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到底說大了沒有

2021-03-05 23:51:10 字數 6130 閱讀 1243

1樓:zzhh曾

在《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司馬徽曾說過「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而這句話事實上是被誇大了。事實證明得一個並不能夠得到天下。

當時的劉備將龐統,諸葛亮二人都招攬到自己手上。作為讀者也對劉備的未來充滿了期待。可是龐統卻早早戰死在了雒城,而諸葛亮因為無法阻止劉備與東吳之間的戰爭,導致兵敗。

劉備只能盤踞在西蜀一隅,根本沒有得到整個天下,而諸葛亮雖然幾次三番地進行北伐,卻最終以失敗告終。

首先介紹龐統。龐統的一生最大的功績便是為劉備獻計取得了蜀中。之後便再無亮點,並且他一開始並不受到重用,直到爭奪益州的時候才展現出他自己的才華。

但眼看著一週唾手可得,作為軍事的龐統卻在意外為流矢所中。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而諸葛亮讀者就更加熟悉了。他作為一個治世能臣,在劉備身邊起到了如蕭何一般的作用。但是到了蜀漢的中後期,蜀國人才缺乏,加上國力衰弱,憑諸葛亮一個人難以獨撐大局

而僅憑諸葛亮一個人憑自己的力量平定天下,完全是強人所難。事實上最後也沒有真正地一統天下。反倒是被魏國的司馬後代奪取了天下。

司馬徽這句話也完完全全成為了一句空話。

現實已經說明「伏龍",「鳳雛"加起來未必能安天下,更何況是他們其中的一個呢?

2樓:匿名使用者

賨人王09-30

在《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司馬徽說了一句有名的評語:「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意思是說:龐統和諸葛亮二人,只要得到其中一個就可以平定天下。

於是,當劉備將這2人都招攬到手後,觀眾對劉備的未來充滿了期待。可到最後,龐**死於雒城;諸葛亮無力阻止劉備和孫吳死磕,導致夷陵之敗;劉備雖建國稱帝,但只是客居一隅,遠沒有得到整個天下。司馬徽所說的「得一可安天下」去哪兒了呢?

脫離《三國演義》,我們來分析一下三國的實際情況,看看龐統和諸葛亮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1、龐統

先說龐統,縱觀龐統一生,其最大的功績就是為劉備獻計取得蜀中,除此以外,還真找不到再大的亮點。

龐統「鳳雛」的稱號也是他的從父龐德公取的;赤壁之戰時,龐統還是江陵一個看客;龐統加入劉備陣營的時間比諸葛亮還要晚,而且一開始並不受重用;赤壁之戰後,爭奪荊南也沒看到龐統的影子;直到爭奪益州,龐統才展現他的才華;可是眼看益州垂手可得,作為軍師的龐統卻在一次攻城時意外為流矢所中,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不過,儘管如此,劉備卻非常喜歡龐統的行事風格,龐統的霸道之術非常符合劉備的胃口,兩人因此非常投緣。後來的法正也是這樣一個人,可惜這些人命都不長,都早早去世,讓劉備惋惜不已。

但要說龐統能幫助劉備得天下,似乎有點兒誇大,如果真那樣,他也不會死在雒城了。

2、諸葛亮

再來說諸葛亮,縱觀諸葛亮一生,似乎更像是一個治世之能臣,如蕭何故事;但要說是撥亂反正之頂級謀士,如張良故事,似乎還差了點兒。劉邦沒有蕭何無以立足,但沒有張良,無以平天下。

諸葛亮對於劉備的作用似乎就像蕭何,沒有諸葛亮,劉備缺乏根本,但要成就王霸之業,僅靠諸葛亮又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劉備為什麼要啟用法正、黃忠,甚至魏延,因為他們身上有諸葛亮不具備的東西。

蜀漢中後期,諸葛亮能獨撐大局都是因為蜀漢實在人才缺乏,加上民生凋敝,實力不允許他們像當初漢高祖那樣輕易打出漢中,席捲中原。

所以,要讓諸葛亮平定天下似乎有點兒強人所難,不然劉備當初也不會屢屢將諸葛亮雪藏在後方搞政治了。

事實證明:伏龍、鳳雛合起來都未必能安天下,又何況是其中一人呢?

3樓:昕昕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龐統和諸葛亮二人只要得到其中一個就可以平定天下。這話我覺得似乎有點兒誇大。事實證明伏龍,鳳雛和起來都未必能安天下用,何況是其中一人。

4樓:匿名使用者

說大了,因為劉備臥龍、鳳雛都得到了,可是最後還是沒能一統天下,但是諸葛亮和龐統兩人的才華都是不可否定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是對兩人的極度讚美

5樓:楊撐撐

其最大的功績就是為劉備獻計取得蜀中,除此以外,還真找不到再大的亮點。但是諸葛亮和龐統兩人的才華都是不可否定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是對兩人的極度讚美

6樓:匿名使用者

在那個年代沒有誇大,可以這樣講。這也證明他們的才能之高,但是不能講他們最後有沒有做到這樣的事業,軍事家,政治家,心理家

7樓:燕山飛虎林嘯天

事實證明卻是說大了,劉備得了二人,也沒有能安天下。這句話大家不必太在意,我覺得只是為了襯托二人的才能比較大而已。

8樓:永匯合力

這句話,有誇大的成分,就是形容兩個人的才能。

9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沒有說大,劉備得到了伏龍和鳳雛,最終得了天下。

10樓:大三大四的

肯定是說大了,因為最後的時候劉備得到了兩個但是並沒有得到天下,所以說這句話完全就是誇大了說,並不是很真實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只是誇張而已,說明這兩個人是很厲害的人物,是人才要好好利用,誰也不能保證誰一定能得到天下,證明這兩個人的確很厲害,雖然沒有取得天下但是足以證明兩個人的才華。

12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是一句誇張的說法,說明諸葛亮和龐統都是當時非常有才華的人。事實上劉備二人皆得之,也沒有得到天下。

13樓:研根

三國戰亂結束、、、最終「三分天下」劉家有一份天下不是嗎?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嘿嘿嘿、、、為天下百姓捂摸平安心而「停戰」是必然的。

14樓:蔚藍見解

大了,劉備都得到了,沒有取得天下

15樓:持之以恆

說實話,有點大。事實證明,劉備並沒有安天下。才幹和胸襟,缺一不可!

司馬徽曾說過,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為什麼劉備兩人皆得,卻無法安天下呢?

16樓:匿名使用者

鳳雛早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鳳雛的能力略高於諸葛亮,尤其在軍事上也是大家所公認的,只可惜英年早逝,才能無法發揮,就無法再為劉備所用。鳳雛的兒子也曾經悲痛的說過:「若吾父在,天下未必三分」這是對龐統最高的評價。

而諸葛亮也不是徒有其名,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何等胸有成竹!劉備三顧茅廬,留下了千古佳話。更留下了千古一對,隆中對,只可惜在劉備事業蒸蒸日上之時,關羽敗亡,蜀漢失荊州釀成了蜀漢的悲劇,張飛被殺,劉備討吳失敗,黃權降魏,蜀國精銳損失殆盡,蜀漢國力一落千丈,成為三國最弱,劉備也病逝於白帝城,此時益州南部蠻人紛紛謀反,曹魏也虎視眈眈,蜀漢和東吳聯盟也已破裂,蜀漢是岌岌可危,幸虧諸葛亮力挽狂瀾,才保住蜀漢偏安一隅。

所以因為關羽敗亡蜀吳交惡導致的一系列事件是劉備沒能安天下的原因

17樓:福祉者

這是司馬徽說的嗎?我怎麼記得是徐庶說的呢。我認為應該是在說諸葛亮,龐統的智謀非常的高。

而且出師表中都說了「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本不適合北伐的,而劉備白帝城託孤,非要諸葛亮北伐。本來就衰弱的蜀地,再連年的去北伐,最後北伐未能成功,還加速了蜀的滅亡。蜀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魏國絕不敢輕易進攻,諸葛亮在哪休整幾年再北伐,成功的概率將會很大。

18樓:木葉忍者之王

想一想,劉備在得到諸葛亮之前他有多弱?東逃西竄、屈膝於人。得到了諸葛亮後他卻得以成就一番大業,並築成了三國鼎立之態。

若他一開始就聽從諸葛亮的計策滅了劉表與劉璋那結果又如何呢?再說蜀國直到諸葛亮去世之前都挺強的,而他死後尚能為蜀國除一叛將。況且他死後蜀國人才凋零,後主無能才會造就蜀亡之局,若劉禪不聽信讒言而重用得到諸葛亮真傳的姜維結果又會如何呢?

自己想想吧

19樓:金陵一夢

那就對了,只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沒說都的了一定安天下

20樓:匿名使用者

**之言而已啦,諸葛亮的名聲大於實際才能,善於治國,用兵一般,參考下三國志。鳳雛年輕死於意外,沒發揮什麼作用。

21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徽不是神仙,這話只是對高階人才能力的說法,有些誇大的成分,平定天下,不是請出一兩個人就能成功的,需要一個人才集團和綜合實力。

劉備實力太弱,但至少打下了西蜀、漢中兩塊地盤,也稱了帝,算是小安天下。

22樓:匿名使用者

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玄德曰:「伏龍、鳳雛何人也?」水鏡撫掌大笑曰:「好!好!」玄德再問時,水鏡曰:「天色已晚,將軍可於此暫宿一宵...

23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優柔寡斷害死鳳雛,伏龍雖得其主,卻不逢時。加上關二失去荊州,令蜀軍出川北伐異常艱難。

24樓:匿名使用者

司馬徽如果真有那麼厲害,他也早就安天下了,劉備也不是個給力的人,何況還有曹操這個英雄在,劉備如何安天下,而且劉備並沒有照臥龍鳳雛兩人的計策行事,如何可安天下

25樓:女心戀緣

應是他們得其主,卻不得其時吧

劉備死後,扶不起的阿斗無雄才大略。

26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得天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劉備得到的手下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他只佔了人和,曹操卻佔了三方面。司馬徵說的意思是他們都有安天下的能力,沒有把其他干擾的因素算進去

27樓:攆狼不遺餘力

只能怨他二弟關羽了,姓啥不好偏姓關,劉關張,劉關張,結果就關張了,劉開張不就好了嗎

28樓:吾似流水飄雲

司馬徵的評介的人才價值不同吧。

29樓:瘦盡燈花

第一,名人說的話不一定是真的。

第二,成事在人,謀事在天。這種事情要靠一定的運氣。

第三,蜀國先天不足,後來還幹那麼多蠢事……

30樓:賣裑卟賣藝丶

那是體現他們2人很有才能。不是說得天下就得天下的。

31樓:元和裡

**嘛,為了增加閱讀性杜撰的

32樓:匿名使用者

過猶不及..司馬徽曾說的是得一個---

33樓:懷英之迷

想復國談何容易,歷史的車輪是不能往回走的,只能往前走

34樓:匿名使用者

人算不如天算。命運啊!

35樓:開心k情

你沒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多事雖然很好,看天怎麼安排,正所謂,天時 地利 人和 你看諸葛亮最後,有這麼多的機會,能贏,但都是天不滅魏國,你說能怎麼樣呢?

36樓:雲寄秋

二人都是將才,卻不是帥才,劉備又死的早,阿斗又扶不起。可以理解

司馬徽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後面還有一句話是什麼?

37樓:森海和你

」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76661「

意思:劉巴和法正(這兩個人)如果缺少一個那麼蜀漢大業就難興盛了。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意思:諸葛亮和龐統這兩位人才,任何一位諸侯只要得到其中的一位,就可以獲得一方天下。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就前一句話來說,劉備在三顧茅廬之後,獲得了諸葛亮的輔佐。在隆中對的基礎上,劉備也即有了明確的戰略規劃和目標。

在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又在龐統的陪同下進入益州。不過,因為龐統在中途不幸被殺,所以臥龍鳳雛,劉備實際上只得到了孔明一個人的輔佐。

擴充套件資料

「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其中,子初指的是劉巴,字子初;孝直,指的是法正。

法正原為益州之主劉璋的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

公元220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

劉備平定益州後,劉巴歸附劉備,為左將軍西曹掾,法正死後接任尚書令。章武元年(221年)四月,劉備稱帝,劉巴為劉備起草了登基時所需的各種禱文、詔誥、文書。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到了公元222年,劉巴也去世了。

司馬徽說,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此二人為何沒有得

水鏡先生也曾言道孔明雖的其主 未得其時.可見孔明出山不是時候.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都得到了,2人雖才學不相上下,但沒有考慮他們的性格,最後龐統不聽孔明勸告死在落鳳坡,才使孔明離開荊州,讓關羽代替以至失了荊州.關羽死後,劉備欲伐吳,孔明等苦勸本也有些憂鬱,可惜被張飛壞了大事,張飛再死事已無可...

司馬徽不是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得天下 那為什麼在第2次

徐庶不也是司馬微推薦給劉備的,司馬微的通天的本事是很又根據的,其一 徐庶離開劉備背忠救孝,當時司馬微就斷定其母必死。其二 徐庶也有可能是司馬微送給劉備作以試探然後交予臥龍鳳雛。不然為什麼第一次和劉備交談時沒有說出臥龍鳳雛的名字。至於你說的 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我看說的應該是時間的上的問題,之後可...

「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人都得到了,為什麼沒有安天下

鳳雛死的早,是因為他對臥龍有猜忌。按照 三國演義 後來的描述,如果劉備完全聽從諸葛亮的建議,肯定可以得天下的。但關羽死後,劉備失去理智,一意孤行,要給兄弟報仇,而後又犯了嚴重的戰略性錯誤 部隊多,戰線長。而且他剛愎自用,自認為 自小熟讀兵書 將大軍停於草木繁盛的彝陵,並且連營來壯聲勢,才慘遭陸遜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