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比翼
當然是吃年糕、餃子、餈粑啦。
年糕又稱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則為黏黍。元旦吃年糕盛行於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
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正月元旦,「夙興盥激,吃棗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時《威縣誌》說當地吃「蒸羊糕」。
元旦吃餃子興盛於明清時期的北方。如明萬曆年間沈榜《宛署雜記》說,北京郊區">郊區">郊區">郊區的宛平縣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長上為壽」。明嘉靖時山西《曲沃縣志》記載:
「二日製扁食包金,邀婿爭福。」元代扁食一詞在民間流傳下來。
烤炸出來的餈粑是最飽眼福的,顏色金黃,然後又是圓圓的。不過炸出來的餈粑需要放些糖,或者加上一些佐料才會好吃些。我不推薦炸餈粑,因為經過高溫油炸的東西里面的營養等成分都會大打折扣。
或者煮著吃。試想一下,冬天在燃得正旺的火爐上放一個小壺,裡面熱著甜酒,甜酒裡有一塊一塊的餈粑。家人就圍在火爐邊,端著甜酒,吃著餈粑,談著白天發生的事情。
煮出來的餈粑是溫馨的。
2樓:蘇強工作室
餃子、年糕。
在中國,元旦節一般都會吃餃子和年糕,吃餃子,寓意為「交子」,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辭舊迎新的意思。年糕:又稱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
餃子和年糕都是中國的傳統食品。
「元旦」一詞具體起於何時,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在中國的古籍中最早見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隨著社會的發展,「元旦」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具體所指也不盡相同。
目前為止,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曆,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
「元」有開始之意,「旦」象徵紅日從地面升起,「元旦」並稱則意味著人們以蓬勃的朝氣迎接嶄新的一年。張燈結綵,歡慶新年是世界各地的普遍習俗,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由於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習慣不同,他們慶祝新年的方式也是豐富多彩的,甚至是十分有趣的。
3樓:mina美萍
1、中國傳統節日元旦要吃:椒柏酒,桃湯,屠蘇酒、膠牙餳(táng)、大蒜、小蒜、韭菜、雲臺、胡荽、雞蛋、餅法、年糕。
2、椒柏酒,在東漢《四民月令》中已經出現。椒是花椒,古人說椒是玉衡星之精,氣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輕耐老;柏是柏樹葉,古人視為仙藥,可免百病。
3、即取桃之葉、枝、莖三者煮沸而飲,古人以桃為五行之精,能厭伏邪氣。制百鬼,故飲之。
4、膠牙餳實際上此俗寄託了長壽的美好願望,因為牙齒堅固,能吃能喝,自然身體健康。
5、作為元日食品最早見於吳晉間周處的《風土記》,說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發五藏氣」(《玉燭寶典》卷一引)。五辛菜是五種有辛味的菜,《荊楚歲時記》隋注說是大蒜、小蒜、韭菜、雲臺、胡荽。
6、《風土記》說「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練形是道家用語,指修煉形體,認為可以成仙。生吃雞蛋是為了長生。
7、是指古代凡小麥面製品用水煮的食品,後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湯餅卷九「餅法」中,講了「水引餺飥法」,其中「水引」製法:「挼(ruó)如箸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挼令薄如韭葉逐沸煮。」
8、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年糕北方則為黏黍。年糕的歷史悠久,漢朝的米糕已有「稻餅」、「糕」、「餌」、「餈」等名稱。
4樓:傻
在中國,元旦節一般都會吃餃子和年糕,吃餃子,寓意為「交子」,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辭舊迎新的意思。年糕:又稱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
餃子和年糕都是中國的傳統食品。
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但其含義已經沿用4000多年。 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起為農曆1月1日,中華**起為公曆1月1日,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
5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元旦是傳統節日。風俗食物為:餃子、年糕。
6樓:盤天亮的牛蛙
這個在咱們中國實在太多了,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節日美食,咱國家的美食估計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都沒咱們多,元旦吃餃子比較多吧
7樓:匿名使用者
節日那怎麼能少得了吃彩頭雁啊!寓意能為未來生活凝聚吉祥好彩頭,吃了這個讓家人一起沾沾喜氣!家人肯定會喜歡!
8樓:匿名使用者
吃彩頭雁!大吉大利好彩頭!為全家未來生活凝聚好彩頭!
9樓:節操被紫原吃了
推薦年糕,年糕有年高的意思,而且又很好吃
10樓:手機使用者
元旦是陽曆的!中國傳統節日一般都是農曆的節日
關於元旦中國傳統美食都有哪些?
11樓:yx不一
美食這個是要看地域的好吧,**就有元旦節的傳統美食了。分南北,西北,中南,西南,。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節日,不算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並沒有什麼傳統美食,只有假期。
12樓:百里靜溪
食畢出門拜年,由近及遠,元午直到燒燈後。」據此則唐牢丸近似餃子,而且有煮有蒸。宋代食品中出現角子一詞.
元代把餃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語。明代的餃子如《正字通》所說,稱餃餌、粉角、水餃子、蒸燙麵餃。此外,還有水點心等叫法,清代北京旗人還把餃子稱作「煮餑餑」。
元旦吃餃子興盛於明清時期的北方。如明萬曆年間沈榜《宛署雜記》說,北京郊區的宛平縣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長上為壽」。明嘉靖時山西《曲沃縣志》記載:
「二日製扁食包金,邀婿爭福。」元代扁食一詞在民間流傳下來。
13樓:很多的的泡泡
元旦的慶祝方式一:
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國家都把元旦頂為法頂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後,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慶祝方式二:
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麼的了。近年更是有旅遊、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並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發揮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著一天的假期。
元旦的慶祝方式三:
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至於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14樓:匿名使用者
年糕 元旦吃年糕,興盛於明清時期的南方。
餃子 元旦吃餃子,興盛於明清時期的北方。
雞蛋 歷史記載,正旦,當生吞蛋子一枚。
椒柏酒 由花椒和柏樹葉浸泡而成,古書記載,飲柏酒可去病長壽。
湯餅 古代指的是小麥面制食品,也就是現在我們吃的麵條。
1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地大物博,有非常多美食,數不清,
16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看你自己喜歡什麼
元旦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麼?
17樓:漫隨流水
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
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龍抬頭(二月二)、社日節(二月二)、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七月半(農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冬至節(公曆12月21~23日)、除夕。
另外,二十四節氣當中,也有個別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如:清明、冬至等,這些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們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元旦的起源:
中國歷史上的「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中國歷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計算方法,在漢武帝時期以前是很不統一的,歷代的元旦日期並不一致。
從漢武帝起,規定陰曆一月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後,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2023年),並規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
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新曆年」或「公曆年」。
18樓:mr蕎
元旦是個尷尬的節日。從名字上講,它是中國自己的節日,但從立法上講,它卻又是個從西方引來的洋節。它既不像西方宗教節日那樣有文化內涵,也沒有中國自己的傳統民俗。
**前中國普遍使用農曆,那時的元旦是農曆的一月一日。而辛亥革命後改用公曆紀年,強行將元旦改為公曆的一月一日,也就是現在的元旦日期。
19樓:阿沾
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由於地理環境和曆法的不同,在不同時代,世界各國、各民族元旦的時間定位各不盡相同。
現在,公曆日益為世界各國所公認。
相關傳說:
傳說一:中國的元旦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傳說二:
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部落聯盟」的首領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
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
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農曆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據說這就是古代「元旦」的由來。
20樓:薊玉花安溪
元旦一詞始於三皇五帝,唐房玄齡等人寫的《晉書》上載:「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稱為元,初一為旦。
而「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人蕭子云《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夢樑錄》卷一「正月」條目:
「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元旦在《書·舜典》中叫「元日」;漢代崔瑗《三子釵茗》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一篇《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詩中謂之「元朔」。
古代中國的元旦日,並非如今通用的「格列歷」——公曆的1月1日。中國曆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殷代在農曆十二月初一,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
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曆」,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自西曆傳入中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曆年則稱春節。公元2023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建立了中華**。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曆,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叫做「元旦」。
不過當時並未正式公佈和命名。
[2]到孫中山於2023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時,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改公曆1月1日稱為歲首「新年」,但仍稱「元旦」。在**以後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並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曆初一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麼歡慶活動。
2023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曆,為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曆一月一日定為「元旦」。**人民**頒佈統一使用「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公曆1月1日規定為元旦節,並決定全國在此節放假一天。
元旦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麼
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 春節 正月初一 元宵節 正月十五 龍抬頭 二月二 社日節 二月二 清明節 公曆4月5日前後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 七夕節 農曆七月初七 七月半 農曆七月十四 十五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 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 冬至節 公曆12月21 23日 除夕。另外,二十四節氣當中,也有個別...
中國傳統節日及意義,中國傳統節日有什麼重要意義?
1 春節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 年節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 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 迎禧接福 拜神祭祖 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2 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小正月 元夕或燈...
中國傳統節日及意義,中國傳統節日有什麼重要意義?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 正月初一 元宵節 正月十五 龍抬頭 二月二 社日節 二月二 清明節 公曆4月5日前後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 七夕節 農曆七月初七 七月半 農曆七月十四 十五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 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 冬至節 公曆12月21 23日 除夕 年尾最後一天 傳統節日的意義 傳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