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德的小故事

2021-03-08 12:51:02 字數 4907 閱讀 7636

1樓:快樂無限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謙虛禮貌

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禮貌舉止,也就是此刻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

然而,一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麼,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徵之一。

七歲之師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

「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

「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

「您說,就應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

「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

「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能夠做我的老師啊!

」[由****duanmeiwen.***整理]

傳統美德故事精選(二):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尊老愛幼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就應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職責——

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但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樣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能夠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傳統美德故事精選(三):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刻苦學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勤奮讀書方面表現得格外突出。不論是善於治國的政治家,還是胸懷韜略的軍事家;不論是思維敏捷的思想家,還是智慧超群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在事業上不同凡響,都是與他們從小的遠大抱負分不開的。

俗話說:「有志者立常志,無志者常立志」,立志,貴在少年——

鐵杵磨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樣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最後成為有名的大詩人。

傳統美德故事精選(四):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愛國愛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清之際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

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愛國愛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們光大和發揚這一優秀的民族傳統,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就會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林則徐禁菸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腐敗,英國強盜把一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

林則徐應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皇帝理解了林則徐的推薦,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菸。

2023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菸運動迅速。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燬。

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第一頁。

傳統美德故事精選(五):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尊師敬長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老師,就象燃燒的蠟燭,用知識之光照亮學生的心靈,直到生命的終結。——***尊師美德故事

作為新中國的偉大領袖***不忘恩師的故事,更是給我們留下美談,做出榜樣。我們就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寫好歷史的續篇,這樣才無愧於辛勤培養我們的老師,無愧於我們的偉大時代。

***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卻始終尊敬自己的老師。2023年,***回到了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席,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

***青年時代聽過徐特立先生的課。當徐特立60壽辰時,他特意寫信向徐老祝賀。信中說:「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此刻仍然是我的先生,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傳統美德故事精選(六):

百善孝為先的歷史小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就應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

百善孝為先的歷史小故事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但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樣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能夠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傳統美德故事精選(七):

中華美德:忠孝仁義禮智信

忠孝仁義禮智信」,就應從孔子時就提出來了,幾千年了。「忠孝仁義禮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

「忠孝」兩字,支撐著這個國家、民族以至於整個家庭的「大廈」,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動;否則,家國大廈將傾。「仁義禮智信」稱之為「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

指仁、義、禮、智、信。)這是立身之本。此刻有必要學習發揚廣大。

提倡「忠」,就是熱愛祖國,忠於職守。忠的本義,是指人在祭祀時要持續肅穆恭敬的態度。之後,引申為人要忠於君主及國家等多種含義,一般特指為「忠君愛國」,正如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這方面,抗金名將岳飛被認為是「忠」的典範。此刻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為愛國,這是新時代的人最起碼的要求。忠於職守,就是忠於你的單位、忠於你從事的工作。

至少,你不能當一天和尚不撞一天鐘,不能佔著茅坑不拉屎,更不能象***說的有些人那樣,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

提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賢。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與下一代人融為一體,兒子繼承老子,子能承其親,並能順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稱之為「孝」者。「百善孝為先」,中國的孝文化源遠流長,在傳統文化佔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於天地之間。

最典型的當屬「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人十分強調孝道,並且有絕對化的思想,如「父命難違」、「父叫子亡子必亡」等,這些是不可取的。但是,孝是維繫社會的最小細胞家庭的基本紐帶,如果子孫不孝,這個家庭就將亂套,這個國家就將亂套。

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尤其是對待父母,關鍵是要真心愛敬,缺乏愛敬,不贍養父母,就跟養個豬養個狗沒有什麼區別了。孝道的另一引申義,就是要尊老敬賢,一個社會只有這樣,老者有所養,賢者有所尊,這個社會就禮貌進步。

一個不孝者,他能蒙人一時,卻不能矇混一世必須會被社會拋棄的。

提倡「仁」,就是以人為本,富有愛心。孔子說,仁就是「愛人」。「仁」體現人的高尚情懷,是僅次於德的、人類所特有的一種完美的情操。

古代君主把推行仁政,作為孜孜以求的目標。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為本,一切從關懷人、愛護人、發展人的目標出發,使這個國家民族到達和諧的最佳狀態,《禮記》說,「上下相親謂之仁」,能夠做到上下相親,這個社會必須是很和諧的。仁的思想,還體此刻眾生平等的狀態,孔子的教育觀是「有教無類」,社會平等才能體現愛心,如果對待別人,不是出於一種平等的理念,那麼善良將成為憐憫,它就不是對人的一種終極關懷了。

提倡「義」,就是堅持正義,持續節操。義的本義是合乎道德的行為或道理,捨生取義證明為了重信義能夠犧牲生命。古代講義氣的典型人物,當屬關羽第一。

說到義字,就會想到朋友義氣,「為朋友兩肋插刀」,其實這是小義。我們要講的是大義,一種高於自我的善,一種超越自我的善。任何人,在關鍵時候不能做出危害國家、民族的事情;在敵人、困難面前,不能變節投敵。

在社會上要堅持正義,敢於與醜惡勢力做鬥爭,不與**勢力同流合汙。當然,作為一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對待朋友要講義氣,不能出賣朋友,不能損害朋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在社會上立足的基本素質。作為我們來說,就是用心維護公司的利益,不能陰奉陽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更不能做俗話說的吃裡扒外的事情。

傳統美德故事精選(八):

嚴慈有方,中華傳統美德父母教子故事

程母侯夫人,是大中公程珦的妻子,程(顥)明道、程(頤)伊川的母親。她對公婆盡孝道,治家有規矩講家法。她性情謙和隨順,尊敬丈夫,即使小事,也務必報告大中公而後行。

她從不打奴僕,若見子弟對僕人稍有呵責,必定教訓說:「人的貴賤雖不同,但同樣都是人!」她待婢女僕人很寬厚,處處怕傷害他們;而對孩子,一有過錯,小的責問批評,大的請示大中公,必須要其改過才罷休。

中華傳統美德父母教子故事:嚴慈有方

她曾說過:「子女之所以不孝,都是由於當母親的隱瞞其過錯,父親不能得知,因而無法及時教訓於他。」程母生了六個兒子,死掉四個,只剩下明道、伊川兩兄弟,怎樣不極其珍惜!

孩子才幾歲,走路跌倒,僕人急忙抱扶,程母總是斥責孩子說:「你若慢慢走,會跌倒嗎?」吃飯的時候,她讓孩子坐在自己身邊,若孩子要嘗名貴的羹,程夫人即呵斥制止說:

「小時處處滿足他的要求,長大後怎樣得了呀!」孩子要是與人爭執、吵架,雖然兒子是對的,她也不袒護,說:「擔心的是他長大後不能受委屈,不擔心他不能伸啊!

」所以二程夫子,從小時候對飲食衣服一點挑剔都沒有,也絕無惡言罵人。二人長大後,成為宋代大儒。

關於華佗的小故事,關於華佗的小故事

華佗的故事 華佗 約公元145年 公元208年 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華佗與董奉 張仲景並稱為 建安三神醫 少時曾在外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 河南 山東 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 婦 兒 鍼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

關於軍事的小故事,關於自信的小故事

瞞天過海 如果以為已經防範得十分周密了,就容易麻痺大意,鬆懈輕敵 經常見到的事物,看慣了,便不會產生懷疑。豈不知,陰謀詭計往往隱藏在明擺著的事物中,並不與公開的形式相矛盾。有時候,所謂 正大光明 之中反而暗伏著不可告人的機密。瞞天過海可以這樣來解釋 當防備十分周密的時候,就容易麻淠大意 平時看慣的 ...

關於幸福的小故事,求幾個關於幸福的小故事

世上最美味的泡麵 一個單親爸爸,獨自撫養一個小男孩。有一天出差要趕火車,沒時間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離開了家門。回到家時孩子已經熟睡了,旅途上的疲憊,讓他全身無力。正準備就寢時,突然大吃一驚 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麵 盛怒之下,他朝熟睡中的兒子的屁股,一陣狠打。為什麼這麼不乖,惹爸爸生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