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行為的攻擊行為的實驗研究技術

2021-03-17 12:46:07 字數 5918 閱讀 4048

1樓:匿名使用者

對攻擊行為的研究,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等。這裡主要介紹幾種研究攻擊行為常用的實驗技術。通過實驗室實驗研究攻擊行為,大致可以採用如下四種方法。

第一、言語攻擊他人。在言語攻擊實驗中,通常先使被試遭受某種形式的挫折,從而引發被試使用言語進行攻擊。例如,在一項研究( zillmann&cantor,1976)中,一名實驗者先誣賴被試考試作弊,然後觀察他們對這位實驗者的反應。

接下來,另一位實驗者問被試:「你們是否滿意自己在本實驗中所受到的對待方式?這名實驗者是否還應該繼續做研究助手?

」這時就可能引起被試的言語報復。這樣設計的實驗情景,比較類似於真實生活情景,可以得到生態效度較高的研究結論,然而,要找一個實驗者當被攻擊的物件,似乎有些不近人情。

第二、攻擊無生命物件。在這種實驗中,首先使被試觀察學習某種攻擊行為,引發其攻擊慾望。把被試帶到放有可以攻擊的物品的房間裡,觀察被試的行為表現,如有哪些攻擊動作,攻擊的頻率和強度。

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班杜拉進行的一系列「拳擊玩偶」實驗。這類實驗可能缺乏真實性,因為日常生活中的攻擊行為多是指向人,而非物體。

第三,進行不至於產生傷害的攻擊 。在這種實驗中,讓被試有機會對某個不還擊的受害者(一般是主試的同夥)進行攻擊,攻擊的工具通常是玩具槍。為了引發被試的攻擊行為,可以通過讓同謀者故意在被試完成一項任務時,製造出巨大的噪聲來干擾他們。

然而,這種方法有太強的遊戲性質和人為因素,缺乏真實性。

第四,看起來真實,實則無害的攻擊。這種方法是最典型的考察攻擊行為的技術,很多心理學家都曾採用過。該方法的程式是告訴被試將參與一項考察學習中懲罰效應的研究。

以抽籤的方式決定各自的角色,一名被試充當教師,另一名則充當學生。充當教師的被試坐在一臺機器前,機器上標有1至10的按鈕,代表從低到高的不同電擊強度。當學生對呈現的材料反應正確時,教師要按亮燈光,做為對學生正確反應的獎勵;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要按電鈕對學生進行電擊。

事實上,研究者已經安排好,充當教師的總是真正的被試,充當學生的是研究者的助手。那臺看上去十分「科學」的機器,實際上也不產生電擊,旦被試並不知道實情。這樣就可以根據使用電擊的強度和持續時間等指標,考查他們的攻擊行為特點,但這種方法往往在倫理上授人話柄。

研究者還非常重視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研究人們的攻擊行為,這就用到一些現場研究技術。巴倫( baron,1976)曾採用現場創設情景,激發並觀察攻擊行為的方法。

研究者讓一名汽車司機,(研究者的同夥)在交通訊號燈變為綠燈後15秒鐘才開動自己的車子;兩名觀察者躲在附近的車內記錄此汽車後面司機們的反應,如他們的謾罵,手勢,面部表情等行為的頻率、持續時間、潛伏期等,並錄下喇叭聲。這樣,就可以研究司機們的攻擊行為了。而哈里斯的研究則創設了更真實的情景。

當一位事前毫不知情的被試在現場**時,主動的同夥在擁擠的環境中撞擊另一名同夥,被撞者根據實驗要求,或採取言語攻擊、或採取禮貌反應。稍後,第三名同謀跟在那位被隨機確定的被試後面,並從後面撞擊他。結果發現,此前目擊言語攻擊的被試比先前看見禮貌反應鋒刃被試,更傾向於用言語進行攻擊。

然而,雖然這種研究可以提供具有較高生態效度的結論,卻違反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倫理學原則。例如,製造攻擊是「不道德的」,甚至會導致衝突情景無法控制。此外,在被試事先不知情的境況下,有「利用」被試之嫌。

除了實驗室實驗和現場實驗外,還可以進行相關研究。例如,有研究採用相關設計,考察玩暴力電 子游戲與攻擊性的關係。結果發現,在現實生活中,玩暴力電子遊戲的多少與侵犯行為和行為不良之間呈正相關;對於那些在性格上本身就有攻擊性的男性而言,這種相關尤其明顯,而學業成就和玩電子遊戲的時間長短呈負相關。

這種研究容易實施,但很難下因果結論。

求幾個應用心理學畢業**的題目,靠譜點的,要寫**用的,有沒有大神幫忙啊?要新的題目!!!

2樓:龐亞蓮

學術堂整理了十個新穎的心理學畢業**題目供大家進行參考:

1、女性心理學思潮述評

2、建構主義心理學思潮述評

3、後現代心理學思潮述評

4、超個人心理學思潮述評

5、某一心理學大師的人格與學術貢獻述評

6、用質的方法(如心理傳記法、敘事法、訪談法等)研究一個心理問題或一種心理現象

7、中國思想史上的人性論對心理學的價值

8、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述評

9、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潮的淵源與背景

10、論自我效能感及其培養

3樓:山東新華電腦

目前學計算機 還是挺不錯的好就業,計算機分很多專業如平面設計,ui設計,網際網路營銷,電競,動漫,都是非常好就業的專業哦,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糾正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有哪些方法?

4樓:奔放神

攻擊性行為也稱侵犯性行為,是指個體有意傷害他人身體與精神,但不為社會規範所許可的範圍。攻擊性行為是兒童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社會行為,對兒童的人格和品質都有消極影響。研究表明:

兒童期的攻擊通常與當時和未來的學業問題相關連,攻擊兒童缺乏有效的學習技能,如:保持注意、保持安靜等,這使他們的學業與攻擊性同在,另外,攻擊性行為容易造**際衝突,不利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目前,不同的科學家對攻擊性行為的劃分是多樣的。如:勞茨和雷斯把攻擊分為情感攻擊和工具性攻擊;蘭格斯伯茲和比約昆斯特根據攻擊行為的表現形式把攻擊分為身體攻擊、語言攻擊和間接攻擊;道奇和考依把攻擊性分為反應性攻擊和主動攻擊;另外,有人把攻擊性行為分為他人驅動的攻擊和無原因的攻擊。

綜上,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大致有如下型別:工具性攻擊、身體攻擊、言語攻擊、間接攻擊他人驅動的攻擊、無原因的攻擊、反應性攻擊和主動攻擊。工具性攻擊是指兒童為了獲得某個物品而做出的掠奪、推搡動作。

在這類攻擊中,攻擊只是一個手段,它並不是為了給受害者造成傷害。(比如:寶寶抱了一個娃娃,浩浩覺得好玩便去搶,寶寶不給,浩浩就使勁掠奪。

)這種攻擊在幼兒園中比較常見,但值得注意的是,兒童在剛開始的時候只是使用攻擊而奪取他想要得東西,但如果教師和家長不給予糾正,長此以往,兒童便會常常採用這種手段,從而達到某種目的,這樣攻擊行為就成了一種傷害他人,滿足自己的手段。身體攻擊是指攻擊者利用身體動作直接對被攻擊者一方實施的攻擊性行為,比如打人、踢人和損壞、掠奪他人物品等。言語攻擊是指攻擊者一方通過口頭言語直接對被攻擊者進行羞辱、嘲弄等。

間接攻擊並不是直接的面對面的攻擊,而是一方藉助另一方間接對被攻擊者施加攻擊,常表現為造謠離間和社會排斥,而研究表明在幼兒園中女孩採用間接攻擊的情形多於男孩,這一研究也打破了多年來許多人認為的男孩的攻擊性行為多於女孩,因為多數人只看到了工具性攻擊和言語攻擊而忽略了間接攻擊,這顯然是一種誤區,不過,對這一觀點的更正對矯正兒童的攻擊性行為有著重要的意義。他人驅動的攻擊是指由於兒童的辨別能力弱,意識不到一件事的對錯,而在別人慫恿、驅動下對他人發動攻擊,比如浩浩找不到自己的小椅子了,丹丹就說你去把寶寶的椅子拿來吧,浩浩向寶寶索要,寶寶不給,浩浩便將寶寶推到地上,而浩浩並未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類攻擊在小班特別是在剛入園、年齡較小時比較常見。無原因的攻擊是指這類攻擊事先無預兆,也無原因,說打就打,但這種攻擊也往往持續時間較短,可是也是比較難於矯正的,長此以往,其他幼兒也會對這類幼兒產生排斥心理,加之有些教師教育不當,常把他們說成「壞孩子」更有甚時,教師竟慫恿其他幼兒遠離這些幼兒,這更加大了他們的攻擊傾向,越是這樣就越壞,長此下去就可能會形成惡性迴圈。

反應型攻擊指受到他人攻擊或激惹後做出的攻擊性反應,主要表現為憤怒、發脾氣或失去控制。主動型攻擊表現為物品的獲取、欺負或控制夥伴。

首先,生物因素,影響攻擊性行為的生物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出生狀況及其他生物機制,如:注意缺損多動障礙,缺乏對懲罰性刺激做出反應的自主神經系統等,而研究表明:遺傳因素佔50%。

其次,家庭因素,在攻擊性行為中,遺傳佔50%,而這50%中又有一部分是孩子與家庭的相互關係有關,研究發現,父母的態度和教養策略在兒童攻擊傾向的形成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家長採取專斷的管理方法或溺愛、縱容的方式都容易培養出高攻擊性兒童。

第三,同伴因素,因為具有攻擊行為的兒童往往遭到同伴的拒絕如果長此以往,同伴會很難改變對他們的看法,而且有時被攻擊的兒童對攻擊性的兒童持躲避、畏縮的態度就更加強化了兒童的攻擊性。

最後,學校和社群因素,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教師對待攻擊性兒童的態度對攻擊兒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緘默型和孤立型的教師都會強化攻擊性。另外,社群環境對兒童的影響也極為重要,如果一名兒童所生活的社群裡暴力行為經常發生,這時身體攻擊和言語攻擊就極有可能被理解為生存需要,而不認為他是違規行為,可見社群環境對攻擊性兒童的影響不可小視。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兒童攻擊性行為的產生既有先天因素的影響又有後天因素,攻擊性行為對兒童的影響如此之大,矯正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是件非常重要的。鑑於攻擊性行為的成因,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

1、預防兒童的侵犯事實;正如我們在工具性行為型別中所提到的,如果教師和家長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視而不見」的話,再溫和的孩子在偶爾獲利後也會變得專橫起來,而如果幼兒有較為嚴重的攻擊性現象,如罵人、打人等就應該立刻給予懲罰絕不能姑息遷就,必要時可以採取某些強制手段,比如取消他們的某些權利或適當的給予某些限制,如限制他們參加某項活動等,但這個力度一定要掌握好,而且不應該一味採取這種手段。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還有,最應該注意的就是決不能使用體罰,如果採用體罰方法就給孩子樹立了一個攻擊性的榜樣。

2、鼓勵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包括傾聽、謙讓、幫助、分享、合作等,這些都是從積極的角度防範和矯正了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在一項實驗中,心理學家讓幼兒園中的教師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視而不見」有意予以忽略和不加懲罰,而只獎勵那些親社會行為,如分享玩具、合作等,兩週之內,這種方法有效地減少了兒童之間的身體攻擊和語言攻擊行為。幾周下來的繼續實施又進一步降低了攻擊的頻率。兒童的親社會行為是在父母、教師和同伴的影響下通過模仿、認同、內化等心理機制在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而親社會行為對兒童的品德陶冶具有重要意義。

3、創設非攻擊性的環境,為了消除不良環境的影響,應該讓幼兒在寬敞的空間活動,因為過分擁擠的環境勢必增加兒童的攻擊行為,但目前許多幼兒園開設了「發洩區」「發洩室」就是讓幼兒釋放內心的不愉快,這樣也會減少攻擊行為的出現。

4、重視家庭教育,首先,家長應為幼兒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比如家長不應該在孩子面前爭吵、武鬥更不要對孩子進行過度體罰,因為孩子的模仿性強,許多行為都是從家長那裡學來的,家長還應該淨化幼兒所**的電視節目及網路新聞,儘量避免幼兒長期**帶有色情、暴力的鏡頭。另外,家長在教育中應多用一些正面的,積極的話語,而有些家長則會使用一些錯誤的觀點教育孩子,甚至會對孩子說:「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還回來」類似的話,這樣更增加了幼兒的攻擊慾望,使他們認為這是合理行為,殊不知這樣教育孩子對孩子的發展是極為不負責的。

5、培養兒童的移情能力,移情能力是指在人際交往中個體感受、理解和體驗他人需求與情緒的能力。研究表明,兒童的移情能力越高攻擊性越低,試想一個孩子如果能時刻觀察和體驗別人的痛苦就會有效的抵禦外在的壓力,阻止對他人進行傷害,我們就可以根據兒童的這一心理特點加大對幼兒的移情能力培養,而培養移情能力我們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①情緒追憶,讓幼兒回憶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情感體驗,可以向別人描述自己當時的感受。

②情感換位,為幼兒設定一個情感事件,讓幼兒轉換到別人的位置去體驗這些事件,可以鼓勵幼兒討論,讓他們認識到「如果是我,我會…」③通過講述故事或角色扮演,比如浩浩常攻擊寶寶,而寶寶常被嚇哭,我們就可以通過一個作品「狼和小羊」讓寶寶扮演「狼」讓浩浩扮演「小羊」當狼撲向小羊時,小羊害怕極了,一動也不動,這樣,浩浩也體會到寶寶在受到欺負時是怎樣的心情了,從而產生憐憫同情,可見,幼兒移情能力的提高對減少和防範攻擊性行為有極為積極的意義。

6、創設各種教育環境,比如我們可以以繪畫活動為例,如果班上有攻擊性事件教師就可以把他畫成一幅畫的形式,讓幼兒自由討論這種現象是否正確,更進一步的讓幼兒說「怎樣才是正確的呢」?「我們應該怎樣做」或教師再開展一次活動,讓幼兒自己畫出心目中的好孩子是怎樣的。這樣還可以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繪畫能力。

一舉多得,而且,幼兒強化了良性行為,從而不經意的就改變了他們的心理狀況。另一種方法就是獎勵法,讓幼兒互相幫助,互相感染,在幼兒之中設立榜樣,讓幼兒根據前圖的內容(如出示幾幅攻擊行為的**)讓幼兒接著畫出好的小朋友應該怎樣做,教師根據幼兒的創作進行鼓勵,從而改善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目前,種種研究表明許多科學家已經在矯正這一方面有巨大的突破了,因此,我們有信心相信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在正確的教育措施下會得以改善,甚至我們可以改正這一行為,讓攻擊性兒童在一個和諧的氛圍中健康、快樂成長!

1歲左右寶寶有攻擊行為怎麼辦

對待一歲 暴力 寶寶,只有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找到和平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也和大人一樣,不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如果他咬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只是一歲左右的孩子還不會為自己解釋,所以對 他為什麼要咬人?一直讓我們困惑。現在讓我們看看究竟是什麼讓寶寶不得不動用 武力 解決問題。...

4歲的孩子的行為為什麼會有攻擊性

我覺得這是孩子的自我意識提高的表現,當孩子覺知到我和別人是不同的個體的時候,會通過攻擊他人 做鬼臉 發出特殊的聲響等行為吸引他人的注意等等,以表現自我。只要家長正確加以引導,不予以強化,孩子沒有形成習慣性的攻擊他人就好了。簡述影響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具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 ...

所有攻擊力和技能攻擊力的區別,所有攻擊力,技能攻擊力,黃字傷害衝突嗎

技能攻擊力主要就是加技能攻擊力,所有攻擊力是這個版本新出的演算法,不顯示在面板上,也不跟其他任何傷害衝突 所有攻擊力,技能攻擊力,黃字傷害衝突嗎 這三個不衝突,技能攻擊力乘算,所有攻擊力加算,跟白字一樣會被稀釋。技能攻擊力和所有攻擊力有什麼區別 技能攻擊力通常是指,某一個技能造成的傷害值是多少。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