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小就知道追求嚴格的數學證明挺難得啊,看來你能體會到數學的樂趣o(∩_∩)o幫你一下吧
你知道等底面積等高的椎體(不論幾稜錐)體積都相等吧(想象一下,在平行於底面的平面內任意切一個這些椎體的很薄的切片,面積(其實是微小體積)都是相等的,那麼他們的總和,即體積也是相等的)?
那麼,你可以想象一個三稜柱,將一個底面各個頂點分別連線到對面的某一個頂點形成一個三稜錐。剩下部分再分割成兩外兩個三稜錐,見圖,三個體積是相等的(同底等高,他們兩兩之間分別有一個面相接,即是等底,然後和該面垂直的高也很容易證明是相等的。稍稍需要點空間想象力,如果覺得難理解可以找個蘿蔔切一下幫助理解嘿)
這證明三稜錐的體積會等底等高的三稜柱的1/3。
然後就極限逼近吧。把圓柱看成無限個三稜錐的和。
見圖從上面的三稜柱和三稜錐的關係可知,他們的總和,即圓柱和圓錐面積比也是3:1。
這不是很嚴格的證明,不過對你現在應該夠用啦。嚴格證明要用高等數學了。
推論:任意麵到點連直線的幾何體(繞口了,就是說一個二維圖形,比如三角形,正方形,什麼亂七八糟不規則圖形,邊界上所有點都連到另外一個點上去形成的幾何體,(三角形形成三菱錐,等。。。))體積都是其對應柱體的1/3(就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平行的二維圖形,邊界上相對應的點連起來,構成的幾何體)
額,這個推論理解不了就算了。我說的比較繞口。
2樓:九州清華
這個只有用微積分去證明了,小學六年級研究這個做什麼?你這個不許哪個不要就再沒有方法了。你要過程麼?我給你哦
3樓:飆夏_奈
可以證它是圓柱體的三分之一嘛。從橫截面入手。
圓錐體積公式 5
4樓:縱橫豎屏
其他公式:屬
1,高3,表面積一個圓錐表面的面積叫做這個圓錐的表面積.圓錐的表面積由側面積和底面積兩部分組成。
5樓:木哈哈哈嗝
其他公式回:
3,表面積一個圓錐表面的面積叫做這個圓錐的表面積.圓錐的表面積由側面積和底面積兩問部分組成。
6樓:衛義典青
圓錐體體積=底×高÷
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437623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直徑=半徑×2
半徑=直徑÷2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圓周率×半徑×2
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
正方體的表面積=稜長×稜長×6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
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
的體積=底面積×高
平面圖形
名稱符號
周長c和麵積s
正方形a—邊長
c=4a
s=a2
長方形a和b-邊長
c=2(a+b)
s=ab
三角形a,b,c-三邊長
h-a邊上的高
s-周長的一半
a,b,c-內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邊形d,d-對角線長
α-對角線夾角
s=dd/2·sinα
平行四邊形
a,b-邊長
h-a邊的高
α-兩邊夾角
s=ah
=absinα
菱形a-邊長
α-夾角
d-長對角線長
d-短對角線長
s=dd/2
=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長
h-高m-中位線長
s=(a+b)h/2
=mh圓
r-半徑
d-直徑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r—扇形半徑
a—圓心角度數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長
b-弦長
h-矢高
r-半徑
α-圓心角的度數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r-h)(2rh-h2)1/2
=παr2/360
-b/2·[r2-(b/2)2]1/2
=r(l-b)/2
+bh/2
≈2bh/3
圓環r-外圓半徑
r-內圓半徑
d-外圓直徑
d-內圓直徑
s=π(r2-r2)
=π(d2-d2)/4
橢圓d-長軸
d-短軸
s=πdd/4
立方圖形
名稱符號
面積s和體積v
正方體a-邊長
s=6a2
v=a3
長方體a-長
b-寬c-高
s=2(ab+ac+bc)
v=abc
稜柱s-底面積
h-高v=sh
稜錐s-底面積
h-高v=sh/3
稜臺s1和s2-上、下底面積
h-高v=h[s1+s2+(s1s1)1/2]/3擬柱體s1-上底面積
s2-下底面積
s0-中截面積
h-高v=h(s1+s2+4s0)/6
圓柱r-底半徑
h-高c—底面周長
s底—底面積
s側—側面積
s表—表面積
c=2πr
s底=πr2
s側=ch
s表=ch+2s底
v=s底h
=πr2h
空心圓柱
r-外圓半徑
r-內圓半徑
h-高v=πh(r2-r2)
直圓錐r-底半徑
h-高v=πr2h/3
圓臺r-上底半徑
r-下底半徑
h-高v=πh(r2+rr+r2)/3
球r-半徑
d-直徑
v=4/3πr3=πd2/6
球缺h-球缺高
r-球半徑
a-球缺底半徑
v=πh(3a2+h2)/6
=πh2(3r-h)/3
a2=h(2r-h)
球檯r1和r2-球檯上、下底半徑
h-高v=πh[3(r12+r22)+h2]/6圓環體r-環體半徑
d-環體直徑
r-環體截面半徑
d-環體截面直徑
v=2π2rr2
=π2dd2/4
桶狀體d-桶腹直徑
d-桶底直徑
h-桶高
v=πh(2d2+d2)/12
(母線是圓弧形,圓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7樓:匿名使用者
用公式是求不抄出來的,襲
找2個同底同高的圓bai錐和圓柱
往圓錐中填滿沙子du,將沙子倒zhi入圓柱,會發現dao只佔圓柱體積的1/3,
就是這樣通過實驗求出來的
通過微積分可以算出來,但比較難懂。
可以通過設楞數為n的正稜錐求得體積公式,然後求n-〉∞時的極限,即為圓錐體體積公式
具體就是用底乘以微分的高然後再積分。
易於理解的就是用沙子側等底等高圓錐和圓柱的體積比。
找2個同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
其中軸所在面分別為三角形和矩形
等到三角形和矩形面積公式
又知體積為三角形和矩形以中軸旋轉得到
以面積公式求體保的定積分可得.
v=體積 v錐=圓錐的體積 v錐=1/3sh s=底面積 h=高。
用文字來說就是:圓錐的體積=底面積和高的積再乘以1/3
8樓:yzwb我愛我家
圓錐的體積公式是:v=1/3sh或v=1/3πr²h,其中s是底面積,h是高,r是底面半徑。
9樓:快樂緊緊跟著
圓錐體積=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也就是1/3×圓錐的底面積×圓錐的高
10樓:成清安睢詩
圓柱的體積公式bai是∶du1
底面積×高
23.14×半徑的zhi平方×高
33.14×(直徑÷dao2)²×高
43.14×[底面周長版÷(權2×3.14)]²×高圓錐的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經過試驗圓錐的體積就是圓柱的三分之一所以圓錐的體積公式是∶1底面積×高×三分之一
23.14×半徑的平方×高×三分之一
33.14×(直徑÷2)²×高×三分之一
43.14×[底面周長÷(2×3.14)]²×高×三分之一
11樓:甲恨之宗墨
直徑是四!底面積是四派。體積為1/3*2*4派…第一句的四份之一看不懂,我想最後總的應該再除四,
12樓:微言悚聽
圓錐的體積公式是:
底面積×高×1/3 v錐=1/3sh
13樓:保險黃埔
當用v表示圓錐的體積,s表示底面積,h表示高,公式寫成:
v=1/3sh
14樓:伯澎旅夢玉
你好!圓錐的體積公式:3分之1πr²h
:三分之一×3.14×底面半徑×底面半徑×高希望對你有幫助!
望採納!
15樓:手機使用者
一個直徑是20cm的圓柱形玻璃杯中裝有水,水裡放有一個底面直徑是6cm,高是10cm的圓錐形鐵塊。當把圓錐形鐵塊取出來後,玻璃杯中的水面會下降多少釐米?
16樓:瞿元緯汗振
字母表示:v=1/3sh,文字表示:圓柱體積=底面積乘高乘三分之一,也就是1/3,因為字母公式具體數字要在前,乘號省略,就變成了1/3sh了。
祝學習進步^-^
17樓:東門沛珊龐馳
底面積乘高除以三啦。希望親可以將其牢記!
18樓:褒家陽瑗
圓錐體體積=πr²h/3=πd²h/12=c²h/12π.π-圓周率,r-半徑,d-直徑,h-高,c-圓周長
19樓:
復公式:
v=1/3sh(v=1/3πr^制2h)
s是底面積,h是高bai,r是底面半徑。
截頂圓du錐體
截頂圓錐體:zhi
截頂圓錐體體積計dao算公式如下:(如圖所示)v=(r²+r1²+r×r1)×π×h/3v=體積,r是大口半徑,r1是小口半徑,h是高
20樓:小綜滴元寶
一個圓錐所佔copy
空間的大小,叫做這個圓錐的體積. 一個圓錐的體積等於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1/3 根據圓柱體積公式v=sh(v=πr^2h),得出圓錐體積公式: v=1/3sh(v=1/3sh) s是底面積,h是高,r是底面半徑。
21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等底等高的圓錐與圓柱體積比是1:3,而圓柱的體積是底面積×高(半徑×半徑×3.14×高)
所以圓錐的體積就是底面積×高×1/3(半徑×半徑×3.14×高)。
22樓:匿名使用者
圓錐的體積:三分之一乘底面積乘高
23樓:天天如此
r如果如又去申請西歐i撒有點像
六年級數學,小學六年級數學公式大全
1,6 6 1 11 6又6 11 2,小明身前是x人,小強身後是y人 則小明身後是y 1人,小強身前是x 1人 所以可以得到 x 1 7 y 1 x 1 1 5 y 所以x 3 y 20 所以總人數是x y 2 小明和小強 253,因為兩人速度一直保持不變且中途沒有休息所以假設第一次甲問的時候已經...
小學六年級口算答案,小學六年級口算3233頁答案
把題目列出來吧 我也是六年級的,成績不錯 你說出來,我幫幫你 1.22 2.33 3.65.6 童鞋,題目呢?木有題目誰會做啊?六年級下冊口算訓練答案23頁到33頁 2.8 0.4 1.12 14 7.4 6.6,1.92 0.04 48,0.32 500 160,0.65 4.35 5 10 5....
小學六年級數學,小學六年級數學
本題中,男隊員的人數為不變數.可以建立 原有人數的45 現在人數的25 這條數量關係,進而可推匯出 原有人數是現在人數的25 45 5 9,那麼現在人數就是16 1 5 9 36人,因此男生人數應該是 36 25 9 人 男隊員是不變數,設為單位 1 女隊員從 1 45 45 變到 1 25 25 ...