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作文中運用積累的語言詞語靈活運用在新的語言環境中

2021-03-22 04:49:19 字數 4954 閱讀 2828

1樓:雄起違反

許多同學由於語言表達能力偏差,雖然

作文的選材、結構都不錯,但由於語言平淡、枯燥,寫出的作文總讓人覺得乾巴巴的,缺少文采。怎樣才能使文章的語言生動活潑起來,達到妙筆生花之境呢?

一、巧妙的詞語借用、活用,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

詞語一般是約定俗成的,其意義具有相對的完整性,不能另做它解。但在作文時,巧妙的詞語活用,往往能使語言顯得生動活潑。例如:

有個學生在評價中國電影時寫到「香港迴歸前,是『三國爭雄』時代,『曹營統帥』張藝謀憑藉著美麗的鄉間風景,敘寫著最淳樸的中國式的『廊橋遺夢』……」

這些加點的詞語,借用的都很形象。把大陸、香港、臺灣的電影競爭比作「三國爭雄」,把大陸導演張藝謀比作「曹營統帥」,把張藝謀拍攝的農村題材的電影比作「廊橋遺夢」。這樣寫就比直接敘述要生動的多。

再如,下面幾句話中的詞語活用也很生動:

① 今晚的月亮圓的有點古典。

② 僅有的幾節自習課也被老師們瓜分了。

③ 跳舞會使人振奮,也會使人頹廢,關鍵是看你怎樣起步。

「古典」一詞看似用的不當,但仔細揣摩,就感到非常形象,很容易讓人想到古代工筆畫中的圓圓的月亮。「瓜分」一詞原指分割、分配實物。也特指若干強國聯合起來分割弱小或不發達國家的領土。

而這裡卻活用為分

那些作家的語言總是讓我們觸控到形象,感受到真情,體會到酸甜苦辣,體驗到真善美、假惡醜 適當的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不但能使文章語言生動活潑,而且可以調節音節,增強語言**美,使語言更富感染力,從而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隨著社會對語文教改呼聲的加大,語文高考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特別是作文,已降低了審題難度和文體要求(2023年和2023年的高考作文甚至沒有審題難度)。以往那種"審題一誤,滿盤皆輸"、"語言再好也枉然"的片面性得到糾正(嚴格來說"審題"考的是理解能力而非表達能力),使作文迴歸到重視創新精神、文化內蘊和表達能力的本位上來。如此,學生作文中的語言因素所佔比重加大,學生駕馭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更顯重要。

新的《考試說明》中將作文評分分為"基礎"和"發展"兩個等級,"發展等級"中就有"語言富有文采"這項要求。

話要說得動聽,文章要寫得好看,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大凡鮮活的、具有美感的文字總惹人喜愛,引人入勝;反之,那些陳舊的、缺乏文學性的語言卻顯得面目可憎,拒人於千里之外。那麼,怎樣才能使作文的語言生動亮麗起來,使之無「閱讀疲勞」之虞,有「賞心悅目」之感?

本人在教學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巧用修辭

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能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是保證語言富有文采的一個重要手段。各種修辭手法中,有這樣三種值得關注:

1.排比

排比形式整齊,語言凝鍊,氣勢充沛。文中適當使用排比句,能有效地增強語言的美感和表現力。如在一篇談個性的文章中,這樣寫道:

當畢達哥拉斯選擇陽光而拋棄凱撒時;

當莊周選擇「掉尾于田間」而拋棄宮闕時;

當張狂的阮籍長嘯山間,瀟灑的嵇康輕撫《廣陵散》,淡泊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時──

兩個重逾千斤的方塊字浮出水面:個性。

幾個排比句環環相生,絲絲入扣,引出個性的話題,一氣呵成,很有氣勢,也很有感染力。

2.比喻

比喻不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可感,而且能使詩文中的敘述或說理顯得形象生動。例如有個學生的習作是這樣來比喻母愛的:

魚對水說:「你看不見我的淚,因為我生活在水中。」

面對那條悲傷的魚,水輕輕地言道:「我看得見你的淚,因為你一直在我的心裡。」

這個形象貼切的比喻,把母愛的博大深沉描繪得恰如其分,又真切感人,讓人覺得精彩而不俗。

3.引用

在文中恰到好處地引用一些詩詞名句、人物典故等,是提升文章內蘊和增加語言可讀性的好途徑。這一點是不可忽視的。在《思想的蘆葦》一文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闡述:

這白髮蒼蒼的蘆葦,是樵子悠悠飄起的一縷秋光,是村姑眉宇間揮之不去的一抹蒼涼的嫵媚。像衣香玢影的女子步水而來,從古代,從《詩經》,「兼葭蒼蒼,白露如霜」遂成千古絕唱。泗流中,弄篙盪舟的少年,採蘭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襯著茂密的蘆葦,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國最優美的詩行。

這段文字,把古代詩文巧妙地引用、化用,使芋芋蘆葦和美麗的詩行和諧交融在一起,內涵就豐富了。

當然,在作文的過程中可以不止是某一種修辭手法的運用,有時也可以是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這一點,視行文的需要而定。

修辭之於文章,正如白雲之於藍天、星光之於夜空,因其美好點綴而使文字煥發光彩。然而在許多的作文中,我們經常會讀到一些通篇都是乾巴巴的陳述,讀來枯燥無味,興趣頓減。殊不知一塊布料裹在身上是毫無美感的。

所以,讓學生在寫作時有意識地學會把修辭巧妙地鑲嵌在文章裡,應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煉字煉句

契訶夫說:「寫作的技巧,就是刪掉寫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寫好一篇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只有不斷地錘鍊語言,推敲語言,反覆修改,文字才能漸趨完美。只有力求每一個細節的完好,文字才會出現整體的協調和優美。煉字煉句時大體可注意以下三項:

1.求準

力求語言的準確無誤是寫好文章的一大關鍵。古人推敲文字的典故可謂俯拾皆是,不再列舉。法國作家福樓拜曾說:

「最準確的形容詞,最準確的動詞,最準確的名詞,……只有一個,也就是最準確的那一個。」這可謂是大家的煉字風範。

在話劇《屈原》中,郭沫若把「宋玉,你是個無恥的文人!」改為:「宋玉,你這無恥的文人!」,味道就迥然不同了。

不僅一句話,一個詞語,一個字,有時甚至一個標點的準確與否,也需要仔細斟酌一番。比如一個同學作文開頭第一句話寫道:「遠遠的東方,太陽正在升起。

」他的語文老師在「的」字後面加了個逗號,變成了「遠遠的,東方,太陽正升起。」這樣一經改動,原本平淡的陳述頓時變得生動起來。在寫作教學中,如果我們能本著這種嚴謹的指引精神和態度指導學生,我想,是能夠讓學生終生受益的,學生的寫作語言必定會越來越準確、精彩。

2.求簡

語言是否乾淨利索、簡潔明瞭是衡量其是否生動的重要標準。那些囉裡囉唆、不得要領、不知所云的文字是毫無價值的,也是寫作時要堅決摒棄的。在這一點上,契訶夫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他說:

「描寫海是很艱難的。我在一箇中學生的練習簿上讀到,你知道他是怎樣描寫海的嗎?『海大』,別的什麼也沒有。

依我看來,好得很。」這就是說,寫作的要領就是簡潔明瞭,言簡意賅,切不可拖沓冗長,令人不可卒讀。比如,在學生的習作中我們也許都經常發現這樣的文章:

長篇累牘援引事例以證明一個論點;濃墨重彩陳述了好幾個段落才引出要談的話題;甚或是在通篇完完全全的敘述之後戛然而止,竟沒有一句畫龍點睛的語句……諸如此類,皆不可行。這時,要求得語言的簡明和純正,就必須大刀闊斧、千淘萬漉,「忍痛割愛」。寫作時,頭腦中那些無拘無束、不著邊際的廢話、贅言是不可以落在紙上的,在需要惜墨如金時,要慎用每一個字。

3.求新

創新的文字永遠具有活力和吸引力。語言是否新鮮靈動是成就一篇好文章的至關重要的一環。這一點切不可以等閒視之。

如果我們翻開作文字,發現千篇一律、不約而同地談到愛因斯坦、愛迪生……,無論是事例還是開頭結尾都陳詞濫調,讀來都有那麼一點「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的陳年味道。這時,看一篇兩篇倒罷,看多了,就不由得會出現閱讀疲勞,或者說是審美疲勞。在寫作時,只有對語言進行獨具匠心的編織,努力提高文字的質量,才能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

在一篇作文中,哪怕只有一段新鮮活潑的文字,就像「濃綠萬枝紅一點」,也會讓人眼前驀然閃出一抹亮色,頓覺一種發現的愉悅。

在一次以「人生追求」為話題的寫作中,眾多泛泛而談的習作裡,我發現一篇與眾不同。它是這樣開頭的:

泰戈爾說:「綠草求它地上的伴侶,樹木求它天空的寂寞。」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

由一草一木巧妙入題,別緻新穎,自然流暢,令人歎服。

由此看來,在寫作時,為避免那些僵化的、硬梆梆的腐朽文字走進作文,必須讓語言「與時俱進」,求新、求美。

2樓:匿名使用者

溝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們的生活中,一般總是平易之人能較好地與他人溝通,或者有人願意與之溝通。有些人因為不善於溝通,而沒有朋友,以至性格孤僻。

但是與之相反,善於溝通的人,無論是與家人、與朋友、與社會都會融洽相處。如果身為國家領導,就必須學會與下屬與人民很好地溝通。***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

有一次***親自拜訪一位戲劇演員。當敲響了那位演員家的門後,那位演員忙說:「宰相進民宅,歡迎!

從前宰相出門,都是前呼後擁,今天您怎麼一個人來啊?」總理坐下後,從問這位演員的練功情況一直問到飲食起居,這使那位演員十分感動。***不僅鼓舞了他本人,而且團結了廣大的文藝工作者。

***很好地處理了自己與人民的關係,他深入民心,他懂得與廣大人民群眾溝通,他是中國人民以及中華民族的好總理。由此可見,人與人之間必須要溝通,只有這樣才能使人與人,人與社會相處更和諧。溝通與不溝通會導致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

項羽與劉邦的故事則是最典型的例子。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人稱楚霸王,卻因為他有勇無謀且不善於用人來彌補自身不足,最終落了個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下場。其實當時項羽賬下人才濟濟,但他剛愎自用,不願聽從下屬的意見,只是一意孤行。

就因為他從不與部下很好溝通,所以導致他有真才實學無用武之地。陳平、張良只當個普通將領;韓信只給個守賬差事,屢次獻策不被採納。他們無法與項羽溝通,抱負難以施展,於是都相繼流至劉邦帳下,終助劉邦一統天下。

而老臣范增,雖貴為亞父,但還是被項羽遣回家鄉,病死途中,項羽眾叛親離,除了失敗別無他途。這能怪誰,這隻能歸咎於項羽自己無法與屬下溝通,以至失天下。而劉邦則與之恰恰相反,他明白只有與屬下溝通,共商大計,才會有更好的戰爭策略。

所以他則表示,他之所以得天下,靠的是張良、蕭何、韓信等人才。劉邦能夠與屬不溝通,使自己的不足得到彌補,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由此可見,只有善於溝通的人,才會最終勝利。

溝通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也許你的成功就在於溝通,又或許你就是因為不善溝通才會離成功尚有一路之遙,那麼,你一定要學會溝通,只有這樣你的成功之路才會平坦,才會贏得鮮花和掌聲。----------------人在於溝通,沒有溝通就沒有友誼,也沒有幸福的家庭,更沒有和諧的世界咯!

所以人 與人之間在於溝通,建立友誼和親情,建立和諧的世界。  在寬闊的街道上,人山人海,是溝通的好時機了,還可以鍛練你的膽量和勇氣,這時的你只須客氣地面對行人說一聲:「你好!

」就行了,在學校裡就對同學和老師有禮貌地問好和聊天了,在溫馨的家裡時,是溝通的重要場所,因為家人之間應該多溝通,多聊心事,多瞭解對方,創造溫馨、幸福的家吧!   在我的家裡,就是缺少家人之間的溝通,形成了意見各一的家庭了

高考作文中課文素材運用示例,如何把課文中的素材運用到高考作文中

現代名人 著名作家梁實秋擅長演講,他的演講獨具風采,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北師大任教期間,當時的校長劉真常請名人到校演講。有一次,主講人因故遲到,在座的師生都等得很不耐煩。於是,劉真便請在場的梁實秋上臺給同學們講幾句話。梁實秋本不願充當這類角色,但校長有令,只好走上講臺,掛著一副無奈的表情,慢...

怎樣解決睡眠拖沓毛病啊,如何解決作文中語言拖沓的毛病

睡覺以前,首先要排淨大小便,心情放鬆,冥思文化藝術方面有樂趣的事情或者其它喜事,逐漸進入睡眠佳境!怎麼克服拖拉的這個壞習慣 想要改掉拖拉的習慣,拖拉,也就是比較慢節奏的做事情 這個需要自己的有緊張的心態,才能夠進行調節的。當然,拖拉只是一種習慣,只要自己抓緊時間,以節奏感快的方式去接觸人與事情,那麼...

如何讓作文語言充滿魅力如何讓作文的語言生動活潑

近幾年來來語文中考步伐在逐步 自加快,在作文方面,bai更加重視 du考查學生的形象zhi思維 創新思維 文dao化內涵和表達能力。中考出彩作文既要內容美也要形式美語言美。因而學生作文中的語言因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駕馭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比以往更為重要。唯有優美 靚麗的語言能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