自傳入中國以後,給儒學作了補充,並且吸收了儒學的基本思想。比如孝順,佛教進入中國之後,出家則是大孝,在家是小孝。出家是成就大我,可以為歷世的父母超度,乃至以眾生為父母,是一種博大的精神。

某種意義上,這是把儒的仁愛精神擴大了。

3、佛教對中國最大的影響則是「因果」二字。明清以後的**,無論是從《金瓶梅》到《紅樓夢》,還是《三言二拍》等等著作,甚至戲曲,無不能看出佛教文化「因果」二字的深入影響。

對於一個社會而言,因果相應同樣是非常重要的。一定程度上說,糾正不相應的因果,才能達到平衡與和諧,浮躁也就減少了。

4、近年來,僧人出現青年化趨勢,和社會的距離越來越拉近,數十位乃至上百位年輕僧人在全國各地講經說法,受到了一定民眾的喜愛。他們用現代語言進行演講,將經典、古文以現代語言表達出來,帶動佛教走出經典、走出寺院,蛻變成為現代意義上的佛教。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對中國文化產生過很大影響和作用,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遺產。

例如,我國古代建築儲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現存的河南嵩山嵩嶽寺磚塔,山西五臺山南禪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構建築,應縣大木塔,福建泉州開元寺的石造東、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史的寶貴實物。

許多佛教建築已成為我國各地風景輪廓線突出的標誌。在一片鬱鬱蔥蔥之中,掩映著紅牆青瓦、寶殿瓊閣。

精巧的佛教建築為萬里錦繡江山平添了無限春色。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則作為古代雕刻美術的寶庫舉世聞名,它吸收了犍陀羅和印度的特點而發展成為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造像藝術,是我國偉大的文化遺產。

13樓:匿名使用者

要從唐朝時期傳入中國,在中國是僅次於道教的,佛教所宣傳的,佛法,倡導人們,向善向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佛教中水陸法會是什麼意義

水陸法會,略稱水陸會,又稱水陸道場,悲濟會等,是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種。水陸法會起源於南北朝時的梁武帝,經唐代密教的充實發展,直至宋,元,明成熟定型,一直流傳至今日,並得以繼續發展,勢頭不減。水陸法會以上供十方諸佛 聖賢,無遮普施齋食為基礎,救拔諸六道眾生,並廣設壇場,使與會眾生得以其因緣與...

佛教等能解決什麼,佛教在現實中能實現的意義有多少?

信佛,學佛,解脫成佛,不是身體的解脫,而是精神的和心靈的超越。在任何條件下,任何環境下都不起煩惱,沒有痛苦,這是佛學修行,也是信佛的意義。解脫,就是任何環境中沒有煩惱,沒有痛苦,這便是解脫。精神超越了物質,物質就不能控制你的精神,也就不能傷害到你。如果我們的精神不能超越物質,物質條件就會控制精神。佛...

佛教中的空,佛教的「空」 是什麼意思?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卷第一 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 相空 性自性空 行空 無行空 一切法離言說空 第一義聖智大空 彼彼空。云何相空?謂一切性自共相空。觀展轉積聚故,分別無性,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無性,故相不住。是故說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云何性自性空?謂自己性自性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說性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