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夜雨霖鈴終不怨還是淚雨霖鈴終不怨

2021-03-08 00:55:24 字數 6208 閱讀 2349

1樓:您輸入了違法字

是淚雨霖鈴終不怨。

原詩出自納蘭性德的木蘭花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清代: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譯文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2樓:匿名使用者

淚雨霖鈴終不怨。該詞出自《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

此詞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雨霖鈴」、「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悽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

全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擴充套件資料

眾人評說納蘭詞

顧貞觀:容若天資超逸,悠然塵外,所為樂府小令,婉麗悽清,使讀者哀樂不知所主,如聽中宵梵唄,先悽惋而後喜悅。容若詞一種悽忱處,令人不能卒讀,人言愁,我始欲愁。

陳維嵩:飲水詞哀感頑豔,得南唐二主之遺。

周之琦:納蘭容若,南唐李重光後身也。予謂重光天籟也,恐非人力所能及。容若長調多不協律,小令則格高韻遠,極纏綿婉約之致,能使殘唐墜緒,絕而復續,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亞乎?

況周頤:容若承平少年,烏衣公子,天分絕高。適承元、明詞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蟲篆刻之譏。

獨惜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勝起衰之任。其所為詞,純任性靈,纖塵不染,甘受和,白受採,進於沉著渾至何難矣。

王國維: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文學成就

納蘭性德詞作現存348首(一說342首),內容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及雜感等方面,寫景狀物關於水、荷尤多,儘管以作者的身份經歷,他的詞作數量不多,眼界也並不算開闊,但是由於詩緣情而旖旎,而納蘭性德是極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詞作盡出佳品,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

《納蘭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縱觀納蘭性德的詞風,清新雋秀、哀感頑豔,頗近南唐後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賞李煜,他曾說:

「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此外,他的詞也受《花間集》和晏幾道的影響。

《納蘭詞》在納蘭容若生前即產生過「家家爭唱」的轟動效應,身後更是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第一學人」。清家學者均對他評價甚高。

到了**時候,納蘭還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王國維贊其曰「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張恨水的《春明外史》更寫到一位才子,死於三十歲的壯年,其友慟道:「看到平日寫的詞,我就料他跟那納蘭容若一樣,不能永年的。」

納蘭性德逝世三百週年紀念之際,承德納蘭性德研究會成立,納蘭研究進入一個高潮。

2023年8月臺灣歷史文學學會和承德納蘭性德研究會共同發起組織的「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文學研討會」在承德舉行,納蘭性德作品研究是此次會議的重要議題,納蘭的家世、生平、思想及創作等得到日益全面而精深的研究。承德有研究納蘭性德的納蘭性德研究所。

書法成就

納蘭性德手簡真跡,被中國納蘭性德研究界奉為「國寶」,今藏上海圖書館。手簡共三十六通。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被證實的納蘭性德手稿遺墨,價值極高。

有一幅對聯,署名納蘭成德,應是改名之前所書。被專家認定為真跡,可能是納蘭容若唯一傳世的大幅書法。

3樓:禾木由

是」淚雨霖鈴終不怨「,意思是: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出自納蘭性德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全詩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白話譯文:

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擴資資料: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全詞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詞情哀怨悽婉,屈曲纏綿。「秋風悲畫扇」即是悲嘆自己遭棄的命運,「驪山」之語暗指原來濃情蜜意的時刻,「夜雨霖鈴」寫像唐玄宗和楊貴妃那樣的親密愛人也最終腸斷馬嵬坡。

「比翼連枝」出自《長恨歌》詩句,寫曾經的愛情誓言已成為遙遠的過去。而這「閨怨」的背後,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閨怨」只是一種假託。故有人認為此篇別有隱情,詞人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與朋友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4樓:小小小白

淚雨霖鈴終不怨。

意思: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出自:《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原文: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白話譯文:

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5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淚雨霖鈴終不怨」。

作品原文: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作品簡介: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此詞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雨霖鈴」「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悽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清代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出生於滿州正黃旗。

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自幼天資聰穎,18歲考中舉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後循遷至一等。

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詩文均很出色,尤以詞作傑出,著稱於世。曾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後更名為《飲水詞》,後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2首,編輯為《納蘭詞》。

6樓:橙色的記憶丹

應該是「夜雨」還有前面的是「卻道故心人易變」至於為什麼有別的版本是因為後人在刻的時候,刻錯了。

7樓:歸海刀客

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經查閱和翻閱多本資料,以「淚雨」居多,從整首詞的意境來看,個人認為,淚雨較為準確,另外,熟悉納蘭容若的其他詞作的話,「淚雨」也符合一貫風格。

《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裡盟誓,願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

」 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後安史亂起,明皇入蜀,於馬嵬坡賜死楊玉環。楊死前雲:

「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又,明皇此後於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裡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

8樓:匿名使用者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納蘭容若

9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是夜了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10樓:匿名使用者

兩個版本都有,但我個人認為,還是夜雨霖鈴終不怨意境較佳。因為淚雨太直白了,缺乏韻味。聯絡上文的驪山語罷清宵半也應該是夜雨。

在納蘭 人生若只如初見中 是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還是 淚雨零鈴終不怨。

11樓:雪淚青茵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兒,

比翼連枝當日願。

[翻譯]

如果相愛永遠像初識,

就不會出現婕妤怨秋扇的舊事。

當薄情郎輕易變心時,

男女的感情中本來就會出現這類事。

想當初唐皇與貴妃的山盟海誓猶在耳邊,

卻難熬棧道雨聲鈴聲聲聲怨。

現在我身邊的薄倖錦衣郎,

還不如當年唐明皇許過比翼連枝願。

[鑑賞]

牌:原為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最初可見《花間集》中韋莊詞。上下片除第三句外,其餘皆押仄聲韻,也作《木蘭花》。

詞題: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古詩中的《決絕詞》,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薄情郎,從而表示與之決絕。

唐元稹有《古決絕詞》三首。在納蘭容若的詞集裡,有的版本中詞題為:「擬古決絕詞柬友」,顯然這種「閨怨」是一種假託,。

據專家稱:這是納蘭的特有隱情的表現。

這首詞中有兩個典故。

「秋風悲畫扇」:借用漢朝班婕妤的故事。班婕妤曾是漢成帝的妃子,卻遭到趙飛燕的妒忌、饞害而打入冷宮。

南北朝樑的劉孝焯就曾經寫過《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於是就用秋扇比喻被遺棄的女子。

「驪山」「淚雨零霖」「比翼連枝」:都是講的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白居易的《長恨歌》已經把這個故事傳頌千古了。

何事西風悲畫扇?--到了秋天,我們夏天用的扇子就捐棄了。如果遇到對的人,初見的美好印象能長久保留,就沒有「西風背畫扇」的悲劇多好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願。 ——楊玉環的愛情

納蘭此詞以一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負心的錦衣郎。 起句非常新奇,本來兩情相悅,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遲早分離,倒不如保持「初見」時那種若即若離的美好。 然後描繪變心的人往往指責滿懷痴情卻無端被棄的一方首先變心,失戀女子的愛恨情殤可見一斑。

最後引用七夕長生殿的典故,譴責薄情郎雖然當日也曾訂下海誓山盟,如今卻背情棄義!

[作者]納蘭性德(1655-1685):清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

大學士明珠之子。康熙進士,官一等侍衛。善騎射,好讀書。

詞以小令見長,多感傷情調,間有雄渾之作。也能詩。有《通志堂集》。

詞集名《納蘭詞》,有單行本。又與徐乾學編刻唐以來說經諸書為《通志堂經解》。(《辭海》2023年版)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見 這是一部不甘於淹沒在浩瀚書海中的作品。她似在談詩詞,又似在談風月。

她不拘泥於對古典詩詞字面的理解,也非傳統意義上的簡單賞析,而是一種風格獨特、感情豐富的散文隨筆。她用清麗、感性的筆調,配以優雅、飄逸的插圖,描繪出一幕幕古典詩詞背後唯美、動人的歷史愛情畫卷,引領讀者傾聽一段段經典、震撼的浪漫往事。詩人,詞人,凸現其曠世奇才與至真性情。

初相遇的時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時光,都是快樂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為抱著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會越來越好。所有的困難,都是微不足道,滿天的星辰,都在你面前失色,我的世界沒有我,全部是你。

我不懂世事的因循,一切美好的東西,為什麼到最後都會發生不可思議的轉變。我不懂浮生的如夢,糾結的愛情,我不懂懷念和遙望的分別,揮手決絕抑或萬水千山,反正絕望不起來也暴烈不起來。

深情的懷舊,原是美好的恍惚,記得的也是幸福,那一刻,彷彿時光倒流,繁花盛開。

溫柔與感動,渴盼與甜蜜,原來只是初初相見。潮生潮滅,滄海桑田,換了人

淚雨霖鈴終不怨,全詩,「淚雨霖鈴終不怨」詩句的全詩是什麼?

標題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 年代 清 作者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日願 格律 平 平平仄仄 韻 平 平平仄仄 韻 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韻 平 平平仄仄 韻 平 平平仄仄 韻 平 仄...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翻譯過來是什麼意思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二句用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典故。七夕的時候,唐楊二人在華清宮裡山盟海誓。山盟海誓言猶在,馬嵬坡事變一爆發,楊貴妃就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冰雹到底是凝華還是凝固,冰雹到底是凝華還是凝固

應該是凝固,這不是由氣體直接形成的 冰雹是怎樣形成的 冰雹和雨 雪一樣都是從雲裡掉下來的。不過下冰雹的雲是一種發展十分強盛的積雨雲,而且只有發展特別旺盛的積雨雲才可能降冰雹。積雨雲和各種雲一樣都是由地面附近空氣上升凝結形成的。空氣從地面上升,在上升過程中氣壓降低,體積膨脹,如果上升空氣與周圍沒有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