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蝴蝶效應
西安城牆:
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牆高12米,
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北牆長3241米,總周長11.
9公里。有城門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城樓組成。
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西安城牆是明朝出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指導下,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
城牆自建成後歷經三次大的整修。明隆慶二年(2023年)陝西巡撫張祉主持修復使土城第一次變成磚城;清乾隆四十六年(2023年)陝西巡撫畢源主持對城牆和城樓作了整修;自2023年以來,陝西省和西安市人民**對這座古城牆進行了大規模修繕,補建已被拆毀的東門、北門箭樓、南門閘樓、吊橋,並建成環城公園,從而使這座古建築煥發了昔日風采,成為西安的一大旅遊景觀。
● 追憶歷史:城牆是中國古代城市傳統防禦設施。我們在距今2023年前的半坡遺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圍挖掘深溝,以提防野獸和外部落的襲擊。
如果把半坡村落視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溝也就是當時相當於城牆的設施。待到人們發明築牆技術後,城牆自然伴隨城市同時誕生,成為古代城市的顯著標志了。據史冊記載;「鯨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
」這大約是在距今約2023年前的原始社會晚期。西安作為千年古都,歷代曾多次修築城牆。它們多數被歷史的塵埃掩埋。
但我們看到的這座城牆仍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紀的隋代。
● 特 點:西安古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 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遊覽西安古城牆,對形象具體地瞭解古代戰爭、城市建設及建築藝術都很有意義。
城門名稱由來:西安城牆從隋唐至今已有2023年曆史。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城門發生種種變化。
細數這些城門的名稱來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喪衰。
從南門開始順時針方向介紹:
南 門:這是西安城門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建於隋初(582年)。當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門中偏東的一座,叫安上門。
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留作南門。明代改名永寧門。它也是現在西安城牆各門中復原得最完整的一座,只是原設計沒有箭 樓。
現在南來北往的車輛行人均從甫門東西兩則另闢券洞內穿過,它本身已成為文物了。
朱雀門:朱雀門是唐長安皇城的正南門,門下是城市**的朱雀大街。隋唐時,皇帝常在這裡舉行慶典活動。
公元589年, 隋王朝統一中國,隋文帝曾在朱雀門城樓檢閱凱旋大軍。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這座城門被封閉。2023年修復西安城牆時,發掘出包裹在明城牆內的朱雀門遺址。
它果然如隋唐文人描寫的那樣巨集偉華麗,城門柱礎用大理石製成,青石製作的門坎上刻有線條優美神采飛揚的蔓草花紋,磨磚對縫的門洞隔牆厚實端正,殘垣斷壁處處流露出當年的華貴風采。現在的朱雀門位於遺址西側,是2023年開通的。
勿幕門:勿幕門俗稱小南門,開通於2023年,以此紀念辛亥革命中陝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先生是孫中山建立的同盟會最早一批會員之一,陝西民主革命時期有重大影響的革命家,在2023年的**運動中壯烈犧牲。
含光門:含光門是唐長安皇城南面的偏酉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封閉了它的中門洞和西門洞,保留了東門洞,北宋以後全部封閉。
2023年整修西安城牆時,發掘出含光門遺址,發現花崗石製作的柱礎、刻花的門檻門道。現已決定把新建券洞城門置於遺址東側,對遺址作框架結構保護,外包城磚,使外觀與城牆一致,內部設定人工採光和空調系統,日後供遊客參觀。
西 門:酉安的西門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被保留下來。明代擴建城牆時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門。
玉祥門:2023年,軍閥劉鎮華包圍酉安城達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凍餓戰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2023年開通的這座城門,為紀念馮將軍的歷史功績,取名玉祥門。
北 門:明代構築城牆時建造的北門,正式名稱為安遠門。辛亥革命時,起義軍進攻滿城,這一帶戰爭激烈,交戰中北門城樓被焚燬。2023年整修城牆時,恢復了原來的箭樓。
尚德門:西安火車站西南側的尚德門開通於2023年,因直對尚德路而得名中山門:2023年初,在馮玉祥將軍倡議下開闢的中山門,以紀念國民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得名.2023年5月1日,馮玉祥將軍率軍東征,就從中山門出城。
中山門並列兩個門洞,馮分別為它們取名「東征門」和「凱旋門」。出師之日,馮將軍在城頭向各界歡送群眾講話,說等北伐勝利,再開啟凱旋門歡迎他。但後來時局變化,馮將軍再未率師回西安。
東 門:東門在建造明城牆時構築,正式名稱叫長樂門。明末李自成起義軍由東門攻入西安。
李自成看到懸在城門上的「長樂門」匾額,對身邊將士說:「若讓皇帝長樂,百姓就要長苦了。」將士們一聽此言,群情激憤。
點火燒燬了這座城樓,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西安事變」前,張學良將軍曾在東門城樓上組建教導隊和學兵隊。這一舊址已被修復作為西安事變紀念地。
建國門:2023年開通的建國門,以直對建國路而得名。
和平門:與西安火車站、大雁塔處於同一南北軸線上的和平門開通於2023年。為了表達飽經戰亂的中國人民對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門。
文昌門:碑林博物館南側的文昌門,開通於2023年。這裡的城牆上建有魁星樓,是西安城牆上唯一與軍事防禦無關的設施。
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傳說是主宰文運興衰的神,被人們尊稱「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硃筆點中,就能妙筆生花,連中三元,成為狀元。所以,古代孔廟、學府裡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樓。
明清時的西安府學和孔廟建在城牆旁邊(今碑林博物館),魁星樓也順勢建在城牆之上。魁星樓在2023年修復。遊客們在這裡可以看到嗜酒如命,不修邊幅,蓬頭虯髯,步履踉蹌,腰掛酒葫蘆,一手捧鬥,一手執筆,似乎半醒半醉的文昌星尊容。
魁星樓下這座新闢的城門,自然也就被命名文昌門了。
2樓:理論賴皮狗
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3樓:匿名使用者
屁,解放後重新規劃修善的…
西安城牆多久歷史了?
4樓:勝噠噠噠
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是中世紀後期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西安城牆現存城牆為明代建築,全長13.7公里,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三年(2023年),洪武十一年(2023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指導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當時是西安的府城。
2023年初,西安市含光門段城牆道路工程施工,陝西省古建設計研究所(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受有關部門委託,配合工程,對該處暴露的城牆斷面考古調查,認定它結構複雜,時間跨度從隋唐至現代,歷經五次大的修築而成。
西安城牆
又稱西安明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廣義的西安城牆包括西安唐城牆和西安明城牆,但一般特指狹義上的西安明城牆。
西安明城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區,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千米。城牆內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面積11.
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於古城區中心。
西安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從**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先後新闢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城門18座。
2023年3月4日,西安城牆被***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中國西北旅遊營銷大會暨旅遊裝備展上,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
5樓:艽傾
西安城牆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
西安城牆景區位於西安市中心區,呈長方形,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東牆長2590米,西牆長2631.2米,南牆長3441.6米,北牆長3241米,總周長11.
9公里。現存城牆建於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是在隋、唐皇城基礎上建成的,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拓展資料:西安城牆特色
西安城牆是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指導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
城牆自建成後歷經三次大的整修。明隆慶二年(2023年)陝西巡撫張祉主持修復使土城第一次變成磚城;清乾隆四十六年(2023年)陝西巡撫畢源主持對城牆和城樓作了整修;自2023年以來,陝西省和西安市人民**對這座古城牆進行了大規模修繕,補建已被拆毀的東門、北門箭樓、南門閘樓、吊橋,並建成環城公園,從而使這座古建築煥發了昔日風采,成為西安的一大旅遊景觀
6樓:蛋黃西瓜
西安城牆現存城牆為明代建築,全長13.7公里,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三年(2023年),洪武十一年(2023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指導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當時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將次子朱樉冊封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規模巨集大堅固,再加上後來明清屢次修葺、增建,至今儲存完好。
2023年初,西安市含光門段城牆道路工程施工,陝西省古建設計研究所(陝西省文化遺產研究院)受有關部門委託,配合工程,對該處暴露的城牆斷面考古調查,認定它結構複雜,時間跨度從隋唐至現代,歷經五次大的修築而成。
據統計,城牆斷面從早至晚分為五大期。即:
隋唐期:現存斷面接近三角形;
唐末五代期:加厚舊城牆一點五米至兩點五米以上,頂部也加高將近一米;
宋元期:增補層處於明城牆斷面中心,土色暗褐,質地密實,夾有少量磚瓦;
明清期:將以前所築城牆的牆體全部包築於內,即是現今的西安城牆;
現代修葺層,主要是20世紀80年代初西安有關部門進行的加固處理。
尼希米帶領百姓重建城牆用對多少年
聖經中以色列民被虜是在公元前586年 但以理時代 耶路撒冷失陷 到尼希米歸回重建城牆是公元前445年。從以色列民被虜到尼希米歸回重建城牆共有141年。以色列人從被擄到歸回是70年,這個具體時間要計算一下。尼希米帶領以色列人歸回重建城牆,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尼希米在建設方面,讓剛進入以色列的社群漸趨穩...
為什麼西安的城牆有拐角是圓的而其他是方的
現在的西安城牆是明朝修建的,只有西南角是元代的遺置,所以明朝修復城牆時將西南角保留,故西南角是圓的,其他三個城牆拐角是方的 一種說法是說明城牆是在唐長安城基礎上向東北擴建三分之一而成的,它的西南角,正好是唐皇城的一個城角,因唐皇城城角為圓形,所以就維持了原狀。另一種說法是 明代初年在建城的時,認為矩...
地球誕生有多少年了,地球至今存在多少年了
46億年 地球的誕生,已有45 46億年,但我們今天僅對它近6億年來的這段歷史瞭解得比較清楚。為地球歷史上發生的事情,主要是靠當時形成的岩層和所含的古生物化石記錄下來的 地球上的生物雖然早在30幾億年前就已出現,但長期停滯在很低階的階段,主要是些低等的菌藻植物,它們留下的化石,說明的情況不多,而且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