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註冊會計師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什麼?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怎麼算的
2樓:陳災災
存貨bai單位成
本=[月初庫存du
貨的實際成本+∑(當月zhi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當dao月各批進貨回的數量)]/(月初答庫存存貨數量+當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當月發出存貨成本=當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當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以本月的期初數量和本月全部進貨數量作為權數,取出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期初的進貨成本,計算出本月存貨平均單位成本,以此作為基礎算出本月的發出存貨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庫存實際成本。
考慮到計算出的加權平均單價不一定是整數,往往要小數點後四捨五入,為了保持賬面數字之間的平衡關係,一般採用倒擠成本法計算髮出存貨的成本。
採用加權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計算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有利於簡化成本計算工作,但由於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及金額,因此不利於存貨成本的日常管理與控制。
加權平均法如何計算?
3樓:高頓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什麼?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怎麼算的
4樓:輝蘭箕羅
①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結存材料實際成本本月收入材料實際成本)÷(月初結存材料數量本月收入材料數量)
易找財稅
ezqy.***
②發出材料實際成本=發出材料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採用加權平均法,核算簡單,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比較合理,存貨成本分攤較適中。但由於平均單位成本集中在月本一次計算,發貨憑證的計價、彙總與登記等工作,也都必須因此而集中在月末進行,這既加重了月末核算的工作量,又影響核算的及時性。為了克服上述缺點,人們又提出了另一種加權平均法,即移動加權平均法。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200*200+120*210+400*215)/(200+120+400)=210
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240+300)*210=113400月末結餘存貨成本=200*200+120*210+400*215-113400=37800
5樓:拓跋秀榮鞏寅
加權平均法計算髮出材料和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又可分為月末回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
一、月末加權平均法的計算方法如下:
月末平均單價=(40000+25200+86000)/(200+120+240+400+300)=120
發出材料成本=(240+300)*120=64800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40000+25200+86000)-(240+300)*120=37800
月末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月末,將某種材料期初結存數量和本月收入數量為權數,用來計算出該材料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具體地說,這種方法是將某材料的月初庫存金額與本月購入的金額之和除以月初庫存數量與本月購進數量之和,所求得的該種材料月末平均單價,即作為本月發出材料成本的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月末平均單價=(月初庫存材料金額+本月購進各批材料金額)/(月出庫存材料數量+本月購進各批材料數量)
月末加權平均法的優點是計算手續簡便。缺點是:第一,採用這種方法,必須要到月末才能計算出全月的加權平均單價,這顯然不利於核算的及時性;第二,按照月末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庫存材料價值,與現行成本相比,有比較大的差異。
當物價呈現上升趨勢時,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將低於現行成本;反之,當物價呈現下降趨勢時,那麼,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又將高於現行
二、移動加權平均法的計算方式與月末加權平均法差不多,不同的是移動加權平均法是在每次入庫時要計算一下材料的加權平均單價,下次的出庫就以個單價計算髮出材料和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同,具體的操作步驟比月末加權法複雜一點,在此就不再詳述。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會計軟體都會對材料的加權平均單價自動計算,發出材料時查一下明細賬的單價,以此做好憑證後就會顯示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具體操作上,採用對月末加權平均法核算的,要先將入庫的憑證全部輸入,最後再查詢單價一筆筆地做發出憑證;採用對月末加權平均法核算的,則按進出庫的時間先後順序計賬,每次出庫時查詢一下結存單價。
6樓:匿名使用者
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月末,將某種材料期初結存數量和本月收入數量為權數,用來計算出該材料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具體地說,這種方法是將某材料的月初庫存金額與本月購入的金額之和除以月初庫存數量與本月購進數量之和,所求得的該種材料月末平均單價,即作為本月發出材料成本的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月末平均單價=(月初庫存材料金額+本月購進各批材料金額)/(月出庫存材料數量+本月購進各批材料數量)
發出材料成本=發出材料數量×月末平均單價
加權平均法的優點是計算手續簡便。缺點是:第一,採用這種方法,必須要到月末才能計算出全月的加權平均單價,這顯然不利於核算的及時性;第二,按照月末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庫存材料價值,與現行成本相比,有比較大的差異。
當物價呈現上升趨勢時,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將低於現行成本;反之,當物價呈現下降趨勢時,那麼,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又將高於現行
7樓:勞秀梅檀午
加權平均法又分為一次加權平均和移動加權平均法一次加權平均法:單位材料成本=(200*200+120*210+400*215)/200+120+400=210
發出產品成本=(240+300)*210=113400結存成本=180*210=37800
移動加權平均法:6日單位成本=(200*200+120*210)/200+120=203.75
10日發出產品成本=240*203.75=4890021日單位成本=(16300+400*215)/80+400=213.125
27日發出產品成本=300*213.125=63937.5本月發出產品成本=48900+63937.
5=112837.5本月結存產品成本=151200-112837.5=38362.5
8樓:哀煙昂戌
加權單價=40000+25200+86000/200+120+400=210元
發出材料=(240+300)*210=113400實際成本=40000+25200+86000-113400=37800
謝謝採納!!!!!
9樓:比雙
加權平均法:根據期初結存存貨和本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和實際成本,期末一次計算存貨的本月加權平均單價,計算公式如下:
加權平均單價=(期初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期收入存貨 實際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
10樓:稱秀英龔錦
ab兩個產品要分開算,而不是放一起加權平均
a產品期初數量30,購入20,**30,期末餘留20個。**的成本按期初成本計算,即結轉30*100=3000成本,期末餘額為3000+20*120-30*100=2400,單價120
11樓:張茗褒夢菲
如果全月一次加權平均,則本月期初加上全部進貨進行平均,本月全部出貨採用一個**。如果採用移動加權平均,則每次進貨都算出即時平均**,在下次進貨之前的出貨,執行本次均價。
12樓:紹曼華實媼
公式加權平均單價=全部商品總金額÷全部商品數量以上加權平均單價=(30×100+10×120+20×120)÷(30+10+20)=110
以上是舉例,加權平均法是一種商品不同進價計算平均價的,不同商品不能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必須單獨計算。像以上a商品不能和b商品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單價。
加權平均法單價計算公式
13樓:高頓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什麼?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怎麼算的
14樓:星空
1.本月發出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存貨成本
+本月購進存貨成本)/(月初存貨數量+本月購進存貨數量)2.加權平均法又稱「綜合加權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一個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的庫存存貨成本=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或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收入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1.加權平均法,利用過去若干個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起來的同一變數的觀測值並以時間順序數為權數,計算出觀測值的加權算術平均數,以這一數字作為**未來期間該變數**值的一種趨勢**法。 加權平均法可根據本期期初結存存貨的數量和金額與本期存入存貨的數量和金額,在期末以此計算本期存貨的加權平均單價,作為本期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的**,一次性計算本期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2.只在月末一次計算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而且在市場****或**時所計算出來的單位成本平均化,對存貨成本的分攤較為折中。
15樓:淺笑有梨渦
加權平均法是指標綜合的基本方法,具有兩種形式,分別為加法規則與乘法規則。
加權平均法又稱"綜合加權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一個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結存存貨成本+購入存貨成本)/(結存存貨數量+購入存貨數量)
庫存存貨成本=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或=期初存貨成本+本期收入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加權平均法,在市場**裡,就是在求平均數時,根據觀察期各資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別給以不同的權數加以平均的方法。
其特點是:所求得的平均數,已包含了長期趨勢變動
拓展資料:
加權平均法,利用過去若干個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起來的同一變數的觀測值並以時間順序數為權數,計算出觀測值的加權算術平均數,以這一數字作為**未來期間該變數**值的一種趨勢**法。
加權平均法可根據本期期初結存存貨的數量和金額與本期存入存貨的數量和金額,在期末以此計算本期存貨的加權平均單價,作為本期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的**,一次性計算本期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16樓:demon陌
月末平均單價=(月初庫存材料金額
+本月購進各批材料金額)/(月出庫存材料數量+本月購進各批材料數量)
發出材料成本=發出材料數量×月末平均單價
拓展資料:
加權平均法,利用過去若干個按照時間順序排列起來的同一變數的觀測值並以時間順序數為權數,計算出觀測值的加權算術平均數,以這一數字作為**未來期間該變數**值的一種趨勢**法。
加權平均法可根據本期期初結存存貨的數量和金額與本期存入存貨的數量和金額,在期末以此計算本期存貨的加權平均單價,作為本期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的**,一次性計算本期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
加權平均法是指標綜合的基本方法,具有兩種形式,分別為加法規則與乘法規則。
加權平均法又稱「綜合加權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一個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結存存貨成本+購入存貨成本)/(結存存貨數量+購入存貨數量);
庫存存貨成本=庫存存貨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或本期發出存貨的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收入存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加權平均法,在市場**裡,就是在求平均數時,根據觀察期各資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別給以不同的權數加以平均的方法。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的區別拜託了各位謝謝
月末一bai次加權平均法 是月末時du計算材zhi料平均單價,月dao初材料價值 本月購回進材料發生總金額 答 月初材料數量 本月購進材料總數量 為本月出庫材料的單價。這種方法操作簡便,但是本月發生的成本只有到月末求出平均單價,才能計算出來。移動加權平均法 每次購進材料時都計算平均單價,庫存材料價值...
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有什麼區別
移動平均法和加權平均法的區別 1 概念不同 加權平均法是指某段時間專內的加權。屬適用於 變化不大或要求不是特別精確的成本核算。核算起來比較簡單,省時省力。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按照上一日結存來加權的。適用於 變化大或要求精確核算的成本核算。核算比較費時。2 計算公式不同 移動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結存存貨成...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怎麼計算,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計算步驟有哪些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按資本類別的比例計算的公司資本成本 加權平均單價 期初結存存貨成本 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 除以 期初結存存貨數量 本期收入出貨數量 本期發出存貨實際成本 本期發出存貨數量 加權平均單價 期末結存存貨實際成本 期末結存存貨數量 加權平均單價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又稱綜合資本成本。計算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