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毗沙王
納西族是個信仰多抄種宗教襲的民族, 既信仰本民族的本土宗教——東
巴教,也信仰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道教信眾最多的是東巴教。
東巴教對納西族的社會生活、民族精神、文化習俗有重大影響,是納西族多元宗教信仰中的主幹,是在納西族處於氏族和部落聯盟時期的原始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逐漸吸收了藏族的本教、藏傳佛教等的一些內容,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民族宗教形態。它有自己的儀式系統,龐大的鬼神體系,與各種儀式相配套的經典。泛靈信仰,大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重卜,以及「大自然和人是兄弟」這一基本理念,是東巴教的主要特徵。
藏傳佛教是從元末開始,由**經川西傳入納西族地區的。
清初以後,藏傳佛教在麗江、維西納西族地區得到較快的發展。在清代初年之後。從康熙到道光年間的180多年中,先後建起了有相當宗教勢力和經濟實力的噶瑪噶舉派(白教)十三大寺。
在清代,漢傳佛教在麗江地區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增建了60多個大小寺廟,分佈在城鄉各地。
道教在明代傳到麗江,木氏土司從內地請來道士到麗江傳播道教。清雍正元年(1723)麗江「改土歸流」後,道教在麗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關鍵在於題目。
比如說:
1.問:納西族地區流傳的佛教是?
答:大乘佛教。
2.納西族信仰的佛教是?
答:藏傳佛教!
我國當前各民族信仰的宗教主要有那四個?
3樓:明日明天
我國當前各民族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和**教,稱中國四大宗教。
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地選擇、表達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各種宗教信徒一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8.5萬餘處,宗教教職人員約30萬人,宗教團體3000多個。
宗教團體還辦有培養宗教教職人員的宗教院校74所。
1、佛教在中國已有二千年歷史。現在中國有佛教寺院1.3萬餘座,出家僧尼約20萬人,其中藏語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約12萬人,活佛1700餘人,寺院3000餘座;巴利語系佛教的比丘、長老近萬人,寺院1600餘座。
信仰佛教的少數民族,有白族、壯族、布依族、侗族、畲族、納西族、彝族、羌族、滿族、朝鮮族等。
2、道教發源於中國,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曆史。中國現有道教宮觀1500餘座。
少數民族信仰道教為主的有壯、瑤、白、苗、彝、羌、黎、土家、布依、納西等。
3、伊斯蘭教於公元七世紀傳入中國。伊斯蘭教為中國回、維吾爾等10個少數民族中的群眾信仰。這些少數民族總人口約1800萬,現有清真寺3萬餘座,伊瑪目、阿訇4萬餘人。
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大致上是西北地區的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等10個民族。
4、**教(新教)於公元十九世紀初傳入中國,並在鴉片戰爭後大規模傳入。中國現有**徒約1000萬人,教牧傳道人員1.8萬餘人,教堂1.
2萬餘座,簡易活動場所(聚會點)2.5萬餘處。
在傈僳、怒、布依、京、朝鮮、苗、拉祜、景頗、阿昌、獨龍、彝等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信仰**教。
擴充套件資料
在中國,全國性的宗教團體有中國佛教協會,中國道教協會,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中國**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教協會等。各宗教團體按照各自的章程選舉、產生領導人和領導機構。
在中國,各種宗教地位平等,和諧共處,未發生過宗教紛爭;信教的與不信教的公民之間也彼此尊重,團結和睦。這既是由於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相容、寬容等精神的影響,更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制定和實施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建立起了符合國情的政教關係。
4樓:風雨飄搖
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教吧
納西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
5樓:嘴角微微上揚
節日裡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均與當地漢族大致相同,其中春節是最大的傳統節日,並且伴有許多祭祀活懂。屆時家家都要宰殺年豬,製作酸肝,釀製米酒。除夕之夜要殺雞、燉豬頭祭灶君和祖先。
就餐時,如家裡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擺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團圓。初一早餐禁葷食,初二開始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請客吃飯和互贈紅糖、紅餅、點心等禮物。
最為隆重的是「納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選在正月上、中旬,屆時要選好祭天場,由東巴教掌教人(無掌教人的村寨,推選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每一程式都要由東巴誦唱相應的祭天經詩,合起來多達近萬行,構成了洋洋大觀的祭天長歌。並宰殺輪流餵養的祭天豬,各家各戶都要捐大麥、小麥用來釀酒,做餌塊。
【分佈】
納西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絕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麗江市,其餘分佈在其他縣市和四川鹽源、鹽邊、木裡等縣,也有少數分佈在**芒康縣。
【語言】
納西族有本民族語言,納西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
【人口】
雲南省是納西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納西族295464人(2023年人口普查),佔納西族人口的95.5%。納西族也是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有支系摩梭人。
6樓:匿名使用者
納西族 現有人口為308839人。 民族概況 我國的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維西、中甸、寧蒗縣、永勝縣及四川省鹽源縣、木裡縣和**自治區芒康縣鹽井鎮等。 農業是納西族的主要經濟部門,主要種植大米、玉米、土豆、麥類、豆類和棉、麻。
金沙江「河套」地帶,是著名的林區。玉龍山區植物種類繁多,以享有「植物倉庫」之稱聞名於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納西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順利地進行了土地改革,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並於2023年成立了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納西族人民繹討40多年的開發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自己的大學生和科技人員。以往納西族地區缺醫少藥,經常流行多種疾病和瘟疫;現在醫療衛生人員遍及鄉村,基本上消滅了流行的疾病,人民的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風俗習慣 喪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後部分地區開始盛行土葬。
納西族男子的服裝大體與漢族相同。麗江納西族婦女身穿大褂,寬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圍腰,穿長褲,披羊皮披肩,綴有刺繡精美的七星、旁綴日、月,表示勤勞之意。寧蒗納西族婦女著長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頭,佩大銀耳環。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納西族傳統節日有「正月農具會(棒棒會)」、「三月龍王廟」會(現為物資交流會)和「七月騾馬會」。此外,還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火把節等。 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分佈在維西、中甸、寧蒗、德欽和四川鹽邊、鹽源、木裡及**的芝康等縣。
納西族原是中國西北古羌人的一個支系,大約在公元三世紀遷徙到麗江地區定居下來。 早在一千多年前,納西族創造了這個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東巴象形文字和用這種文字寫成的東巴經。東巴象形文字,納西語叫做「森究魯究」,被中外學者譽為「納西族古代的百科全書」。
2023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納西族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手工業也有發展,「麗江馬」聞名全國。現已有機修、採煤、發電、化肥、電機、輕工等中、小企業。
金沙江兩岸出產多種藥材和特產。 納西族普遍信奉「東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 習俗 納西族熱情好客,每當獵獲歸來,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獵物。
貴客臨門,主人要做六樣或八樣菜進行款待。 忌諱有:騎馬到寨前必須下馬,也不能把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腳架,也不能翻弄灶裡的灰;祭天堂、祖先、戰神時、忌外人**。
忌在門檻上坐和用刀斧在門檻上砍東西。有的地方還忌在家裡唱山歌;不許殺耕牛、馱馬和報曉的雄雞;忌食狗肉。 婚俗 納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節日期間進行,男女青年相識後,通過媒人撮合,雙方家長合完八字,男方就請媒人送給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還要加上砣鹽兩個,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訂婚,訂婚時要擺定婚宴,婚禮要進行3-5天,屆時男、女雙方都要置辦酒席。
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請客人入座,然後奏樂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時,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時,新郎、新娘向客人敬雙杯酒。宴畢主人及親屬要站在門外關客。 食俗 納西族一日三餐。
早餐一般吃饅頭或水燜粑粑,中餐和晚餐較為豐富,一般都有一兩樣炒菜和鹹菜、湯等,特別喜食當也回族的牛肉湯鍋和乾巴。 不論平壩或山區,蔬菜品種較多,四時應市,山區廣種洋芋、蔓菁和瓜豆,並以當地的土特產做成各種風味名菜。如:
清蒸蟲草鴨、貝母雞、天麻雞等。其中納西族傳統名菜「釀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釀入肉泥,蒸熟後做為祭祀、特別是祭祖的一道專用菜餚。 肉食以豬肉為主,大部分豬肉都做成醃肉,尤以麗江和永寧的琵琶豬最為有名,可以儲存數年至十餘年不變質。
外出勞動攜帶麥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時圍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陽地方就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
麗江火腿粑粑、麻補、雪蓮花拼盤、麗春銅火鍋、麗江火烤粑粑等。 節慶 納西族以農曆記年。主要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火把節、「三月龍王廟會」、「七月騾馬會」等。
不少節日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均與當地漢族大致相同,春節是最大的傳統節日,並且伴有許多祭祀活動。 除年節外,納西族還有許多祭祀活動。
其中最為隆重的是「納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選在正月上、中旬,屆時要選好祭天場,由東巴教掌教人任祭司,並宰殺輪流餵養的祭天豬,各家各戶都要捐大麥、小麥用來釀酒,做餌塊。祭時用全牲大祭,在場者均要洗手執香肅立。祭畢,用豬血灌腸、豬頭、內臟燒湯,熟後按戶分食。
大祭後三天,還要進行以各家各戶為單位的小祭。還有「祭三朵(本族保護神)」,納西族認為三朵是屬羊的,每年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要用全羊祭,麗江地區的納西族祭三朵還要帶著火鍋到風景秀麗的地方野餐。 納西族的天文曆法 根據已翻譯的二十多卷《東巴經》的記載,古代關於天象的專有名詞即有數十種之多。
《創世紀》裡還出現了專管氣象、星辰和曆法的忍勞、蘇陀、尼羅、吉阿等人的名字;從《巴格圖》和《十二生肖的來歷》等經書上看,納西族早就對四方四隅(類似漢族的八卦)有了較為明確的概念;確定了二十八宿的方位和用陰陽「精畏」(「五行」)配合十二生肖推算六十花甲的方法;創制了以月亮圓缺定月,每月三十天,一年十二個月,共三百六十天的歷法,並用十二屬相來記日、記月和記年。民間還從對天象及生物活動觀察,摸出一套關於風、雨、花、雪,以及布穀鳥、野鴨、大雁、白鶴等的活動規律,來分別季節的特徵,不誤農時地進行農事活動。 節日:
海坡會 在雲南永寧納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個神祕美麗的瀘沽湖,在湖的兩岸,俯臥著一個雄奇的山峰――獅子峰。 獅子峰是納西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女神,名叫「幹木」。她絕美的容貌,致使各地的男神都為之傾倒。
不過她和永寧納西人一樣,沒有固定的丈夫,過著男不娶,女不嫁的自由偶居生活。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眾山神都要到永寧與幹木女神聚會娛樂,接受祝福。後來,納西人在農曆七月二十五日這天,都要歡聚瀘沽湖圈,參加一年一度的海坡會,人們載歌載舞,盡情娛樂,一是為女神助威,二是用隆重的儀式祭祀女神,祈示她保佑人們平安,五穀豐登,畜牧興旺。
男女青年也趁此良機,互結「阿注」。 三朵節 三朵節是雲南麗江一帶納西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十月初八舉行。
相傳,遠古時代,納西先祖三朵曾在這裡降服了妖魔,從那以後,每年農曆十月初八日,人們彙集到三朵廟裡祭拜保護神三朵。祭品有整豬、全羊、雞、魚等。 節日期間,納西族男女老少踏著遊春賞花,小夥子騎上駿馬,進行撥旗、拾銀圓賽馬活動,勝者,倍受姑娘們的青睞。
晚飯後,人們圍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納西姑娘跳起歡快的「阿哩哩」。 棒棒會 納西族的商貿節日也比較多。雲南麗江縣的納西族於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舉行「棒棒會」,以交流竹木農具為主要內容。
據記載,這種集市活動自明朝起就有了。按照納西族傳統,正月十五是小年,小年之後開始春耕生產,棒棒會正好為準備農具提供了一個機會和場所。這裡犁耙、鋤頭、鐮刀、竹筐、揹簍、扁擔等等一應俱全。
納西族農民每年要更換一些帶把柄的農具的木把,所以把這種農具交易會稱為「棒棒會」。棒棒會上也有**花卉、果木樹苗、盆景、傢俱及家庭生活日用品的。 搶婚遺風 在部分納西族地區,仍存在著一種「搶婚」遺風。
這也是一種古老婚俗的遺風,反映了女子對父系制從夫居的反抗。妻方要堅持舊傳統住在母家,男子就用搶婚來實現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願望。現代社會中的「搶婚」,僅是一種形式,並非真的強搶,而是男女雙方的一種默契,為了以「生米已成熟飯」來搪塞對婚姻持有異義的女方父母。
錫伯族到底是鮮卑族的後裔嗎,錫伯族到底是鮮卑族的後裔嗎?瓜爾佳哈啦這個姓氏起源?
錫伯族是海西女真的直系後裔,女真族的祖源大概可追溯到古代的肅慎人,肅慎曾經是鮮卑的分支。由此可推斷,錫伯族應該是鮮卑中肅慎部族的後裔 2007年,一個古代鮮卑墓葬裡的鮮卑人dna樣本被提取出來,48個當代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族人的dna樣本也被提取出來,兩相比照,結果是 錫伯人與古代拓跋鮮卑人...
話說所謂宗教信仰到底是個什麼一個人的信仰應該是什麼?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當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 道教 教 伊斯蘭教 神道教 佛教 猶太教 印度教 薩滿教等。古時由於人類對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達人渴望不滅解脫的追求,進而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祕力量或實體,使人對該一神祕產生敬畏及崇拜,從而...
人活著到底是為什麼,佛說人活著到底為什麼?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齡段,面對不同的環境,在不同的心境下,對這一問題的回答都不盡一樣。如 1 對於生於上世紀70年代之前的人來說,小時候活著就盼過年 過節,好改善生活 穿新衣。這一目的會讓80後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已成為他們的日常生活 2 高中生活著的目標大多數是為了進一個好些的大學,畢業後可以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