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重文輕武政策的目的,寫出北宋重文輕武政策的目的及產生利弊?

2021-03-20 02:16:59 字數 5302 閱讀 5019

1樓:89火影

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宋朝自亂世中崛起,深知地方割據的危害,多次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以致北宋無將,南宋無相,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加強**集權

2樓:小舒心

宋太祖趙匡胤剛登基,就有人造反,李筠和李重進先後再山西潞州、澤州和江蘇揚州起兵反宋,宋太祖御駕親征,叛亂很快被平,從此再也沒有人敢揭竿而起

宋太祖認為五代亂局的惡性迴圈到自己手上並未很絕,趙匡胤想起自己的患難兄弟當朝宰相趙普,雪夜趙匡胤冒雪見趙普,談話內容在司馬光《涑水見聞》中有詳細記載,四個月後,發生著名杯酒釋兵權事件

961年初秋,宋太祖宴請將領,酒酣之際訴苦,太祖意會他們解甲歸田,將領們明其意,第二天請辭歸鄉

趙匡胤能當皇帝,靠的是陳橋兵變,他不是地方實力派,而是**高階將領,憑藉殿前都檢點成功發起政變,同時也意味著最大的危險是在那個地方,杯酒釋兵權解決掉是**禁軍的新老交替

為徹底擺脫五代亂局重演,消除蕃鎮,太祖取消了地方節度使兼領支郡制度,由**派遣**任職,同時將優秀驍勇之士選入京城,各地方精華齊聚京師,地方再無精兵壯勇

兵變除了蕃鎮,還有**禁軍,陳橋兵變亦是如此,因此對禁軍控制尤為重要,宋太祖確立了由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共同統領禁軍的三衙鼎立制度,,使禁軍統領相互牽制,確保皇帝作為全軍統帥地位,三衙無發兵之權

太祖將20萬禁軍一半休息啊再京師,一半分散到外地,兩者相互制衡,經常調動換防

出了軍事,還形成以中書門下掌行政、樞密院掌軍政、三司掌財政的中樞分權格局,又增設參知政事為副宰相,與宰相共同參決朝廷政務

宋太祖暢行文人治國,為壓制武夫悍將,太祖提拔大批文人,並留下祖訓,不殺士大夫和言事之人,整個宋朝把文人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樓:匿名使用者

其目的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加強**集權呀

寫出北宋重文輕武政策的目的及產生利弊?

4樓:匿名使用者

北宋重文輕武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帶兵將領擁兵自重,不聽**號令,這與趙家就是擁兵得的天下有關,他是怕別人也來個黃袍加身,也是為了政權的穩定,這樣做的好處是文化發展快速,經濟快速發展,不利的是軍人沒了鬥志和戰鬥力,對外政策極度軟弱。

宋朝重文輕武政策的意義

5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9·宜昌)宋朝為避免武將跋扈專橫,重用文臣擔任要職,掌握軍政大權,對武將進行抑制,文官地位和待遇高於武將。這一政策稱為重文輕武。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

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

6樓:匿名使用者

唐末五代,藩鎮割據,武夫爭雄。

宋代重武輕文,就是對這種情況的反動。

從實踐來看,確實有效防止了武人失控的危險

但是也付出了武力衰落的代價

北宋為什麼重文輕武其原因,目的,含義

7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1,宋太祖感悟自唐末以來的戰亂原因是武人專權軍閥混戰,所以認定只有偃武修文才是平靖之道是千秋萬世之道。

2,宋太祖本人乃至被宋太祖所篡權的後周開國皇帝太祖郭威,兩人都是靠手下兵變擁立、黃袍加身做的皇帝,所以,老趙害怕歷史再次重演,必要削奪武人軍權。

目的,原因裡已經有了

含義自己編。。宋代分權細緻、雖然外部風雨飄搖但內部從無大亂,文化繁榮

呃,利弊和結果。。。你這又是脫褲子放屁

利:限制了武人乃至整個官僚體系的權力,在軍事上分禁軍、廂軍強幹弱枝**朝廷保持絕對的軍力優勢;設立樞密院、三衙,樞密院管軍籍、文書、名單,三衙管著軍隊的訓練統領,而調兵權在皇帝的兵符;地方官制上司法、行政、財政、軍事分開司法有推官判官提刑、行政有縣令知府、財政有三司,分權細緻明確想造反忒難,腐敗程度淺。導致兩宋在內部上一直都很穩定。

弊:**太多、兵員太多(宋朝怕造反**鬧災荒就招兵、不安定分子地痞流氓也一併招募為兵,青壯年、流氓都當了兵就造不了反了);分權太細做事效率就下去了;文人知兵導致一系列被人圍點打援還拼命幫人招呼援兵的、中了計謀大罵對手不道義的二逼將軍、也有仗沒打軍功頂天的往上報的將軍。。。成為對外戰爭屢屢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按教科書來說就八個字」冗官冗員、積貧積弱「

重文輕武政策的意義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重文輕武」國策的推行,促進了宋朝的繁榮。「重文輕武」國策的推行,導致了宋朝積弱局面的形成。

9樓:匿名使用者

重文輕武,可以致力於經濟的發展,有助於民生的改善和社會的安定。當今社會,經濟實力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實力和發展水平。日本也正是實施了非軍事化政策,經濟才得以迅速發展。

10樓:白山黑水濁衣客

首先開創重文輕武政策的是宋朝。這是因為趙匡胤吸取唐朝滅亡的教訓,看到五代諸侯割據的弊端,不得不採取的措施。文人治國最大的好處是政權穩定性高,以文抑武,以文統武。

武將的地位被打壓,百姓以當兵為恥。這是趙宋最理想的政治形態。

11樓:馬梓開博士

對抑制軍事力量的不受控制或軍人的權力過大有好處,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有好處。

12樓:相忘於江湖之中

意義就是這樣做,政權不會毀在內部,至少不會出現內部人篡位的情況,事實也證明宋朝三百年最後還是被外部滅掉

13樓:匿名使用者

重文輕武是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在建立北宋政權之後實施的一個國策。

由於趙匡胤本身就是發動陳橋兵變,奪取了後周的政權,才做的皇帝,再加上五代十國世道非常亂,時常有皇帝被屬下**奪取皇位的現象,所以宋太祖對武將十分不放心,總是對軍隊有某些政策上的壓抑,造成了北宋軍隊戰鬥力下降。

14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讓人們都要同等對待

15樓:就好好過

改變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甚至謀朝篡位的局面

16樓:漂泊

由於趙匡胤本身就是發動陳

橋兵變,奪取了後周的政權,才做的皇帝,再加上五代十國世道非常亂,時常有皇帝被屬下**奪取皇位的現象,所以宋太祖對武將十分不放心,總是對軍隊有某些政策上的壓抑,造成了北宋軍隊戰鬥力下降。

北宋借鑑了唐朝後期的邊疆大吏叛亂的教訓,進行**集權,削弱各個地方的地方武裝。導致在宋朝後期,被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侵略最終導致滅國。

17樓:匿名使用者

從唐朝中期開始,安史之亂後,地方的藩鎮,就開始禍亂天下。在唐朝滅亡後,武將干政,更是達到了一個巔峰,今天這個將軍當了皇帝,明天是那個。

甚至,有的士兵為了得賞錢,竟然推自己的將軍為皇帝,因為將軍一旦當了皇帝,一定會給很多賞錢。將軍如果不願意,就殺了,找另外一個將軍。

混亂,五代十國,的確是一個極為混亂的時期。

所以,防止武將干預朝廷,是正確的。但是,不應該過度壓制,由文臣控制朝局,是可以的,現在也是。但不能過度壓抑武將,尤其是不能從身份上,貶低他們。

比如,宋代,一個五六品的文官,也呵斥二三品的武將。其實,包括明代也是如此,一二品的武將,見了三四品的文官,也要客客氣氣。

總結:用文臣控制朝局,是可以的。但不能過度的壓制武將的地位,否則,就是戰力不足,軍備鬆懈。

宋朝重文輕武的原因

18樓:邴格忻映

吸取唐末五代時期的教訓,藩鎮權力太大,武人粉墨登場,紛紛稱王稱帝。趙匡胤自己也是這樣黃袍加身的。所以採取了偃武修文的國策,極力抑制武將,重文輕武遂成風氣。

目的無非是保自己一姓之天下,不為他人所得。但是這樣做自然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不合兵道,這也是造成宋的軍事力量一直較弱的原因。

19樓:匿名使用者

1、宋朝重文輕武的原因是——唐朝中後期到五代近200年時間,武人地位提升,對國家造成重大的破壞。國家從盛唐墮落成五代十國的混戰。國家分#裂、國土淪喪、人民被屠戮、文明被毀滅,對國家的破壞性是極其恐怖的。

2、宋朝實行重文輕武政策,使得國家安定,得以休養生息。經濟繁榮、封建文明發展到中國封建歷史的巔峰。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是國祚較長、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家安定、農業發展、中國南方得到大開發,人民生活質量較高、統治階級政策開明溫和。

3、宋朝壽命僅次於漢朝,是中國兩個超過300年的王朝。宋朝經濟是明朝初年的30倍(宋真宗天禧末歲入1億5千萬貫),是唐朝是5倍(3409萬貫),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直到800年之後大量種植美洲高產作物的康乾盛世,才追上宋朝。

4、宋朝重文輕武,是思想觀念上整個民族對唐朝後期、五代十國武將對國家、文明毀滅性破壞的恐懼導致的。根本上還是武將的問題。武將的貪財已經到了瘋狂無恥的地步。

宋朝年財政收入超過1億貫,卻有50%~80%投入到軍隊中,要知道全球用兵的美帝,軍費支出也就16%。也就是說宋朝每年投入的軍費是明朝初10年全國的財政收入。而軍隊戰鬥力卻極其不堪。

這樣的軍隊,讓全國人民看不起、鄙視,發出「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呼號。「重文輕武」與其說是宋朝的國家,不如說是宋朝武官集團的集體無能的表現。

5、現代社會,全世界發達國家都採取與宋類似的重文輕武政策。多數的發達國家的武裝力量統帥都是文官、國防部長多是文官,甚至很多從沒有參軍,對軍事一無所知的女國防部長。

20樓:匿名使用者

宋太祖趙匡胤本是後周禁軍統帥,靠部下將領的擁護,發動陳橋驛兵變,奪得後周政權,建立宋。因其以武力奪位,再加上五代時期,武將奪權的情況特別多,故特別害怕部下掌握兵權的將領效法,不信任武將,重文輕武,壓制武將,防止武將篡位。這樣雖然確保了王權的穩固,但也帶來了軍隊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局面,對抗擊遼,金等北方強敵產生了不良後果。

21樓:ceo雄風

任何一個成功的王朝都善於總結歷史經驗,特別是前朝的失敗經驗。宋太祖黃袍加身,感慨最深的莫過於五代十國時期的有兵便是草頭王的事實和自己以宋代周的經歷。皇朝初建立,首要的任務不是恢復漢唐疆土,而是鞏固政權。

趙匡胤廢除唐朝節度使制度,以文官制武官,做到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宋樞密院及宣徽院都以文官為首。可以說正是這樣才不至於使宋像五代十國其它國家一樣興亡忽焉。

只是制度有一定的時間適應性,政權確立後,繼任君主應該進行修改和完善這種「戰時政策」。可是宋太宗沒有宋太祖的才能,他也想文治武功媲美太祖,才能不濟。真宗更是長在深宮之內,無雄才。

仁宗是太平天子。制度就這樣固定下來了。英宗和神宗有圖強的志向,面對有兩個難題,一是太祖以文制武的祖制。

打破祖制就是不肖子孫,況且制度實施百年左右並無明顯問題。二是在此制度下受益的文官會激烈反抗。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改革物件是既得利益群體,而且手掌大權。

所以即便改革理論正確,推行起來遇到的阻力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宋朝並不「積弱」,宋朝是我國歷史上科技最輝煌的階段,除了戰爭狀態,平時人民的生活比宋朝以前是較康樂的。

宋朝與遼,西夏,金之間的關係,遼 金 西夏 北宋 南宋之間的關係

遼宋夏金時期的 民族關係 民族政權的地位和民族關係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的歷史地位平等,都為中華也是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對民族之間戰爭的評價 無侵略和反侵略之分,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凡是反抗民族壓迫和掠奪的戰爭是正義的,凡是意在掠奪別的民族的土地和人口,實行民族壓迫的戰爭是非...

有誰對宋朝(北宋)的文化歷史比較瞭解,請幫幫我,謝謝

宋代名醫錢乙故事 公元1079年,錢乙,這個 土郎中 的兒子,因為治好當時太子的病,才四十幾歲的他,一下子進入了太醫的行列,不能不令這些官僚味兒很足的太醫們張口結舌。有些人固然佩服他,但更多的人是嫉妒。他們私下議論 錢乙治好太子的病,不過是巧合罷了 有的說 錢乙只會用土方,真正的醫經怕懂得的不多。一...

宋朝的繁榮景象與宋高宗推行的什麼政策有關

宋朝手工業 農業 商業都比較繁榮,特別是造船業居當時世界的首位,當時主要的政策是鼓勵商業,特別是海外 的發展,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管理海外 什麼叫歷史?歷史有三層含義 1 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程序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2.沿革,來歷。3 過去的事實。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